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固执心理 |
释义 | 固执是坚持成见、不懂变通的心理现象(即冥顽不灵)。在日常工作中表现为缺乏民主作风、一意孤行,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别人。固执心理对于领导者,尤其是主要领导者来说,其危害性是很大的。久而久之,领导班子民主作风削弱,战斗力削弱,这既影响事业发展,也会使领导者处于苦恼的孤立地位。 特征固执心理是一种偏执型人格障碍。这类人具有敏感多疑、好嫉妒、自我评价过高、不接受批评、易冲动和诡辨、缺乏幽默感等特点。固执的人常常发生与朋友分手、与恋人告吹、夫妻不和、父子反目等情况,因而可以说,固执是人际交往的大敌。固执可分为感觉性固执、记忆表象固执、情绪固执,这些心理现象可以连成一体,形成一种习惯,当别人破坏这种习惯时,就会使个体产生不愉快、不舒服,甚至苦恼的情绪,从而引发攻击性行为,表现出强烈的固执。 很多时候,在身边有一些“悲情人物”。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虽然并不愚钝,却常常陷入某一个绝对没有好处的事情中不能自拔。任凭周围的亲戚、朋友、旁观者如何劝说,他们总是执迷不悟,甚至还要找出很多幼稚的理由来欺骗自己,直到有一天,当他受尽折磨,终于解脱的时候,才幡然醒悟,追悔莫及。近日出版的科普杂志《大科技》介绍了这种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那么,这种心理问题为何存在,它对人们的生活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何种因素导致执迷不悟“执迷不悟指的是人们在认知过程中无法将客观与主观、现实与假设很好地区分开来。如果将自己这种已有的经验驾驭现实之上,并过分固化的话,就产生了执迷不悟。”华夏心理网心理咨询师曹芬元表示,人本身对事物是有自己认知的,对事件的态度是由自己的评价来决定的,而且这种评价是依赖于其自身的经验。 探源“固执指的是人们在认知过程中无法将客观与主观、现实与假设很好地区分开来。如果将自己这种已有的经验驾驭现实之上,并过分固化的话,就产生了执迷不悟。”华夏心理网心理咨询师曹芬元表示,人本身对事物是有自己认知的,对事件的态度是由自己的评价来决定的,而且这种评价是依赖于其自身的经验。 此外,美国心理学家莱昂·费斯汀格在解释人的固执的心理时,认为这是由认知失调导致的。他认为,人都会遇到信念与现实发生冲突的情况,这种情况就会导致认知平衡失调,此时,人们就会感觉难受从而想办法来恢复心理平衡。恢复平衡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承认事实,一是找到一个理由来维持平衡。后者就是人们所说的认知失调——当自己做决定采取行动或者遇到跟自己原先预想的不一样的信念、情感或价值观后,引起内心冲突,所体验到的一种心理状态。 北京慧源心理与教育研究中心的李玲认为,认知失调可能会导致执迷不悟,但执迷不悟并不一定是由认知失调所引起的。导致执迷不悟的原因有许多:首先是思维定式,以前认识事物的习惯可能会影响后来认知事物的方式,而不会因时因事而进行变化,这表现为人们的固执;其次,有的执迷不悟是由于心里的保护,有时人们未必认识不了事物的客观,只是由于自我防御机制,会使人坚持自己的看法。这就是说人们在劝解别人的时候语言要恰当,如果不恰当的话,两人会因为言辞争论,而不是因为事情本身;再者,有的是由认知失调引起的,比如说曾经有一个女孩深陷爱情骗局,别人一眼就看得出来是在骗她,但女孩子就坚持认为那个男人是爱她的。这就是另一种的固执。自尊心过强是导致固执心理形成的基础。自尊作为人的一种精神需要,是可以理解的。但有些人自尊有睿智的思想,熟练的技能,幽默和风趣的谈吐,精辟的论证,高尚的品格以及谦虚的态度,因而只能用执拗、顶撞、攻击、无理申辨等方式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使固执心理在这种满足中得到发展。这样,必然会影响与他人的正常交往。 浮夸、傲慢、懒惰、墨守成规是构成固执心理的要素之一。