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钩吻
释义

钩吻是葫蔓藤科植物葫蔓藤,一年生的藤本植物。其主要的毒性物质是葫蔓藤碱。据记载,吃下后肠子会变黑粘连,人会腹痛不止而死。一般的解毒方法是洗胃,服碳灰,再用碱水和催吐剂,洗胃后用绿豆、金银花和甘草急煎后服用可解毒。

中文学名:钩吻

拉丁学名:Gelsemium elegans (Gardn. et Champ.) Benth

别称:胡蔓藤、大茶药、断肠草、大炮夜、野蔓、黄猛菜

科:马钱科

属:钩吻属

基本信息

物种中文名:钩吻

种拉丁名:Gelsemium elegans (Gardn. et Champ.) Benth.

种别名 :胡蔓藤、大茶药、断肠草、大炮夜、野蔓、黄猛菜

属中文名:钩吻属

属拉丁名:Gelsemium

科中文名:马钱科

科拉丁名:Loganiaceae

中国植物志:61:251

英文植物志:15:329

概述

钩吻还有一说是雷藤(《中药大辞典〉),同样的还有荔枝蒂、生豆浆等。雷公藤生于山地林缘阴湿处。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及西南地区。根秋季采,叶夏季采,花、果夏秋采。

主治:金疮乳滞,中恶风,咳逆上气,水肿,杀蛊毒。

考证

出自《神农本草经》。

1.《吴普本草》:秦钩吻,生南越山或益州。叶如葛,赤茎,大如箭,方根黄色。或生会稽东冶。正月采。

2.《南方草木状》:冶葛,毒草也,蔓生,叶如罗勒,光而厚,一名胡蔓草。

3.《雷公炮炙论》:钩吻治恶毒疮效。其地精杀人。采得后捣绞自然汁入膏中用,勿误饵之。

4.《别录》:钩吻,折之青烟出者,名固活,甚热,不入汤。生傅高山谷及会稽东野。

5. 陶弘景:五符中亦云钩吻是野葛,言其入口则钩人喉吻。或言吻作挽字,牵挽人肠而绝之。核事而

言,乃是两物。野葛是根,状如牡丹,所生处亦有毒,飞鸟不得集之,今人用合膏服之无嫌。钩吻别是一草,叶似黄精而茎紫,当心抽花黄色,初生既极类黄精,故以为杀生之对也。或云钩吻是毛茛,此本及后说参错不同,未详云何。

6.《唐本草》:野葛生桂州以南,村墟闾巷间皆有,彼人通名钩吻。亦渭苗名钩吻,根名野葛。蔓生,人或误食其叶者,皆致死,而羊食其苗大肥,物有相伏如此,若巴豆,鼠食则肥也。陶云飞鸟不得集之,妄矣。其野葛以时新采者,皮白骨黄,宿根似地骨,嫩根如汉防己,皮节断者良,正与白花藤根相类,不深别者,颇亦惑之。其新取者折之无尘气,经年已后,则有尘气,根骨似枸杞,有细孔者,人折之,则尘气从孔中出,今折枸杞根亦然。《经》言折之青烟起者名固活,为良,此亦不达之言也。且黄精直生如龙胆、泽漆,两叶或四五叶相对。钧吻蔓生,叶如柿叶。《博物志》云,钩吻叶似凫葵,并非黄精之类。毛茛是有毛石龙芮,何干钩吻。

7.《本草纲目拾遗》:野葛,人食其叶,饮冷水即死,冷水发其毒也。南人先食蕹菜,后食野葛,二物相伏,自然无苦。取汁滴野葛苗,当时菸死,其相杀如此。

8.《岭表录异》:野葛,毒草也,俗呼为胡蔓草,误食之则用山羊血解之。

9.《梦溪笔谈》:钩吻,《本草》一名野葛。主疗甚多,注释者多端,或云可入药用,或云有大毒,食之杀人。予尝到闽中,土人以野葛自杀或误食者,但半叶许入口即死。以流水服之,毒尤速,往往投杯已卒矣。予尝令人完取一株观之,其草蔓生,如葛;其藤色赤,节粗,似鹤膝;叶圆有尖,如杏叶,而尖厚似柿叶,三叶为一枝,如绿豆之类,叶生节间,皆相对;花黄细,戢戢然一如茴香花,生于节叶之间。《酉阳杂俎》言花似栀子稍大,谬说也。根皮亦赤,闽人呼为吻莽,亦谓之野葛,岭南人谓之胡蔓,俗谓断肠草。此草人间至毒之物,不入药用,恐《本草》所出,别是一物,非此钩吻也。

