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古斯塔夫
释义

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

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 (Carl XVI Gustaf) 1946年4月30日生于斯德哥尔摩。1947年其父亲——皇太子古斯塔夫·阿道尔夫亲王因飞机失事遇难,其祖父(即瑞典国王古斯塔夫六世)立他为王位继承人。

古斯塔夫自幼接受系统的宫廷教育,1966年高中毕业后在部队接受军事训练,服完国家制定的义务兵役后,进入海军军官学校就读,毕业后到国防大学接受军官训练。1968-1969年先后在乌普萨拉大学和斯德哥尔摩大学攻读历史、社会学、政治学和经济学。毕业后致力于瑞典社会的研究工作。还到国会、政府和外交、法庭、地方政府、福利机构、学校、工厂、工会等部门实习。曾留学法国。

25岁时,在祖父要求下履行皇室责任。1973年古斯塔夫六世逝世后,他于同年9月15日继承王位,称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

古斯塔夫拥有海陆空三军的最高级军衔,但军权和政权由国会和政府掌握。他立志做一个不落伍的国王,其座右铭是“为了瑞典,与时代齐步并进”。他积极提倡环境保护,对促进瑞典工业技术的对外出口作出很大贡献。他每年都和王后到全国各地作民间访问,每年冬天与王后在斯德哥尔摩颁发诺贝尔奖。

1976年6月与德国人西尔维娅结婚,生有一子两女。长女维多利亚被立为王储。王后西尔维娅是平民出身,父亲是德国商人,母亲是巴西人,童年时在巴西居住过11年,后毕业于德国慕尼黑的翻译学校,1972年在慕尼黑举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与国王相识。她仪态优美,举止高雅,能操六、七种语言,深受瑞典国人喜爱。

古斯塔夫二世

16世纪末、17世纪初,北欧将出现一头狮王,傲视欧洲大陆,作出惊天动地事业,可惜英年早逝,将命断德意志。” 这个人究竟是谁呢?答案呼之欲处,他就是北欧的瑞典国王,被后世称为“现代军事之父”,“北方的雄师”,与亚力山大和拿破仑相提并论的古斯塔夫·阿道夫,也就是古斯塔夫二世。

古斯塔夫喜欢冒险,一生中曾经无数次的在前线冲锋陷阵,并且数次重伤,甚至被俘(带了几个侦察兵去冲别人大队……幸好对方不知道他就是皇帝,给手下救了回来……)而且富有骑士精神。在文化上,他从小精通拉丁文和德文,也懂一点希腊文和英文,终其一生,他竟然会运用8种语言。他对神学(那个时代的哲学),政治,军事事务的理解力高人一等,11岁就能够参加国务会议,和大臣们头头是道地议论国政。古斯塔夫还爱好历史和文学,据说他创作的诗歌到今天还被瑞典人传唱。作为一个王太子,古斯塔夫自然有极浓重的贵族气质,但是他没有被骄纵,而是受到很全面的军事训练,而且极端渴望荣耀。

不同凡响的初阵-丹麦之战

1611年古斯塔夫17岁的时候,在国王的允许下参与了瑞典与丹麦的战争,曾经攻占要塞伯格霍姆(Borgholm),然后亲率五百骑兵伪装成丹麦军孤军深入,奇袭攻占克里斯汀堡。

但是,不久,他的父亲病死,还未成年(瑞典20岁成年)的古斯塔夫在内外交困下,强行登上王位。当时他的堂兄,前瑞典国王(被其父亲赶下台,当时任波兰国王,与瑞典交恶)当时的波兰国王西吉斯蒙德提出要求将王位归还与他(我的小说中颠倒了,不过这个问题很复杂,按照两人的父亲最初的协议,王位该是在西吉斯蒙德父亲死后,交给他弟弟,也就是古斯塔夫的父亲,而结果却没有,所以古斯塔夫的父亲就推翻了侄子的王位~~~`汗,欧洲的王位问题都是如此复杂的)同时,瑞典正和丹麦当时正进行战争。

但是,古斯塔夫在内外交困之下,还是挺了过来。在处理了国内的问题后,他率先向丹麦了发动了进攻。而在进攻之前,他对军队下达了一个很奇特的命令。他要求所有的火枪手,都在火枪上装上刺刀。于是,一只满背着刺刀的军队开赴战场。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刺刀成为军队的制式装备,古斯塔夫的瑞典军,也就成为了古近历史上第一个大规模装备刺刀的军队。 虽然在有丹麦人的作战中未能战局上峰,可还是缔结了和平协议。空出手来的古斯塔夫,把他的下一个目标对准了当时庞大的俄罗斯。因为俄罗斯一直都试图扩大他在波罗地海的出海口。