这种人常表现为情绪不稳定,社会适应性较差,对周围环境或人漠不关心,易与人发生摩擦,处不好人际关系。自己的内心苦闷,却又不能耐心地听别人讲话,因而使自己的心理积聚无处排解,最后陷入心理变态的泥潭之中。 个人修养、平时所交往的对象是固执心理形成和发展程度的重要因素。常与个人修养好,善于应酬周旋、灵活性强或虚心随和的人交往,往往会改变或减弱本人的固执程度;而固执心理的人与固执心理的人交往,会促使双方更加固执。 这是很常见的。人在认知时会依赖于自己的经验,受主观影响,有时认知会偏离客观事实。就比如说“旁观者清”,就是因为旁观的人没有先入为主的那种经验和情绪,能够比较客观地看待事情,故而在一定程度上“清”。 在现实生活中,就有不少这样的例子。一位女士谈道:有时候自己太过自信,觉得自己什么都行,所以就觉得以后的每一件事情自己也可以做到。同时又想着“你说不行,我偏要试一试,证明你们都是错的”。还有人说:也说不好为什么会那样,只是觉得有样东西自己没有尝试过,很想试一试。有时别人也说了,自己心里也觉得可能会失败,但是又隐隐觉得有成功的希望,就有强烈的欲望去试一试。 调适固执心理是可以说服的。首先,要克服虚荣心。人无完人,这是客观事实,用不着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要夸夸其谈、不懂装懂,要把精力引向事业,使虚荣心这种变态“能量”得到转化,达到心理平衡。其次,要提高个人修养,丰富知识,把自己从教条和陈规陋习之中解脱出来。要尊敬和信任他人,培养自己宽容待人的态度。不要过于欣赏自己的成绩,谈论别人的不足,要乐于接受新知识,新事物,不要去计较那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其三,要善于克制自己的抵触情绪以及无礼的言语和行为,加强自我调控,学会使用感情转化的心理调适方法。对自己的错误要主动承认,不要顽固地坚持自己的观点。 从书籍中获得抚慰:法国数学家、哲学家笛卡尔说过:“读一些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实验表明,经常阅读伟大人物的传记,更能使那些固执的人得到心灵上的慰藉。丰富的知识使人聪慧,使人思想开阔,使人不拘泥于教条的陈规陋习。但是应该注意的是,越有知识越要谦虚,为人处事要尊敬和信任他人。加强自我调控:要善于克制自己的抵触情绪,以及无礼的言语和行为。对自己的错误,要主动承认,善于应用幽默,自我解嘲地找个台阶下,不要顽固地坚持自己的观点。养成善于接受新事物的习惯:固执,常常思维狭隘,不喜欢接受新事物,对未曾经历过的东西感到担心。为此,要养成渴求新知识,乐于接受新人新事,并学习其新颖和精华之处的习惯。 老人的固执调适 固执就是顽固坚持自己的意见。一般说,老年人比中青年人容易有这种表现。首先,这里社会心理因素起了很大的作用。因为老年人本身都有过一段漫长的社会经历,在不同的生活方式中,积累了不少积极的和消极的经验,在各种生产活动中,总结了一些成功或失败的教训,由此产生了对客观事物的主观的态度,而当这种主观态度不适应客观环境时,在旁人看来便表现为明显的固执。另外这也由于老年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相对说要比青壮年差些,所以也更容易表现为固执。其次,在我国,大家都知道大部分的老年人在社会上和家庭中都还处于受尊敬的地位,这也使有些老人在他们的言行不符合客观实际时,为了想维护自己的“尊严”,而主观地强调自己言行的一贯正确性。此外,也有少数老年人随着年岁的增加,由于不注意学习,影响了他们对新事物和新知识的接受;还有极个别人为了“爱面子”,掩盖自己的好胜心和虚荣心而固执己见,这些也都是具体的原因。 人们知道,固执的行为一般总是和固执的思想认识密切联系的,要想克服它,主要的就得靠这些老人改变自己的某些认识,使自己主观的看法不断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做小辈的当遇到老年人固执时,切不要粗暴顶撞与之相持,而应在了解老年人心理的基础上,耐心地多向他们作一些正面的说理,使老年人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不再坚持那些不合实际的看法和做法。 