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孤雁 |
释义 | 1 杜甫诗歌杜甫的咏物诗《孤雁》写于杜甫居住在夔州时。它是一首孤雁念群之歌,体物曲尽其妙,同时又融注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内容十分绝妙。崔涂的《孤雁》是一首咏孤雁的诗,作者借此以喻自己孤栖忧虑的羁旅之情。同名歌曲有陈百强的《孤雁》、邓丽君的《孤雁》。 ◎ 作品概况作品名称:孤雁 创作年代:唐代 作者:杜甫 作品体裁:五言律诗 作品出自:《杜甫全集》 ◎ 作品原文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 注释译文◎ 注释①不饮啄:不喝水,不啄食。 ②万重云:指天高路远,云海弥漫。 ③“望尽”二句:望尽天际,仿佛看见了失去的同伴;哀唤声声,似乎同伴的叫鸣在耳边响。 ④意绪:心情。 ◎ 译文一只离群的孤雁,它不喝水不啄食, 只是一个劲地飞着叫着,思念和追寻着它的伙伴。 又有谁来怜惜这浩渺天空中的孤雁呢? 然而它和雁群相失在云海弥漫间, 它望尽天涯,仿佛伙伴们就在眼前; 它哀鸣声声,好像听到了同类的呼唤, 然而野鸦们全然不懂孤雁的心情, 只顾在那里纷纷鼓噪不休。 ◎ 写作背景《孤雁》 这首咏物诗作于大历初年杜甫旅居夔州期间。由于四川政局混乱,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乘船沿长江 出川,滞留夔州。诗人晚年多病,故交零落,处境艰难,心中充满失意之感和哀伤之情。这首《孤雁》诗, 表达的就是乱离飘泊中失群人的痛苦心情 ◎ 作品赏析依常规方法,咏物诗以曲为佳,以隐为妙,所咏的事物是不宜直接说破的。杜甫则不是这样,他开篇即唤出“孤雁”,而这只孤雁不同一般,它不饮,不啄,只是一个劲地飞着,叫着,声音里透出,它非常想念它的同伴。不单是想念,而且还拼命追寻,是一只情感热烈而执着的“孤雁”。清人浦起龙评价说:“‘飞鸣声念群’,一诗之骨”(《读杜心解》),是抓住了要领的。 第二联境界忽然开阔。高远浩茫的天空中,这小小的孤雁仅是“一片影”,它与雁群相失在“万重云”间,此时此际显得惶急、焦虑和迷茫。天高路遥,云海迷漫,它不知道往何处去找失去的伴侣。这一联以“谁怜”二字设问,这一问,将诗人胸中的情感滚滚流出:“孤雁儿啊,我不正和你一样凄惶么?天壤茫茫,又有谁来怜惜我呢?”诗人与雁,“物我交融”,浑然一体了。清人朱鹤龄评注这首诗说:“此托孤雁以念兄弟也”,而且诗人所思念的不单是兄弟,还包括他的亲密的朋友。经历了安史之乱,在那动荡不安的年月里,诗人流落他乡,亲朋离散,天各一方,可他无时不渴望骨肉团聚,无日不梦想知友重逢,这孤零零的雁儿,寄寓了诗人自己的影子。 第三联紧承上联,从心理方面刻画孤雁的鲜明个性:它被思念缠绕着,被痛苦煎熬着,迫使它不停地飞鸣。它望尽天际,不停地望,仿佛那失去的雁群老在它眼前晃;它哀唤声声,不停地唤,似乎那侣伴的鸣声老在它耳畔响;所以,它更要不停地追飞,不停地呼唤了。这两句血泪文字,情深意切,哀痛欲绝。浦起龙评析说:“惟念故飞,望断矣而飞不止,似犹见其群而逐之者;惟念故鸣,哀多矣而鸣不绝,如更闻其群而呼之者。写生至此,天雨泣矣!”(《读杜心解》) 结尾用了陪衬的笔法,表达了诗人的爱憎感情。孤雁念群之情那么迫切,它那么痛苦、劳累;而野鸦们是全然不懂的,它们纷纷然鸣噪不停,自得其乐。“无意绪”是孤雁对着野鸦时的心情,也是杜甫既不能与知己亲朋相见,却面对着一些俗客庸夫时厌恶无聊的心绪。“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王风·黍离》),诗人与这些“不知我者”自然无话可谈。 这是一篇念群之雁的赞歌,它表现的情感是浓挚的,悲中有壮的。孤雁那样孤单、困苦,同时却还要不断地呼号、追求,它那念友之情在胸中炽烈地燃烧,它甚至连吃喝都可抛弃,更不顾处境的安危;虽然命薄但是心高,宁愿飞翔在万重云里,未曾留意暮雨寒塘,诗情激切高昂,思想境界很高。