10.《纲目》:钩吻,虽名野葛,非葛根之野者也。或作冶葛。王充《论衡》云,冶,地名也,在东南,其说甚通。广人谓之胡蔓草,亦曰断肠草。入人畜腹内,即粘肠上,半日则黑烂,又名烂肠草。滇人谓之火把花,因其花红,而性热如火也。岳州谓之黄藤。按《岭南卫生方》云,胡蔓草叶如茶,其花黄而小,一叶入口,百窍溃血,人无复生也。时珍又访之南人云,钩吻即胡蔓草,今人谓之断肠草是也。蔓生叶圆而光。春夏嫩苗毒甚,秋冬枯老稍缓,五、六月开花似柳花、数十朵作穗。生岭南者花黄,生滇南者花红。

11.《植物名实图考》:自古言钩吻、黄精相似,无有指为断肠草者。《神农本草经》一名冶葛。冶葛,后人以为断肠草。毒草断肠,品非一种。《南方草木状》冶葛一名胡蔓草,不言即钩吻。自苏恭始以苗为钩吻,根为野葛,深斥陶说之非,谓其叶如柿,如凫葵,则即今岭南之大叶断肠草矣。沈存中《药议》,亦以钩吻为即断肠草,然又云断肠草人间至毒之物,不入药用,恐《本草》所出,别是一物,非此钩吻。则存中未敢以钩吻、黄精相似之说,确然断为误也。《本草纲目》胪引断肠草以实钩吻,大抵皆集众说,非惟末见钩吻,盖亦未见断肠,凭臆订讹,遂以草之至毒者,惟岭南胡蔓一物矣。考《吴普本草》,钩吻或出益州。碧鸡、金马,开元后已沦南诏,苏恭诸人不识益州之钩吻固宜,医家于毒草不曾试用,展转致舛,亦无足怪。余至滇,遣人入山采药,得似黄精、玉竹者二草,其标识则曰钩吻、汉钩吻。钩吻叶如竹,与黄精同而矮小,叶生一面,花、实生一面,弃掷皆活,殆即雷斅所谓地精,俗云偏精,其偏者不止叶不相当而已。汉钩吻似玉竹,叶如柳、如龙胆草,而叶端皆反钩,四面层层舒叶开花,花有黄白者,亦有红者,盖陶说所谓当心开花,而雷说所谓毛钩也。乃召土医而询之,云黄精、钧吻,山中皆产,采者须辨别之,其叶钩者有大毒。然则钩之得名,非以其叶如钩邪?偏精有毒稍轻,形偏,则性亦偏矣。钩吻,《神农本草经》下品,相承以为即冶葛,今之断肠草也。询之闽、广人,云有大小二种,大者如夜来香叶,蔓生植立;小叶者如马兰,性尤烈。李时珍所谓黄藤,乃莽草根也。又云:滇人谓之火把花。盖即《黔书》所云花赤如桑椹者。同为恶草,非止一种。

形态特征

缠绕常绿藤本,枝光滑。叶对生,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渐狭或近圆形,全缘。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花淡黄色;花冠漏斗状,内有淡红色斑点。蒴果卵形。种子有膜质的翅。花期8-11月;果期11月至翌年2月。

【类金银花】

“断肠草”又名“钩吻”,根浅黄色,有甜味。它全身有毒,尤其根、叶毒性最大。在实际生活中,市民往往容易把“断肠草”误看成金银花,但“断肠草”和金银花之间并不是不能辨别。江西省中医院罗教授为我们支招:首先看枝叶的外形。断肠草“ 断肠草”一般枝叶较大,叶子呈卵状长圆形,叶面

光滑。而金银花枝叶较细,较柔,枝条上常带有细细的白色绒毛。其次,看花朵的着生方式。断肠草的花一般生长在枝条的关节处和枝条的顶端,而且其花是呈簇状生长,一个关节处往往有多朵花。而金银花主要生长在枝条的关节处,花朵成对状,一个关节处一般只生长两朵小花。另外,花朵的形状和色彩有所不同。断肠草花冠黄色,花形呈漏斗状,是合瓣花,长1~1.6厘米。而金银花的花冠呈唇形,花朵呈喇叭状,是离瓣花,花筒较细长,花也比断肠草的花小,并且金银花初开时花朵为白色,一两天后才变为金黄,新旧相参,黄白衬映,故名“金银花”。

