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孤山 |
释义 | 孤山在中国是几处同名的风景名胜区。杭州孤山位于西湖西北角,四面环水,一山独特,周围景点文物众多。它因位于西湖的里湖与外湖之间,故名孤山,又因多梅花,一名梅屿。孤山海拔38米,为西湖群山最低的山,然而却是湖中最大的岛屿,也是湖中唯一的天然岛屿。它东接白堤,西连西泠桥,形如牛卧水中,浮在碧波萦绕的西子湖中。西湖十景中的“平湖秋月”,是在孤山与白堤相连的地方。 中文名:孤山 地理位置:西湖西北角 特点:四面环水 1、杭州孤山概述孤山 山虽不高,却是观赏西湖景色最佳之地。 孤山既是风景胜地,又是文物荟萃之处,南麓有文澜阁、西湖天下景、浙江博物馆和中山公园,山顶西部有西泠印社,西麓有秋瑾之墓,东北坡有放鹤亭等。其中放鹤亭是为纪念宋代隐居诗人林和靖而建,他有梅妻鹤子之传说。亭外广植梅花,为湖上赏梅胜地。 交通乘游1、2、3路到岳庙站下车,步行前往或乘西湖游船到中山公园上岸。门票:免费开放 诱人之处这里是风景胜地,也是西湖文物荟萃之处:宋理宗在此建过西太乙宫,清康熙、乾隆在此建过行宫;孤山东南隅,有“平湖秋月”;南麓有面湖背山的精美园林中山公园;平台东有景物奇秀的“西湖天下景”园亭、有收藏四库全书的浙江图书馆、有清代学者俞木越的故居俞楼、有陈列文物史记的浙江博物馆、有纪念宋代学者欧阳修的六一泉、有清代我国七大书阁之一的文澜阁、有百年老店楼外楼;山之西面有我国研究金石篆刻的著名学术团体西泠印社,旁有清末女革命家秋瑾墓和雕像;北麓有放鹤亭,为纪念北宋隐逸诗人林和靖而建,千古流传的“梅妻鹤子”故事发生在这里;山颠有宋建四照阁,废后近几年重建四照亭。 孤山景色早在唐宋已闻名遐迩,唐诗人白居易有“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运脚低”,明代凌云翰有“冻木晨闻尾毕浦,孤山景好胜披图”的佳句。古人有诗曰:“人间蓬莱是孤山,有梅花处好凭栏”。孤山碧波环绕,山间花木繁茂,亭台楼阁错落别致,是一座融自然美和艺术美为一体的立体园林。闻其名便知,乃湖中一孤峙之岛,白居易称之为“蓬莱宫在水中央”。 南宋这里兴建四圣延祥观和西太乙宫,作为御花园,清康熙年又辟为行宫所在地。 孤山自然风景绝佳,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有诗为证“钱塘之胜在西湖,西湖之奇在孤山”。 如走马观花,半日就可尽历西湖天下景、中山公园、放鹤亭、西冷印社、秋瑾墓等胜迹。 中午还可在楼外楼菜馆一尝杭菜风味,午后,如果您游兴未尽,时间允许, 不妨在西泠印社四照阁泡一杯龙井茶,闲眺西湖秀色,领略“面面有情,环水抱山山抱水”的情趣。 2、山西孤山孤山位于五指峡内东、西柏坡两村之间的深谷之中。因此山与周围山体断隔,独立河中,故称“孤山”。孤山,卧于“U”型河谷正中,由于受湍急河流长年累月冲刷,河槽越来越深,孤山的下部切割成悬崖绝壁。山上生长着诸多松柏、灌木等天然植物,仍然保持着原始状态。站在公路向下观望,可看到孤山的整体形状。进了黑龙潭攀悬梯,登索桥便可见到孤山的断裂缝隙,在近处一睹孤山美景。 3、孤山岛概述原名瀛海山,位于距江川县城约17公里的抚仙湖江川水域之中。明代以前瀛海山傍有一小岛(称小瀛海山),两岛之间有一铁桥(虹饮桥)相通。明末一夕地震,小岛及虹饮桥沉没,唯瀛海山屹然独存,孤山由此得名。孤山成于宋,盛于明,曾建有八殿五阁三亭一堂一庵一塔。