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骨髓移植:一千个日日夜夜 |
释义 | 图书信息出版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2月1日) 其他: 234页 正文语种: 中文 开本: 32 ISBN: 9787561534519 内容简介《骨髓移植:一千个日日夜夜》是本纪实性文学作品,讲述年届花甲的母亲把自己只有一半相合的骨髓捐给儿子,进行半相合移植试验,临入无菌仓医院因“非典”被卫生部封闭,一家人与白血病进行极为艰巨拉锯战的过程。以及劫后归来作者对生命、对责任、对幸福、对素质教育的反思与感悟。其中还有护理心得,化疗饮食等等。在“非典”病毒每时每刻都在吞噬鲜活生命,四面楚歌的境况下,被化疗摧毁了免疫系统的白血病人居然逃脱了劫难;在配型全相合,由身强力壮的供者供髓,尚且没能移植成功的情况下,年衰母亲仅有一半相合的髓血,居然点燃起儿子岌岌可危生命之焰火。偶然?必然? 六旬母亲出书,讲述骨髓移植救子——绝处如何逢生的过程。相信会让频繁应对灾难的地球人有所启迪。 专业书评文慧/文 母亲出书,讲述骨髓移植救子的感人故事 最近,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杨位伸的《骨髓移植——一千个日日夜夜》一书。这是本纪实性文学书籍,作者是一个陪护儿子与白血病魔搏斗的母亲。作品记录了作者引领儿子和家人与白血病作拼死斗争、配合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的艰辛过程以及经历灾难后的人生感悟。全书分三部分。 上篇——生死糅合,讲述在遍查骨髓库而不得的情况下,年届花甲的母亲把自己只有一半相合的骨髓捐给儿子,加入半相合移植试验。临入无菌仓,北大人民医院因“非典”被卫生部封闭,一家人与死神进行极为艰巨拉锯战的过程。由14篇短文组成。 中篇——大爱无边。展现战胜疾病源于爱的种种情景。11篇短文从不同角度表述爱。 下篇——通达之启。这是作者的反思与感悟,由11篇文章组成。记录作者对生命、对责任、对幸福、对素质教育的反思与感悟。其中还有护理心得,化疗饮食等等。“献给所有与白血病抗争的人们以及灾难重负下困顿的心灵”,这也正是作者书写的意愿。 最后还有附录6文。有中华骨髓库洪俊岭主任访谈、有前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91高龄的方明先生最后的人生轨迹,等等。 本文作者以亲身经历讲述与儿子共同对抗病魔的一千个日日夜夜,这是一段血泪交融的日子,其点点滴滴都深深刻在了这位母亲的记忆中,她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了下来。其作品宣扬了一种精神、力量和一份人间真情,也宣扬了一种积极豁达的生活方式,令人钦佩,这也使得本书具有深刻的内涵和较大社会价值。本书内容上贴近现实生活,读来真实感人;书本形式新颖、文笔生动,语言平易近人,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是一本具有思想性、教育性和可读性的好书。 媒体推荐当母爱放大几倍的时候…… 朱志凌 桌上摆着一本《骨髓移植——一千个日日夜夜》的书,她的封面,一点都不起眼,不像一般的书那样有个漂亮的封面。棕色的底色,深棕色的字,黑色的书脊,仅此而已。但封面和封底上那一句句透人心底的话语,却句句铿锵:“任何时候都不要让恐惧战胜责任,即使已被逼到绝境”;“尽管道路艰难曲折,爱心却能更新一切”;“不屈心灵深处绽放着的生命之花,多么动人,别样的凄美更烘托了生命的尊严”;“把脚下的每一步路踩实了,也许就是通往光明之道”;“好大夫对生命最本质的关爱,让我在无望中看到生的希望”…… 书名跟医学有关;封面封底上的文字,跟救助有关。这是一本讲述医疗与救助的书,但她却是一个母亲的血泪史,一个母亲记录下的饱含泪水的点点滴滴…… 这是一个母亲记载的与儿子的白血病作斗争的真实记录,散文式的手笔,传述着发生在生活中的真人真事,记录着一个母亲是如何不屈地与那凶险的白血病作斗争,努力配合医生,硬是从病魔手里把儿子抢回来的可歌可泣的过程。 五年,整整五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没有相当的毅力,这折磨着病人,也折磨着亲人的人类最大的杀手——白血病,是很难战胜的。虽然我国早已具备了治愈这类疾病的医疗水平,可治疗这种病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寻找配对的血型、相当的资金基础、医患共同必须具备的坚韧不拔……等等等等。这远远不是其他疾病所需要的,只是把病人送到医院,交给医生就可以了,家属只要照顾好病人的饮食和营养就行。 怀揣着十万元,不知所措的母亲带着一天比一天病重的儿子,直奔祖国医疗高水平中心的北京,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不知道儿子的病能不能治好。就凭着一股韧劲,她寻医问药,跑遍了北京各大医院,问遍了各种处方,在儿子多次各种病症都同时发作时,她没有慌乱,而是冷静地配合医生,分析病情,竟以六十多岁的身躯,毅然为儿子献出自己的骨髓,甚至为了给儿子献骨髓,她不顾在京期间每天啃着大饼的艰难日子,坚持跳绳1000下,就为了让医生有信心从一位六十多岁的人身上抽出的骨髓是能用的!