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鼓楼区 |
释义 | 1 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鼓楼区位于徐州市区北半部,是徐州的主城区之一,始建于l938年,原名徐州第一区,1955年因境内有明代建筑——鼓楼而更名为鼓楼区。全区辖琵琶、黄楼、环城、丰财、牌楼、铜沛6个街道办事处,45个社区居委会,总面积43平方公里,总人口24万。 中文名称:鼓楼区 行政区类别:区 所属地区:徐州市 下辖地区:10个街道、2个镇 政府驻地:琵琶街道 电话区号:0516 邮政区码:221005 地理位置:徐州市区北半部 面积:43平方公里 人口:24万 方言:徐州方言 著名景点:九里山、白云山、九龙湖等 机场:徐州观音机场 火车站:徐州站 车牌代码:苏C ◎ 基本介绍鼓楼区位于江苏省徐州市区北半部,是徐州的主城区之一,始建于1938年,时为徐州第一区,后因境内有明代建筑钟鼓楼而得名。该区总面积41.7平方公里,总人口28.1万人。 ◎ 行政区划鼓楼区辖10个街道、2个镇:黄楼街道、丰财街道、琵琶街道、牌楼街道、铜沛街道、环城街道、金山桥街道、东环街道、大黄山街道、九里街道、大庙镇、大黄山镇。 ◎ 历史文化鼓楼区历史文化悠久。流经市区的京杭大运河、黄河故道主要位于鼓楼境内,区内有九里山古战场、古彭城地下城、“五省通衢”、黄楼、镇河铁牛等众多历史遗迹,是徐州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 ◎ 区位优势鼓楼区位优势突出。南处市区中心,北至京杭大运河,东枕京沪铁路,西接九里山麓,坐拥全市最繁华的彭城广场、淮海广场两大中心商圈和全市重点规划的北三环物流园,在徐州市的商贸服务业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 交通鼓楼区交通条件优越。京沪、陇海两大铁路干线在区内交汇,黄金水道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辖区内有全国第二大铁路编组站、京杭大运河沿线第一大港、5条铁路专用线、四纵六横城市主干道。中心区距离绕城高速入口仅10分钟路程、距离徐州观音机场仅30分钟路程,铁路、公路、航运交通综合优势独具特色,是市区人流、物流、资金流的汇聚中心。 ◎ 生态环境鼓楼生态环境优美。区内山水资源丰富,有九里山、霸王山、琵琶山等8座山峦绵延相连,大运河、古黄河等5条河流萦绕相伴,全市主城区80%地面水系集中在鼓楼,山水相依是鼓楼鲜明的城市特征。现建有古黄河、九龙湖两大开放式公园,正建设白云山山景公园,精心规划九里山生态主题公园。全区绿化覆盖率39%,绿地率33.9%,人均公共绿地9.4平方米,全年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达320天。 ◎ 经济发展近年来,鼓楼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紧紧围绕打造“现代服务业强区、生态宜居新区、文明和谐城区”新鼓楼的目标,创新发展思路,创优发展环境,破解发展难题,全方位构建大商贸、大物流、大市场和新兴服务业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开创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2008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3.55亿元,增长20%;实现财政总收入8.1亿元,增长21.8%;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9亿元,增长15.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3亿元,增长25%;全区完成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88亿元,增长27.1%,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7.12亿元,占GDP比重达62.3%;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800元,涉农居民人均纯收入达8330元,分别增长13.5%和9.3%;在全市县区综合考核中主城区排名第二。 鼓楼区连续四次被省政府、省军区评为双拥模范区,连续五年被省委、省政府被评为社会治安安全区,先后荣获省素质教育试验区、省科技进步先进区、省社区教育示范区、省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省人口与计划生育示范区、省社区残疾人工作示范区、省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区、法治江苏合格区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号。 近几年来,鼓楼区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主城区的总体目标,突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招商引资为重点,以改善环境为突破口,大力实施“开放带动,三产兴区”的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各项现代化建设,经济社会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2002年,全区GDP达到9.5亿元,财政收入突破亿元大关。作为徐州市的主城区,鼓楼区具有四大发展优势。一是区位交通优势。鼓楼区南接中心城区,北接三环路,京杭大运河、京沪铁路线、陇海铁路线穿境而过,公路、水路、铁路交通优势明显。二是工业基础优势。鼓楼区是老工业区,辖区内省部属工业企业100余家,具有工业发展的传统优势。三是商贸业新兴优势。区属商业企业华联商厦营业规模居全市之首,八里家具市场带现已成为淮海经济区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专业市场群。金地商都10月1日建成后将成为全市建设和管理水平最高的现代化中心商务区。鼓楼区商贸中心地位基本形成。四是后发优势。鼓楼区三环路以内尚有空闲地6500亩,三环路沿线可利用土地达4000余亩,发展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 2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鼓楼区位于南京城西北部,因明初所建鼓楼而得名,是江苏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省军区机关所在地,也是南京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区域面积26.62平方公里,辖7个街道办事处,65个社区,常住人口82.6万(据南京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中文名称:鼓楼区 外文名称:英译:Gulou Qu 行政区类别:区 所属地区:南京市 下辖地区:7个街道办事处 电话区号:025 邮政区码:210003-210037 地理位置:南京城西北部 面积:26.62平方公里 人口:82.6万(2010年) 著名景点:乌龙谭公园、鼓楼公园 代码:320106 拼音:Gǔ Lóu Qū ◎ 基本介绍鼓楼区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南京城西北部,是南京市的中心城区之一,也是江苏省委、省政府机关所在地。