八殿即:大佛、大雄、接引、三清、活佛、子孙、雷祖、白衣等殿;五阁即:玉皇、斗母、雄文、吕祖、凌霄等阁;三亭即:襟海、宛在、探璃等亭;还有十咏堂、水月庵、铜塔。铜塔塔基下阔五丈,塔身高九丈,一十三层构成,中铸金刚经,饰以朱绀碧翠,闪烁澄明。孤山昔为迤东名胜,有“巍然形胜冠南洲”之誉,成为滇中名胜之最。 历史典故清顺治五年(1648年),李定国部将冯双礼攻破孤山,焚殿宇,毁铜塔铸永历通宝以充军饷。昔日巍峨殿宇和高耸入云的铜塔毁于兵燹。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孤山上重建瀛海寺,在原基上新建殿宇,亭台楼阁巍然屹立,并饰以朱绀碧翠,神像栩栩如生,金碧辉煌,焕然一新,亦称滇中之绝,素负盛名。 民国年间,江川九溪蒋世英聚众闹事,后又盘踞孤山,据险固守。云南省府三次派兵前来征剿,蒋世英三上孤山与省府对抗,省府派飞机投弹轰炸,均未生效。1930年12月17日,省府卫士大队据侦察密报,知蒋世英近日潜往曲江不在岛上,遂趁机设计收买了蒋的亲信,攻其不备,用计潜入孤山,缴获蒋全部武器和造币机器、造枪机械。江川县府认为孤山为匪巢,以捣毁匪巢为由并呈文省府,省府批复,准予办理,于1931年3月10日,将孤山所有建筑尽行烧毁。可惜昔日巍峨辉煌的殿宇,就这样变为了瓦砾废墟。 1950年1月,江川解放之初,海浒金绍云聚乌合之众,组织暴动,大肆劫掠人民,后逃窜至孤山、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进剿,经过半年策划涉险进剿,英勇奋战,金绍云被活捉,后押至玉溪处决。 1979年7月,中国科学院医学生物研究所征用孤山为猿猴养殖场,岛上幸存的常绿灌木丛、竹林、草坪尽遭猴毁,孤山成为光壑秃岭。 1988年11月,江川县人民政府与生物研究所多方协商,达成协议,孤山有偿归还江川。江川县决定将孤山辟为旅游风景区,先后投入700余万元,先行绿化,继之修建亭、台、楼、阁、水榭。在码头建孤山门,往南建七曲桥,接着建南长廊,在烂柯坪上建烂柯亭,鱼乐园建观鱼台(浩然榭),打通扩宽南无洞,成为上下孤山南端的通道,在险峰石上建险峰亭,重建天生桥,在舍身崖上建舍身亭,龟极峰建瀛海楼,振衣岗建史碑亭,孤山顶中部建金山清苑,北部建环玉山庄,孤山北麓建浩然榭,西北部建情人廊,廊两侧分峙春心、秋波两亭,兴修环岛游路及通往各景点的通道。于是,山上曲径通幽,林木繁盛,四季鲜花竞放,空气清新,林荫深处,鸟语花香;楼阁巍峨,金碧辉煌,形成了集游乐、食宿、沐浴为一体的风景区,再现了“巍然形胜冠南洲”的风采。 1993年10月,经玉溪地区财政投资68万元,由玉溪地区计委综合设计所组织施工,建成了从小马沟至孤山的海底电缆工程,孤山从而成为不夜岛,火树银花,浑如白昼。岛上的亭、台、楼、阁都妆点得五光十色,异彩纷呈,在北岸眺望,宛如碧玉盘中盛着的一颗宝石,放出璀璨的光芒,不夜岛的倒影映入水中,晚风起处泛起一层层彩色波涛,游客们都被引入一个霓虹世界,陶醉得流连忘返。 海中之山有仙迹,山中之水为珍泉,抚仙湖在云岭之中,孤山岛在抚仙湖内。可谓山中有水,水中有山。 规模孤山岛面积约84亩,地理位置极佳,南与海门公园风景点几里相隔,北与明星风景点碧云寺上的"莲花峰"俯仰相望,四面环水,距岸约900米。?岛上风光旖旎,景色迷人,堪称旅游胜地,享有"迤东胜迹"之美 誉。抚仙湖湖水碧绿如玉,孤山岛恰似镶嵌在绿玉上的一颗宝珠,故又得名"环玉山"。又因孤山四周碧水环绕,起风之时四周碧水雪浪,又称"水金山"、"瀛海山"。