据南昌大学医学院王教授介绍,“断肠草”的毒素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和加强睡眠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皮肤病、癞子以及毒蛇咬伤、刀伤等,但此草在我省还未开发利用。误食“断肠草”会在短时间内呈现烧心、头痛、恶心呕吐、口吐白沫、腹痛不止等中毒症状,一旦误食应尽快送医院。

断肠草常被误为金银花

人们常常将断肠草误认为金银花而误食。其实,金银花黄白相间,而且花比钩吻花要长得多。

2005 年底,广东韶关市曲江区某职业学院的3名学生在登山途中采摘回一丛鲜嫩的“金银花”。回到宿舍后,他们将“金银花”用开水泡着喝,并邀请舍友一起品尝。10多分钟后,9名服用“金银花”水的学生接连出现中毒症状,虽及时送到医院抢救,但仍有一人死亡。经检验,误食的“金银花”就是断肠草。

地理分布

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南、贵州、云南;中南半岛、缅甸、印度、印度尼西亚等.

【湾里山沟发现“断肠草”】

随着春季的到来,各种植物开始进入花季,各路人马也将“杀进”山里,采集多种植物的花瓣入药或泡茶。其中具有清热解毒功能的金银花历来受到“花迷”的青睐。记者了解到,在我省的部分山区就分布着一种酷似金银花的毒草——断肠草。这种毒草最近在外省断肠草已经连夺数命。记者通过寻找得知,这种“最毒植物”在南昌也有。

【毒草多分布于赣南山区】

为了揭开“断肠草”的神秘面纱,记者专程前往南昌市湾里区寻找其踪影。在湾里洪崖景区内,记者采访了几位工作人员,对方均称山里有“断肠草”。记者只身前往山中寻找,在山脚下转悠了近半个小时后,记者没有发现“断肠草”的踪迹。

当记者爬到半山腰时,在离洪崖景区内的江西南昌浑圆武术院100米左右的山道旁,看到了一簇嫩绿的爬藤植物,经专家分析,此草正是剧毒“杀手”断肠草,在树阴浓郁,土地湿润的山道旁,每隔几米记者就能看到这种植物。

发现“断肠草”的踪迹之后,记者敲开了附近的南昌浑圆武术院的大门。据一位刘姓工作人员介绍,该校迄今为止没有人因误食野草或野果而中毒,学校也不允许学生采摘山上的野生植物。

山下的居民皮女士告诉记者,山上的草药比较多,但附近的居民一般不会去采,大伙都不懂,怕中毒。翠岩寺里的工作人员小王说,他们寺里也不会上山采草药,但外面有些人会过来采。景区下面的大宇学院机电系学生张杰说,他们学校也很少组织学生上山去玩。

江西省是一个毒草分布比较广泛的地区。据省中药研究院李教授介绍,“断肠草”在我省各地都有分布,但主要集中在赣南和井冈山的边远山区,一般生长于山地林下,沟边草地等阴凉地带,一旦误食将有生命危险。所以,专家提醒,立春之后,很多植物都破土生长,其中不乏一些毒草,所以市民在出游时,对不能确定的植物千万不要食用。

生 境

此草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省份,喜欢生长在向阳的地方。

由来典故

神农氏从小就聪明过人,经常帮助周围的人解决一些难题。相传神农有着一副透明的肚肠,能清楚地看见自己吃到腹中的东西,当他看到百姓因疾病而无药医治的时候,他的心里非常着急。为了寻找能解除群众疾病苦痛的药材,他常年奔走在山林原野间,遍尝百草,哪怕中毒也在所不惜。

神农一日而遇七十毒的说法也因此而广为流传,那一天神农看到一些翠绿的叶子而且有淡淡的飘香,于是摘下一片服下。可是意想不到的是,这片叶子通过他的腹内竟然将胃肠搽洗得特别清爽,于是神农就将这种叶子常常带在身边以便解毒之用。

自那以后只要毒草在腹中作怪,神农就立即吞些这种叶子,神农尝试了很多有毒的植物,都能化险为夷。直到有一次,神农在一个向阳的地方发现了一种叶片相对而生的藤,这种藤上开着淡黄色的小花,于是神农就摘了片叶子放进嘴里咽下。可是令他意想不到的是毒性很快发作,出现了一些不适之感。神农刚要吞下那种解毒的叶子,却看见自己的肠子已经断成一截一截的了,不多久,这位尝近无数草药的神农,就这样断送了自己的性命,因此这种植物也人们被称为断肠草。