东以中央路、中山路为界,与玄武区为邻;南以汉中路、汉中门大街为界,分别与白下区、建邺区接壤;西至长江夹江,与建邺区的江心洲隔水相望;北以护城河、明城墙、定淮门大街一线为界,与下关区相连。区域面积26.62平方公里,其中主城区16.82平方公里,江东新区9.8平方公里。 ◎ 基本概况鼓楼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城区西北部,是个山峦环绕,湖川相依,山、水、城、林浑然一体的中心城区,有龙蟠虎踞之雄,依山带水之胜。秦淮河、金川河穿境而流,万里长江擦境而过;鼓楼岗、五台山将秦淮河冲积平原和金川河冲积平原南北分开。位于中纬度的鼓楼区受海洋气流影响,雨水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区域面积26.62平方公里,其中主城区16.82平方公里,江东新区9.8平方公里。人口82.6万人(2010年),现辖7个街道办事处(华侨路街道、宁海路街道、湖南路街道、中央门街道、挹江门街道、江东街道、莫愁街道)、9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个行政村。2003年,深化“税源经济是全区事业的生命线,社区建设是城区工作永恒主题”的工作思路,全区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提高,城市建设、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已通过“全国科普示范城区”、“江苏省文化示范区”检查验收和江苏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十五”中期评估,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等称号。 ◎ 行政区划鼓楼区人民政府现辖7个街道办事处。辖区内有6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附表: 各办事处下属行政建制、管辖户数: 办事处名称 行政区域面积 社区居委会数 华侨路街道 3.56平方公里 7 宁海路街道 3.93平方公里 9 湖南路街道 2.62平方公里 8 中央门街道 3.37平方公里 12 挹江门街道 3.34平方公里 9 江东街道 5.95平方公里 8 莫愁街道 3.85平方公里 11 总计 26.62平方公里 64以上数据截至2009年5月14日 ◎ 历史沿革鼓楼区历史源远流长,是南京城区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五六千年前就有许多处原始村落存在。周显王三十六年前(前333年),楚威王熊商打败越军后,在石头山置金陵邑,此为鼓楼区境第一个行政建置,也是南京城区建置之始。秦始皇嬴政三十七年(前210年),始皇东巡,途经金陵,改金陵邑为秣陵县,并增设江乘县。汉献帝建安十六年(211年),吴侯孙权自京口(今镇江)移治秣陵,次年改秣陵为建业。晋改建业为秣陵、建邺、建康,南朝均都于此。隋唐降低建康政治地位,由郡降为州,再降为县,兴废无常,名称多变。现区境自五代杨吴天祐十四年(917)至清末,始终为江宁、上元两县管辖。明初,筑南京城墙,区境主体部分圈入内城,其余部分也在外廓之内。 鼓楼建区始于民国22年(1933年)3月,始称南京市第六区,当时所辖范围,汉口路以南和草场门以西不在现区内。民国28年,伪维新政府时南界始推至汉中路。民国34年,玄武湖一带划入区境,区域范围扩大。解放后,1950年成立新五区时,中央路以东及玄武湖全部划出。1960年,实行人民公社政社合一体制时,城区带郊区,栖霞人民公社的燕子矶镇、迈皋桥镇、晓庄农(林)场及下关人民公社的小市镇划归鼓楼人民公社管辖,1961年后陆续交还栖霞区或市管。1995年行政区划调整时,原雨花台区的江东镇及所属4个行政村划归鼓楼区。2002年10月,市委、市政府对建邺、白下、鼓楼、雨花台四区行政区划做部分调整,其中将鼓楼区汉中门大街及其西延至长江以南地区,划归建邺区管辖,将建邺区莫愁湖街道办事处汉中门大街以北地区及其建制,划归鼓楼区管辖。 ◎ 经济概况2007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GDP)275.6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3.1% 。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8.26亿元,同比下降7.7% ;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47.4亿元,同比增长16.1% ,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0.3% 和89.7%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去年同期提升了1.9个百分点。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07.6元,同比增长13.8% 。家庭总支出18768.5元/人,同比下降了15.44% ;其中:居民消费性支出12483.7元/人,同比下降6.67% 。在消费性支出中,仅食品、衣着和居住消费支出同比增加,增幅分别为14.21% 、0.72% 和5.67% ;其他消费性支出均出现了下降。全区实现财政收入43.37亿元,同比增长29.36%,其中,国税19.20亿元,同比增长25.4%;地税26.26亿元,同比增长33.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3.9亿元,同比增长28.68%。 2007年,全区软件产业快速发展,全区软件产业共实现销售收入105.7亿元,软件业务收入83.2亿元,软件出口10076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6.8% 和119.3% ,全年完成税收3.99亿元;新增软件产业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全区新增涉软企业55家,28家企业被认定为软件企业,5家企业通过CMMI 3级以上认证,诚迈科技成为全省首家通过ISO27001信息安全认证的软件企业。全区共有涉软企业430余家,经认定的软件企业148家,骨干软件企业14家,通过CMMI 3级以上认证11家,软件从业人员达2.3万人;软件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有11家,超千万元企业有32家。全区服务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89.7% 。软件业、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的聚集效应逐渐显现。 ◎ 自然环境鼓楼区是个山峦环绕,湖川相依,山、水、城、林浑然一体的中心城区,有龙蟠虎踞之雄,依山带水之胜。秦淮河、金川河穿境而流,万里长江擦境而过;鼓楼岗、五台山将秦淮河冲积平原和金川河冲积平原南北分开。位于中纬度的鼓楼区受海洋气流影响,雨水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气候宜人。 ◎ 名胜古迹鼓楼区是南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中心,是江苏省委、省政府所在地,是一个古典与时尚荟萃、历史与现代交融、精致与美丽映辉的宝地,更是现代城市旅游的最佳目的地! 