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古镇龙岗
释义

千年古镇龙岗(旧称芙蓉岗),位于天长市区以北30公里、美丽的高邮湖畔。镇内明清古民居特色鲜明,保存完好。清代道光年间曾出过状元戴兰芬。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八分校旧址分布于古民居群中,与古民居交相辉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陈毅、粟裕、郑位三、罗炳辉等曾在这里生活战斗过,他们的光辉事迹使这里成为独具魅力的革命遗址游览胜地。

龙岗,古时又称“芙蓉冈”,据说原是高邮湖泥沙淤积而成的一片高地,犹如花瓣,状若芙蓉,因船民们经常在这里停息,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了一个熙熙攘攘的小镇。小镇三面环水,碧荷万倾,芙蓉点点,遂成名副其实的芙蓉冈!

民间传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登基不久,站在南京的紫金山上,发现江北离南京不远处常升腾起一股紫气,扶摇直上,数日不息。这股紫气被人称之为“天子气”,预示着又将出一位能人与朱皇帝争夺天下,一天不容二日,朱元璋立派谙熟地理风水,有地仙之称的刘伯温前去破掉这股“天子气”,以绝后患。

刘伯温领旨北巡,不日来到天长境内,发现紫气就是从芙蓉冈上升起的,贵人很可能就在此孕育诞生。于是就派人在镇上依八卦之形建了七十二眼砖井,密布于大街小巷和深宅院落之中,宛如七十二根铁钉把地脉牢牢地固定起来,使它不能松动,以期借用天上的七十二地煞星来降服“天子之气”。还把“芙蓉冈”易名为“龙岗”,取意龙不离水,一旦上岗,就必定遭难,从此,芙蓉冈的“冈”字头上加了个“山”字,意在用一座“山”把龙狠狠地压住。

龙岗古镇有六条主街道,东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北大街、义井街、芙蓉街等按照三横三竖布局依次排开,古镇犹如一个巨大的“田”字镶嵌在高邮湖畔。

古镇不大,到清朝时也不过区区几千人,但“诗书传家”的文风经久绵延,出过戴府一状元(戴兰芬)、文武双探花(韦镜湖、韦镜川)和兄弟四进士(陈于荆、陈于豫、陈以刚、陈桂森),可谓书香盈镇,人杰地灵。

戴兰芬是天长历史上唯一的状元,也是皖东地区唯一的状元,出生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 家中14代皆为秀才,父亲戴景和以教书为业。戴兰芬从小聪颖,读书用功,在父亲躬育下,6岁即能赋诗属对,14岁补博士弟子员,18岁为廪生,27岁在嘉庆十三年(1808年)恩科乡试时,中了举人。

道光二年(1822年),为道光皇帝登基而专设恩科会试,戴兰芬进京赶考,考中该科状元——殿试进士一甲一名, 夺魁天下,时年41岁。戴中状元后即授职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道光八年,出任福建乡试主考官,为官清廉,取士公平,政声较好。道光十年,提督陕甘学政,十三年,奉调回京,升任翰林院侍读,转詹事府右庶子,充文澜阁校理,一生都和文字结缘。因清正廉洁,政誉可嘉,后又升任侍讲学士,不久病故,终年52岁。著述有《香祖诗集》《望明轩诗赋》等。

说起陈门四进士,不仅文采超群,而且政声斐然,尤其是陈以刚更是名噪一时,陈氏家谱中还记录有郑板桥拜见陈以刚的趣事。按出道先后,郑板桥属于后学晚辈,因为敬贤又恐遇到欺世之徒,某天装扮成一个磨镜工人,手拿串铃,来到陈府门前叫唱,陈以刚隔墙听歌,兴起惜才之心,招至府内引为至交,并且留郑板桥在家谈学论道,一连住了20多天,一时引为美谈。陈、郑二人自此往来甚笃,郑板桥也因此在天长留下不少真迹。

龙岗的七十二眼古井如翡翠明珠一般镶嵌在街头巷尾与院落厅堂之中。古井按方位大体可分为“街边井”、“院落井”、“厅堂井”、“房中井”、“厨下井”等类型。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有义井之称的一眼街边井,坐落在街东淮南客栈(亦称佴家客栈)大门外南侧,由所在街道上佴、崇两大姓捐资共建,属于义举行为,专供路边行人及无钱建井的平民百姓享用的,故称“义井”,后来人们又把这条街道立名为“义井街”。

