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顾知微
释义

顾知微(1918-2011),中国科学院院士。1942年毕业于前西南联合大学地学系地质专业。先后在前云南省地质矿产调查所和前中央地质调查所任技佐、技士。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古生物学和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顾知微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3月19日9时51分在南京逝世,享年93岁。

中文名:顾知微

国籍:中国

出生地:江苏南京

出生日期:1918年5月4日

逝世日期:2011年3月19日

职业:地层古生物学家

中科院院士、地层古生物学家

1949年后曾在豫西宜洛煤田、冀翼南峰煤田和内蒙石拐子煤田东部进行并主持煤田地质调查取得B、C级煤储量。1952年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后改称南京地质古生物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兼任中国古生物学会荣誉理事,国际地科联侏罗纪和白垩纪地层分会通信会员。曾当选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和第五至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人生经历

早年曾从事海相为主的泥盆纪、三叠纪地层和古生物(双壳类)的研究并曾获中国地质学会许德佑纪念奖。1955年后,为了结合国民经济建设需要,他开创了我国淡水瓣鳃类化石的研究。依据多年研究所得,建立了我国侏罗纪、白垩纪四个大的和一些较小的淡水瓣鳃类化石群,并认为亚洲古陆的我国地域是欧亚蚌类古老起源中心之一。这些研究结果,对划分对比非海相侏罗、白垩纪地层、确定中生代沉积盆地、火山活动、燕山构造旋回的形成分期、探寻石油和煤等沉积、内生金属成矿规律以及蚌类起源发展等,均有重要意义,其研究成果有《中国的瓣鳃类化石》(1976年,与黄宝玉、陈楚震等合著),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论中国非海相中生代地层与瓣鳃类化石的分布与发展》(1979)等专著,受到国内外重视。

成就

他领导主持古生物所等单位的古生物、地层工作者,对我国东北、浙江、云南等区的侏罗纪和白垩纪地层的调查研究结果,与国际间从海相化石和地层所得的“白垩纪中事件”基本相合。编著近70种论著,主要有《简论松辽平原白垩系的年代划分与生油关系》(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集体奖)、《中国的侏罗系和白垩系》、《论我国非海相侏罗系与白垩系的界限》、《中国侏罗纪和白垩纪地层对比表》、《浙江侏罗系和白垩系的研究》和《龙爪沟群与鸡西群双壳类化石的修正研究》等。

“顾知微”相关词条: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合作编辑者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需进一步完善,百科欢迎您也来参与在开始编辑前,您还可以先学习如何编辑词条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约 次
编辑次数:9次
最近更新:2011-11-21
创建者:水木秋寒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3:4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