古老的鼓楼,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距今6000多年前,北阴阳营新石器时代的原始村落,聚居着南京的初民,可谓是南京文明的摇篮;东汉年间孙权所建 “石头城”,成为了南京的代名词;拥有1700多年历史的乌龙潭公园,自古素有南京小西湖之美誉;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宝船厂遗址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是郑和七下西洋最大的造船基地,堪称中世纪世界最大的皇家造船厂遗址;始建于洪武年间的鼓楼公园,为明代首都之象征,也是鼓楼地名的由来;颐和路民国公馆区,可谓是万国建筑博览馆,这里曾经住居着蒋纬国、陈布雷、马歇尔等众多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还有惜阴书院、魏源故居、颜真卿纪念馆、傅抱石纪念馆、曹雪芹纪念馆等,无不闪耀着鼓楼灿烂历史文化的光芒。精致的鼓楼,风光秀丽,美景如画。虎踞南京西隅的清凉山,有着 “石城虎踞”之美誉;石头城遗址“鬼脸照镜”的奇观,令人神往;横穿鼓楼的外秦淮河,碧波荡漾、风光迷人,在此可乘坐靓丽的秦淮画舫,饱览秦淮流韵的瑰丽画卷;还有古林公园、国防园、江苏南京广播电视塔等景观都是假日游玩的好去处。 ◎ 2011年3月大事记1日 江苏省再保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在南京正式开业并落户鼓楼区江东软件城,该公司注册资本4.28亿元,是目前江苏省规模最大的外资租赁企业之一。 区长杨学鹏调研鼓楼区科技工作,并对做好科技工作提出要求,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纪增龙,副区长郭明雁参加调研。 鼓楼区召开2011年度残疾人工作委员会会议,副区长周文中参加会议并对做好残疾人工作提出要求。 2日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朱善璐,省科技厅副厅长夏冰,副市长罗群等一行到鼓楼区调研科技创新工作,市政协副主席、区委书记鲍永安,区领导杨学鹏、李晖、丁健生、郭明雁、徐丽等陪同调研。 区长杨学鹏调研鼓楼区财政工作,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纪增龙,副区长费丽明、郭明雁参加调研。 鼓楼区举行区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活动,邀请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江苏省委党校区域经济学第一学科带头人储东涛教授作“科学谋划城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专题报告,区委中心组成员王红云、何德剑、张兴才、王建华、蓝绍森、周文中、张勇、陈家荣、萧泰迅,以及各街道、各系统党(工)委中心组成员,机关党员干部600多人参加学习。 3日 区纪委召开全体(扩大)会议,区委副书记、区纪委书记何德剑总结2010年纪检监察工作,并对2011年纪检监察工作提出要求,市政协副主席、区委书记鲍永安肯定2010年纪检监察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并对2011年纪检监察工作提出要求,区四套班子领导等参加会议。 鼓楼区召开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会议,区委副书记、区纪委书记何德剑就进一步推动全区人口计生工作再上新台阶提出要求,区领导冯雯兰、郭明雁出席会议。 4日 区人社局会同区妇联、区总工会、司法局等部门在区人力资源市场举办了“三八架金桥,春风送岗位,爱心大超市”女性就业专场招聘会,同时还有10位“巾帼律师志愿者”现场针对妇女普遍关心的劳动就业、婚姻家庭、妇女维权等热点问题开展咨询,副区长冯雯兰参加活动。 区长杨学鹏调研区发改工作,对做好发改工作提出要求,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纪增龙,副区长郭明雁参加调研。 5日 南大苏富特科技创新园一期竣工典礼暨二期开工仪式在江东软件城隆重举行,市长季建业,南京大学党委书记洪银兴,省科技厅厅长朱克江,市委副书记陈绍泽,副市长罗群,市政协副主席、区委书记鲍永安,区领导杨学鹏、王红云、陶世贤、何德剑、纪增龙、李晖、丁健生、郭明雁、徐丽等出席奠基典礼。 6日 奥林匹克会旗南京巡展活动在区文化艺术中心举行,活动以“传承奥运精神,普及青奥知识”为主题,三届残奥会冠军孙海涛与广大的青年学子分享其奥运经历和奋斗的人生,同时开展了青奥知识的有奖问答活动,副区长冯雯兰等领导参加了巡展活动。 8日 省妇联领导到凤凰街道苏城苑社区就“阳光妈妈联谊会”相关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市、区妇联有关领导陪同。 鼓楼区召开区安委会全体会议,对进一步做好当前安全生产及消防工作进行再部署和再动员,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纪增龙传达了省、市相关会议精神,区长杨学鹏就做好当前安全生产及消防工作提出要求,区领导郭明雁、张勇及安委会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4日至8日,区长杨学鹏到区发改局、统计局、教育局调研,区领导纪增龙、冯雯兰、郭明雁、徐丽等参加调研。 9日 在中宣部舆情信息工作会议上,鼓楼区连续第六次被授予中宣部舆情信息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鼓楼区召开无党派人士座谈会,区领导陶世贤、费丽明、华峰等出席会议。 鼓楼区召开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工作会,副区长费丽明参加会议并就维护知识产权和打击制假工作提出要求。 区总工会召开四届十四次全委( 扩大)会,总结2010年工作并部署2011年工作,区委副书记王堡参加会议并对做好工会工作提出要求。 10日 市政协副主席、区委书记鲍永安率市政协经济、科技界部分政协委员,调研全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情况,市商务局局长李利江、市政协缪端副秘书长、区政协主席陶世贤等陪同调研。 区四套班子领导鲍永安、杨学鹏、王红云、陶世贤等和机关干部以及社区群众100余人来到江东软件城科技一路植树绿化,种植广玉兰大树60余株,铺设草坪6000余平方米。 鼓楼区正式启动社区信息管理系统试点工作。 11日 区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区人大代表对五星电器、山西路百货商场、苏宁电器等商家的维权工作进行视察,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王红云、副主任王建华、蓝绍森等参加视察活动,副区长费丽明陪同视察。 鼓楼区召开部分校长、园长座谈会,市政协副主席、区委书记鲍永安,区领导王堡、丁健生、冯雯兰等出席会议,鲍永安书记肯定了“十一五”期间鼓楼区教育走内涵发展之路所取得的各项成就,并对“十二五”期间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出了要求。 12日 鼓楼区在南京国际广场举办以“消费与民生”为主题的2011年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广场宣传咨询活动,区领导费丽明、陈家荣,市、区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活动。 13日 鼓楼区被江苏省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办公室评为“江苏省放心消费创建活动省级先进区”。 鼓楼区召开湖南路“二次提升”拆迁工作会议,区领导王堡、李晖参加会议,区委副书记王堡就做好下一步拆迁工作提出要求。 