就艺术技巧而论,全篇咏物传神,是大匠运斤,自然浑成,全无斧凿之痕。中间两联有情有景,一气呵成,而且景中有声有色,甚至还有光和影,能给读者以“立体感”. 这首咏物诗写于大庆初杜甫晚年旅居虁(kui)州期间。由于四川政局混乱,杜甫带家人离开成都。诗人晚年多病故交零落,处境艰难。 ◎ 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出生于巩县(今属河南)。早年南游吴越,北游齐赵,因科场失利,未能考中进士。后入长安,过了十年困顿的生活,终于当上看管兵器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为叛军所俘,脱险后赴灵武见唐肃宗,被任命为左拾遗,又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后来弃官西行,客居秦州,又到四川定居成都草堂。严武任成都府尹时,授杜甫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职。一年后严武去世,杜甫移居夔州。后来出三峡,漂泊在湖北、湖南一带,死于舟中。杜甫历经盛衰离乱,饱受艰难困苦,写出了许多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诗篇,诗作被称为“诗史”;他集诗歌艺术之大成,是继往开来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李白俗称“诗仙”与杜甫合称“大李杜”“小李杜”为:杜牧与李商隐. 2 崔涂诗歌◎ 作品概况作品名称:孤雁 创作年代:唐代 作者:崔涂 作品体裁:五言律诗 ◎ 作品原文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1)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2)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3) 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 ◎ 注释译文作品注释 (1)之:往。 (2)失:失群。 (3)渚:水中的小洲。 作品译文 几阵齐飞的旅伴,全部回到了塞上, 只有你这孤雁,不知独自飞向何方。 暮雨中,你悲凄地呼唤丢失的伙伴, 你想栖息,却又迟疑畏惧不下寒塘。 渚上低暗,你孤独地穿越过了云层; 只有关山的冷月,伴随你孤苦凄凉。 虽然你未必会遭暗算,把生命葬丧, 只是失群孤飞,毕竟叫人疑惧恐慌。 ◎ 作品赏析一联写同伴归尽,只有大雁独自飞翔,写“离群”切题。二联写孤雁神态,先写失群原因,再写失群后的仓皇。三联写失群的苦楚。尽管振羽奋飞,仍然是只影无依,凄凉寂寞。四联写疑虑受箭丧生,表达诗人的良好愿望和矛盾心情。徐培均认为,这首诗“字字珠玑,没有一处是闲笔;而且余音袅袅,令人回味无穷,可称五律诗中的上品。” 这是一只悲伤而执着的孤雁:它不饮,不啄,只是一个劲儿飞着,叫着,追寻它的同伴。诗人同情失群的孤雁,其实是融入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题名《孤雁》,全篇皆实赋孤雁,“诗眼”就是一个“孤”字。一个“孤”字将全诗的神韵、意境凝聚在一起,浑然天成。 为了突出孤雁,首先要写出“离群”这个背景。所以诗人一开头便说:“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作者本是江南人,一生中常在巴、蜀、湘、鄂、秦、陇一带作客,多天涯羁旅之思。此刻想是站在驿楼上,极目远望:只见天穹之下,几行鸿雁,展翅飞行,向北而去。渐渐地,群雁不见了,只留下一只孤雁,在低空盘旋。