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勾兑门 |
释义 | 1 东来顺果汁事件2011年8月,位于南河沿大街的东来顺华龙街店鲜榨果汁系“果粉”勾兑。据了解,“鲜榨果汁”的制作、售卖过程。该店鲜榨果汁是用“果汁伴侣”、添加剂和少量果肉勾兑而成,1扎成本大多控制在10元左右,售价却达五六十元。 ◎ 事件起因2011年8月11日晚,市民王女士和朋友到东来顺华龙街店吃火锅,在服务员的建议下点了一扎68元的鲜榨水蜜桃汁,端上来的水蜜桃汁却令她大跌眼镜:果汁香味浓郁,颜色鲜艳,“甜得发腻”。王女士凭经验断定这扎果汁并非鲜榨,她怀疑是店方用添加剂勾兑而成。华龙街店是东来顺在本市所有连锁店中,唯一通过HCCP认证(一种国际食品安全管理认证)店面,并且多次被评为国家级会议指定餐厅。“这么高级的饭店,用勾兑代替鲜榨欺骗消费者,实在让人难以接受。”王女士说,她担心添加剂来路不明,工作人员操作不规范、掌握不准用量,有损消费者健康,损害消费者经济利益。 ◎ 事件发展◎ 暗访2011年8月15日上午,相关人员来到位于东城区南河沿大街的东来顺华龙街店,以应聘服务员为由进入饭店。一名潘姓女店长对其进行了简单面试后,称店内人手不足,可以随时上班,每月工资为1600元。开工前,店长要求此人提供身份证和户口簿复印件,但此人以忘记带为由未提交。18日上岗,店方未要求出示健康证、身份证件,仅凭一个手机号码,便开始了服务员的工作。根据HCCP认证的相关规定,员工必须经过严格培训方可上岗,健康证是入职的首要条件。 但东来顺华龙街店的服务员大多没有健康证,直接上岗实践,此前未经任何培训。店内厨房仅对员工开放,制作果汁的操作平台相对隐蔽。借打水的机会,该名人员进入厨房,一位身穿白色工作服的女孩正在准备制作梨汁。她先从冰箱内拿出一个梨,削皮、切开后放入已加好水的榨汁机内打碎,之后用漏勺将梨渣过滤。靠墙的橱柜上摆放着一排写有各种口味的“果汁伴侣”,红枣、椰子、番茄、苦瓜、黑米、各种水果、蔬菜、五谷的“伴侣”多达一二十种。随后,该工作人员把过滤后的梨汁重新倒入榨汁机,从橱柜上取出标有梨味的“伴侣”,用量杯衡量后倒入榨汁机,最后加了两勺白色粉状物和一些水再次搅拌。该工作人员将榨汁机内的果汁倒入一个容量为1升的量杯内,48元一扎的“鲜榨果汁”就可以上桌了。 ◎ 调查8月25日晚,两名食客来到东来顺华龙街店,服务员推荐该店的自制饮料,称“鲜榨果汁健康营养,销售量非常不错”。该店一层近20张餐桌上,几乎一半的客人选了鲜榨果汁。可以看到,玉米汁色泽呈均匀的淡黄色,相对黏稠,香味浓重,橙汁非常清澈,玻璃杯底有少量的沉渣。服务员称,果汁采用台湾工艺纯手工鲜榨,不添加任何添加剂。对方解释称果汁确实通过“浓缩汁”调制,但保证安全。店长潘女士称,店内自制饮料的宣传栏里称“鲜榨果汁”并非“纯鲜榨果汁”,“我们的果汁里是有果肉的,添加浓缩液是为了改良口味”。她表示,所有东来顺连锁店中,只有该店使用自制果汁,自制饮料外包给原料提供方,店方可以保证饮料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在该店公示的《北京市餐饮服务单位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备案表》中,自制饮料一栏写有“不使用添加剂”。潘女士称,备案只针对食品添加剂,不包含饮料。 从后厨了解到,东来顺华龙街店所用的“果汁伴侣”名为“现榨果汁伴侣”,销售商为北京靓果园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靓果园公司),地址在北京市昌平区某工业城内。8月24日,靓果园公司市场部负责人岳先生称,东来顺的确与公司方有合作,公司为对方提供“果汁伴侣”和果糖、果粉(均为食用添加剂)。在“果汁伴侣”配料中,发现有浓缩果汁和安赛蜜、实用色素等各种增甜、提色的添加剂。在对方提供的价目表中,“玉米伴侣”、“芦荟伴侣”、“奇异果伴侣”等产品中,每桶2.2千克,价格为75元,可调制25扎到28扎饮料。果粉每千克85元,可冲250扎,果糖每千克约26元,可冲120扎。“除去水果的价钱,每扎成本也就是3块5。”岳先生称。