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顾福昌 |
释义 | 1、顾福昌顾福昌(1796一1868),字成之,号春池,是南浔的四象之一,国学生,因排行第六,创业后,被称为顾六公公。顾福昌早年的家境也属清贫,弃 学从商,起初摆个布摊。后至南浔邻镇江苏震泽开小布店为生,兼营蚕丝后发家,与洋人往来后,遂成为上海早期的丝通事,经理洋务。并开设顾丰盛丝号,属南浔丝商中发迹最早的一家。 顾福昌经营蚕丝致富后,又经营了当时-上海滩上唯一的外洋轮船码头--金利源码头,并成了怡和洋行买办和怡和打包公司经理,还大做房地产生意,被誉为四象中“顾家的房子”之美称。 顾福昌有三个儿子,长子顾寿松,字容斋;次子顾寿藏,字子嘉;三子顾寿明,字颂三。都是有名的古物、金石、书画收藏家。顾氏三兄弟继承父业,经营蚕丝,以顾寿藏最有声望,曾任上海丝业公所董事长,有名的爱国教育家顾乾翰先生就是顾福昌的曾孙。 2、顾福昌顾福昌(1923— ),出生在北京。母亲黄蕙兰是顾维钧先生的第三位夫人。少年时代的顾福昌和胞兄顾裕昌一起在圣约翰大学附中读书。20世纪30年代后期曾在巴黎读书,中学毕业后以突出的成绩考入美国也是世界著名的大学——哈佛大学读书。不久,顾福昌由哈佛转入哥伦比亚大学。大学毕业后,顾福昌去了北欧国家卢森堡。在那里,他自己经营了一家公司。总之,他也没有能继承父业。当初他们还小的时候,父母希望裕昌和福昌两个儿子长大后都能继承自己的事业,尤其是福昌,应该说是顾维钧和黄蕙兰夫妇俩有意按照他们所设定的培养目标去培养他的。为此,顾维钧还答应顾福昌拿出3万元作为他从哈佛转入哥伦比亚大学的求学费用。但当顾福昌从哥大完成学业后,与他的哥哥裕昌一样也无意于外交生涯。因此,离开学校后,就径直踏入商界。究其原因,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国家正处于多事之秋,服务外交界有何用场?”看来,儿子正是出于对国民政府的失望才背离父愿,而步入商界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