毒 性

全株有剧毒,根、嫩叶尤毒。本植物在中国历代本草中均列为毒品,剧毒,并可迅速致死。一般不作药用,但有些地区仍用来治疗风湿痹痛等难症。极少量叶混入蔬菜而误食或药用过量以及服毒自杀等情况往往造成死亡t3—o。内服钩吻茎叶10g(2—12叶)或根2—8g或嫩芽10—38个即

能引起中毒。偶有用根3克或嫩芽7个煎水内服或咽下而死亡者。还有报道食人其茎、叶的液汁约30滴,在1小时内发生死亡。据采掘过钩吻根的人介绍:鲜根初闻似乎有芳香之味,继之则有令人昏迷之感,再闻则有非退避片刻不可之惧。云南某一中毒事例中,有4人分别服用茎1—38后出现睁不开眼,视物模糊,全身无力而沉睡2—3日。钩吻花粉亦有剧毒,人食用含有花粉的蜂蜜亦可发生严重中毒症状,甚至死亡[35,36]。钩吻对神经系统的作用很强,主要症状有眩晕、言语含糊、肌肉松弛无力、吞咽困难、呼吸肌麻痹、共济失调、昏迷,还可见复视、散瞳、眼睑下垂等,甚至出现沉睡。其次,消化系统症状:口腔、咽喉灼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便秘、腹胀等。循环和呼吸系统症状:面红、早期心跳缓慢,呼呼快而深,继之心搏加快、呼吸慢而浅、不规则,渐至呼吸困难和麻痹,体温及血压下降、四肢冰冷、面色苍白、虚脱,最终呼吸麻痹而死亡。上述中毒症状出现的快慢程度与服入方法有关,但与服用剂量的关系不明显,根煎水服或食新鲜嫩芽,多数立即出现症状,在1—8小时内死亡。中国民间解毒方法用新鲜羊血趁热灌服疗效甚佳,已得到临床验证。不少农村用以杀灭害虫。猪、羊食其叶不但无毒,而且还有令其毛泽光润、增肥和防瘟之效。《本草纲目》曾谓:“断肠草”人误食其叶者致死,而羊食其则大肥,但羊血中是否含对抗或中和钩吻毒的化学物质尚需进,步研究。据说神农氏遍尝百草时,就是品到了断肠草而被毒死.

化学成分

全株主要含生物碱,为其重要的有毒成分。从此植物中已分离到16种生物碱,其中确定结构的有钩吻素甲、N—甲氧基钩吻素甲、六钩吻素丙、丁;戊、子、己、钩吻定、钩吻绿碱和胡蔓藤碱丙等10种。在植物内以上各种生物碱的种类和含量可因产地不同而略有差异。广东产的钩吻根中曾分离得到钩吻素子、卯、丁和戊;由福建产的得到过钩吻素甲、于、卯、丁;而从广西所产钩吻根、茎中分离得到10种以上生物碱,如钩吻素甲、N1—甲氧基钩吻素甲乙钩吻素丁、子、戊、卯、钩吻素己、钩吻素庚以及胡蔓藤碱乙、丙、丁和钩吻绿碱等。这些成分的毒性和中毒症状基本相似。除N1—甲氧基钩吻素甲能使小鼠活动增加外,其它都使动物活动减少、静伏或共济失调,在给药后可迅速出现中毒症状,一般在10分钟左右,伴有呼吸抑制,大部分动物在1小时左右发生阵发性惊厥甚至死亡。几种主要生物碱的化学和毒理:钩吻素甲T.G.Wormley在1870年首次全面研究了美洲钩吻中的活性成分,并分离得到了无定形状的钩吻素甲。1883年A.W.Gcrrard得到了它的结晶。以后有不少人试图用化学降解的方法来阐明其结构,但一直没有成功。1959年Lovell等人通过X—衍射、Conro等人利用核磁共振谱才最后确定了其复杂的结构。钩吻素甲是神经性痉挛毒物,对心脏也有作用。大剂量时还有降压作用。兔子皮下注射的MLD是0.5mg/kR,也有报道为0.1mg/kg,静脉注射剂量是0.8mg/kg。在静脉注射4mg/kg以上剂量,狗产生心动徐缓,而小剂量时却降低迷走神经的张力并产生心动过速,在60mg/kg剂量下能出现阵发性惊厥。对平滑肌等小剂量时呈兴奋,而大剂量时为抑制作用。钩吻素甲的作用机制比较复杂,它还有很弱的5—羟色胺样的作用,能抑制神经细胞组织及血浆中的胆碱酯酶。对描的脊髓有弱的士的宁样作用。电泳下给药,可以减轻甘氨酸的抑制作用,但不能减轻r—氨基丁酸对脊髓神经和雪旺氏细胞的抑制作用。它没有箭毒样的作用,也没有神经节的阻断作用,对巴比妥无协同作用。对心脏无拟交感神经样作用,也没有拮抗副交感神经药物的作用。钩吻素甲在英国曾作药用,口服或腹腔注射钩吻素甲,在远低于毒性剂量下有显著的止痛作用,钩吻素甲0.5—2mg与阿司匹林300—500mg混合组成一种镇痛剂,可治疗三叉神经痛和偏头痛,但使用时要注意它对呼吸的抑制。钩吻素丙钩吻素丙是在1915年首次从美洲钩吻中分离得到的,Stevenson和Sayre将它命名为“sempervirine”,后来赵承嘏也从这种植物中分离出一种命名为“sempervine”的生物碱,后经证明它们为同一种物质[8]。

