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古莲
释义

古莲,又名荷花,学名为Nelumbo nucifera Gaertn,荷花属睡莲科(Nymphaeaceae)莲属(Nelumbo)。 植物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种属之一中国古代莲系中国辽宁省新金县普兰店1951年出土的千年古莲的实生苗。现中国各地均有栽种。

简介

中国古代莲系我国辽宁省新金县普兰店(今辽宁省普兰店市)1951年出土的千年古莲子的实生苗。现我国各地均有栽种。

“赵州宁晋县有石莲子,皆埋土中,不知年代。居民掘土,往往得之数斛者,状如铁石,肉芳香不枯,投水中即生莲。”

——据明人著《北游录记闻》(卷五十五)

根据史料记载,普兰店市在历史上被称为新金县。早在1923年,日本学者大贺一郎在新金县进行地质调查时,在当地泥炭层中采到古莲子,并使它发了芽。

古莲又名荷花学名为Nelumbo nucifera Gaertn,荷花属睡莲科(Nymphaeaceae)莲属(Nelumbo)。

历史

莲属(Nelumbo Adans.)植物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种属之一。据古植物学家研究化石证实,一亿三千五百万年以前,在北半球的许多水域地方都有莲属植物的分布。那时候,正植巨型爬行动物恐龙急剧减少的后期,它在地球上生长的时间比人类祖先的出现(200万年前)早得多。前苏联A.H.克里斯托弗维奇《古植物学》 (1965)

称,莲属化石发现于北美北极地区和亚洲阿穆尔河流(即黑龙江)的白垩纪及欧洲和东亚(库页岛)、日本的渐新世和中新世地层中。那年月,地球上气温比现在温暖,莲属植物约有10~12种,五大洲均有分布。后冰期(Ice Age)来临,全球气温下降,使得不少植物灭绝,另一些植物被迫漂迁,完全打破了原来的地理分布状况。遭此劫难,莲属植物幸存2种,分布范围缩小了。分布在亚洲、大洋州北部者为中国莲(Nelumbo nucifera),漂迁至北美洲的为美洲莲(N.lutea)古植物学家还研究指出,在日本北海道、京都发掘的更新世至全新世(200万年前)的莲化石,和现代的中国莲相似;在中国柴达木盆地发掘的1000万年前荷叶化石,和现代中国莲相似。70年代中国石油化学工业部石油勘探开发规划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渤海沿海地区早第三纪孢粉》一书记载:在辽宁省盘山、天津北大港、山东省垦利、广饶及河北省沧州等地发现有两种莲的孢粉化石。第三纪热带植物地理区内的我国海南岛琼山长昌盆地地层中,也发现有莲属植物的化石。现我国黑龙江省扶远、虎林、同江、尚志等县的湖沼地,仍有原始野生莲分布。以上说明莲是冰期以前的古老植物,它和水杉(melasequoiagly plostroboides)、银杏(Ginkgo biloba)、中国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se)、北美红杉(Sequoia sempervirens)等同属未被冰期的冰川噬吞而幸存的孑遗植物代表。

形态特征

地下茎(主藕)长40~5cm,有4~5节,横径3cm左右。立叶高达15cm以上,刺浅棕色;花蕾椭圆形至长卵形,紫红色,长10~12cm。宽4.6~5.6cm;花单瓣,红色。花径26cm左右。花瓣21枚左右,雄蕊约200枚;花托漏斗形,心皮16~23枚。莲蓬碗形,灰棕色,结实13~19粒。莲子椭圆形。

品种特性

古莲生命力强,适宜于湖、塘或缸栽种。

上世纪初,在大连市普兰店东郊发现古莲子,引起了世界植物界的轰动。中国、日本、美国、俄罗斯等国家的科学家相继对古莲子进行了研究实验,测定古莲子寿命在千年左右。特别令人称绝的是,古莲子经过培育仍然能够发芽开花.实为植物界的一大奇观。