我们从“归塞”二字,可以看出雁群是在向北,且又是在春天;因为只有在春分以后,鸿雁才飞回塞外。这两句中,尤应注意一个“行”字,一个“独”字。有了“行”与“独”作对比,孤雁就突现出来了。“念尔”二字,隐蕴诗人同情之心。古人作诗,往往托物寓志,讲究寄兴深微。“念尔”句写得很妙,笔未到而气已吞,隐隐地让一个“孤”字映照通体,统摄全局。“独何之”,则可见出诗人这时正羁留客地,借孤雁以写离愁。 颔联“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是全篇的警策。第三句是说失群的原因,第四句是说失群之后仓皇的表现,既写出当时的自然环境,也刻画出孤雁的神情状态。时间是在晚上,地点是在寒塘。暮雨苍茫,一只孤雁在空中嘹嘹呖呖,呼寻伙伴。那声音是够凄厉的了。它经不住风雨的侵凌,再要前进,已感无力,面前恰有一个芦叶萧萧的池塘,想下来栖息,却又影单心怯,几度盘旋。那种欲下未下的举动,迟疑畏惧的心理,写得细腻入微。可以看出,作者是把自己孤凄的情感熔铸在孤雁身上了,从而构成一个统一的艺术整体,读来如此逼真动人。诚如近人俞陛云所说:“如庄周之以身化蝶,故入情入理,犹咏鸳鸯之‘暂分烟岛犹回首,只渡寒塘亦并飞’,替鸳鸯着想,皆妙入毫颠也。”(《诗境浅说》)颈联“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是承颔联而来,写孤雁穿云随月,振翅奋飞,然而仍是只影无依,凄凉寂寞。“渚云低”是说乌云逼近洲渚,对孤雁来说,便构成了一个压抑的、恐怖的氛围,孤雁就在那样惨澹的昏暗中飞行。这是多么令人担忧呵!这时作者是在注视并期望着孤雁穿过乌云,脱离险境。“关月”,指关塞上的月亮,这一句写想象中孤雁的行程,虽非目力所及,然而“望尽似犹见”,倾注了对孤雁自始至终的关心。这两句中特别要注意一个 “低”字,一个“冷”字。月冷云低,衬托着形单影只,就突出了行程的艰险,心境的凄凉;而这都是紧紧地扣着一个“孤”字。唯其孤,才感到云低的可怕;唯其只有冷月相随,才显得孤单凄凉。 诗篇的最后两句,写了诗人的良好愿望和矛盾心情。“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是说孤雁未必会遭暗箭,但孤飞总使人易生疑惧。从语气上看,象是安慰之词──安慰孤雁,也安慰自己;然而实际上却是更加耽心了。因为前面所写的怕下寒塘、惊呼失侣,都是惊魂未定的表现,直到此处才点明惊魂未定的原因。一句话,是写孤雁心有余悸,怕逢矰缴。诗直到最后一句“孤飞自可疑”,才正面拈出“孤”字,“诗眼”至此显豁通明。诗人飘泊异乡,世路峻险,此诗以孤雁自喻,表现了他孤凄忧虑的羁旅之情。 清人刘熙载说:“五言无闲字易,有余味难。”(《艺概·诗概》)崔涂这首《孤雁》,字字珠玑,没有一处是闲笔;而且余音袅袅,令人回味无穷,可称五言律诗中的上品。 ◎ 作者简介崔涂,生卒年不详,字礼山,唐代诗人,江南(今浙江桐庐、建德一带)人。888年(唐僖宗光启四年)中进士。长期在巴、蜀、秦、陇等地游历,诗歌中有很多表现离恨和羁旅闲愁的作品。写景抒情,也有佳句,只是情调偏于抑郁低沉。有《崔涂诗集》。 3 闻一多诗歌◎ 基本信息名称:孤雁 体裁:现代诗 作者:闻一多 ◎ 作品原文不幸的失群的孤客! 谁教你抛弃了旧侣, 拆散了阵字, 流落到这水国的绝塞, 拚着寸磔的愁肠, 泣诉那无边的酸楚? 啊!从那浮云的密幕里, 迸出这样的哀音, 这样的痛苦!这样的热情! 孤寂的流落者! 不须叫喊得哟! 你那沉细的音波, 在这大海的惊雷里, 还不值得那涛头 溅破的一粒浮沤呢! 可怜的孤魂啊! 更不须向天回首了。 天是一个无涯的秘密, 一幅蓝色的谜语, 太难了,不是你能猜破的。 也不须向海低头了。 这辱骂高天的恶汉, 他的咸卤的唾沫 不要渍湿了你的翅膀, 粘滞了你的行程! 流落的孤禽啊! 到底飞往那里去呢? 那太平洋的彼岸, 可知道究竟有些什么? 啊!那里是苍鹰的领土── 那鸷悍的霸王啊! 