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古南园 |
释义 | 古 南 园地理位置位于宜丰县城南郊,前临耶溪,后依翰峰,风景优美,传为北宋元丰间县城处士蔡曾所建。 简介砖木结构,系重檐翘角楼阁式的建筑群,经历代重修,古风依存。主楼为“青玉堂”,面宽7间,进深12米,立于石台之上。正厅8柱3间,前有回廊,后有明窗,方砖铺地。.东有砖砌“耸蜃”、“跨虹”高台桥,经“雪洞”、“云梯”通达楼上,楼上为“冠霞阁”,可凭栏远眺。桥下有鱼池。厅4室,有回廊,东连“乐静斋”,西有“浩然亭”(八角二层重檐)。楼后山腰有“翼然亭”。旁有荷池、泉井,周有砖石围墙。苏轼、苏辙来此拜会过蔡曾,黄庭坚也多次到此作客,并写下了《东郭居士南园记》。北宋著名诗僧惠洪的南园应景诗《秋千》,南宋时人选《千家诗》,成为千古名篇,南园之名也因之广扬江南。及至1972年,《秋千》诗又被台湾“金钟奖”得主、现在美国伊利诺大学攻读作曲理论的高惠宗小姐,谱以简谱和五线谱行世。 其他历史沿革南宋初,新任知县范洁(广东人)罢任后被蔡氏招为上门女婿,并将南园赠其居住。今之南园明代为毛氏管业,清初毛鸿远改南园为“南屏别墅”,内楼名“虚白楼”。南园后卖给熊氏,更名“江陵别墅”,民国初称“熊家花园”,俗称“南亭”。 著名景点南园现存“青玉堂、“乐静斋”、“耸蜃”、“跨虹”、“雪洞”、“云梯”、“浩然亭”,建筑面积654平方米。设置有正阁、附厅、亭阁。1985—1983年省文化厅拨专款13万元、1987年和1990年宜丰县人民政府拨款2.3万元,进行了维修。1990年9月,第一、二期维修工程结束。维修后“青玉堂”建筑面积为424平方米,“乐静斋"195平方米,“浩然亭"20平方米。1983年9月列为宜丰县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园后山脚下有一眼古泉井(曾在井底发现明成化六年的模印砖),无论县内如何大旱,唯此泉不干涸。泉水甘美清凉,以此泉冲泡县城城北著名的“盈科泉”茶叶(1933年曾参展莱比锡国际博览会),别有风味,旧时县城士绅多在此挑泉水冲茶;以此泉酿水酒,酒醇美;以此泉做豆腐,豆腐甜嫩无比;以此泉做凉粉,清甜至极。在古泉之上,原有茶花娘娘庙。 据旧志云,蔡曾当年所辟南园,地处县城城东登瀛坊之东,因年代久远址不可考。今之南园,重建于明清之际。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