说起龙岗,不能不说起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八分校,这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旧址就坐落于古镇之中,与古民居交相辉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陈毅、粟裕、张云逸、罗炳辉、郑位三、方毅、张劲夫等曾在这里生活战斗过,文化界著名人士贺禄汀、范长江、沈亚威、沈西蒙、涂克等先后在这里任教生活过,使得这座千年古镇成为与来安半塔、定远藕塘齐名的红色旅游胜地。

一九四一年皖南事变之后,新四军进行整编。原江北指挥部所属第四、第五支队和江北游击纵队改编成新四军第二师,由张云逸副军长兼师长,罗炳辉同志为副师长。

为了加强二师和根据地建设,根据华中局和军部指示,于当年五月在天长张公铺成立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八分校。后因日军扫荡需择地迁校,而龙岗镇地处高邮湖畔,远离日寇占领的天长县城,环境较为理想。初夏时,八分校由张公铺经铜城迁至龙岗镇正规化办学,直至一九四三年秋离开龙岗到葛家巷。抗大八分校由张云逸同志兼任校长,罗炳辉同志兼任副校长,冯文华同志(冯玉祥侄子)任教育长,高志荣同志任政治部主任。

八分校共为二师培养出二千五百多名具有一定军政素质的干部,从而为加强部队建设作出了有力的贡献。“走啊、走啊、向前走,走啊、走啊、向前走,挺起胸膛来,不要再等候,拿起刺刀拼掉敌人头……”,每当朝阳升起,落霞满天之际,抗大的同志就会齐唱这嘹亮的军歌。在教室里学习文化、在练兵场训练军事,军政干部的素质在勤奋苦炼中磨砺起来。

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抗大八分校锻造出了一批批民族精英,他们把革命的火种撒遍大江南北。今天我们在古镇龙岗追寻英烈的足迹时,依然可以感受到当年艰苦奋斗、英勇顽强的抗大精神。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见证过抗大军人的足印;这里的每一处旧址,都蕴含着许多军民鱼水情深的动人故事,天长也一度因此更名为炳辉县。

迈入抗大巷,分校旧址和新修纪念馆的建筑群就近在眼前了,旧址过去是元代所建真武廊(道教建筑),前后三进,有24间房屋和一间藏经楼,八分校迁入时改为学堂。建国后,常年失修,1972年龙岗小学拆去18间改建教室,现尚存的6间房屋还是当年的样子,壁上所置规章制度及教室、宿舍陈设也多是仿照当年复制而来。包含有罗炳辉师长形象的三人雕塑和作战图当是后来所置,尽管如此,依然可以感受到当年条件虽然简陋,但军校生活井然有序,这或许正是人民军队不断走向强大的一个缩影。

走在军校主体所在的中心路,不时与老街居民相逢,在街首一个民居墙上,我看到了有五十年代初炳辉县(今天长市)人民政府印章的发文原件。民居的主人已经85岁了,加上此后所遇到的年龄分别为88岁、95岁的两位老人家,他们都是古镇的原住民,曾经亲眼见证了那个火红的年代。

在古镇上不时掠眼而过的是校务部、训练处、总务处、学员一队、学员二队、供给科、锄奸科、文工队、俱乐部等当时八分校所属各部门住地的重置标牌,所见粟裕故居旧址标牌和所听到的陈毅通宵达旦下围棋的传闻,都从不同的侧面凸显了当年高级干部云集龙岗,根据地热火朝天的景象。

出中心路,便是与此街垂直而立的明清古商业街。当年的盛况,一如著名军旅剧作家沈西蒙同志回忆的“清晨起,又见小镇上挑担车水的,鸡鸣狗叫的;才出炉的烧饼,才出锅的油条热气腾腾,小茶楼小吃铺子挤在一起,人来人往,摩肩接踵,显得我根据地一派兴旺的景象”。

古镇距今已走过千年的脚印,街道两旁的建筑大都建于明清时代,至今尚可窥见其一斑:雕梁斗拱,排山隔扇,浮梁浮柱可谓衣衫古典;古街幽巷,秀树参天,长条石板尤见容颜沧桑。行进在阡陌交错的古街道上,徜徉于明砖清瓦的庭院深巷之中,浑然不觉自己已融入历史,心灵的纯净和淡然不期而至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8:1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