1959年Janot等人又从中国钩吻中得到,统一称为“sempervirine”。1949年确定了它的结构并用合成的方法作了进一步证明,它存在着两种互变异构体,较为稳定的是(B)。钩吻素丙的毒理作用相似于土的宁。中毒兔出现呼吸减慢,尖叫和肌肉抽搐,产生士的宁样惊厥。3—5mg/kg剂量对兔子有轻微的催眠作用。无扩瞳作用,但能造成流泪和眼球充血。0.15mg/kg可使蛙安静,呼吸困难,四肢麻痹并在4小时内死亡[8]。最近国外报道了它的抗肿瘤活性。钩吻素丁最初由赵承嘏从美洲钩吻提取得到,取名为“koumicine”,1961年刘铸晋等从中国钩吻中也得到了它,最近由金浩容等确定了其结构,实为已知化合物阿枯米定(9kuammidi—ne)。给兔子静脉注射钩吻素丁盐酸盐0.5mg/kg,出现安静,发抖和运动失调,四肢无力,呼吸慢而有间歇,最后可恢复正常。0.7mg/kg上述症状加重,可在50分钟内由于呼吸抑制而死亡[8]。钩吻素子钩吻素于是中国钩吻中含量最高的成分,虽然它有一定的毒性,但却不足以代表原植物的毒性。小鼠皮下注射钩吻素子盐酸盐0.3—0.7mg/kg,在10分钟内烦躁不安,随即出现全身性剧烈地强直性惊厥,最后呼吸衰竭而死亡,死亡后可见心脏仍有纤颤。静脉注射5.9mg/kg盐酸盐,兔安静、垂头、四肢外展、呼吸变慢;当给兔注射数倍的上述剂量时,可立即产生强直性惊厥,在1分钟内呼吸衰竭死亡。在各种剂量下均无扩瞳和缩瞳作用。给蛙的淋巴束内注射其盐酸盐0.3—0.5mg/kg,产生较强的中枢神经抑制作用,继而反射亢进、后肢僵硬,最后因呼吸抑制而死亡。钩吻素寅1931年赵承嘏从中国钩吻中分离得到一种不纯的无定形产物,定名为钩吻素寅。它是钩吻中活性较强的有毒成分,由它所产生的中毒症状基本上和原植物的毒性相似。兔静脉注射钩吻素寅盐酸盐0.7mg/kg,在10分钟内产生缓慢的阵发性呼吸、头部颤动,继而出现角弓反张式的强直性惊厥,同时伴有嘶叫、呼吸困难、耳发绀和瞳孔散大等症,在50分钟后死于呼吸衰竭。在0.26mg/kg剂量下能产生和上述相同的中毒症状,但可在40分钟内恢复。于蛙的淋巴束内注射其盐酸盐0.14mg/kg,逐渐出现中枢抑制症状,呼吸变慢,在20分钟内头部及四肢震颤。中毒初期对各种反射的敏感性逐渐增强,而后又慢慢减弱,3小时后全身麻痹。对动物的运动神经末梢有箭毒样作用。钩吻素辰它是一种水溶性的生物碱,结构尚未查清。小鼠腹腔注射钩吻素辰盐.酸盐150-250mg/kg,在10-25分钟后出现肌肉虚弱无力,对呼吸神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剂量超过250mg/kg,小鼠呈兴奋、竖尾、四肢外展等症状,30分钟内因呼吸抑制而死亡。钩吻素辰无箭毒样作用[8]。同属植物美洲钩吻,又名黄素馨,分布于美国东南部,它也具一定毒性。人的中毒症状有复视、瞳孔散大并失去调节能力、下颚下垂、脉搏和呼吸变慢、体温下降。上述中毒症状通常都在半小时内出现,有的甚至是立刻发生,一般均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它的根和茎在当地作解痉和镇痛药物使用。已分得10种生物碱以及钩吻酸(gelsemicacid),这10种碱是钩吻素甲、N1—甲氧基钩吻素甲,钩吻素乙、14—羟基钩吻素乙(14—hydroxygelsemicine)[42]、钩吻绿碱(油状)、钩吻定、钩吻素丁、钩吻米定(gelsemidine)[16]、钩吻米宁(gelseminine)[18]和21—氧代钩吻素甲(21—oxogelsemine)[65]。在这些成分中毒性最强的是钩吻素乙,对动物的最小致死剂量是:大鼠0.1—0.12mg/kg(皮下注射),兔.0.05-0.06mg/kg(静脉注射),狗的最小致死剂量是0.05—0.10mg/kg(静脉注射)。主要中毒症状是呼吸抑制和惊厥,于1—2小时后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死后心脏仍可持续跳动30—60秒。钩吻素乙能明显抑制脑和脊髓的运动神经元,导致全身肌肉无力、眼睑下垂、垂头和肢无力。在大鼠、兔、猫、狗和猴等动物上用不同途径给药都可造成动物肌肉无力,如猴在0.01mg/kg剂量下就能产生垂头、眼睑下垂;O.03mg/kg剂量时运动失调;0.05mg/kg可见惊厥,2小时后恢复正常。它对迷走神经和末梢神经均无作用。它对循环系统也无显著作用,只在小剂量时增加脉率,大剂量时则主要因心脏抑制使血压下降和心室颤动。它对呼吸的抑制作用不是中枢性的,而是因抑制了支配呼吸肌的脊髓神经元所致[8,10]。