雏狮东望 - 俄罗斯·波兰之战

1615年,21岁的古斯塔夫向俄国宣战,瑞典军团对庞大的俄罗斯帝国发动了进攻,虽然初期遭遇了哥萨克等俄罗斯骑兵的打击,可在与骑兵的战斗中,古斯塔夫对当时普遍使用的西班牙方阵进行了改进,建立了新的阵形:一种将火枪后排列成三排,轮番射击的新战术。(日本叫它三段,西方就是线式战术)在线式战术的帮助下,瑞典军轻松的取得胜利,(类似信长对武田骑兵)不单使俄罗斯扩大出海口的愿望落空,反而把自己原有的出海口也都丢了(直到100多年后,彼得大帝时,俄罗斯才重新从瑞典手中得到出海口)。

在这期间,古斯塔夫继续对瑞典军进行改革,大力推广了线行战术,并且大量提高了火枪兵的数量。欧洲历史上,第一次,火枪兵超过了军队总数的50%。火枪正式成为战场的主导力量。同时,他还在军队中装备了一定量的隧火枪(世界最早将隧火枪装备部队)并且建立起了世界第一支独立炮兵部队。

接着,1621年,21岁的古斯塔夫又一次登战场,这次的对象是他的堂兄,波兰国王西吉斯蒙德。战争打打停停,但是1626年1月16日,沃尔霍夫战役,古斯塔夫取得平生第一次大规模会战的胜利,击败两位波兰元帅萨皮哈和戈西科夫斯基的2万6千骑兵。

然瑞典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可波兰在其他天主教国家支持下,总能迅速恢复战斗力(瑞典是新教)。于是,战争一直延续到1630年,此时,由于新教势力在德国内战中战败,统治德国、西班牙、意大利北部、奥地利、尼德兰的哈布斯堡家族空前大,法国对波兰与瑞典的战争进行了调停。

空出手的古斯塔夫终于可以参加在德国(神圣罗马帝国)境内爆发的新教和旧教的大战了。

盛名响彻欧洲大陆的雄狮 - 三十年战争

三十年战争是一场把欧洲大部分国家都卷入进去的新教旧教大战,新教一方为德国北方诸邦(包括普鲁士的前身,美因茨、萨克森)、丹麦,瑞典、英国、荷兰(英荷在和西班牙搞)、法国(后来才参战)。 另一方为哈布斯堡家族统治下的西班牙(无敌舰队啦)和效忠神圣罗马帝国的南部诸邦(德国南部,当时的奥地利)主战场在德国。瑞典参战时,新教阵营正在失败边缘。

1630年,1万3千名瑞典先头部队踏上了德意志的国土。(很不幸,古斯塔夫本人做了瑞典在三十年战争中第一个俘虏……这可以说是他的最大缺点,太喜欢冒险了,逞英雄了。总是带几个随从在战场上到处跑,而这次,他第一个冲上岸,抛开大队带了几个侦察兵去侦察,然后刚好碰上敌人大队人马,这家伙也不跑,骑着马就冲过去了,无语……) 在得到部分新教邦的支持后,(德国是邦国制的,不过那时的德国比现在至少大三倍)。

瑞典军与效忠神圣罗马帝国军团在布莱登菲尔德发生大战(西点军校给这次战役做了模型,标题就是“中世纪的结束和现代的开始”) 战争的结果瑞典的新教联军取得空前的胜利,大败之前从未战败过的提利军团,进而又在列克河利用当时欧洲绝无仅有的瑞典军的战斗工兵强渡河流,又一次击败提利。(此战提利受伤而死)并且攻下了幕尼黑。

宿敌 - 华伦斯泰因

连续的胜利使圣神罗马帝国皇帝不得不重新让让当时另一位名将——华伦斯坦复出(又译:华伦斯泰因;嘎嘎,小说里有哦,又一个人物原形)两位不世出的名将在德意志的大地上展开颠峰对决。双方进行了一系列的较量。古斯塔夫数次分兵,试图诱引对方决战,却未能成功。