14日 鼓楼区召开2011年全区公共卫生服务外包工作会议,副区长冯雯兰参加会议并对2011年全区公共卫生服务外包工作提出了要求。 16日 省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王湛、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胡序建等一行来到鼓楼区山西路小学视察少儿地震科普馆,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朱劲松陪同视察。 省、市关工委领导王湛、胡序建一行到鼓楼区中央门街道天正和鸣社区“洪爷爷科技工作室”校外教育辅导站视察,并对社区未成年人教育工作提出了希望和要求。 鼓楼区举行区大统计平台工作会议暨宏观数据网站开通仪式,对进一步做好大统计平台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动员,区领导杨学鹏、纪增龙、徐丽出席会议。 由区政协牵头,区卫生局、江东街道联合举办的医疗惠民社区行系列活动在江东街道启动,区政协主席陶世贤、副主席陈家荣参加活动。 鼓楼团区委召开十一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区领导王堡、冯雯兰参加会议。 17日 鼓楼区召开区委换届考察动员会议,市委考察组组长、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郑跃奇传达了市委精神,并明确了这次换届工作的具体要求,市政协副主席、区委书记鲍永安代表区委领导班子进行大会述职,并对做好换届考察工作提出要求,会上还对区委领导班子及成员进行了民主测评,并全额定向民主推荐新一届区委领导班子成员,全体区委委员、候补委员,区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成员,法检两长,副区级干部,区纪委常委、区党政部门、人民团体和各街道负责同志,直属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部分基层党代表参加会议。 区纪委召开换届动员大会,区委副书记、区纪委书记何德剑代表第九届区纪委常委会向大会报告本届纪委工作情况,并对做好换届考察工作提出要求,区纪委委员,各街道、部门纪工委书记,区纪委监察局全体人员参加会议。 18日 鼓楼区召开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大会,总结2010年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部署2011年工作,表彰我区2010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区长杨学鹏代表区政府与各街道、系统及相关部门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签订了《鼓楼区2011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责任书》,市政协副主席、区委书记鲍永安就做好全区人口计生工作提出要求,区领导王红云、何德剑、苏郑、冯雯兰等出席会议。 鼓楼区召开知识产权工作总结表彰暨工作部署大会,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纪增龙,市科委副主任、知识产权局副局长黄榕等出席会议,纪增龙副区长就2011年区知识产权工作提出要求。 区委组织部、区妇联、区文明办联合举行“创先争优建新功,时代巾帼展风采”演讲比赛暨岗位明星表彰大会,市妇联副主席余清、区委副书记王堡出席会议。 22日 市政协副主席、区委书记鲍永安,区领导杨学鹏、王堡、李晖、丁健生、蓝绍森、周文中、费丽明等到湖南路“二次提升”拆迁现场视察,并听取了拆迁工作汇报。 鼓楼区召开教育服务保障工作总结表彰暨后勤协会成立大会,副区长冯雯兰参加会议并对我区教育服务保障工作提出要求。 鼓楼区召开2011年文化(文物)工作会议,总结2010年文化工作,部署了2011年工作,区委副书记王堡对做好鼓楼区2011年文化工作提出了要求,区领导苏郑、冯雯兰等出席会议。 3 河南省开封市鼓楼区鼓楼区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市中心,辖6个街道办事处,74个居民(家属)委员会。面积7.6平方公里,人口12万人,是开封市的商贸、金融、文化中心。 中文名称:鼓楼区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河南省开封市 下辖地区:6个街道办事处 电话区号:0378 邮政区码:475000 地理位置:河南省开封市市中心 面积:7.6平方公里 人口:12万人 著名景点:相国寺、包公湖 代码:410204 拼音:Gulou Qu ◎ 简介鼓楼区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市中心,辖卧龙、新华、相国寺、州桥、西司门、城西6个街道办事处,74个居民(家属)委员会。总面积7.6平方公里,人口12万人,是开封市的商贸、金融、文化中心。 鼓楼区商业繁华,建有毛线、鞋类、眼镜、皮革制品、酒类副食品等专业市场。相国寺大市场、振河商业城等均属全国知名的专业市场。闻名中外的鼓楼夜市,冯玉祥将军创办的模范商场,著名的相国寺大市场,外商投资兴建的振河商业城,繁华的马道街、鼓楼街、中山路、自由路、书店街均在本辖区。 鼓楼区的工业基础雄厚,主要生产胶棉帆布、电瓶车、高低压开关柜、玻璃钢制品、硅太阳能电池、化学试剂、耐火材料、塑料制品、电器仪表、电线电缆、铝塑门窗、化妆品、食品等17大类50余种产品。现在鼓楼区正以优惠的税收政策、土地政策、服务保障政策、奖励办法欢迎国内外投资者。 千年古刹大相国寺,中华第一道观延庆观,威严耸立的包公才祠,风景秀丽的包公湖,收藏颇丰的开封市博物馆等,均是鼓楼区丰富的旅游资源。 ◎ 行政区划鼓楼区辖8个街道:相国寺街道、新华街道、卧龙街道、州桥街道、西司门街道、九村街道、五一街道、仙人庄街道。 街道 代码 辖区 相国寺街道 410204001 2006年,辖2个社区:相国寺社区、鼓楼社区 新华街道 410204002 2006年,辖3个社区:自中社区、自西社区、青龙背社区 卧龙街道 410204003 2006年,辖5个社区:裴场公社区、蔡河社区、中华社区、永安社区、瑞安社区 州桥街道 410204004 2006年,辖4个社区:大纸坊社区、营街社区、开封府社区、包南社区 西司门街道 410204005 2006年,辖5个社区:城隍庙社区、行宫社区、油坊社区、新街口社区、板桥社区 九村街道 410204006 2006年,辖9个村委会:小王屯村、杨四庄村、南柴屯村、丰收岗村、牛墩村、杨砦村、刘寺村、浅河村、蔡屯村 五一街道 410204007 2006年,辖5个社区:魏都社区、郑汴社区、滨河社区、大王屯社区、西苑社区 仙人庄街道 410204008 2006年,辖9个村委会:仙人庄村、茶庵村、辛仓村、何楼村、马头刘村、北梁坟村、沙胡刘村、新城集村、龙王庙村 4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 概况邮编:350001 代码:350102 区号:0591。鼓楼区,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市区西北部,全国首批37个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为福州全市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及现代金融服务业中心。 北以外福铁路、东以晋安河与晋安区为界;南面以琼河、东西河、斗池路、上浦路为界,与台江区镶邻;西面以闽江为界,与仓山区隔江镶望;西北与闽侯县相邻。总面积35.7平方千米。总人口56万人(2004年)。通行闽东方言福州话。 