在朝阳区东郊市场和大洋路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内,各种“果汁伴侣”、“奶茶伴侣”、“浓缩果汁”鱼龙混杂。一位售卖此类产品的店老板称,一般的顾客是水吧、中小餐馆、路边小店,夏天是销售旺季,月销售量达数千瓶。 ◎ 相关规定据了解,鲜榨果汁内不得含有添加剂,商家打着“鲜榨果汁”名义销售勾兑饮料,涉嫌虚假宣传,是欺骗消费者的行为。消费者掌握相关证据,可向工商部门投诉。卫生监督所工作人员透露,从安全角度讲,消费者尽量不要选择喝勾兑的饮料,如果认为对方勾兑的饮料有安全隐患,经过检测发现确有指标超出的状况,可向卫生部门举报。2010年7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对《餐饮服务单位现榨饮料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新规拟规定,采用浓浆、浓缩汁、果蔬粉调配而成的饮料,不得称为鲜榨饮料,制作鲜榨果汁,超过两小时将不得销售。 中国饭店协会正在制定《饭店餐饮业鲜榨果蔬汁标准》,但尚未敲定范本。根据《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违反此规定,可处以五千元以下罚款。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利用新的食品原料从事食品添加剂新品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生产,需经过安全性评估,违反规定最高可罚10万元,情节严重的,可吊销许可证。 2 山西陈醋事件勾兑门,就是关于勾兑醋的一系列事件。山西省醋产业协会副会长王建忠“自爆家丑”,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市面上的山西陈醋95%为勾兑醋,且大多添加防腐剂。8月6日,中广网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播出了“市场上山西陈醋95%为醋精勾兑、多添加防腐剂”的消息,将山西老陈醋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2011年8月9日在食品安全备受社会关注的当下,“勾兑”、“防腐剂”这样的字眼在挑动公众敏感神经之余,也使名传天下的山西老陈醋陷入信任危机,深陷勾兑门,各媒体争相报道。 ◎ 事件起因山西醋产业协会副会长王建忠在接受采访时爆出:市面上的山西老陈醋95%都是勾兑醋。醋精本身不含营养成分,勾兑比例掌握不好的话,还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国家目前虽有所谓配制食醋的标准,但尚无手段检测出勾兑的是不是工业级冰醋酸,以及勾兑比例是否合乎标准。 8月6日,中广网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播出了“市场上山西陈醋95%为醋精勾兑、多添加防腐剂”的消息,将山西老陈醋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在食品安全备受社会关注的当下,“勾兑”、“防腐剂”这样的字眼在挑动公众敏感神经之余,也使名传天下的山西老陈醋陷入信任危机,深陷勾兑门,各媒体争相报道。 ◎ 事件发展8月7日上午,山西醋业协会很快发表声明:山西所产山西老陈醋、山西陈醋全部是纯粮酿造,根本不存在醋精勾兑,更没有所谓的95%为醋精勾兑一说;王建忠不负责任的言论和行为已经严重损害了山西省醋产业协会的声誉,严重侵害了山西醋产业的健康发展。 王建忠主动请辞 8月8日王建忠在接受某媒体采访时也曾改口称“这是采访我的记者对行业不熟悉,对我讲的话的一种误读误报”,但鉴于之前发表的言论对山西食醋行业造成的影响,原省醋产业协会副会长、山西金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忠向协会提出申请,主动辞去其"山西省醋产业协会副会长"职务,而协会也已经同意其辞去职务。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