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谷克鉴 |
释义 | 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产业经济学专业外贸与国际产业方向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财政部部属院校首批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996年起享受省级专项津贴。现受聘担任财政部教材编审委员会专家组成员、教育部中国高校MBA评估专家组成员。 1960年生,湖北安陆人,主讲MBA课程《国际贸易与金融》、博士生课程《国际经济学》、硕士研究生课程《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教育与专业经历1982年毕业于湖北财经学院,获经济学学士学位 1987年毕业于中南财经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1994年毕业于中南财经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1995年 世界银行经济发展学院访问学者 1988年任中南财经大学讲师 1992年任中南财经大学副教授 1995年任中南财经大学教授 1997年遴选为中南财经大学博士生导师 1995年任中南财经大学贸易经济系副主任 1999年任中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2000年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 2001年兼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MBA教育中心主任 2001年12月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学术兼职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常务理事 全国高校商业经济教学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理事、特约研究员及学术委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美国东北决策科学院(NORTHEAST DECISION SCIENCE INSTITUTE)年会论文评审专家 台湾英文学术期刊《未来研究杂志》(Journal of Futures Studies)编委 主要国际学术交流活动近年来的主要学术交流: 1995年度世界银行访问学者; 1996年获香港大学同学会奖励赴香港客座研究; 1997年度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1998年和2000年赴美国东北决策科学院和世界银行访问研究和学术交流; 2000年赴WTO和联合国贸发会议学术访问; 2004年4月赴德国技术与财经大学等学术机构讲学; 多次应邀到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韩国、瑞士、意大利和台湾等国家或地区参加学术交流和访问。 主要学术思想在多年的学术研究中,谷克鉴教授逐渐形成了独到的学术思想,在学术界特别是国际贸易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学术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关于中国的市场国际化。谷教授结合中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方面的实际情况,对中国贸易改革的体制过渡型开放经济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在市场国际化已有的理论研究基础上,根据转型经济的贸易政策和体制改革的一系列特征,引入制度分析方法,对非均衡租金理论模型在转型国家的适应性分析,确立了非均衡租金的新范式。谷教授认为,开放经济的过程本质上是有效使用非均衡租金及其逐步消失的过程,为市场国际化理论在发展中国家贸易政策实践中的运用奠定了经济分析基础。并指出,传统增长模式的理论假定,已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变,经济政策尤其在开放经济中能够发挥推动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 2.关于贸易政策。谷教授提出,我国已完成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完整的规范的贸易政策体系的过渡,在新的条件下,我国贸易政策改革应当从仅仅满足宏观经济、社会福利和经济安全等目标的外生性形成机制向内生化转型。贸易政策内生化转型的根本任务就是研究对外开放和世界贸易发展新阶段引致利益多样性的深刻变化,在贸易政策制定和实施中充分考虑各部门的利益均衡,最大限度的利用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更多地分享贸易利得和全球化红利。重视数学模型在贸易政策分析中的应用,比如在《应用于中国贸易政策内生化的模型综合》一文中,借国际贸易模型和制度经济学解析代理人目标函数,构造出满足转型经济需要的单部门和多部门模型,突出强调部门间利益表达能力和国家间实施贸易政策的治理结构差异对于代理人行为的意义。同时运用不变和可变替代弹性模型分别构造非谈判均衡约束和均衡谈判约束条件的贸易政策内生化模型。 3.关于竞争政策。谷教授认为,我国为了在多边贸易体制和区域性贸易自由化框架中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必须在国家层面确立起统一的竞争政策目标。重点从技术因素、体制原因和要素密集性等多方面分析中国外贸发展对竞争政策选择的影响机理,引入“大国模型”考察其对贸易品部门行为模式的影响,提出中国现阶段竞争政策应着重通过涵养竞争优势改善本国企业在世界市场中的位置,用竞争政策规范部门或产品层次的贸易政策、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从而实现中国贸易品部门在世界市场结构中的均衡位置。 4.关于经济管理研究方法论。在方法论方面,谷教授始终重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重视文献研究,在对已有研究成果的综合中,总结规律,发掘新的思路。比如《国际经济学对引力模型的开发与应用》一文,是文献综述的典范,通过探讨贸易引力模型的一系列应用研究范例,从一个新的侧面提炼出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历史特点,对引力模型的理论基础和构造方法加以经济学解析和理论验证,进一步推动国际经济学致力于为引力模型奠定理论基础的长期进程。二是重视实证研究,致力于解决中国贸易实践问题,用中国的贸易实践验证贸易理论,并为进一步指导中国贸易实践提出合理化建议。比如在《外向型贸易转移:中国外贸发展模式的理论验证与预期应用》一文中,谷教授提出外向型贸易转移是中国外贸发展实践赋予转型经济国际贸易发展的新动因,并从中国区域和要素或部门视角对其进行了双重验证。三是强调数学模型的合理应用,在谷教授的多篇著作中,都不同程度地应用了数学模型,为理论假设和结论提供了更严谨的技术支持。 代表性学术成果1. 国际经济学对引力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世界经济》 2001.2(独撰) 2.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的竞争政策选择 《中国社会科学》 2000.3(独撰) 3. 1990-98中国国民与外资部门出口波动差异的实证分析: HBS推断的验证与拓展 《管理世界》2000.2(独撰) 4. 香港国际贸易中心功能及其在内地的演化与拓展《财贸经济》1997.11(独撰) 5. Impact of New Economy on current International Trade: Tentative Analysis on Time Spanning1996-99. The Proceedings of 2000 Annual Conference of Northeast Decision Science Institute (独撰) 6. 制度变迁与市场国际化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5年12月(独著) 主要学术奖励1. “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优秀著作三等奖、1996年 2. “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1997年 3. “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优秀论文一等奖,1999年度 4. “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优秀论文三等奖,2000年 5. “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1997年 6. 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 , 2001年 主持科研项目1. “中国开放进程中地区间技术扩散效应的增长核算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1-03 2. “国际贸易若干前沿问题的综合研究与教学应用”, 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2001-05 3. “中国贸易引力模型的构造和贸易流向问题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97-2000 4. “中国贸易体制改革和贸易流向问题研究”, 财政部九五规划重点课题, 1997-99 5. Trade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in the WTO (In the New WTO Negotiations): Implications and Strategies for China,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anada, 2000-2001 6. “中国贸易保护的经济分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1998-99 7. “开放进程中技术扩散对中国地区间生产率变动的影响研究,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2000-01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