区人民政府驻津泰路98号,全区辖9个街道、1个镇。 ◎ 境域境内,自汉初至清末2100多年间,曾六度建造城池。 汉初,闽越王无诸在屏山和冶山之间建冶城。当时,由于西周以后传统的封建制度对诸侯王都的面积限制(大者不过三百雉,即周围不过九百丈),故冶城的周长约2.5公里。汉元封元年(前110年)国灭城废。 晋太康三年(282年),太守严高嫌冶城太小,遂在越王山(屏山(南麓建城,称子城,周长约3.5公里。唐中和年间(881~885年),观察使郑镒再次进行修拓,北至今鼓屏路小阜,南至今八一七北路虎节路口,东至今湖东路丽文坊口,西至今鼓西路渡鸡口。 天复年间(901~904年) ,节度使王审知拓子城南面建罗城,城周约6公里。罗城设8个城门:南利涉门(今安泰桥北边),东海晏门(今五四路口澳门桥边),东南通津门(今津门路的高节路口),东北延远门(今中山路东北的北院后),北永安门(今北后街营尾),西善化门(今善化坊),西南清远门(今澳门路的光禄坊口),西北安善门(在今北后街营尾)。 后梁开平二年(908年),王审知再筑夹城,围“三山”于城内,城周约10公里。东南有美化门(今五一北路福新路口),东北有井楼门(今七星井),西北有遗爱门(今北门兜),西有迎仙门(今西门兜)。 北宋开宝七年(974年),增筑东南外城。至此,城周扩至12公里,基本奠定古城规模。据《三山志》载:南有光顺门(即合沙门),东有行春门(今东门晋安桥西侧),东北有汤井门(今汤门兜)和船场门(今井楼门兜),西有怡仙门(今西门兜)。元朝统一全国后,下诏废毁福州城墙。 明洪武四年(1371年),重建石砌府城。设7座城门、4座水关。南门(在九仙桥),北门(即前夹城的严胜门,后因门塞,改遗爱门为北门),东门(即前外城的行春门),西门(即前夹城的迎仙门),水部门(在东南面),汤门(在东北面即前汤井门),井楼门(在汤门北面,即前船场门)。4座水关,主要是沟通城内外的河道。 清代,福州城垣经过几次重修,但城的范围均无拓展。 据民国《闽侯县志》载:自唐代至清末,闽县、侯官县在境内曾相沿合治宣政街(鼓楼至还珠门,东属闽县、西属侯官)和南街(自还珠门至南门,东属闽县、西属侯官)。 闽县辖以下街坊: 井楼门街 自狮桥北达井楼门。 汤门街 澳桥东北折而达汤门。 水部门街 在水部门西侧。 新 街 宣政街右,今按察司前。 东 街 还珠门外折而东达东门。唐名左通衢,宋称凤池坊。 新塔街 闽王时号新路口。有安福寺、崇庆塔,故名。 柏衙前街 元行省柏帖穆尔居此,故名。 馆前街 闽王时为五洲诸侯馆。元宣慰使魏天祐寓坊内,名福星坊。 三牧坊 宋名太平坊。 朱紫坊 宋朱敏功兄弟居此,朱紫盈门,故名。 鳌峰坊 唐名九仙坊,以通九仙山。宋称登瀛坊,以状元陈诚之名。 嘉荣坊 宋李俯知婺州,子提举衙东,因名。今名南营。 登瀛坊 在登瀛桥前。 天衢坊 在贡院左。 云路坊 在贡院右。 使旌坊 今名花巷。 连桂坊 一名厂巷。 岳临坊 内有嵩岳行宫,故名。一名塔崎顶。 联荣坊 以樊仁远、仁达兄弟,故名。内通小石井,一名登龙巷。 化成坊 古铸冶所,一名铁冶巷。 仙迹坊 通九仙山,里社中有双石奇迹。今名观巷。 全胜坊 以旧营名。今法海寺前。 华林坊 通屏山,内有华林寺,故名。 丽文坊 宋名丽景。明成化间移建贡院于内,改今名。 东衙巷 旧官廨所。有东总门,一名大东衙。 提举衙巷 旧有提举衙。 万岁巷 旧有万岁寺。今呼庙巷。 沿河东巷 今名元坛河瞭。 通贤境巷 内有通贤里社。 竹林境巷 五代闽捉生营地,郡守黄裳名仁庆坊。《闽中记》载,内有“竹林通应庙”,故名。 石幢巷 内有宁海神祠,祀广利王。 行春境巷 内有行春里社。 尚书里巷 以尚书林瀚居此,因名。通水部门,一名河西。 德政桥巷 在水部门内,古仙桥之东。宋绍兴中僧觉渐作古仙桥。 东闸巷 民国时期,欧阳英、陈衍修纂《闽侯县志》时已无考。 河务巷 民国时期,欧阳英、陈衍修纂《闽侯县志》时已无考。 使君桥巷 在水部门内。宋大中祥符间建桥,初名河西桥,后改称使君桥。巷在桥东。 后岸巷 民国时期,欧阳英、陈衍修纂《闽侯县志》时已无考。 花园巷 宋参加政事陈忠肃别业。 祠山巷 在闽县学前南行,折而东。今名草履营。 新丰巷 内有新丰庵以通府治,亦名府巷。 县前巷 县治南折,通欧冶池,东抵贡院巷。 悦济巷 在悦济桥旁,通北门后街。 钱塘巷 通北门后街。 欧冶池巷 在冶山欧冶池边。 存德巷 东通府前,南出新丰巷。 长河巷 内有长河境。 乾元巷 旧有乾元寺。 经院巷 东通井楼门街,西通开元寺前。 灵山巷 开元寺后。 延善庵巷 今名通天境巷。 卫 巷 今尚宾路口。 城隍边巷 今鼓屏路城隍庙附近。 棣华坊 郑、杜兄弟三人俱武举,杜廷试第一,因名。一名汤巷。 寿宁坊 通井楼门。 温泉坊 郡守元绛浚泉砌石为井,揭宇环之,一名汤井。 高行坊 旧名乡习营。 海晏坊 一名河浚,旧罗城海晏门旁。 秘书坊 以陆藻、陆蕴兄弟官秘书而得名。今名篦梳巷。 罾浦坊 一名河东。 华萼坊 闽王时号新市。 美政坊 旧名施政。宋易今名。一名河西。 尊儒坊 一名蔡奇巷,蔡伯亻希所居。 清泰坊 一名石井。 朝仕坊 朱敏元居之,故名。一名小石井。 拱星坊 一名卢巷,又号新路口。 骁骑坊 古驻泊营。宋时,将卒自他所召集者居此。今坐营司是其故址。 光泽坊 在横冲营,内义井二。宋名润泽。 涟漪坊 临河。 甘棠坊 旧普光塔寺前。 大隐坊 以韩召居之,故名。明改冠英。 思义坊 旧称阜财,交易所也。宋易今名,通大隐坊,地名厂下。 仁庆坊 五代闽号捉生营。宋郡守黄裳改今名。 坦履坊 西通朱紫坊。 元清河坊 至元间辟是路,通左司理院,一名花巷。 冠英坊 正统中为举人王浩立,在岳镇坊南。 侯官县辖以下街坊: 西门街 自定远桥至西门。 北门街 自土街口至北门。 北门后街 北街之西。 后 街 南街之右。 衣锦坊 初以宋陆蕴、陆藻居此,名棣锦。后王益祥居此,更名。 文儒坊 以宋祭酒郑穆名。一名儒林坊。 光禄坊 旧有法祥寺,岩石上有宋光禄卿程师孟镌“光禄吟台”四字,因名。坊北有井巷。 桂枝坊 以唐陈去疾登第名。一名牛育巷。 甘液坊 一名水局巷。 道山坊 在官贤坊南,以道山亭名。一名天王岭,内有道士井。 官贤坊 在侯官县前,内有苏公井一。 永安坊 民国时期,欧阳英、陈衍修纂《闽侯县志》时已无考。 怀德坊 宋司业郑南居此。 善化坊 元贞元年,平章高兴于州治西南创驿馆,达西门。 淳仁坊 宋名晏公坊。今名后曹。 熙然坊 在定远桥后,巷直街东。 右院巷 宋右司理院故址。 万寿巷 亦名府巷,旧有万寿巷。 沿河西巷 一名虎节河瞭。 杨桥巷 一名右通衢。宋宣和间改名春风楼,一名丰盈坊。 郎官巷 宋刘涛数世为郎官,居此,故名。 塔 巷 旧名修文坊。 黄 巷 《福州府志》载:“晋永嘉间黄氏居此,唐校书郎黄璞仍居此,名益著。” 安民巷 西通文儒坊。 宫 巷 旧名仙居坊。 吉庇巷 宋郑性之宅址,名急避巷,后改今名,旧有“耆德魁辅”坊。 螺女巷 内通石塔,一名来里巷。 小水流坑 东起今南后街,西至雅道巷,别称小水流湾。古时此地是东西河水会潮处。 大水流坑 东起今南后街,西至雅道巷,别称大水流湾。原名会潮里。 小花巷 在双抛桥。 闽山庙巷 内有闽山庙,北通衣锦坊。 打线营 南起文儒坊北至驿里,因有打丝线住户,故名。 圆 巷 一名小黄巷,在金斗桥边。 西衙巷 民国时期,欧阳英、陈衍修纂《闽侯县志》时已无考。 马房巷 一名便民巷。 石狮巷 民国时期,欧阳英、陈衍修纂《闽侯县志》时已无考。 宜兴桥巷 民国时期,欧阳英、陈衍修纂《闽侯县志》时已无考。 钟山巷 在大中寺前。 定远桥巷 在今西门半街桥南侧。 都仓巷 宋时积贮于此,今名旧米仓。 西营巷 民国时期,欧阳英、陈衍修纂《闽侯县志》时已无考。 大排营 今名孙老营。 小排营 孙老营西侧,可通孙老营。 余府巷 宋余深宅此,旧怀安学前。 西门边巷 今呼谢婆巷。 东峰巷 旧有东峰寺。 西峰巷 今名西峰里。 猫皮巷 一名麻竹巷。 醋 巷 一名富巷。 亨通巷 民国时期,欧阳英、陈衍修纂《闽侯县志》时已无考。 辛亥革命后,为了发展交通,城墙陆续拆毁。民国35年(1946年)元旦,福州正式建市,成立福州市政府。同年5月,福州市在城内设立鼓楼、大根两个区。今鼓楼区的北面为原鼓楼区,南面为原大根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境内仍分鼓楼、大根两区。