直到1632年冬季,古斯塔夫统帅的瑞典军队终于和华伦施泰因指挥的帝国军队在莱比锡附近的一个叫吕岑的地方摆开战场。 有趣的是,和后来古斯塔夫的被崇拜者拿破伦一样,双方都没有聚集到全部的兵力,古斯塔夫手下几员大将中,只有德国的魏玛公爵伯恩哈德在,首相奥克森斯滕、炮兵将军托尔斯滕森、巴纳尔和霍恩两位元帅都领兵在外,还没有赶回来。而萨克森的德国新教军团也没能及时赶到。手下只有本部的1.8万人。这时,古斯塔夫的肩膀旧伤复发,盔甲的系带勒得伤口发痛,索性不顾部将的恳求,连胸甲和头盔都不戴就上了战场。(这的后果后面会说到)

不过,幸运的是,华伦斯坦大部队也没有集结完毕,大概是2.5万人,不过有一支8千人的精锐胸甲骑兵队正飞速赶来。 在得知对方的援军没能按时到达后,古斯塔夫率先发动了进攻。在这之前,谁也没预料到,这成为了他最后的一场战役。早晨10点左右,瑞典军队一声呐喊,全线向皇军阵线发动冲锋。古斯塔夫本人在右翼瑞典军队的前头冲锋,在夺取路沟,与帝国军队的最初交火中,肩膀和胳膊就受了伤,他的战马颈部也受重伤。 但是总的来说,大战开始时,瑞典军队全线的进展都很顺利,不但右翼达成突破,中央和左翼也夺取了大路。

可这时,华伦斯坦发动了反击,把瑞军中央部队又赶回了路沟的另一边,在瑞典军左翼战了优势。 更糟糕的时,造成刚刚散去的大雾又一次浓厚起来。这时正在战线右翼乘胜追击,听到信使汇报的中央失利的消息,马上率领精锐的斯马兰德(Smaland)骑兵团回援中央。在大雾中,一马当先的古斯塔夫和骑兵团失散了,只带三名随从,却闯入一大群在战线中央游荡的帝国军人之中。在短兵格斗中,古斯塔夫的两个随从被砍死,另一个随从受伤逃走,没有盔甲保护的古斯塔夫本人头部,颈部,背部接连中了几处致命的枪伤,几乎立刻坠马而死。只有他的战马,带着浑身的血迹,自己跑回到瑞典军的阵线。

就这么,一代英雄就如诺查丹玛斯的预言一样,在德意志陨落了。

狮群的反扑 - 为国王而战

但是,虽然古斯塔夫战死了,可他一手建立起的军队却没有倒下,战争也没有因为古斯塔夫的意外战死而终结。在他倒下的同时,由巴本海姆率领的8千帝国援兵也从莱比锡大道赶到战场,并立即对瑞典军的右翼发动反冲锋。

当浓雾最终消散的时候,瑞典军队终于发现自己的中央遭受挫折,右翼敌人有生力军赶到,更可怕的是,他们的统帅,他们视为战神一样崇拜的古斯塔夫国王,竟然阵亡了。也许到这时都已经丧失信心,全线溃退了。但是国王的死,反而激起这支身经百战的劲旅中每一个战士的复仇怒火。他们不管了,他们豁出去了,他们现在只知道进攻,只知道复仇,他们没有一个人想到后退,他们杀红了眼,也不接受任何俘虏。

瑞典人由德国人的魏玛公爵接替指挥,重整旗鼓,拼命发动一次反击,抢回了国王的尸体。但是巴本海姆的后续部队赶到,又一次稳定了帝国军队战线。这是双方意志力的比拼,就连当时身患痛风的华伦施泰因本人,也走上了战场,在战线中段亲冒矢石,激励士气。几乎每个帝国将官心里都清楚,仗打到这个地步,要么是最终击溃瑞典的决定性会战,要么就在这里等待着被愤怒的瑞典人毁灭。

近夜的时候,已经狂怒的魏玛将原本两线的瑞典军合并到中线,不肯甘休的瑞典人再拼最后的力量对着两倍与自己的帝国军发起了毁灭性的冲锋。 紧接着,世界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观诞生了。失去主帅的的瑞典军团,居然突破了帝国军的中央阵地,一股做气直插帝国军心脏。勇猛的华伦施泰因本人虽然一直在中央督战,可他却无法挽回兵败的趋势。

战斗中,这位帝国军主将的随从被打死,坐骑倒毙,斗篷被滑膛枪弹击穿。终于,神圣罗马帝国的大军崩溃了。在夜幕降临的时候,残余的帝国军开始撤退,而失去主帅的瑞典军放弃了追击,他们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去哀悼他们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古斯塔夫。

瑞典人击败了帝国最后一位伟大的将军,但是他们自己,也永远失去了军队的核心,一代名将古斯塔夫·阿道夫。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7 21:3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