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固原银耳 |
释义 | 固原银耳,是宁夏银川的地方特产。固原市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族聚居地区,生产银耳。 主要的栽培技术配料种植银耳的培养料,根据当地资源,因地制宜选择主要原料,并配合其他辅料制成。阔叶树如杨、柳及各种果树的木屑均可用。也可将这些树的枝条切成薄片,晒干,再粉碎成粉状的木屑。棉籽壳是种植银耳的好原料,单产比木屑可提高20—30%,此外玉米芯、甘蔗渣、花生壳、葵花籽等,晒干后粉碎成细屑均可用于种植。 配方1: 木屑100千克,麸皮25千克,石膏粉4千克,尿素0.4千克,石灰粉0.4千克,硫酸镁0.5千克,水100—110千克。 配方2: 棉籽壳100千克,麸皮25千克,石膏粉4千克,尿素0.4千克,石灰粉0.4千克,水100—200千克。 配方3: 甘蔗渣40千克,棉籽壳20千克,木屑40千克,麸皮30千克,石膏粉3千克,过磷酸钙2千克,尿素0.5千克,水100—110千克。 选定配方后,把主要原料同麦皮、石膏粉等干料倒在水泥地上,把蔗糖、化肥、硫酸镁等放入水中溶化后,倒进干料中,经三次反复搅拌,过筛,打散团块,拌匀,含水量掌握55—65%。配料要选择晴天或阴天上午进行,雨天不宜。 装袋拌好的培养料必须抓紧时间装入种植袋。银耳种植袋,应选择低压高密度聚乙烯筒膜,直径扁宽12厘米,薄膜厚度3.5—4丝米,长50厘米,每千克筒料可裁制成220—240个种植袋。也可用罐头瓶作种植容器。一般农户采用手工装料。装一半时抖一抖,压实后再装。大面积生产应采用食药用菌专用装袋机,每小时可装400袋。装袋要求装紧装实,袋口用塑料绳绑扎。在料袋璧上打4—5个接种穴,穴口直径1.2厘米,深1.5厘米,然后擦去袋面沾的木屑后,用3.3×3.3厘米的方块纸胶带贴封穴口,即成种植银耳的培养基。从拌料到装袋结束最好不超过5小时,以防培养基发酸变质。 灭菌在大锅灶上放蒸笼,把袋子叠于蒸笼内,胶带一面要朝上。大面积生产建造砖砌的专用灭菌灶,一灶装1000袋为适。灭菌要注意三个关键:一是袋子进灶后,必须旺火猛攻,并防止漏气,使其在4小时内上到100℃;二是在100℃保持14-16小时,使袋内杂菌杀死;三是达到灭菌温度和时间后,要趁热取出,防止胶布受湿。 接种经过灭菌的料袋,待料温降到30℃以下时,方可进行接种。接种前先做好接种室消毒,并把菌种表层薄薄挖去一层老化菌丝,然后往下挖将菌丝搅拌均匀。接种时先打开袋子穴口上的胶布,用接种器提取蚕豆大小的菌种,集中迅速地通过酒精灯火焰接入穴内,并顺手贴封好胶布,防止杂菌侵入。菌种处要比胶布凹1—2毫米,有利于原基形成。每瓶种植种可接种植袋25—30袋。 发菌银耳的发菌与出耳可同用一室, 利用民房即可。有条件的专业户可以建造专用的发菌室与种植室。要求地势稍高,靠近水源,便于清洗场地,门窗通风,光线良好。也可以在庭院内搭简易耳棚。不论是住房或是简易耳棚,内部均要设置排放种植袋的架子。架层可用竹木做骨架,架高2.5米左右,宽一般为50厘米,架子分为8层,层距30厘米。每层架子用竹木铺平,便于排放菌袋。室内四周可用塑料薄膜围罩,使保温保湿性能好。种植室要用来苏尔和敌敌畏药液喷洒消毒。 接种后的菌袋,头4天室内保持温度28℃,不超过30℃为好,5天起室温25℃较适。经过5天培育,菌丝向穴口扩展,此时应进行一次翻堆检查, 发现杂菌污染种穴时,用福尔马林注射杀灭。菌袋在室内的排列,开头按每4—5袋井字形重叠成堆,使其增加袋温,加快菌丝发育。第5天起应把袋子逐袋地排放于架床上,以卧式顺排,袋与袋间距1厘米左右。冬季温度不足,可用煤炭火增温,但要注意排除二氧化碳,以免损害银耳菌丝。 