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钩子理论
释义

理论简介

钩子理论,是由伟大的80后思想家肖振宁提出的,关于记忆方面的理论。

人的大脑就像是一块钉满了钩子的板,钩子就是储存记忆的地方。这些钩子没有规律杂乱地散布在这块板上。如果东西挂在了钩子上,则说明是被记住了。

详实内容

人的大脑就像是一块钉满了钩子的板,钩子就是储存记忆的地方。这些钩子没有规律杂乱地散步在这块板上。这块板子就像是永远立在身后的平行物,当人们把记忆放入大脑的时候,就像是把小袋子网身后的板上扔,有可能牢牢地挂在钩子上,有可能哪儿都没挂住直接掉到了板沿下。如果小袋子挂在了钩子上,则说明是被记住了。

理论发展

理论提出者进一步阐述了板子的材质。它是一块能够将钩子吸附于其上的光滑平面。即记忆本身无法直接依附于平板。而钩子与平板间的关系,也不固定。即钩子可能会在平面上游移。当所挂之物太重时,钩子可能会沿着平板下滑,直到掉在板沿下。

应用实例

现象一:

工作中大事小事不断,一件件接踵而来,答应同事的事情,接下上司吩咐的任务,随即忘却。

理论解释:

这时的你,就像是不断地接过小袋子扔到后面的大平板上,可以想象小袋子噼里啪啦地砸向大平板,弹开的弹开,掉落的掉落,最终能够挂在钩子上的少之又少。这就是为什么,明明刚答应过别人的事情,转眼完全不记得了,因为小袋子根本就没有挂在钩子上。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17:4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