1949年12月25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府民甲字1806号训令正式核定福州市界。此时,鼓楼区的西门外洪山、凤凰、陆庄3个保划给洪山区。大根区原辖范围不变。1950年6月20日,开始进行民主建政工作,试行废除保甲制度。同年9月15日,建立基层人民政权。此时,鼓楼区成立冶山、北大、鼓西、湖头、新民、井大、鼓东、鼓北等8个居民委员会;大根区成立河西、安泰、南门、道山、水流、驿里、东街、东大、高桥、水部、光复、南街等12个居民委员会。 1956年4月,鼓楼、大根两区合并成立鼓楼区。其四至是:东起东门外康山,西至凤凰池,北起屏山,南至南门兜。全区总面积12.74平方公里。 1981年,福州火车站一带划给鼓楼区管辖,并成立五四街道办事处。鼓楼区东北面区域扩大到火车站以北的桂山。 1983~1986年,福州大学、福建农学院、原福州军区驻地铜盘、马鞍等划归鼓楼区管辖,成为穿插在郊区辖内的鼓楼区“飞地”。 至1995年末,全区设10个街道,174个居委会,面积22平方公里。四至是:东起连江路与鼓山乡交界;西至杨桥新村西墙、凤凰池与洪山乡接壤;北起福飞公路、五四路北端与新店乡交汇;南至南门兜与台江区毗邻;西北至马鞍村、铜盘路;东北至桂山、金鸡山山脊;东南至水部状元街、群众路;西南至白马河北桥与台江区交界。 ◎ 建置沿革汉初闽越王首建冶城,宋熙宁二年(1069年)郡守在城楼置铜壶滴漏报时,郡守程师孟于城楼置铜壶滴漏报时,谓之鼓楼,“鼓楼”因此得名。 1946年1月福州建市时即置鼓楼区,与大根区并列市辖区。1949年8月17日福州解放后,仍为市辖区,设区公所;1951年改设区人民政府;1955年改称区人民委员会;1956年大根区并入;1968年9月更名为红卫区,1978年4月恢复鼓楼区。现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 ◎ 区划沿革1955年11月,设鼓东、鼓西、华大、新民4个街道办事处。1956年5月,撤销大根区,并入鼓楼区,所辖东街、南街、安泰、道山、水部、河西、东门7个街道办事处归鼓楼区管辖。1957年12月,撤销新民街道办事处,并入华大街道办事处;撤销道山街道办事处,分并于安泰、南街街道办事处;撤销河西街道办事处,分并于东街、东门街道办事处。1970年2月,郊区洪山公社并入红卫公社,连同新店公社划归红卫区。1975年5月,新店公社复归郊区。7月,红卫公社划归蔬菜区。1981年10月,增设五四街道办事处。1986年11月,增设王庄新村街道办事处。 1995年10月27日,国务院(国函[1995]102号)批复同意调整福州市市辖区的行政区域,其中:(1)鼓楼区辖水部、安泰、东街、鼓东、鼓西、华大、南街7个街道办事处,五四街道的思儿亭、汤边2个居委会,东门街道的东大、温泉、金汤、琼河、东水、琼新、河西、河东、东湖、澳桥、汤门11个居委会,从原郊区划入的洪山镇和新店镇的义井、湖前2个居委会,从台江区划入的茶亭街道的斗中、西营里、福中、九福庵4个居委会。区人民政府驻地不变。(2)将王庄新村、东门、五四3个街道办事处和水部街道的紫阳、紫新、砌池、丝绸厂、福马5个居委会划归晋安区管辖。 1996年1月,市区行政区划调整后,鼓楼区从原郊区划入洪山镇及新店镇的湖前村委会,从台江区划入茶亭街道办事处的斗中、西营里、福中、九福庵4个居委会;划出晋安河以东的五四、王庄新村2个街道办事处及原东门街道办事处的塔头、桂香、康山、琯尾、晋安、浦一、浦二、浦三、浦四9个居委会和水部街道办事处的紫阳、砌池、丝绸厂、紫新、福新5个居委会归晋安区;划出琼河、东西河以南水部街道办事处的龙庭、状元2个居委会归台江区;划出鼓西街道办事处的农大居委会归仓山区;撤销东门街道办事处,设立温泉街道办事处;增设五凤街道办事处。 2000年,鼓楼区辖9个街道、1个镇:华大街道、鼓东街道、鼓西街道、南街街道、安泰街道、东街街道、水部街道、温泉街道、五凤街道、洪山镇。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559858人,其中:鼓东街道 39267人、鼓西街道 54435人、温泉街道 48391人、东街街道 28924人、南街街道 54169人、安泰街道 33166人、华大街道 66557人、水部街道 34546人、五凤街道 79406人、洪山镇 120997人。 2001年,鼓楼区辖东街、五凤、华大、鼓西、鼓东、温泉、南街、安泰、水部9个街道办事处和洪山镇,设76个居委会、15个村委会。(下表资料截止日期:2001年12月31日): 2003年,鼓楼区辖9个街道、1个镇:华大街道、鼓东街道、鼓西街道、南街街道、安泰街道、东街街道、水部街道、温泉街道、五凤街道、洪山镇。 2004年,全区辖9个街道、1个镇,76个社区、5个村委会,总人口56万。 ◎ 2010年行政区划鼓东街道:中山社区 庆城社区 贤南社区 观风亭社区 开元社区树兜社区 鼓西街道:新民社区梦山社区 西湖社区陆庄社区 保定社区 后县社区 达明社区 温泉街道:琼河社区 河东社区东湖社区 金汤社区 东大社区汤门社区 汤边社区 东街街道:军门社区 津泰社区 大根社区 竹林境社区 旗讯口社区 南街街道:河南杨桥社区 小柳社区 三坊社区七巷社区 灵响社区 驿里社区 柳河社区 安泰街道:五一广场社区 乌山社区乌塔社区 加洋社区 于山社区圣庙社区 西营里社区 华大街道:琴湖社区 屏山社区龙峰社区 九彩社区 思儿亭社区公益社区 体育中心社区 屏东社区 北江社区 国棉社区 水部街道:闽都社区 莲宅社区 乐天泉社区 福新社区 建华社区 五凤街道:屏西社区 天元社区广夏社区 白龙社区 龙泉社区永恒社区 兰庭社区 左海社区 铜盘社区湖前社区 泉塘社区 梅峰社区 洪山镇:福屿社区 西凤社区怡山社区 兴园社区大凰山社区 凤凰池社区 象山社区金牛山社区 凤湖社区洪山桥社区 锦江社区国光社区 ◎ 经济发展鼓楼区2008全年生产总值(GDP)351.9亿元,增长15.6%。工业总产值实现154.9亿元,增长2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144.5亿元,增长26.1%。二、三产业增加值比例由上年的24.3:75.7调整为23.8:76.2。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249.2亿元,增长21.5%。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52.2亿元,增长42%。财政总收入实现17.9亿元,增长21.2%,地方财政收入11亿元,增长17.8%。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实现1.4亿美元,增长38.2%。出口总额实现10.3亿美元,增长20.78%。在全市绩效评估中位列第一。大拇指、网龙等企业已成功上市,继金得利评为全国驰名商标后,骊特房产代理等7家企业的商标通过省级著名商标认定。 服务业。全年新引进中介、软件、物流等745家现代服务业企业,在五四路等街区形成一批服务业产业集群。大洋百货冠亚广场店、苏宁电器洪山桥店等相继开业;沃尔玛、国美电器、东方百货、百安居等销售额增长较快;神州数码、宝闽体育、康达科教等成为新的增长亮点。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259.2亿元,增长15.3%。区内楼宇集聚效应提高,全区对接50万元以上楼宇项目1397个,注册资金46亿元,对接面积21.8万平方米。目前在鼓楼区设立分支机构或办事处的世界500强企业增加到52家。 高新技术产业。引进全省最大的IC设计企业瑞芯科技等8家入驻福州软件园IC中心,引进星辰数码等14家企业入驻动漫基地;清退非软件企业19家,收回土地4?55公顷、研发楼房6.3万平方米。目前园区入驻企业239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400多项。洪山科技园新引进恒锋电子等21家科技型企业,注册资金9000万元;园区现有高新技术企业48家,拥有863计划项目1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19项。