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为70%以下,在保持室温的前提下,每天通风1—2次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每次30分钟,若气温已达上述要求时,可长时间开窗使气流新鲜。 揭布通风:通过10左右的培养,袋内菌丝已向接种口的四周蔓延,形成圆状状。待菌丝长到直径10厘米,即穴与穴的菌圈形成连接时,要把胶带掀起黄豆粒大小圆形孔隙,让氧气透进料内,加快菌丝生长发育,但在揭口之前,应先用敌敌畏农药轻度喷雾袋面及空间。胶带揭后12小时,要以清水喷雾,每天3—4次,但不要直接喷到穴内,并结合通风。经过4天后,穴中逐渐出现突起的白色绒毛状菌丝团,俗称“白毛团”,此时室内温度20—23℃为宜,相对湿度为80—85%。随着菌丝生理成熟,白毛团上出现浅黄色水珠(菌丝新陈代谢的分泌物),此时可把袋子朝穴口倾斜,让黄水流出穴外,室温调到25℃,使黄水收缩。一般接种后15~16天,穴内逐渐出现白色碎米状的幼耳时,就要把胶带全部撕开去掉,并在各个菌袋上面覆盖整张报纸,并喷水于纸上,保持湿润。 出耳管理银耳由原基分化为子实体,一般在18天左右。出耳期管理的具体办法是: 扩穴增氧:用刀片沿着出耳穴口边缘割去薄膜大约1厘米左右,扩大穴口,增加袋内的氧气。 喷水加湿:出耳阶段每天喷水1—2次于所盖报纸上,经常保持报纸湿润为适,当子实体长到3厘米时,为避免烂耳,应把覆盖的报纸取下,放在阳光下曝晒一天,再收回使用,每隔3—5天都应进行一次,每次取下报纸应隔12小时,让子实体接触氧气,然后再覆盖,继续喷水保湿。幼耳阶段喷水多,天气阴湿应少喷,多通风;子实体生长中期;吸水量较多,天气晴而干燥,应多喷少通风。 注意通风:银耳子实体长到24—29天是生活力最强阶段,袋温较高,若室温超过27℃以上,应整天打开门窗,长时间通风,并配合喷水管理防止通风后耳片干燥。 停喷待收:接种后30天左右时,子实体已长到12厘米左右,应停止向报纸喷水,防止耳片过湿霉烂。停湿5—7天后,耳片增厚,转入采收期。 采收加工:银耳从接种到采收,全过程一般35—40天,但收成时遇阴雨天,可延长5天收割。成熟的银耳,白漂晶莹,形似牡丹,大如玉碗,耳片伸展,具有弹性,通常每朵直径达到15—20厘米,鲜重可达150—200克。 病虫害防治银耳与别的食用菌相比,显得特别娇气,在管理上稍有失误,病虫害就会趁虚而入,危害生产,甚至整批失败,因此,在银耳生产中必须特别重视对病虫害的防治。银耳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如下: 病原微生物为害1.链孢霉:又叫红饱霉,适宜生长温度25~30℃,常发生在接种后菌袋的培养基或接种口上,有的也发生在菌袋的两端。前期菌丝白色,逐步转为浅红色,继而产生大量桔红色粉状孢子。夏天气温高,蔓延极快。链孢霉主要是抑制银耳菌丝的生长,破坏培养基营养成分,受其侵染的菌袋,出耳率降低,耳片正常伸展受影响,朵形小,产量低。 2.绿色木霉:简称绿霉,适宜在温度15~30℃和偏酸性的环境中生长,常发生在培养基内和子实体阶段。前期菌丝呈白色,逐步变成浅绿色、深绿色,受其污染的培养基变成黑色,发臭松软,直至报废。子实体被绿霉污染后,会逐步腐烂,失去商品价值。 3.白腐菌:适宜生长温度15~25℃,这种病原菌常在银耳菌丝生理成熟时,从接种口侵入,形成肿瘤状凸出物。前期菌丝白色粉状,后期呈灰白色,受其危害,培养基变黑。每年春秋发生率较高,主要腐蚀银耳原基,造成原基腐败,不能出耳。也有的侵染耳片,附着产生一层白色粉状孢子,抑制耳片生长,使其变成不透明的僵耳。 此外,还有红曲霉、毛霉、根霉、青霉等,这些霉菌都会给生产带来危害。防止霉菌为害,主要应把好“5关”:①培养基关。