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拐棍鱼
释义

拐棍鱼又名斜形鱼、企鹅鱼、黑白线鱼、定风旗鱼。拐棍鱼鱼体长形,稍侧扁,尾鳍叉形,体长6厘米左右。它体色银白,各鳍均为透明的浅黄色,自鳃盖后,身体两侧沿体侧各有一条深黑色的鲜明的纵向宽条纹,这条黑带在尾柄基部转变方向,一直拐到尾鳍下叶的末端,俨然像一根黑挥杖镶满鱼身。拐棍鱼休息时,尾部会往下沉,整个身体成45°斜浮在水中,成为热带鱼群体中的又一奇异的亮点。它游泳时也不是直上直下或是水平前进,而是斜来斜去,煞是好玩。

简介

拐棍鱼又名斜形鱼、企鹅鱼、黑白线鱼。拐棍鱼体长5厘米左右,体形细长而侧扁,腹略圆,头小眼睛大。通体基调色为银灰色,腹部以后转为灰绿色。体侧有一条鲜明的黑色粗条纹,从腮盖后缘起,到尾柄基部转弯向下直抵尾鳍下叶末端,型似一根弯头拐棍。在黑色粗条纹上端有白色边线,故拐棍鱼又名黑白线鱼。拐棍鱼的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均稍呈淡黄色而透明,尾鳍深叉形。拐棍鱼最大的特点是,游动时头朝上,身体下垂于水平面成45度角。拐棍鱼有时在水中呈停止状态也是呈45度角,甚至能直立于水中。并由于其银灰色和黑色的颜色,像企鹅一样,所以又叫企鹅鱼。

特点

介绍:属拟鲤科。原产于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圭亚那等地。体纺锤形。体长5-6厘米。全身银灰色,尾部灰绿色。体侧自鳃盖到尾鳍下叶顶端有l条粗黑的条纹,黑带末端弯向尾鳝下方,黑带上缘还有1条细长的白线,黑带和白线特别明显。企鹅鱼在水中静止不动时,身体常呈45。角倾斜,体表黑带明显,似一根弯曲的拐棍,故又称拐棍鱼。饲养水温22-26。C,喜澄清的软水。饵料以水蚤为主。繁殖水温27-28。C,水质为微酸性的软水。雌雄亲鱼较难区分,只能从成熟的亲鱼躯体宽度来区分,腹部较大的多是雌鱼。雌鱼每次产卵500-800粒。

习性

习性:拐棍鱼在22~27度的水温中都能生活,但要求酸性软水,喜食小型孵游动物,拐根鱼生性友善,容易相处,喜欢集体活动,游动时头朝上尾朝下垂。成45度倾斜,也能垂直身子停在水中不动。

雌雄鉴别

雌雄较难鉴别。一般雌鱼体都较雄鱼体大,而且鱼体也较雄鱼宽厚,体色也较雄鱼浅淡一些。繁殖要诀:1、拐棍鱼属卵生鱼类,12月龄进入性成熟期。2、繁殖用水要求温度28℃、硬度6~9,水质呈弱酸性或中性软水。3、繁殖箱内应种一些柔软的水草,以利着卵。4、产卵后亲鱼要及时捞出另养。受精卵一般经过1天便可孵化出仔鱼,待3~5天仔鱼游动时便可投喂“洄水”等小型活饵料了。拐棍鱼的受精卵在孵化过程中需消耗大量氧气,如果水中氧气不足,可能会引起孵化卵死亡,所以在受精卵孵化过程中,应适当向水中加入一些晾过数日的新水,以增加溶氧量,可有利于卵的孵化。繁殖特点:拐根鱼12个月龄性腺成熟,雌雄鱼平时较难分辨,生殖期以比较腹部大小、宽窄为准。要求26~28度的水温,硬度6~9度。游水草孵卵,产前用优质饲料将雌雄鱼喂好,一尾鱼可产卵500~800粒。产后捞出亲鱼。受精24小时后孵出仔鱼。

饲养

饲养要点:1、拐棍鱼性情温和,比较容易饲养,喜成群在水域中层活动,能与其他观赏鱼混养。2、该鱼喜在水温为22~26℃的弱酸性或中性的软水中生活。3、喜食蚊子幼虫孑孓及其他活饵,人工饵料也可喂食。4、饲养缸内要铺沙子或小块沙砾,宜多种些水草。分布于巴西、亚马逊河支流。又名斜形鱼、英文译名企鹅鱼。拐棍鱼体长5~6厘米,亚纺垂形。头小、眼大。全身银灰色,至尾部转变尾灰绿色,体俩侧偏上个有一条黑带,起至鳃盖后缘至尾鳍下叶末端,由于尾鳍叉形,下叶倾斜,黑带也随之弯下一段,加上它那倾斜的游姿,使人一见此鱼如见1根小拐根而得名。拐根鱼在22~27度的水温中都能生活,但要求酸性软水,喜食小型孵游动物,拐根鱼生性友善,容易相处,喜欢集体活动,游动时头朝上尾朝下垂。成45度倾斜,也能垂直身子停在水中不动。拐棍鱼性情温和,喜欢结群而行,主要在水域中层活动.可以和其他带鱼混养。其最适水温为22~26℃,喜弱酸性软水。喜食蚊子幼虫及其他活食,人工饵料也可喂食。拐棍鱼属草上卵生鱼类,12个月龄性腺成熟,一般雌鱼较雄鱼体大,而且宽厚,体色也较雄鱼浅淡一些。拐棍鱼的繁殖水温为28℃,弱酸性软水。性比为1:1。