毒 理

全株主要含生物碱,为其重要的有毒成分。从此植物中已分离到16种生物碱,其中确定结构的有钩吻素甲、N—甲氧基钩吻素甲、六钩吻素丙、丁;戊、子、己、钩吻定、钩吻绿碱和胡蔓藤碱丙等10种。在植物内以上各种生物碱的种类和含量可因产地不同而略有差异。广东产的钩吻根中曾分离得到钩吻素子、卯、丁和戊;由福建产的得到过钩吻素甲、于、卯、丁;而从广西所产钩吻根、茎中分离得到10种以上生物碱,如钩吻素甲、N1—甲氧基钩吻素甲乙钩吻素丁、子、戊、卯、钩吻素己、钩吻素庚以及胡蔓藤碱乙、丙、丁和钩吻绿碱等。

本科概述:约35属800种,分布于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产9属约50种,主要分布在东部,中部和西南,有毒种分布于下列3属:醉鱼草属(BuddletaL.)、胡蔓藤属(GelsemiumJuss.)和马钱属(StrychnosL.)。钩吻和引种栽培植物马钱是本科中最重要的剧毒植物。马钱科中有毒植物的剧烈毒性久已为人所知。中国历代本草及医书上对钩吻和马钱的毒性都有详细记载,如《唐本草》:“野葛生桂州以南,彼人通名钩吻,…蔓生,人或误食其叶者,皆致死,”;《本草纲目》称钩吻“辛、温、有大毒”;《梦溪笔谈》载:“此草人间至毒之物,不可药用。”清·赵学敏著《本草纲目拾遗》云:“胡蔓藤(即钩吻)合香,焚之,令人昏迷”,传说中的“梦香”既为此植物制成。钩吻是中国南方常见的有毒植物,毒性很大,2—3片叶子就可引起人的中毒,主要出现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症状。民间草医多作外用药,也有内服祛风、除湿、消肿和止痛,常发生中毒死。马钱种子即《本草纲目》一书中“火失刻把都”,称有“大毒”。《本草原始》记载:“鸟中其毒,则麻木搐急而死,狗中其毒,刷苦痛断肠而毙,若误服之,令人四肢拘挛”。南美洲土著居民利用毒马钱(StrychnostoxiferaSchomb.ExBenth.)制做毒箭来猎兽。马钱属植物在中国集中分布于广东海南岛、广西和云南等热带、亚热带地区,可做药用,经泡制加工后内服治结核、偏瘫,外用消肿止痛,有的还是常用兽药,因毒性甚大,泡制不当易引起人和家畜中毒。醉鱼草属、胡蔓藤属和马钱属的植物化学成分及毒理作用均有各自的特点和重要区别。醉鱼草属主要含鱼毒成分,已知为倍半萜和黄酮甙类化合物。胡蔓藤属和马钱属植物一般具强烈神经毒性,他们的有毒成分虽都属吲哚类生物碱,但化学结构类型也不完全相同。这些特点为植物化学分类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主要有毒成分有以下几类:一、氧吲哚生物碱氧吲哚生物碱(oxindolealkaloid)是一类具氧吲哚母核、有C—3螺环取代生物碱的统称,结构通式如下式。它们首先是从本科胡蔓藤属中得到的。