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谷鳞斑叶甲 |
释义 | 昆虫名,为鞘翅目,肖叶甲科。分布东北、华北、华东、中南及西北等地。山西、河北、河南、辽宁粟产区发生重。主要危害禾本科、菊科、豆科、藜科、旋花科、唇形花科、锦葵科等14科40多种植物。嗜食谷子和小蓟等。 中文学名:谷鳞斑叶甲 拉丁学名:Pachnephorus lewisii Baly 界:动物界 纲:昆虫纲 目:鞘翅目 科:肖叶甲科 分布区域:东北、华北、华东、中南及西北等地。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2~3mm,近椭圆形,土褐色或灰褐色,稍带铜色光泽,体背密被浅褐色和白色鳞片,腹部、足有灰白色鳞片,头小,向前下方弯,触角念珠状,11节。第1节膨大为球形,2~6节细,末端5节扁宽。前胸背板近圆形,鞘翅基部宽于前胸背板,鞘翅上具刻点不规则。胸足3对等长。中足、后足胫节末端无距,胫端部外侧呈半月状,腹部腹面可见5节,基部1节长等于其余4节之和。 卵长0.5~0.6mm,椭圆形,初乳白色,近孵化时变深。 幼虫末龄幼虫体长约5mm,身体稍弯曲,乳黄色,头部黄褐色,胴部13节,1节细,9~11节略膨大,其余各节渐细缩,4~7节各具1对小肉瘤,肉瘤上生有3~7根细毛。3对胸足,短弯。 蛹裸蛹长3mm左右,初白色,后变暗,腹末有2条刺。 生物学特性辽宁、山西1年生1代,华北1~2代,以成虫在田边土块下、土缝里、作物根茬及杂草根际处5~6cm土中越冬。东北1代区,越冬成虫4月中下旬开始活动,5月上中旬进入出土盛期,即田间为害盛期,7月上旬~8月下旬进入幼虫期,7月下旬~9月上旬化蛹,接着成虫出现。9月下旬成虫开始越冬。华北二代区,2月下旬末越冬代成虫已开始为害,4月下旬~5月上旬进入成虫盛发期,即进入为害高峰期。7月上旬~8月中旬是二代幼虫发生期,8月下旬~9月上旬化蛹后羽化,10月下旬进入越冬状态。有时第一代成虫直接越冬。该成虫寿命可达8个月。产卵期延续3个多月,出现世代重叠,春季谷子尚未出土,该虫在小蓟或苍耳上取食,谷苗出土时迁入田中,把卵产在幼苗根部或杂草根际1~2cm土层中,每雌产卵140粒,卵期9~13天,初孵幼虫在土下4~6cm处食害幼根,幼虫期30天左右,老熟后在地下4~5cm处作土室化蛹。蛹期7天。该虫食性杂,喜干旱,一般干旱少雨年份易大发生。坡地、旱田、播种深发生重。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秋季深翻地,达到地平土细无坷垃,早春开始清除田边、地头、地埂杂草,清除田间作物根茬、落叶,集中烧毁或深埋,可杀灭大量越冬成虫。 (2)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2%的50%甲拌磷乳油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拌种。也可用40%乐果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0.5kg,对水20kg拌种子200~300kg,拌匀后堆闷,晾干后播种。 (3)播种时,每667㎡施用3%呋喃丹颗粒剂2kg,处理土壤。 (4)越冬代成虫开始活动后,及时调查虫情,当每主要危害作物:禾本科、菊科、豆科、藜科、旋花科、唇形花科、锦葵科等14科40多种植物。嗜食谷子和小蓟等。㎡有虫4~5头时,应及时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1~1.5kg,拌千土10~15kg,拌匀后撤在植株四周。必要时也可喷洒90%晶体敌百虫或50%对硫磷乳油、50%氟铃脲乳油1000倍液。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