孩子的固执调适 1、要避免恶性亲子关系的产生,最好的做法是养成孩子从小讲理的习惯,教导孩子如何去做正确的判断及选择。和孩子讲理并不要孩子喜欢辩白,而是让孩子在做决定的同时,也能够尊重他人的意见。 2、而父母在纠正孩子的错误时,除了将自己的看法告知孩子外,也应了解孩子坚持己见的背后因素,也许就能找出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有时,透过“公正人士”(如:父亲或老师)的调停,也能让亲子间的争执达成共识。 3、为了避免孩子出现为反对而反对的行为,父母还需要养成不随意批评孩子表现的习惯,千万不要因为对孩子期望高,就把标准订得过高,这样很容易造成孩子的反感及对抗,不服气的反应就会出现。 4、善用方法教导孩子判断自身的错误,也是相当关键的做法。 股票的固执心理 做股票要有自信心,相信自己的判断,按自己的判断操作。没有自信心就不能正确操作,就容易错失良机。但太有自信心,太高估自己信息的准确性和分析判断的能力,也容易在亏损越来越大的时候,仍然盲目固守原来的判断,造成较大的失误。这实际不是自信,而是固执,固执己见吃亏的只能是自己。发现已经买错了股票,不能及时改正,看其漫漫阴跌,长套其中。有的一二年还没解套,有的深套幅度一半左右,但仍然固执己见,相厮相守,心存侥幸,不止损,不换股,不肯服输。 迷恋一只股,死捂一只股,死要在这只技术指标已经走坏的情况下,仍然死捂不认输,逢低还补仓。结果越补越跌,越跌越补,直至套死套牢,跌去了百分之八、九十,全军基本覆灭。盲目的自以为是,简单地套用上次模式,自己认为哪些板块是下一个热点,事先就进去埋伏,但第二次可能与第一次不一样。还留恋上次的龙头,不积极捕捉新龙头。还拘泥于上次的高点,上次的低点,上次是怎样做盘的等。 看对不敢做,做对不敢看,看错一直做,做错一直看。越挣钱越清醒,越谨慎;越赔钱越糊涂,越固执到底,越看不清指标的真实含义。资金长期被套,套乱了思维,搞坏了心态,不能对大盘趋势做出正确的判断。也降低了资金利用率,有热点也无钱买,眼看着机会白白错过。 关于择善固执 固执心理给人们的感觉就是一种难以沟通的心理性格,但有一句话“择善固执”,它的意思就是说要选择好的,然后再去固执,其实这里所谓的“固执”已不再是人们惯有思维里死钻牛角尖的贬意。因为它固执的是“善”,所谓“善”就是好的、适合的、正确的,这句成语真正的重心在于“择”吧,因为一个人择“善“再去固执,可能结果就是锦绣大道,而择“恶”去固执,结果可能走向死胡同甚至灭亡。固执心理给人们的感觉就是一种难以沟通的心理性格,但有一句话“择善固执”,它的意思就是说要选择好的,然后再去固执,其实这里所谓的“固执”已不再是人们惯有思维里死钻牛角尖的贬意。因为它固执的是“善”,所谓“善”就是好的、适合的、正确的,这句成语真正的重心在于“择”吧,因为一个人择“善“再去固执,可能结果就是锦绣大道,而择“恶”去固执,结果可能走向死胡同甚至灭亡。 测试你怀疑自己有固执心理吗?自己在闲暇之时动动笔,就会清楚地掌握固执心理指数了。仔细回忆一下,近3个月以来,是否经常出现下列情况。 1、缺点被人家指出后,仍然我行我素吗?(是)(否) 2、办事欠妥当,仍然坚持是吗?(是)(否) 3、工作方法不正确,就是不改正吗?(是)(否) 4、饮食不科学,还是按照自己的习惯来,是吗?(是)(否) 5、过于陈旧的东西,仍然坚守着不放,是吗?(是)(否) 6、爱与不同意见的人争吵,是吗?(是)(否) 7、改变了自己东西,心情不愉快,坚持改回来,是吗?(是)(否) 8、把面子看的很重,为了面子,始终坚持自己的东西,是吗?(是)(否) 上述8个问题,建议你在自然的状态下,真实地填写出来。根据填写的结果,可以自测固执心理指数。如果是有2个以上回答“是”的话,说明有了固执心理,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实践证明,有了固执心理并不可怕,要通过有意识的调理,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使自己变的开朗与大度起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