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古劳大堤
释义

古劳水乡又称围墩水乡,据史载,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水乡地处西江岸边,明洪武二十七年,古劳人冯八秀奉旨兴建古劳围,从此,古劳便从滩涂泽国逐渐变成美丽的岭南,“围墩”是根据地理特点命名的,意即堤围下的一个个“墩”。

简介

在古劳,你会很容易看到一堵白玉般铸成的大堤矗立在西江河畔,使人油然而生安稳和壮丽的感觉。

具体介绍

古劳大堤从明朝初年到解放前五六百年间,经前人的艰苦努力,只得一座百孔千疮的土堤。西涝来临,处处暗涌流泉,年年要耗费无可估计的人、财、物力以应付凶险的洪水。可解放后只五十多年,就把土堤变成钢堤,这又不能不信服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能不信服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同时也看到党和政府领导下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也只有这些,才产生出当前的硕果:稳健的钢堤。

古劳地区历史

古劳地区

宋朝时,西江边已出现大片冲积滩涂,土质肥沃。当时,北方连年战乱,灾民大量南来,正好利用这些土地耕作维生。枯水期,安享其成,每年夏秋间,西(江)水来临,常是颗粒无收。群众渴望除此洪灾,官方为了安定和税收,双方都急须筑堤抗洪。最先是官家督修。据道光《鹤山县志·建置》(注)说:明洪武末来年派遣国子生和技官到各处,集吏民乘隙修治水利。经费由当时政府给付,也向殷富募集。到清初,两广总督鄂尔达奏请改官督改为官修,但官修不力,致堤围“岁有冲决”。

落后的低级土堤

到乾隆14年(1749),这个相对今天来说是落后的低级土堤,也起到了保护生产的作用,围内到处兴起了水塘养鱼、塘基种桑、养蚕,西江边又出现了渔埠(捞鱼苗及经营水产业等。)这些塘、基、埠都可招佃收租,款额颇钜。这时,知县张甄陶因修堤经费也大,为减轻当时政府负担,他提出把每年招佃定租的收入,拨作修堤经费。由官拨改为取自招佃租,是堤政上一个重大变化。但吏治腐败,起了反面作用。史称:“各渔埠自乾隆14年拨归古劳大围,实则归之于官,自后请领需时,或准给而实不给,遂至岁有崩溃。”至此,官督民管民修的愿望就在官民之间涌现出来。到嘉庆十八年,药迳司巡检窦玉 和县令蒋善功极力向两广总督蒋悠申请,才有“批佃则归诸民,查勘则委诸官”的规定。

嘉庆十八年九月二十一日《鱼埠招佃告示》作了详细规定:“……将该处(古劳)围基鱼埠拨归业户自理,递年听众招绅打拨。俾得依时落石,修筑完固……此项经费应归绅士经理。仰即转公举殷实绅士充当首事;速将低薄浮松处所,遂一修筑坚固;核实支用经费,到册报销;至鱼埠 ,殷实绅士批佃输租,永作修筑基围经费;如遇收支银两,仍列册报明该水利巡检转报查核;毋许浮冒侵渔。……如有身家殷实,熟识水性,谙晓装捞,情愿承佃古劳鱼苗埠 者,许即向首事等承批输租。”

从此,古劳围的堤政,走上了一条比较合理正规的道路,一直保持到解放时,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蚕桑兴旺,塘鱼大盛远销,纺织业也繁荣起来,出现广泛流行的“古劳家机”布这个品牌。据史书载当时人均田四亩即可足衣食,因一亩桑月采叶五百斤,喂蚕得丝四斤,家有十亩桑可养活八口人。使这一带成为渔米富庶之区,文化、教育也相应发展起来,成为县内教育发达的地方。同时,在历年洪水为虐期,险近许多堤围崩缺殆尽的情况下,此土堤独巍然不动,曾被时人赋予“铁围”的称号。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7:4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