福晶科技、三元达通讯、联迪商用设备等企业成为全省首批创新型试点企业。 城市建设。全年启动城建项目36个,完成拆迁量120万平方米,动迁居民近万户,为历年之最。启动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搬迁和修复工程,签订协议并搬迁封房3385户。三坊七巷安置地块丞相坑、东坑、凤湖及公正、柳桥、蔡厝里等一批拆迁项目完成。制定乌山历史风貌区保护规划,基本完成风貌区及周边不协调建筑的拆迁,道山亭、黎公亭、先薯亭、望耕亭等景点已动工修复。西、北二环路、铜盘路、华林路、乌山路、湖滨支路等道沿线79幢住宅、57幢公建已完成景观整治,启动澳门路、镇海楼周边的景观整治工作。完成乌山西路西段、鼓东路、华屏路等9条市政道路拆迁并交地施工。投入360万元,改造白龙支路、竹林境等15条小街巷。 社会管理。延长街巷环卫保洁时间,开展路段评比制,落实公厕免费开放,加大中小餐馆整治力度,通过“国家卫生城市”省检复查。依法拆除违法建设350起,面积4.3万平方米。多渠道投入资金约600万元,改善莲宅等8个社区会址和乐天泉等11个社区文化设施;整治五凤新村等20个无物业管理的老式住宅小区;鼓东等街道被评为“全国和谐社区示范街道”;军门、庆城、中山等社区荣获“全国构建和谐社区自主创新奖”。全区10个街镇、77个社区全部通过平安创建考评验收,22个单位被评为平安建设先进单位,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初步建成。被国家信访局列为“网上信访试点单位”。1615处消防安全隐患得到整改。 生态环境。落实环保工作,抓好节能减排,全区完成二氧化硫削减量708吨,减排7%。现有“绿色社区”61个、“绿色学校”25所。加强水源地保护,完成国光原厝取水口周边居民拆迁和绿化工作;加强城区绿化,建设街头绿地、公共绿地2.6公顷;新增梦山小区等20多个住宅小区绿地7公顷,全区绿化覆盖率35.7%,人均公共绿地7.1平方米。 教育文化。投入资金6400万元,实施延安中学、鼓五小等11所学校预留地征地拆迁和改扩建工程,钱塘文博小学已投入使用,钱塘小学二部综合楼基本竣工,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关心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安排20所小学、1所中学接纳农民工子女就读。素质教育稳步推进,荣获省“教育工作先进区”称号,延安中学连续4年蝉联全市中考平均分第一名。重视传统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三坊七巷荣登“福州十大名片”榜首,佛跳墙等6项制作技艺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南后街被评为省文化艺术之乡。中央电视台激情广场“四进社区”群众文化特别节目首场在温泉公园和天元社区录制。 公共卫生。安排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经费900万元,完成水部、鼓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任务,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初步形成。率先在华大、鼓西、温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药品“零差率”销售试点,药价降低10%;在安泰等6个街道开展社区医生联系家庭责任制试点,初步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基础上,着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6月1日在全市率先开展免费婚检和优生检测、新婚教育一条龙服务,婚检率从上年的15%提高到53.3%,其中6月份以后婚检率为98.6%,获得“中国人口早期教育暨独生子女培养示范区”荣誉称号。 人民生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万元,增长11%。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015人,其中“4050”再就业1094人,就业率97%;“零就业家庭”至少实现一人就业。社保参保率达100%。约6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对丧失劳动能力的重度残疾人、低保人员等非从业人员采取财政全额补贴,让他们全部参保。落实低保政策,实行分类施保,做到应保尽保。利用困难居民救助数字平台,推进均衡救助,低保户每人每月的钱物救助平均为350元。全区已设立慈善超市、博爱超市、爱心超市10家。区慈善总会多渠道筹措善款350多万元,用于开展助困、助学、助残、助医等7项援助活动,资助困难群众5500多人。市、区慈善总会联手,在8个街镇建立慈善助老服务工作站,为64名孤寡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全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2.8亿元,比上年增长15.3%;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65.7亿元,增长18.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7.3亿元,增长23.3%;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03.6亿元,增长37.5%;财政总收入22.7亿元,增长26.4%,地方财政收入13.6亿元,增长23.3%;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1.8亿美元,增长27.3%;出口总额16.7亿美元,增长20.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万元,增长17.6%;人口自然增长率4‰;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24.3吨,削减21.7%。 服务业。2008年,正大广场、冠亚广场、景城酒店等相继开业,餐饮业个体户转变工商登记33家,限上企业新增64家,限上企业比上年增长26.1%,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0.2%。加强楼宇招商,引进澳大利亚国民银行、英国保诚集团、加拿大宏利金融集团、美国玩具反斗城等世界500强企业,目前在鼓楼设立分支机构或办事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56家。全区对接50万元以上楼宇项目1442个,注册资金54亿元,对接楼宇面积25万平方米。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315.9亿元,二、三产业增加值比例为23.5:76.5。 高新技术产业。福州软件园引进巅峰软件等27家服务外包企业,动漫游戏产业基地已入驻企业19家,福建省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有8家企业入驻。福诺等重点骨干企业顺利投产,瑞芯等企业跻身全国同行业先进行列,福晶科技成功在A股市场上市。软件园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00亿元,增长25%。福州高新区洪山园产业提升规划和控制性详规编制完成;引进航天信息等6家高新技术企业和总部型企业;福大自动化在数控领域的规模及技术创新居全国之首。