郭沫若先生于一九六二年满怀激情赋诗赞颂古莲子:“一千多年前的古莲子呀,埋没在普兰店的泥立下。尽管别的杂草已经变成泥炭.古莲子的果皮也已经硬化,但只要你稍稍砸破了它,种在水池里依然进芽开花。”

莲子的外种皮坚硬致密,像个小小“密封包”,把种子密闭在里面,可防止外面的水分和空气的渗入,也可以防止种子内的水分和空气散失,因此莲子的生命活动极为微弱,相当于休眠状态。这是古莲子还有生命力的重要原因。

生长环境

此外,与古莲子所埋藏的环境也有关。这些古莲子是被埋在深约30—60厘米的泥炭层中,而泥炭的吸水防潮性能良好;再加上泥炭层的上面又有很厚的泥土覆盖,因此古莲子几乎处于一个密闭的环境中。在这样的环境中,古莲子不具有生根发芽的条件,因此而得以保存了生命力。

普兰店又有“莲城”之称,今普兰店市西郊西泡乡(现丰荣街道西泡社区)有一处荷花湾。建国初期,曾在此挖掘出尘封千年的唐代古莲子,经培育重绽花蕊。该地现建成千年古莲园,每年盛夏举行莲花展。

品种

古莲为北京传统栽培品种。单瓣花型。花蕾桃形,绿色,上部红色,花白色。花开较早,6月上旬始花,群体花期1个月左右。结藕较早。7月下旬,将新藕二次翻盆,花期可延续到10初左右。有自然变异的红娃莲和粉娃莲

为厦门传统栽培品种。单瓣花型。花蕾桃形,绿色,尖部带红色,花粉白色,初开时类端微红。6月上旬始花,群体花期1个月。其花瓣细长,花托细小,叶茂花繁,极易开花。

为广泛栽培的著名品种。重瓣花型。花蕾圆桃形,紫红色,着花较多,花红色。6月中旬始花,群体花期1个月。花色鲜艳,盆栽易开花。 古老的碗莲品种。重瓣花型。花蕾圆桃形,粉红色,花粉白色,花瓣尖端边缘为红色。着花较繁,6月下旬始花,群体花期1个月,盆栽极易开花。 由浙江杭州花圃选育。植株矮小。单瓣花型。花蕾长桃形,绿色,花小,白色。非常适于在盆、碗中栽培。开花多,群体花期从6月中旬至8月中旬。

开花

这与莲子的结构有关。莲子的外种皮坚硬致密,像个小小“密封包”,把种子密闭在里面,可防止外面的水分和空气的渗入,也可以防止种子内的水分和空气散失,因此莲子的生命活动极为微弱,相当于休眠状态。这是古莲子还有生命力的重要原因。 此外,与古莲子所埋藏的环境也有关。这些古莲子是被埋在深约30—60厘米的泥炭层中,而泥炭的吸水防潮性能良好;再加上泥炭层的上面又有很厚的泥土覆盖,因此古莲子几乎处于一个密闭的环境中。在这样的环境中,古莲子不具有生根发芽的条件,因此而得以保存了生命力。

有关诗歌

古诗十九首(其六)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赠送)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西洲①曲(南朝乐府民歌) 忆梅下②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③。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④飞,风吹乌桕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⑤。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⑥彻底红⑦。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⑧。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⑨。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绝句漫兴(其七)(杜甫)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采莲曲(朱湘) 小船呀轻飘,/杨柳呀风里颠摇;/荷叶呀翠盖,/荷花呀人样娇娆。/日落,/微波,/金丝闪动过小河。/左行,/右撑,/莲舟上扬起歌声。 菡萏呀半开,/蜂蝶呀不许轻来,/绿水呀相伴,/清净呀不染尘埃。/溪间/采莲,/水珠滑走过荷钱。/拍紧,/拍轻,/桨声应答着歌声。 藕心呀丝长,/羞涩呀水底深藏;/不见呀蚕茧,/丝多呀蛹裹中央?/溪头/采藕,/女郎要采又夷犹。/波沉,/波升,/波上抑扬着歌声。 莲蓬呀子多,/两岸呀榴树婆娑,/喜鹊呀喧噪,/榴花呀落上新罗。/溪中/采莲,/耳鬓边晕着微红。/风定,/风生,/风荡漾着歌声。 升了呀月钩,/明了呀织女牵牛;/薄雾呀拂水,/凉风呀飘去莲舟。/花芳,/衣香,/消溶入一片苍茫;/时静,/时闻,/虚空里袅着歌音。