元、明时期,孤山岛为当时滇东胜景,据传曾在岛上建有殿阁楼台,清朝初年,战火四起,社会动乱,孤山的古建筑被彻底破坏,虽康熙年间澄江知府王贞宇重建,也只修了座孤山寺,远不及当年之宏伟,到民国时期就只剩下一座破庙了。孤山北面平缓,西南陡峻,石壁如削,西面有巨石方正平坦,取名"栏柯坪",也叫棋盘石。相传当年的孤山环境幽静胜过天堂,常有仙人来此弈棋消遣,其中有两位流连忘返,坐化为石,人称"双人石"。东面有一石洞称:"仙人洞"。南面有巨石悬崖,由"天生桥"引渡游人至南端的"迎风亭",崖下碧水浩淼,风和日丽之际,不时有青鱼成群结队汇集于此,高峰时可形成三四千平方米的"青鱼阵",竞相遨游嬉戏撒欢,故有"鱼乐国"之称。绝壁上方有块台板,立其上可睹鱼乐国奇景,被称为"观鱼台"。每年旧历六月初六日,当地百姓还在孤山举行庙会。做会期间,人们都要带上自己亲手制作的彩色"米花团"及其他食品,投入湖中,吸引成千上万条青鱼前来受领祭物。 奇观形成原因分析久而久之,现在已形成了孤山岛独有的"青鱼奇观"。青鱼阵以每年的农历七月至十一月为高潮期,逢万里晴空,风平浪静之日,游人皆可大饱眼福,且近前鱼群不散,拍照不乱,悠游自如。如今开辟了出入孤山岛的游览路线,在岛南部建起六柱亭及40米植物棚架;在岛东西部还建起了部分旅游服务设施和游乐设施,增强接待能力,为迎接更多的中外游客奠定了基础。 4、靖江孤山是靖江最早的陆地,原为海上孤岛,成陆于距今约7000-250万年。孤山与天目山、黄山(江阴)同出一脉,是天目山的余脉,也是南通狼山以西、连云港云台山以南苏北平原唯一的山。孤山形似坐狮,高53米,总面积约5.8公顷。山上古木葱茏,大树林立,丛林密布,通体碧绿。孤山的开发时间在距今约1800年。靖江人很早就在山上建成孤山寺等建筑,成为一处宗教的热土。如今山上有蹑云坊、孤山寺等景点,山脚旁建有靖江烈士陵园。每年农历三月三的孤山庙会场面壮观,远近闻名。孤山全貌 孤山忽自拥平沙,下界犹连十万家。天压海门烟雪渺,风搏山寺竹松斜。渔灯明灭缘遥岛,鲛宝参差带落霞。绝顶夜深衣袂冷,愁看北斗是京华。 这是明代靖江县丞韦商臣夜登孤山后写下的《登孤山诗》。 靖江孤山,位于靖江市区北面五六公里的孤山镇,海拔55.6米,周长1.5公里,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是浙江天目山向东北延伸的余脉之一。它虽没有鄱阳湖畔大、小孤山隽秀,也不比广东肇庆孤山俏丽,更不如杭州西湖孤山妩媚……然而,它却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孤”山---长江北岸、南通之上、金陵以下,苏北大平原唯一的一座山,故而颇具盛名。 据史料记载,靖江孤山原先是长江江面上高耸的一块礁石,后因江水冲击,泥沙不断在山脚下淤积,到东汉前后,渐渐形成陆地。陆地不断延伸、扩展,明代弘治元年(1488年),孤山全部登陆,成为这片平原上独特的山峰。 孤山既以“孤”取胜,也以小出奇。孤山东、北、西三面陡峭,只有南坡平缓,东西狭,南北长,远看像一只坐南朝北的大石狮子。所以旧靖江县志上称它“形如狻猊”,就是这个意思。过去山上还有两处自然景观。一处是石舫,在孤山西坡,巨石似船,极有妙趣;一处是仙人洞,在孤山东侧峭壁之上,据说可坐数十人,人们可望而不可及,便传说里面有个仙婆,整天摇着金绞车,能把白棉纱纺成金纱线。可惜这两处景观都因山崩或毁损、或闭塞,只给后人留下美丽的想象。 据传,远在孤山还是茫茫长江中的一座孤岛时,即有名曰“大德”的高僧,来此开荒拓土,降妖伏虎,建寺办道。由于靖江至明成化七年(1471年)方才建县,正德元年(1506年)始有史书编纂,这方面的文字资料不甚翔实。