洪山园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近50亿元,增长21.4%。全区经省科技厅重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43家。榕基等13家企业的14项产品获得省名牌产品称号,西城电子等7家企业的7项产品获得市产品质量奖。 城市建设。全年启动城建项目29个,完成拆迁量22.7万平方米,动迁居民2000多户,回迁安置1200多户。乌山历史风貌区石天景区、屏山公园镇海楼景区、温泉公园及左海公园改扩建一期工程竣工对外开放,新增公共绿地及街头绿地12.7公顷。白水塘旧屋区、鼓西路及十八中教育预留地等项目拆迁任务,江厝西路、北大路南段、海底中路等市政道路拆迁交地,北大路、工业路(鼓楼段)、得贵巷、白马路等市政道路正式通车。丞相坊、三坊七巷凤湖安置房已进入上部主体结构施工,国光、澳门西路、斗池、柳兴等地块被拆迁户顺利回迁。改造梅柳路、横锦巷等24条小街巷。 社会管理。在全市率先建成市容数字化网格管理系统,并在东街街道试运行。依法拆除违法建设298起,共计4.1万平方米。完成224个无物业管理小区整治,组建103个小区业委会,完成6491户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任务。南街街道办事处竣工落成,安泰、五凤、华大等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动工建设。开展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空气质量保持良好水平,原厝水源地连续13年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区委书记、区长大接访活动共接待群众345批676人次,成功化解257批507人次矛盾,化解率75%。持续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整治行动,取缔315家无证经营单位,改造西洪、铜盘2个农贸市场。津泰路成为福建省唯一被评为第七批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示范街。在全省文明创建初评中,列全市第一、全省第二。 社会事业。科技教育。获得全国科普示范区称号。启动延安中学、鼓一小、鼓二小、钱塘小学、湖前小学、斗南小学等学校教学楼建设,林则徐小学建成投入使用。顺利通过省对县督导复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区新增教师115名,10名教师获“师德之星”称号。文体卫生。成功举办第二届福州南后街元宵灯会,南后街(花灯)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加强“三坊七巷”文化遗产保护,南后街修复开街,“闽都乡学讲习所”累计举办50多期。成功举办、承办“宝岛之夜——赈灾文艺晚会”等大型文艺活动。三山系列艺术团等在省第十届音乐舞蹈节比赛中获得3个一等奖。禅和曲等6个项目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聚春园佛跳墙制作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完成10个街道综合文化站、10个社区文化广场建设。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标率为70%。新设置杨桥河南、汤边等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人民生活。全年区财政集中统筹用于改善和保障民生的支出达5.1亿元,占总支出的63.3%。全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078人,再就业率92.4%,其中,安置“4050”人员再就业856人。为11家1029名区属困难集体企业退休职工办理了医保,全区56家区属集体企业已全部参保,参保职工共8174名,区属集体企业职工参保率达99%;为47家1311名街属困难企事业单位退休职工办理了医保,现街属企事业单位参保职工共3476名,参保率达98%,其中,社区居委会成员100%参保。61456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区华人华侨、港澳企业及个人为地震灾区捐款捐物5400万元,机关干部职工捐款捐物800多万元,缴交“特殊党费”142.8万元,区财政上缴抗震救灾款1163万元,同时配合做好160多名灾区伤员救治工作。区慈善总会多渠道筹措善款233.5万元,先后资助困难群众1224户、4785人次。 ◎ 境内山峰坐落于本区的山体均为小山体。共有罗山、闽山、冶山、于山、乌山、屏山、灵山、芝山、钟山等9座。俗称:“三山藏(前列3座山)、三山现(中列3座山)、三山看不见(后3座山)”。 (一)乌 山 位于鼓楼区南部,又称乌石山,海拔86米,游览面积25公顷。唐天宝八年(749年),敕名闽山。宋熙宁初郡守程师孟认为此山可与蓬莱、方丈、瀛洲相比,便改其名为道山。其东麓在天皇岭处称第一山;西南麓在城外的部分称豹头山,亦作豹屏山。 乌石山的摩崖石刻计有200多段。其中李阳冰“般若台铭”篆刻,为闽中最早的摩崖石刻。乌石山上历代建造的纪念性祠堂不少。如纪念宋代大理学家朱熹的朱子祠,纪念福建省九位著名学者杨时、游酢、胡安国、罗从周、李侗、蔡文才、蔡沈、黄干、真德秀的九贤祠,纪念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的戚俞二公祠,纪念陈振龙的先薯祠等。 (二)于 山 位于鼓楼区东南部。相传战国时期因有于越族居此而得名。闽越王每年九月初九日在此登高,大宴宾客,又称九日山。汉代有临川何氏九兄弟在此炼丹修仙,故又名九仙山。“文化大革命”时期曾改名红岩山,1997年复名于山。面积11.9公顷,海拔58.6米。因山峰形似巨鳌,于是有六鳌胜迹:揽鳌亭、倚鳌轩、应鳌石、接鳌门、步鳌坡、丛鳌峰,另有24景,如九日台、狮子岩、集仙岩、小华峰等。现存宋、元、明、清及近代的摩崖石刻113段,其中宋刻35段,明、清占大半。 (三)屏 山 又名平山,俗称样楼山。位于鼓楼区北端,其山如屏,拱卫州城,因而得名。海拔62米,面积50公顷。据史书载:汉代闽越王无诸曾于前麓建“冶城”,故又称“越山”、“越王山”。山之北面亦名“龙腰山”。后梁开平二年(908年),闽王王审知筑南北“夹城”,将屏山南段围入城内。明洪武四年(1371年),附马王恭重筑福州府城,造样楼于山巅,作为四城建楼样板。后更名镇海楼。民国34年(1945年)改建为林森纪念堂,“文化大革命”中毁。 ◎ 附·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行政区划地级市 市辖区、县级市、县 福州市 鼓楼区 | 台江区| 仓山区| 马尾区| 晋安区| 福清市| 长乐市| 闽侯县|闽清县| 永泰县| 连江县|罗源县| 平潭县 厦门市 思明区| 海沧区| 湖里区| 集美区| 同安区| 翔安区 莆田市 城厢区| 涵江区| 荔城区| 秀屿区| 仙游县 三明市 梅列区| 三元区| 永安市| 明溪县| 将乐县| 大田县| 宁化县| 建宁县| 沙县| 尤溪县| 清流县| 泰宁县 泉州市 鲤城区| 丰泽区| 洛江区| 泉港区| 石狮市| 晋江市| 南安市| 惠安县| 永春县| 安溪县| 德化县| 金门县 漳州市 芗城区| 龙文区| 龙海市| 平和县| 南靖县| 诏安县|漳浦县|华安县| 东山县| 长泰县| 云霄县 南平市 延平区| 建瓯市| 邵武市| 武夷山市|建阳市| 松溪县| 光泽县|顺昌县| 浦城县| 政和县 龙岩市 新罗区|漳平市|长汀县| 武平县| 上杭县| 永定县|连城县 宁德市 蕉城区| 福安市| 福鼎市| 寿宁县| 霞浦县| 柘荣县| 屏南县| 古田县|周宁县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