送上太空

普兰店市惟一能佐证有千年古莲生存的地方,是距市内4公里原挂符桥村的一块池塘。当时池塘有人在种水稻养鱼。徐钢以每年3000多元的代价将其转包过来。那时这里的古莲只是零星之株。

为扩大古莲种植面积,他节省资金,带着全家老小挖池塘、垒坝、植树、割杂草,终于使这片往日杂草丛生无树无荫的池塘变成今日的莲花湾风景区。这里占地40余亩,有古莲8万余株,引进培植各种睡莲碗莲2万余株,盆栽莲花300余盆,200个品种。每年六、七、八三个月里,接待国内外游客近万人次。

他热衷古莲的事感动了日本众议院议员、日本原经济产业大臣、日本旅行业会长二阶俊博。2004年,二阶俊博借参加大连赏槐会的机会,专门前去看望徐钢,并在2005年7月邀请徐钢和妻子到日本5个城市考察、交流莲花栽培的经验。临别时,日本友人又赠送给他日本大贺莲及100株樱花树。但他在日本考察交流期间的最大收获,还是从日本荷花专家手中获得一份100年前流失在日本的一张大连普兰店埋藏古莲籽地下土层分布效果示意图。这给我国专家学者重新研究挖掘千年古莲籽,进而服务社会提供了重大参考价值。当年,他被中国荷花协会吸纳为中国荷花协会会员。

他先后成立了普兰店古莲研究所、古莲睡莲培植基地和普兰店旅游风景区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极大拓宽了古莲文化在普兰店和大连地区的辐射面。

徐钢刚刚从江苏、武汉等省市引进一批新品种。他还有一个计划,就是在数年内将世界现有的200多个品种全部引到大连。

千年古莲绽放

古莲的百年佳话

辽南小城普兰店市作为大连市辖区内的县级市,在全国地图上很难找到它的位置。然而,上世纪初在该市发现的千年古莲子,经培育后发芽、开花,引起了整个社会的轰动,被誉为植物史上的奇迹,使这座小城因此也一夜之间闻名天下。

上世纪初,在普兰店东郊鞍子河水库附近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先后出土了一种硬如卵石、壳已炭化的古莲子,中国、日本、美国、俄罗斯等国科学家相继对它进行研究实验,测定古莲子年代最久的达1288年,最短的年限也有400年历史,它也是目前为止能够确定年龄并发芽开花的最古老植物种子。可以想见,早在1200年前的唐、宋、元等时期,普兰店市有如现在的江南水乡,一片莲花盛开、草盛鸟飞的景象。

古莲子的发现,不仅引起了科学界的关注,许多有关它的轶事和传说也不胫而走。1918年,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为了表达对日本友人田中隆先生支持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敬意,把他精心收藏的四粒古莲子赠给他,希望中日间的友谊像古莲子一样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1959年,在北京火车站通车剪彩仪式上,参加仪式的毛泽东主席抽出一张代表通车的火车票,当毛主席看到自己抽出的火车票是从北京到普兰店时,高兴地说道:“这不就是古莲的故乡吗!”

上世纪6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对古莲子也进行了科学研究,当培育出来的古莲子发芽、开花后,时任社会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先生掩饰不住兴奋之情,赋诗一首:“一千多年的古莲子啊/埋在普兰店的泥土下/尽管别的杂草已变成泥炭/古莲子的果皮已经硬化/只要你稍稍砸破它/种在水池里依然迸芽开花!”