他的锐利的指爪, 已撕破了自然的面目, 建筑起财力的窝巢。 那里只有钢筋铁骨的机械, 喝醉了弱者的鲜血, 吐出那罪恶的黑烟, 涂污我太空,闭熄了日月, 教你飞来不知方向, 息去又没地藏身啊! 流落的失群者啊! 到底要往那里去? 随阳的鸟啊! 光明的追逐者啊! 不信那腥臊的屠场, 黑暗的烟灶, 竟能吸引你的踪迹! 归来罢,失路的游魂! 归来参加你的伴侣, 补足他们的阵列! 他们正引着颈望你呢。 归来偃卧在霜染的芦林里, 那里有校猎的西风, 将茸毛似的芦花, 铺就了你的床褥 来温暖起你的甜梦。 归来浮游在温柔的港溆里, 那里方是你的浴盆。 归来徘徊在浪舐的平沙上, 趁着溶银的月色 婆娑着戏弄你的幽影。 归来罢,流落的孤禽! 与其尽在这水国的绝塞, 拚着寸磔的愁肠, 泣诉那无边的酸梦, 不如棹翅回身归去罢! 啊!但是这不由分说的狂飙 挟着我不息地前进; 我脚上又带着了一封书信, 我怎能抛却我的使命, 由着我的心性 回身棹翅归去来呢? ◎ 作品赏析《孤雁》是闻一多诗歌的代表作之一。诗作象征性地描写了一只飞离了雁阵的孤雁,形只影单地奔向那“绝塞”的“水国”。一路上电闪雷鸣、海涛冲天,而那大洋彼岸的目的地又是那样的污浊凶险,它几经犹疑、踌蹰,最后还是义无反顾地“不息地前进”。该诗作于闻一多刚刚踏上美国大陆的时候,不言而喻,孤雁就是他的自我投影,他想象自己就是一只失群的孤雁,向着异国他乡的陌生土地艰难地飞翔。 全诗较长,但层次分明,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孤雁意识”在波涛汹涌中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分层来理解。 诗歌共有十二小节,第一小节可以称作诗的第一个层次。这是对“孤雁”境遇的概括。在这一个层次里,除了“愁肠”、“酸楚”这类不难理解的心理渲染外,最值得注意的有两处,其一是“失群”,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大雁”并没有走这条道路,他们另有方向,另有选择。显然,这是诗人在中国文化的整体意义上思考问题,他清醒地看到了象他那样的“海外游子”毕竟只是极少极少的,也并不符合传统中国的人生理想,(鲁迅说过,连进洋人办的学堂都被世人看作是“把灵魂卖给了鬼子”)闻一多国学基础深厚,对这一传统的人生观当然是相当熟悉的。那么,他又是怎样看待这样的“失群”呢?诗人在这部分里连续用了一系列的词语:不幸、流落、愁肠、泣诉、酸楚等等,其感情色彩是相当明显的:他并不愿意就这样“失群”,他为此而感到孤独、痛苦。这说明,闻一多受传统文化精神的影响还是很深的。但是,若他的精神状态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也就没有《孤雁》的独创性,没有他作为一位现代诗人的成功了。闻一多毕竟还有他的另一面,这就是我们应当注意的第二点,即“抛弃”。孤雁失群,并不是他无可奈何、被人抛弃的结果,是孤雁主动“抛弃了旧侣”。这样,孤雁的“孤独”以及他的“不幸”、“流落”、“愁肠”、“酸楚”等等又都成了他主观意志的产物,孤雁的人生选择具有了明显的反传统意味。综合这一层次来看,诗人实际上是有意无意地传达出了两种矛盾的心情:既有自我人生选择的决绝,又有选择之后那难以摆脱的孤独感、失落感。 这两种彼此矛盾的心理深深地浸布在了整首诗歌当中,成为我们理解“孤雁意识”的基础。 第二至第四节可以称作是诗的第二个层次。主要是写“孤雁”旅途的凶险。这里有震天动地的惊雷,有翻滚折腾的密云,有深不可测的苍穹,有咆哮肆虐的大海,茫茫天地间,前不见彼岸,后不见侣伴,凄惨的声声哀鸣早已被大自然的万千呼啸所吞噬,又有谁能听见呢?在人生的征程上,人的生命何尝又不是这样的弱小,这样的不堪一击,这样的孤立无援呢?“失群”之悲又一再涌上心头。但是,诗人写到这里,感情却徒然一扬,“可怜的孤魂啊!/更不须向天回首了,”“也不须向海低头了。”