繁殖

拐棍鱼12个月龄性腺成熟,雌雄鱼平时较难分辨,生殖期以比较腹部大小、宽窄为准。要求26~28度的水温,硬度6~9度。游水草孵卵,产前用优质饲料将雌雄鱼喂好,一尾鱼可产卵500~800粒。产后捞出亲鱼。受精24小时后孵出仔鱼。繁殖缸铺金丝草。其产卵活动非常兴奋热烈,整个过程可持续1.5~2小时,如果产前活饵投喂充足,一尾雌鱼可产卵500~800粒。产卵后捞出亲鱼,并更换充分晾晒过的新太.以利孵化。其他情况同于宝莲灯鱼。这种鱼体长形而侧扁,吻圆钝,有脂鳍,尾鳍呈叉形,体长可达6厘米,其体长银白色,各鳍均为透明的浅黄色,自鳃盖后,身体两侧,沿体侧线各有一条深黑色的,鱼明的纵向宽条纹,它们在尾柄基部转变方向,一直拐向尾鳍下叶的末端,象一根黑色的拐棍在鱼的身上,故称其为拐棍鱼。

它在水中休息时,尾部会渐渐下沉,整个鱼体斜停在水中,所以又称其为斜鱼。这种鱼容易饲养,它们喜欢弱酸性(PH6.4-6.8)的老水,最适宜的水温是25-27摄氏度,以动物性饵料为食,它性情温和,从不殴斗,也不袭击其它品种的热带鱼,适宜与其它品种的小型热带鱼混养在一起。拐棍鱼是卵生鱼类,繁殖比较容易,性成熟的雄鱼较细长;雌鱼腹部较膨胀。系列水温以26-28摄氏度为宜,系列前应先在繁殖箱里铺一层金丝草,然后将经过认真挑选的亲鱼按雌:雄=1:1的比例放进箱里。亲鱼放入后,一般能立即发情,雄鱼激烈追逐雌鱼,拨动身体将卵排出体外,雄鱼紧随其旁射精,使卵受精。受精卵粒小,粘性弱,比重大于水,会沉入水底。每对亲鱼每次可产卵400粒左右,多者可达1000粒以上,产卵结束后,应将亲鱼立即捞出另养,以免它们吞食鱼卵。受精卵经过36小时左右可孵化出幼鱼,幼鱼再经过36小时便可游动,摄食,这时应喂以“灰水”,10天后可改喂小型鱼虫,拐棍鱼10个月性成熟,一年可繁殖多次。

疾病防治

水痿病

病因:(A)不良水质环境。(B)表体受伤后造成。(C)随后性水痿寄生感染。症状:表体出现似棉絮状物质所附生。治疗:(A)加温乃是其中一个好方法。(B)补充抗生素与抗菌剂等治疗。(C)以孔雀绿或甲烯蓝等治疗。

脱水病

病因:(A)水质不良所造成。(B)细菌或元虫的混合所侵入感染。症状:腹部肿大,眼球凸出,或会呈现鳞片竖立如松果状的状况。治疗:(A)马上改善水质。(B)补充抗生素或抗菌剂等治疗。(C)治疗不简单。

烂口病

病因:(A)因水菌的寄生所引起。(B)水质恶化,令细菌易繁殖。症状:口部及鳃盖处呈似白棉花团状,逐渐被侵蛀且腐烂:食欲不振、动作迟缓,继而死亡,此病症之传染之包在惊人,于几日内可导致全缸的鱼双死亡。治疗:以四还素。份量计13毫克以上一公升的水为量,后将病鱼放至治疗箱内大约六至七天,每日抽换一半的水,并保持原有药量的药法。

头洞病

病因:(A)水质不良而引发。(B)缺乏维生素或矿物质。(C)六鞭毛虫与爱德华氏菌侵入感染。症状:于客头周围会呈现大小不一的蛀洞。治疗:(A)马上改善水炙。(B)并补充适应营养之维生素与矿物质。(C)投予抗生素与抗原虫剂等治疗。

休克病

病因:因人为的因素所造成。突传变的环境:如将鱼由酸性水质或由低温水捞出移至高温水,反之亦然。症状:因不适合新的环境,使到鱼只呈现休克状态而乱撞,有者甚至窒息死。治疗:预防胜于治疗,于换水或买新鱼时,先试探水温及水质,可避免此病症。