千年古莲子培育发芽、开花的意义在于:它不仅为植物种子长期保存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实物依据,同时,作为具有千年历史的植物种子的活化石标本,还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而文人、政治家与它之间的传说,又赋予它新的文化内涵。

“莲城”因何无莲

千年古莲的发现,为普兰店赢得了“莲城”的美誉。然而,几百年来,“莲城”却一直不得不面对“无莲”的尴尬局面。

对于古莲曾经的繁荣与消亡,一直存在着多个版本的传说,有人说,唐朝时,古莲随佛教传播从南方移植到这里,开始繁衍、兴盛。公元1475年,普兰店所在的地方曾发生过一次大地震,地壳发生改变,莲塘周围的地面隆起,河道改变了方向,莲塘干涸,莲花逐渐消失。

普兰店市史志办的姜凤林老师认为,随着人口的增加,人们把曾经的莲塘改造成了良田,莲塘逐渐消失。但不管如何,莲花在普兰店的历史就如昙花一样,出现过,又谜一样消失了。如果不是挖掘出来的古莲子,也许人们不会记得普兰店曾有过莲花兴盛的历史。

千百年来,古莲子依靠它那顽强的生命力,蛰伏于土地深处,与自然界顽强地抗争着。而在发现它后的这一百多年里,它的命运又和社会命运一样起伏跌宕。在发现它的前几十年里,动荡的社会使人们根本无暇顾及到它的存在,直到上世纪30年代左右,一个日本人在普兰店开发出一片池塘,用它培育出古莲子,使古莲子焕发出生机,但在战火的硝烟下,不久后便又销声匿迹。

上世纪50年代末,在“深挖土,高产粮”的号召下,深藏地下的古莲子被大量地挖掘出来,于是有了毛主席的提及和郭沫若的赋诗。但在当时政治环境下,种植莲花像走资本主义道路一样被视为畏途。上世纪60年代初,3年灾害又使许多古莲子成为人们的口中食。

直到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走向富裕的普兰店人开始注重起文化生活。“接天连日无穷碧,映日莲花别样红”的诗中景象开始闯入小城人的梦想。最终使这一梦想变为现实的是小城一位被称为“莲痴”的中年人徐刚。

映日荷花别样红

提起徐刚,在普兰店有个家喻户晓的名字“莲痴”。正是在这位“莲痴”的不懈努力下,千年古莲才得以焕发新的生机。

上世纪90年代初,从部队转业回到家乡的徐刚,梦想着凭借千年古莲子的名声,在家乡建成一座莲花公园,并以此带动家乡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

开始时,徐刚把“普兰店应建古莲公园”的建议和设想写信给有关部门,在多次无果的情况下。1994年,他东筹西借了2000元钱,承包了离小城4公里的一片40余亩的水塘,开始培植古莲,并引进了墨西哥黄睡莲、新西兰紫睡莲等40余种莲花。

经过10年的努力,水塘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莲花公园,每到夏季,数万朵各色莲花争奇斗艳,竞相开放,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观赏、游览。回想起自己当初的决定,徐刚感慨地说,那时没有人理解他,都说他“彪”了、“傻”了,妻子曾多次要和他离婚;他则整天泡在池塘里,除杂草、清淤泥、种莲子。

10年的时光,徐刚几乎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放到了莲池上。当年的艰辛终于赢得了回报,在徐刚的不懈努力下,千年古莲在普兰店市终于重现昔日的风光,“莲城”也终于得以名至实归。

2003年,在他写信建议下,大连市委书记孙春兰和市长夏德仁分别指示,要求把普兰店市出土的千年古莲的旅游项目做大做好,做成大连市第十一个向全国推出的旅游名牌。目前,普兰店市千年古莲公园规划开始实施,公园占地面积450亩、水域面积200亩,分为主入口区、文娱活动区、小溪秋色景区、展览区、荷塘景区、水上活动区、松林石径景区7个功能区。建成后的古莲公园将成为集垂钓、美食、娱乐、休闲、度假、观光为一体的旅游风景区。对弘扬普兰店市古莲文化、发展旅游经济提供良好的契机。

古莲林场

古莲林场位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县,位于中国铁路的最北端。邮政编码165308。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1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