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故宫博物院院刊 |
释义 | 创办过程《故宫博物院院刊》创刊于1958年,开始为不定期刊物,继创刊号后,1960年出版了第2期,后即因“文化大革命”停刊。 1979年,《故宫博物院院刊》复刊。自复刊始至1999年为季刊。2000年始至今为双月刊。 《故宫博物院院刊》创刊时附属于故宫博物院研究室,1979年复刊后依旧。1985年故宫博物院紫禁城出版社成立后,属期刊部。2004年划归科研处。 历届主编《故宫博物院院刊》创刊时及1979年复刊初期均未设主编,从创刊号至1986年第4期,编辑者均为院刊编委会。1979年主持《院刊》复刊工作及其后几年中实际执行《院刊》主编工作的是刘北汜先生。 1987年第1期至1988年第4期,主编为钱欣声先生。 1989年第1期至1991年第4期,主编为故宫博物院院长张忠培,副主编为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杨新、紫禁城出版社社长李毅华。 1992年第1至2期,主编为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吕济民,副主编为杨新、李毅华。 1992年第3期至1998年第2期,主编为杨新副院长,副主编为钱晓云。 1998年第3期至第4期,主编为紫禁城出版社总编辑孙关根,副主编为钱晓云。 1999年第1期,主编为杨新副院长,副主编为钱晓云。 1999年第2期至2000年第6期,主编为杨新副院长,执行主编为孙关根,副主编为张露。 2001年第1期至2003年第3期,主编为朱诚如副院长,执行主编为孙关根,副主编为张露。 2003年第4期至第6期,主编为李文儒副院长,执行主编为孙关根,副主编为张露。 2004年第1期至今,主编为李文儒副院长,执行主编为张露。 1998年第3期始,《院刊》设立了编辑委员会。1998年第3、4期,编委会主任为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杨新。1999年第1期,编委会主任为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朱诚如。1999年第2期始至2000年第6期,编委会主任为朱诚如副院长,副主任为杨新副院长、孙关根(常务)。2000年第1期至2003年第3期,编委会主任为朱诚如副院长,副主任为肖燕翼副院长、孙关根(常务)。2003年第4期至2003年第6期,编委会主任为李文儒副院长,副主任为肖燕翼副院长、孙关根(常务)。编辑委员会委员(以姓氏笔划为序):于倬云、朱家溍、刘雨、孙关根、李文儒、杨伯达、杨新、张忠培、郑珉中、单国强、耿宝昌、徐邦达、徐启宪、钱晓云、肖燕翼。 2004年第1期至2006年第6期,编委会主任为郑欣淼院长。编辑委员会委员(以姓氏笔划为序):于倬云、刘雨、李文儒、李季、肖燕翼、杨伯达、杨新、张忠培、郑珉中、单国强、苗建民、晋宏逵、耿宝昌、徐邦达、徐启宪、钱晓云。主编:李文儒。执行主编:张露。 2004-2006年间,编委会成员略有调整。2007年第1期, 编辑委员会委员增加为(以姓氏笔划为序):王亚民、王连起、王素、刘雨、朱赛虹、李文儒、李季、李辉柄、杜乃松、肖燕翼、陆寿麟、宋纪蓉、杨伯达、杨新、余辉、张忠培、郑珉中、单国强、苗建民、施安昌、晋宏逵、耿宝昌、徐邦达、徐启宪、聂崇正。主编:李文儒。执行主编:张露。 性质内容《故宫博物院院刊》是由故宫博物院主办的学术性刊物,它反映了故宫博物院的专家学者们学术研究的成果和水平,并致力于以发表国内最高水平的宫廷历史、文物研究成果为己任。本刊本属于社科类刊物,但随着近年来多学科研究的渗透和互动,也发表一部分自然科学或人文与自然科学结合的文章,主要集中于文保科技、古建筑研究。刊物试图将故宫博物院学术研究的触角进一步延伸,促进故宫自身学术研究的深化,加强故宫博物院的学术建设和整体进步。 《故宫博物院院刊》目前主要设有明清历史、文物研究(含古书画、古器物、古文字研究、佛教美术等)、古建筑、考古学研究、文保科技、博物馆工作等栏目。 《院刊》撰稿人为故宫博物院及国内外各学科的专家学者,刊物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在海内外具有广泛的影响。本刊虽然缺少对于大规模的学术活动的组织,但论文具有一定的转载率;2000、2004年度连续两次被北京大学评为文物考古类中文核心期刊。 开本:本刊原为为正16开96页,2004年改版、扩版,由6个印张扩为10个印张,由彩色插页改为全彩印刷,开本也扩为大16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