原材料使用前应经过暴晒,配制时含水量不宜超过60%,常压灭菌要求在100℃以上保持20小时。②接种关。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接种时做到“三消毒”:一是空房事先消毒:二是料袋进房再次消毒:三是接种时通过酒精灯火焰消毒。③菌丝发育关。银耳菌丝发育最佳温度为25~28℃,不超过30℃。发菌培养基要求干燥,在冬天加温发菌时,最好用电源;接种后菌袋可用棉被围罩保温,3天后揭开通风翻袋。④出耳管理关。出耳阶段应注意控温、控湿、控光、增氧,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适度喷水,防止过湿;尤其是幼耳阶段,喷水宜勤宜少。⑤环境卫生关。菇房内部及周围卫生要清理好,杜绝污染源。 虫害1.螨:又叫菌虱,种类很多,常见的有蒲螨和粉螨两种。蒲螨体积很小,肉眼不易看清,多群集成团,呈现咖啡色;而粉螨体积稍大,白色发亮不成团,数量多,成粉状。这些螨类主要由棉籽壳、麦皮、菌种和苍蝇等带进菇房,或由旧菇房残留下来。螨类以吃银耳菌丝为生,被害的菌丝不能萌发。如果出耳阶段发生螨类,就会造成烂耳或耳片畸形。 螨类防治办法:①菇房要远离料房,四周环境要清扫干净。②菌袋进房前,对空房彻底消毒,可用气雾消毒盒,加清水拌成消毒液,喷洒四周。③发生螨虫时,可用灭扫利等广谱低毒农药,按规定用量喷洒受害处。但应注意:在子实体生长阶段,禁止使用农药。 2.菇蚊:又叫眼菌蚊,幼虫白色,近透明,体型小如头发丝,色白,发亮,3~5天就变成黑褐色有翅膀的菇蚊。常发生在银耳扩穴后的出耳阶段,潜入较湿部分,危害菌丝,受害后发生烂耳。 防治的办法:①保持好环境卫生,菇房门窗及通气口装配纱窗。②用黑光灯诱杀或在菇房灯光下放半脸盆0.1%的敌敌畏杀虫剂。③用蚊香或卫生丸粉熏烟。 质量鉴别按质量优劣,银耳可分为五级,感官鉴别方法如下: 看一级品:耳片色泽鲜白仅带微黄,有光泽,朵大体轻疏松,肉质肥厚,坚韧而有弹性,蒂头无耳脚、黑点,无杂质等。干耳浸水后,膨胀率可达15倍以上。 二级品:耳片色白略带米色,朵大体松,有光泽,肉质 较厚带有弹性,小朵不应超过10%~15%,蒂头稍带耳脚等。木耳浸水后,膨胀率在12倍以上。 三级品:耳片色白带米黄,朵完整无杂质,肉质略薄,小朵不应超过20%~25%,蒂头略带耳脚、无僵块等。干耳浸水后,膨胀率在10倍以上。 四级品:耳片色泽米黄、微黄,略带有斑点,朵形大小不—,但尚完整,肉质较薄,蒂头带耳脚,略带僵块等。干耳浸水后,膨胀率应不低于8倍。 等外品:耳片色黄或焦黄,不鲜亮,朵形不一,僵结不疏松,蒂头不净甚至有黑点及渍水样的斑点,有烂耳、杂质等,膨胀率低。这种银耳虽可供食用,但在食前应除净僵块、烂耳、杂质等部分,并用清水充分洗净以除去异味,然后再泡发供烹制食用。由于品质差,所以吃起来往往质硬不爽,且不稠汤,风味也较逊色。 闻品质新鲜的银耳,应无酸、臭、异味等。存放时间较久的陈银耳,不仅色泽会渐变黄,而且能因蛋白质、脂肪成分的变性而有酸气或其他不爽的异味。银耳若有霉味,说明已经受潮,发霉变质。轻度霉的银耳应经晾晒并除去发霉部分,仍可食用;严重发霉变质的,不宜再供食用。银耳具有焦味,大多数系因鲜银耳在加工脱水时烘干过火所致,虽可食用,但品质、风味均较差。 尝有些人,在选购银耳时,以为银耳的色泽越洁白品质越好,殊不知这往往会受骗上当。因为银耳可经硫磺熏制而去掉黄色,使人看起来色泽洁白;但存放时间稍长,过10~20天,又会因与空气接触而氧化还原为原来的黄色。银耳本身应无味道,选购时可取少许试尝,如对舌有刺激或辣的感觉,就可证明这种银耳是用硫磺熏制做了假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