“孤山诗钞”收录了元朝朱一冯的《游孤山》,诗云: 翠微百尺涌江头,蹑屐扪萝快此游。 石磴陡悬苔缝合,梵钟遥度鸟声幽。 千帆影外群山拱,万里流中一柱浮。 薄暮月明天似水,坐来凉气侵高楼。 由此可见,最晚至元代,孤山已有寺庙,而且已具相当规模---陡壁悬崖中有供人攀登的“石磴”、有钟声悠远的寺院“梵钟”、有高处不胜寒的“高楼”…… 孤山“孤”得神奇,让平原上的人们为之陶醉。从明代正德元年(1506年)开始,靖江人就着意修饰它,打扮它,在山上陆续建成以孤山寺为中心的建筑群,使它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 沿着孤山南坡山路拾级而上,半途有座石坊,题额为“蹑云”,故称“蹑云坊”,意即“脚踏云雾而上”。蹑云坊是靖江现存最早的石坊,距今已有近400年历史。两旁石柱刻有楹联:“对此长江左蠡烟波今宛在,位当绝顶西湖风月定何如。”题额和楹联,都是明代万历42年(1614年)靖江知县赵应 手书。这副楹联气势宏大,写出了孤山峻拔秀逸的特点。可惜由于年代久远,如今两侧对联早已剥蚀殆尽,只有“蹑云”二字依旧熠熠生辉。 蹑云坊下,有一块比蹑云坊历史还要悠久的摩崖石刻,见证了孤山的盛名。明嘉靖丙戌年(1526年)夏天,湖南三紫道人易子伯贞曾经在此祈祷上苍,普降甘霖。时人为了纪念这次祈雨,在旁边的巨石上刻下了“嘉靖丙戌年夏湖南三紫道人易子伯贞祷雨于此”的碑文。 走过蹑云坊向东,地势稍平,不远处有关圣大帝祠,折转向西有土神祠,再向西转而向北为山门,门东有三茅真君祠,门西高坡为仙人台。此处古柏参天,葱郁一片。古柏丛中有庵,叫观音庵。正北有重门,进入重门就到东岳行宫,也就是孤山寺的正殿。殿内有佛像百尊,金碧辉煌,流光溢彩,一峰之上,佛道比邻,正应了“天下名山僧占多”的诗句。孤山寺后有“不孤亭”,翘角飞檐,雕梁画栋。后山顶上有“望江楼”,登楼远眺,澄江如练,平畴百里,其景色确实不逊于“西湖风月”。由于战火频仍,除蹑云坊尚存遗迹外,其余建筑都在民国时毁圮,只是从史料记载上,仍然可以想象当年孤山的壮丽景象。 山色秀美,建筑宏伟,加上美丽的神话传说,使得孤山以极为丰富的文化蕴藉而受到骚人墨客和历任县官的青睐。他们登临抒怀,诗文唱和,对孤山尽情地礼赞,光载入旧县志的赞美孤山的诗,就有数十首之多。有些诗意境优美,艺术性很高,成为流传千古的佳作。明代靖江知县朱勋散文《孤山记》则从军事角度叙述孤山的价值:“……更立重兵,俾此山与狼、 (指南通狼山、镇江 山)上下响接,则外可控制江北,内可以固江阴藩篱,彼诸不轨,能飞渡哉?”这说明当时近江兀立的孤山地势十分险要。 文人雅士喜爱孤山,普通百姓更把孤山当作圣土膜拜。靖江民间有名谚语,叫“三月三,上孤山”。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孤山举行庙会,靖江和周邻泰兴、如皋等地的善男信女纷至沓来,朝山进香,人流潮涌,摩肩接踵。有民歌记载了这一盛况: 三月初三雨蓬松,西沙香客总奔东。靖江有个孤山节,年年烧香到山中。诚心去把孤山上,不怕毛雨顶头风。近者一去二三里,远者来之有车工。父子夫妻昆弟友,朋友信众一路同。肩上掮来手里抱,背上又驮小孩童。路上行人无其数,百花开放满园红。 除了进香,顺带还要赶集,山下就是盛大的节场,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商品,除农用器具、日用杂货之外,少不了孤山特产---“泥狗子”。艺人们在烘烤前已钻出孔眼,烘烤后再涂上彩漆,既能吹响,又可把玩,孩子们都爱不释手。