而为了配合好医生治好儿子的大病加上并发的各种症状,这位退休的数学高级教师竟啃起了医书,弄懂了许多白血病的治疗原理以及家属应当配合的作法。 读完这本书,深深被这位伟大的母亲所折服,所震撼!也许,在儿子需要骨髓的时候,所有的母亲都会站出来,为儿子献出自己鲜红的血液。但不是所有的母亲都能在那种场合保持冷静,拼命地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努力让自己听懂医生的话,配合好医生的治疗。治疗一种重大疾病,犹如在打一场重大战役,需要全体人的努力,其中有医生、还有患者,还有家属。 这本书记录的这位母亲陪儿子治病的点点滴滴,记录着儿子从生病到治疗再到治愈归来的整个过程,文字优美,真情切切。读后令人感动!一位母亲的母爱被放大了好几倍! 目录上篇:生死糅合 1.倒数着钟点的恐惧 2.波澜序曲 3.零概率 4.决策的琴弦 5.年夜饭 6.医道无瑕 7.天籁之音 8.倾巢下之危卵 9.回输生命之源 10.无菌舱“陪护”日记 11.三闯主任办公室 12.触礁 13.病中逸趣 14.生死糅合。 中篇:大爱无边 15.血白凝重 16.复苏的代价 17.我成了准护士 18.特殊的课堂 19.限时快递 20.医患情缘 21.骨髓移植之父与我们 22.五彩的音符 23.口罩情缘 24.大爱无边 25.五月花 下篇:通达之启 26.通达之启 27.必然之花开在偶然中 28.活水之源 29.学以厚生 30.无果花 31.京城四哭 32.我笑了 33.“美”的觉悟 34.亡者永生 35.燃烧的基石 36.归辞 附录; 1.中华骨髓库洪俊岭主任访谈记 2.永久的思念 3妈妈的旋律 4.重返人民医院感思 5.“我们都叫您‘杨姐’……”谢春池 6.“当母亲最悲痛的时候……”朱鹭琦 后记 文摘经历了一个不眠之夜,清晨,我的双眼布满血丝乘坐16路车赶往医院。远远就看见耸立在楼房顶上“人民医院”四个大字。腥红的大字衬托着灰白的楼房显得忧郁沉重。走到卫生部门口,往路对面的医院看去,大门持枪把守的武警战士格外触目。在我身边,是和我一样怀着焦虑心情三三两两的人群。病友哭丧着脸告诉我,凡是来上班的医生都被关在里面。 昨晚,“关于对部分地区实行隔离”的新闻已播报北大人民医院将于零时被卫生部封闭隔离的消息。 2003年4月24日,一个特殊的日子。它,凝固了一个黑色的梦魇—— “许大夫带了四个口罩。”病友轻轻碰了碰我。经她一提醒我才发现,何止许大夫,所有的大夫都如此。 “太可怕了,气管都给切开,还救不过来。” “今天抬下去好几个。” 只言片语的议论,叠加了一反常态的秩序。近一年凶险疾患为伴的生活,我已经淡然身边的一切。然而从神情凝重的大夫脸上,从来去匆匆的护士脚步里,我还是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异常。 上班不久,所有的医生护士便开会去。快下班了,大夫仍个个正襟危坐,如临大敌。病房弥漫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紧张气氛,搅乱了人们本来就不平静的心。 我们历经了数次痛苦的挣扎之后,终于决定在我与儿子之间进行单倍体,即半相合骨髓移植。我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能尽快地入住无菌仓。区区十一个无菌仓位,趋之若鹜的求医者,时间衔接成了突出的问题。我陷入主观意志与客观条件的矛盾漩涡中。 然而,我还是无法视若无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什么怪病使人们手足无措?不久,新闻联播解答了大家的疑惑,“北京发生非典型性肺炎”。可是,还有什么疾病能比患白血病更为严重?作为旁观者,大病房的人们仍在冷眼观望。 医院的人似乎少了许多。原本拥挤的门诊大厅冷清了,人似乎更少了,住院部的护工、杂勤工都不见了,只有护士忙碌的身影。 移植房不断地转来小道消息:“移植手术暂停”。去问大夫,又说不确定。小道消息一天比一天多,有的说移植房也有“非典”之虞;有的说一老太太小移植(注)后被经常出入病区的老伴传染上病毒,情况非常危重;有的说移植冻结是确切的,赶快去找主治大夫落实,得到的是:“赶快出院”的劝告。 思绪如麻,我感到有点扛不住。恍惚间,我也带着口罩,三个,厚厚的,还用头巾把脸面围得严严实实,眼镜权当护目镜。经过“天井”,在医院感染史上写下凝重一笔之天井,来到特需门诊。一反以往的拥挤,这里没有人来就诊。过往的医护人员全都头盔、口罩、护目镜、手套、鞋罩,全副武装,从外表很难辨认他们是谁 。 这时,只要不是拆了输液管就无法生存的病人,都逃离医院。在特需门诊室里,我与血液科黄主任进行了一场严肃坦诚的交谈。我言及,虽然SASR猖獗,感染率极高,但我们不放弃手术。主任以极其负责的态度言明,在这特殊的严重关头,尽管很多手术要被延误,却会尽可能考虑我们的状况,约定最迟下个星期一给我回话。 两天后,儿子去病房拔套管针——那是为化疗需要所埋,一周需换一次。考虑到移植前已不需化疗,大夫建议拔掉。住院部到处都在改道装修。为了防止空气传播病毒,几乎每层楼原本离电梯较近的楼层入口都被封住,把大门稍梢往里靠,多个拐弯。护士长见到我们竟大惊失色,“怎么不看形势,这种时候还敢来医院?”“要不了几天不就又要回来么?”儿子笑着回答。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