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钩虾 |
释义 | 钩虾(gammarid)是端足目(Amphipoda)钩虾科(Gammaridae)甲壳动物。为本目约80个科中最大的一科。有时指钩虾属(Gammarus)而言。具端足类的基本体型,体两侧扁平,胸部有7对步足(前两对通常较大),腹肢6对,前3对用於游泳,後3对用於在硬物上行动。体长约5∼30公釐(0.2∼1.2吋)。近200属,1,200种。只见於北半球,多在淡水中,少数在咸淡水和沿海。多栖于水生植物丛中,大部分取食有机碎片。卵和幼体在成体腹面的孵育囊中发育。 简介端足目最大的亚目。头部仅与第1胸节愈合,头部和复眼一般较小,无柄,有些种无眼;腮足内肢一般分节。本亚目已知有91科,880余属,约6000种绝大多数海生,也有一些淡水种。在中国海区常见的有钩虾科、双眼钩虾科、蜾蠃蜚科等。 分布钩虾类海产种分布于热带、温带及南北极带海域,生活于潮间带、潮下带和深海。大洋深渊的种类稀少。它们大多数为底栖性种,或生活在海藻间,或潜藏在沙中,或栖息于特殊的管或洞穴中。活动时爬行或侧卧弹跳式游泳,也有少数为浮游性种。钩虾主要捕食动、植物的腐质和碎屑。 形态钩虾的个体变化多样,主要与它们的生境密切相适应,如管栖或穴居的蜾蠃蜚,可将分泌物与泥沙形成栖管或在洞穴栖息,具有巨大呈足形的第二触角,身体变得背腹平扁;潜沙栖居的双眼钩虾科,具有平截的额角和透镜状的2对单眼;沙栖的合眼钩虾科(Oedicerotidae)具有帽檐式发达的额角,两眼大而集中在头部背面;游泳性种类身体较纤细,具有很多长刚毛;海藻间生活的种类第一触角多具副鞭等。 个体多数在10毫米左右,也有体长小于1毫米者,最大深海种北极种个体可达140毫米。钩虾类的很多种是海产养殖业的重要饵料,如蜾蠃蜚的某些种是对虾人工养殖的主要饵料种之一,已人工大量繁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