现在山脚下的地摊上还有出售,“ ”的哨音,洋溢着孩子们的欢乐,更唤起大人们童年的记忆。 几百年来,孤山的景物发生了很大改观,当年的建筑更是所剩无几,连许多神话传说也渐渐不为人知。但与此同时,孤山这座集中了靖江自然与人文奇观的“宝山”,日益受到靖江人民的重视和保护。1993年起,孤山的开发已列入靖江市政府的建设计划,当年就恢复了“三月三”孤山庙会,盛况不逊当年。靖江市政府和孤山镇政府还对孤山上下的建筑和景点制定了具体的规划。十余年来,孤山寺先后兴建了山门殿、观音殿、大雄宝殿、三宝楼等设施。寺内6.5米高汉白玉观音像以及8米高铁铸药师佛像,是周边地区同材质中最大的佛像。 如今,孤山景观区依山傍水,山与水相媲美,山与树互映衬。景观区内曲径通幽,寺院梵音。漫步山前绿草如茵的广场,游廊、古树、曲径、美石……仿佛一眨眼,走过岁月尘烟的孤山洗去了尘埃,让人眼前豁然一亮!登上孤山,山更青,林更幽,晨钟暮鼓,香烟缭绕。徜徉其间,可看长廊诗抄,可赏妙曼佳音,可观日出江影。这正是: “三月莺花堪载酒,一是冠盖此披襟。沧波浩渺迷蓬岛,香界迢遥出梵音。” 5、孤山涵义monadnock 显著超出周围地区一般高度,由基岩构成的孤立的丘陵。由于具有较耐风化的岩石成分,而作为侵蚀残馀遗留下来,通常由石英岩或节理发育不好的块状火山岩组成。同热带类似的岛山不同,孤山是在潮湿的温带地区中形成的。其英语原名取自美国新罕布夏州南部的蒙纳诺克(Monadnock)山。乔治亚州的斯通山(石头山)也是个很著名的例子。 6、福建孤山孤山里许,在湖中央。其阴有陈内翰景著祖茔。石上有篆书“定远伯玠陈公之墓”八字。山之阳水田若干亩。树木荫翳、华实盈畴,如隔尘寰,非方舟不能至。先时亭台梵宇,岁久倾圮。国朝万历十五年,郡守江铎建亭山颠,匾曰:“三山别岛”,门以东建门一区,竖叶内翰向高所撰《水利碑记》。 王恭《湖山图歌》:“大梦积飞翠,朝夕侵我庐。严高湖上水,色映灵台虚。越王城外三山峭,散帙鸣琴亦高妙。半榻闲云鹤梦清,一廉初日藤花笑。顾予性癖爱清晖,终日相过尽醉归。几度离家声别调,何时恩许卸朝衣。黄花九日高楼酒,无那明朝又分手。座中应感去年人,马上空攀未霜柳。酌酒看山兴暂同,君家兄弟气如虹。萍踪自愧无南北,聊寄相思水墨中。” 王褒《题西湖山水》:“我昔曾游西湖上,层峦叠嶂森相向。白云雨后闲卷舒,湖色山光共摇飏。浮云虚阁若蓬瀛,酒旗摇曳风前轻。弹棋击筑多乐事,飞觞促席争逢迎。孤村远屿渺何处,落日行人自来去。樵子将归渡口船,渔舟夜宿鸥边树。朅来湖里观画图,满座词客争喧呼。隔墙呼酒取一醉,令人却忆高阳徒。” 高谷《答傅子拟筑宛在堂》:“南洲五月湖水平,荷花万顷湖山明。放舟邀客钱已办,题诗寄予堂欲成。渚鹤沙鸥底自性。松云萝月若为情。眼中万事不须问,吾与尔曹当远行。” 傅汝舟《拟筑宛在堂招高子偕隐》:“城外西湖烟雾光,孤山宛在水中央。门开独树悬青磴,迳绕千花上碧堂。兰艇桂桡操自稳,药房荷榻卧偏长。秋波不隔寻真路,乘兴须君到隐乡。” 陈椿《暮春湖心亭集同社诸子》:“西湖一望何寥廓,太守严高往年凿。秀色平分欧冶池,晴光倒浸无诸郭。澄澜高阁郁崔嵬,画栋朱廉对水开。兰桨却藏回岸曲,菱歌疑自断桥来。岧峣乌石天边起,粉堞森森还百雉。三竺霏微翠霭中,五城仿佛丹青里。阁道遥连大梦山,层峦飞瀑响潺湲。山中胜迹多磨灭,山下游人空往还。朅来狎客当清燕,风送湖心云几片。丽藻争夸邺下才,新知并属吴中彦。可怜江国春欲残,点点飞花落水湾。相呼且尽杯中物,莫遣分携兴易阑。”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