诗人姑且将其他的杂念抛到一边:无涯的蓝天固然诱人,但毕竟过分神秘模糊了,还是现实一些吧,不要去苦苦追索形而上的难解之谜,现实的人生等待我们去开拓;大海固然凶蛮,但那属于“恶汉”的粗鄙,也根本没有理会的必要,“不要渍湿了你的翅膀/粘滞了你的行程!”在布满艰难险阻的旅程中,诗人拨开重重迷雾,毅然向那既定的目标奔走。“孤雁意识”中那决绝的一面充分展现了出来。 第五至第七节可以称作是第三个层次,写的是孤雁对彼岸的展望。在闻一多这样一位来自农业文明的纯朴青年看来,正处于高度工业化阶段的资主义的美国实在让人胆寒:林立的建筑,黑烟奔突的工厂,疯狂地向美丽的大自然掠夺土地,它们四处伸展自己的“锐利的指爪”、把原本是和谐完整的大自然撕得七零八落,清明的天空乌烟瘴气,灿烂的日月也失去了光茫。传统的闻一多研究认为,这就是诗人为我们勾勒的“金元帝国”的特征。我认为,这种分析是不够确切的;诗人在这里其实并没有怎么控诉资本主义社会的“金钱”关系,他的立足点主要在于工业文明的机械化对大自然和谐的破坏。这与闻一多早年所受到的十九世纪西方浪漫主义的影响有关,当然更与他这位来自湖北浠水的乡绅之子所受到的农业文明陶冶息息相关。 在闻一多所熟悉的中国农村,自然的山川草木与人类的活动是这样的默契、调合,与美国社会的大机器生产的喧嚣、嘈杂相比较,真有天壤之别。对中国传统文明颇为钟爱的闻一多是很难对这陌生的生活方式表示好感的!想到这里,“孤雁”陷入了迷惘,“飞来不知方向”,“息去又没地藏身啊!”于是,“失群”的懊丧之情强烈地涌了上来。如果彼岸真是那样一个“腥臊的屠场”,他又怎能贸然前往呢? 就在这样低落的情绪当中,诗歌转入了第四个层次,也就是诗的第八至第十一节。这是孤雁对故乡的憧憬。前程的晦暗,人生的恐惧,很容易让中国诗人转入“归去来兮”的感叹。就在这个时候,“孤雁”的耳边仿佛传来了伙伴们深情的呼唤:“归来吧!归来吧!”接着在他的眼前行化出了故乡那恬静迷人的景色。这里芦花飘飞,西风习习,有“温柔的港溆”,平坦的沙滩,溶溶月色的映照下,你尽可以自由自在的婆娑起舞,大雁的自由快乐也就是诗人闻一多对故土的一种想象。有人认为,这是闻一多对祖国美景的描绘。我认为可以这么理解,但更主要的恐怕还是指遥远的“淡山明水”的家乡。因为只有在那里,他才真正的沐浴在自由与快乐之中,开明的家教,和睦的家庭,以及他那日夜思念着的迷人的书房──二月庐。早在清华学校念书之时,每到放假,诗人都急冲冲地赶回家中,为的是尽早坐在他那间温馨的书房里,潜心于令他快乐不已的精神漫游之中。 但是,闻一多毕竟承受住了种种的不适,在美国勤奋求学,“成绩颇佳,屡蒙教员之奖评。”(闻一多《致父母》手稿)“孤雁”也没有真的顺着伙伴的呼唤,一路折回。诗的最后一节作出了这种决绝的决定,这就是诗的第五个层次。促使诗人(“孤雁”)作出这一决定的原因是什么呢?诗歌告诉我们,原因有两个:首先是“不由分说的狂飙”。可以想象,这就是“五四”时代远涉重洋、努力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的历史潮流,这是中国社会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任何个人力量都无法阻挡的。其次是个人的使命感和意志力。“孤雁”虽“孤”,却是必不可少的“信使”,肩负着千万人的嘱托,牵引了时代的希望,这样讲是否有意把诗人的留洋求学夸大了?其实没有,中国知识分子向来有以天下为己任的传统,这已经成为一种深厚的无意识心理积淀在人们心中,特别是对于闻一多这位饱读诗书的知识分子就更是如此了。我们必须承认,人是需要精神支柱的,无论它究竟是什么。在民族国家大义的鼓舞下,中国人往往都能在逆境中奋发,在挫折面前信心百倍,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先前“孤雁”离群决绝的态度当与这样的精神有关。 “大雁”是中国传统诗歌的典型意象之一,如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李益《春夜闻笛》:“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李清照《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王实甫《西厢记》:“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在中国传统诗歌的意境中,雁阵的活动因其鲜明的时令性而成为寒冷将至,万物肃条的标志,由此而与中国诗人多愁善感的心灵相呼应,于是,“雁”就成了“愁怨”、“迷惘”等心境的象征。闻一多表现去国离乡的苦恼,也以“雁”为依托,自然也属于对这一传统的继承。然而,在这一首诗中,“孤雁”又并不仅仅是愁苦的情绪符号,它本身也充满了意志力,有自己的个性、追求和思想,能够在急风暴雨、山呼海啸以及无涯的黑暗中作出自己正确的判断。“孤雁”是“五四”时代的“孤雁”,是新文化的结晶。 4 陈百强歌曲骤响的枪声已经破沉静 长空里几声雁哀鸣 小小孤雁流泪哀鸣 只剩只影路难认 心里害怕芦苇的深处 再起杀禽声 不想多望人面太狰狞 收拾痛楚路重认 风里唤叫从此不可听 当初那些共鸣 瑟瑟秋风吹得更响 寒风冷而劲 振翅远飞快快上路 离开这儿的苦境 河边满地有伏兵 小小孤雁流泪哀鸣 收拾痛楚路重认 心里害怕仍要挣扎求存 作千里长征 不敢奢望前路安宁 饱受痛苦胆战心惊 虽已倦困仍要飞跃重洋怎 管秋风再劲 恳请西风帮它去冲 送它去逃命 振翅再飞探索前程 行踪纵然不定 愿赶上当初那雁影 让它再享昔日温情 5 邓丽君歌曲邓丽君怀念歌曲精选 vol.1 孤雁 叮咛 词 李俊雄 曲 邓丽君演唱 有一只离群的孤雁 到处飞到处跑 它像是那么疲倦了 却不断努力在寻找 明月山高路迢迢 如此生活何时了 它只能遥望海阔天空 多少惆怅谁明了 6 高启诗歌◎ 作品概况作品名称:孤雁 创作年代:元末明初 作 者:高启 作品体裁:五言律诗 ◎ 作品原文衡阳初失伴,归路远飞单。 度陇将书怯,排空作阵难。 呼群云外急,吊影月中残。 不共凫鸑宿,蒹葭夜夜寒。 ◎ 注释译文◎ 注释①.鸟鸑(yī):分别指野鸭和水鸥 ②.蒹葭:芦苇 ◎ 译文在衡阳的时候开始失去伙伴,回家的路途遥远而且只能孤独的飞行。 度过陇关的时候有些许的胆怯,想要在空中排阵却是很困难的。 在云雾的外围急切的呼喊着自己的伙伴,月色的照映之下露出孤单的残影。 即使如此,哪怕是独自露宿在芦苇丛中,也要坚韧地忍耐这漫漫长夜的侵袭,但决不会为了取暖而和野鸭或水鸥挤在一起。 ◎ 写作背景朱元璋从一开始就不太喜欢高启,因此当高启写下《题宫女图》和《青丘子歌》时,都只是闲暇之作,并无可疑,可朱元璋偏偏要对号入座,认为高启是在借古讽今挖苦自己,所以记恨在心。 虽然朱元璋在高启辞户部侍郎时,假仁假义地赐白金放还,但是与新朝不合作的态度毕竟会使阴险忌刻如朱元璋者耿耿于怀。 高启也明白所谓的“安居”吴中,其实是苟且偷生,“且放疏狂醉杯酒,圣恩元许作闲人”(《示内》)。 《孤雁》这首诗中所表现出的孤独、彷徨、惊恐之感亦伴随其一生。 ◎ 作品赏析本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借物抒怀。 塑造了一个孤独单飞,历尽艰险但绝不与野鸭、水鸥同宿的孤傲的大雁形象。 这只大雁刚飞出衡阳就与雁群失散了,不得不独自飞翔。漫漫的万里归路上,是何等的孤独凄凉。诗词中的“失伴”和“单”紧扣标题的“孤”字。 但是,形单影只的大雁,即使呼唤不到同伴,却依旧在月下独自翱翔,翱翔在那漫漫的、严寒的长夜中。 物和物性要归结到人和人性。 作者借此文表达了自己归途失伴的无奈与孤独,和自己孤傲的情怀。 ◎ 作者简介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 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