白点病

病因:乃是白点虫感染所引起。症状:(A)表体、鱼鳞、眼部及鳃等各布满约0.5-1.0MM之小白点,继而破损溃烂破离。(B)鱼体发痒,并且会在石头上磨擦鱼体。(C)鳃部大量寄生,增加黏液分泌,呼吸困难,窒息死亡。治疗:(A)提高水的温度28度-31度,连续一星期或十天。(B)以甲烯蓝2-5PPM,连续3-20天长期药浴。(C)一孔雀绿0.05-0.2PPM,每两三天药浴一次,连续五次。

烂鳍病

病因:(A)捕捞及运输时受伤。(B)鱼儿互相打架造成伤口。(C)不适合的水质。(D) 体外寄生虫攻击。(E)柱状菌以及其他细菌的感染。症状:鱼鳍末端出现混浊似白雾,随后发生破损出血等症状。治疗:(A)须隔离病鱼。(B)注意与改善水质。(C)因细菌感染,投喂与抗生素或抗菌剂。

其他疾病

(八)病名:口棉病病因:(A)口唇部因捕捞运输时或在运输途中所造成伤害。(B)细菌严重感染继而发炎。(C)水痿病附著寄生。症状:口唇部出现潮红继而肿胀,进而有似棉絮状之物质附着。治疗:(A)须隔离病鱼。(B)单单红肿出血之状况,投喂抗生素。(C)被混合水痿菌感染,因配合甲烯蓝或孔雀绿等治疗。(九)病名:鳃病病名:(A)不适宜的水质环境所造成的伤害。(B)被寄生虫的寄生感染。(C)柱状菌及其他细菌感染。症状:(A)食欲完全丧失、体色变暗淡。(B)鳃部肿胀,令鳃盖无法合壁。(C)呼吸急促、困难、费力喘之状况。治疗:(A)马上改善水质环境。(B)须提高水中盐度0.3-0.5%(请勿过量)(C)被寄生虫感染所造成,应先治疗寄生虫;如车轮虫,斜管虫或杯状虫等线毛虫类侵入感染时,一福马林20PM。药裕它约12-24小时。(D)治疗其他细菌性所感染。(十)病名:表体溃疡病因:(A)因捕捞运输时或在运输途中所造成伤害。(B)第二次性细菌感染所引发。(C)结合菌等慢性所感染。症状:表体呈现溃疡伤口,初期呈现丘疹状红肿出血,随后他激变破损溃烂穿孔,逐渐深凹扩大。治疗:(A)以抗生素或抗菌剂投喂。(B)凝似结核病菌感染之鱼只最好淘汰。

(十一)病名:腹水病病因:(A)不良水质所引发伤害。(B)细菌性侵入感染。(C)被病毒性所感染。(D)生理代谢有所障挨。症状:食欲不振或丧失、腹部明显膨大。初期症状呈现不明显,喂食欲逐渐减退,行动不灵活,喜 欢躲藏于角落。进而伴随有立鳞现象。治疗:不易治疗,可以试提高水中盐份,并补充配合抗生素等治疗。(十二)病名:立鳞病病因:(A)水质不良而行成伤害。(B)细菌性感染及伤害。(C)病毒性侵入感染。(D)生理代谢有所障碍(E)被中毒或反应过敏。症状:食欲完全丧失,行动迟缓及不灵活,体外之鳞片竖立似松果,继而随伴有腹水或眼球凸出且红肿涨大。治疗:此病不宜治疗,最好将之淘汰,或可常试提高水中的盐份并合投予抗生素等治疗。(十三)病名:瘦病病因:(A)水质不适宜或不良。(B)饲料不适宜。(C)缸侣不适宜,长期于惊呵及紧迫。(D)慢性疾病所引起。症状:食欲减退、体色变暗淡、活力减退迟缓不灵活、逐渐衰弱。治疗:(A)改善水质环境于食饵,并配合营养之维生素。(B)严重消受者,最好将之淘汰。(十四)病名:凸眼病病因:(A)外伤所造成。(B)生理代谢有所障碍(C)反应过敏。症状:眼球明显胀凸出,偶而会随伴全身性的水肿或呈现竖立鳞片症状。治疗:(A)体外受伤或被感染,可投予抗生素等治疗。(B)随伴有全身性水肿症状之鱼鱼只,最好淘汰。(十五)肠炎病因:(A)食饵不净,令细菌性侵入感染(B)投饵不妥当或大小餐,食量不定。(C)肠道寄生虫所感染。症状:将排泄粘液便,偶而粪便会附着肛门呈现拽拖粪状。严重之病症,食欲会完全丧失,肛门红肿继而出血。治疗:(A)马上改善水质环境与注意食饵并提供维生素。(B)严重消受鱼只,最好放弃。(十六)病名:肿眼病病因:(A)水质不良而引发,酸碱度不符。(B)水质呈强碱性PH值令细菌易侵入。症状:眼红肿犹如龙眼核。治疗:将病鱼捞起来,以有机银液,每日点滴三至四次。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7: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