早在三十年代,中国赵承嘏、陈克恢等人对中国钩吻和美洲钩吻(Gelsemiumsempervirens(L.)Ait.F.)进行了较多的化学和毒理研究。五十年代以后陆续确定了其中大部分的结构,有些重要有毒成分如钩吻素子、丁和己等近期才予查清。迄今为止,先后从这两种植物中分离出21种吲哚生物碱,其中有13种均属氧吲哚生物碱,如钩吻素甲(gelsemine)、钩吻素己(ge-lsenicine)等。在天然界,除本科含有外,近年来在茜草科帽柱木属(Mitragy-naKorth.)和钩藤属(OuroupariaAubl.)、夹竹桃科萝芙木属(RauwolJoriaL.)等都发现了若干新的氧吲哚生物碱。氧吲哚生物碱和其他未知结构的胡蔓藤属生物碱的毒理作用主要明显抑制脑和脊髓的运动神经元,导致全身肌肉无力,呼吸抑制、共济失调和全身震颤,因呼吸衰竭而引起死亡。:有些生物碱还有土的宁样惊厥作用。在这一类化合物中,目前巳知活性最强的是美洲钩吻中的钩吻素乙(gelsemicine)和新近从中国钩吻中得到的钩吻素己,后者的小鼠腹腔注射LD50为0.185mg/kg。二、士的宁类生物碱土的宁(strychnine),又称番木鳖碱,是马钱属中代表性的有毒成分,是复杂结构的吲哚生物碱。在近200种本属植物分离得到的约230种以上的生物碱中,绝大多数具有与之相似的结构。土的宁及其类似结构的生物碱是早巳知道的中‘枢神经惊厥剂,引起中枢和脊髓神经的强烈兴奋和惊厥,它们是脊髓中重要违质一甘氨酸的拮抗剂;是一种有价值的工具药和药物。它们有很强的毒性,因此,含有它们的马钱属植物均有很高毒性。化学和生源关系的研究表明,士的宁类生物碱与双季胺双吲哚类生物碱如毒马钱碱(toxiferine)I和箭毒碱(curare-alkaloid)E、G等有密切的关系。长期以来,人们对本科植物,尤其是对作为箭毒来源的马钱属植物研究较多,从毒马钱等植物中已分出40种以上的双季胺双吲哚生物碱,其中毒性最大、最重要的如毒马钱碱I,箭毒碱E、G等,它们是目前已知最强的神经阻断剂之一。毒马钱碱I对小鼠静脉注射LD100为23/Jg/kg,箭毒碱E和G的LD100分别是8tag/kg和12μg/kg,其活性为α—简箭毒的100倍以上。三、倍半萜类化合物它们是醉鱼草属植物中的毒鱼成分,包括醉鱼草素(buddledin)A;B、C。现已知它们对鱼类有较强毒性,对其他动物的毒性未见报道。醉鱼萆素A等是首次发现的具石竹烯骨架(caryophyllenes)的有毒化合物[21]。此外,胡蔓藤属植物中毒能产生催眠、沉睡或昏迷等现象,但用目前已知成分的毒理作用却不能完全加以解释。本科蓬莱葛属(GardneriaWail.)的某些植物亦富含吲哚生物碱,有的表现轻度的中枢神经抑制作用,该属植物的成分和生理活性也是值得注意的。

断肠家族

“断肠草”非专指一种药,雷公藤也是断肠草 ,而 在《中药大辞典》中断肠草还是以下品种的别名:

1.草乌头:毛茛科乌头、北乌头的根。有大毒。

2.黄堇:罂粟科小黄花堇的全草及根。有毒。

3.紫堇:罂粟科紫堇的全草及根。有毒。

4.紫花鱼灯草:罂粟科刻叶紫堇的全草及根。有毒。

5.醉马草:豆科小花棘豆的全草。有大毒。

6.古钩藤:萝摩科古钩藤的根。有毒。

7.白屈菜:罂粟科白屈菜的带花全草。有毒。

8.山羊拗:夹竹桃科山羊拗的根、叶。有毒。

总而言之,断肠草现在是所有烈性毒药的总称。在医药界公认:断肠草就是钩吻。如果没有错,在金庸的《神雕侠侣》中杨过服的解情花毒的正是它。

揭开面纱

断肠草的传奇色彩

中医药博物馆神农草堂近日在广州揭开面纱,据传能杀人于无形的断肠草也出现在人们面前。神农草堂有关人员告诉记者,神农尝百草的时候,尝的正是这种植物。而另有专家指出,在传统的中医药里,人服用以后马上有反应的毒性很大的草药都被叫做断肠草。

11月30日,中医药博物馆——神农草堂在广州揭开面纱。一株极富传奇色彩的植物也展现在人们面前——它看似普通,据传却能杀人于无形。这便是人们所传的“断肠草”。

断肠草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植物?误服了它是否真能断肠?记者采访了多方专家,试图揭开此传奇植物的真面目。断肠草现身广州,相传正是毒死神农氏之物。

神农草堂展出的这株断肠草枝很光滑,叶子为对生的卵状长圆叶,开小黄花,花冠有些像漏斗的形状,花的内面分布着断肠草淡红色的斑点。神农草堂相关人员赵敏告诉记者,神农尝百草的时候,尝的正是这种植物。

文献记载

当年神农尝百草,就是因为误尝断肠草而死。其实,此断肠草又名钩吻,还称胡蔓藤、大茶药、山砒霜、烂肠草等。它全身有毒,尤其根、叶毒性最大。此断肠草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省份,它喜欢生长在向阳的地方。

人常常将钩吻误认为金银花而误食。其实,金银花黄白相间,而且花比钩吻花要长得多。“如果在这些地方看到类似的植物就一定要注意了,以防误食,因为误食钩吻而中毒的案例已经不在少数。”

神农草堂的有关人士告诉记者,这株断肠草是花了三个多月才在山上被找寻到。

杨过用它解了情花毒,专家称断肠草确有显著的镇痛作用。《神雕侠侣》中,杨过因为中了情花毒而痛不欲生,幸亏情花园边的断肠草救了他。先不说小说中描写的断肠草是否是钩吻,就看他以毒攻毒就已经够神了。

赵敏告诉记者,能让人中毒的钩吻也有着医药价值。很早以前,断肠草就已经被人们认识并应用。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断肠草”人误食其叶者死。李时珍所说的“断肠草”就是“钩吻”。“钩吻”毒素的作用机理主要表现在抗炎症、镇痛等方面,“钩吻”毒素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和加强催眠的作用。目前,“钩吻”的药用价值已在中国许多领域广泛应用。赵敏说,“钩吻”的成分用于治疗顽癣、疮肿毒、疥癣都一定疗效。

抢救方法

民间抢救方法

鸭毛蘸花生油拭咽喉催吐,吐后再灌服花生油1小杯;

新鲜鸭血或鹅血1大碗灌服;

鸭蛋3个,取蛋清调花生油灌服;

鲜马尾松树梢8条(去叶),韭菜(全草)1把,铺地蜈蚣(马鹿角)0.5~1两。共捣烂,冲水半碗,取滤液服;

蕹菜根、茎(去叶)1斤,捣烂绞汁内服;

鲜积雪草捣烂拌茶油灌服;

金银花连叶捣烂榨汁拌红糖灌服。

误食断肠草 可先灌鹅血

据文献记载,当年神农尝百草,就是因为误尝断肠草而死。断肠草又名钩吻,还称胡蔓藤、大茶药、山砒霜、烂肠草等。它全身有毒,尤其根、叶毒性最大。断肠草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省份,喜欢生长在向阳的地方。

很早以前,断肠草就已经被人们认识并应用。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断肠草”人误食其叶者死。李时珍所说的“断肠草”就是“钩吻”。

一旦发现类似情况,就应及时就诊,如果时间紧迫,可以先给误服钩吻者灌一些鹅血、鸭血、羊血,这在临床上已经证明有一定的疗效。目前对于钩吻中毒的治疗还没有什么特效疗法,只有一些常规的洗胃、导泻、利尿、活性炭吸附毒物等方法。误食断肠草可能会导致肠子粘连,腹痛不止,至于断肠草断肠的说法毕竟还是传说。

误食报导

事例一

一家三口误煎煮服用断肠草殒命:

2007年11月14日08:31 海峡都市报

本报讯 采来草药炖猪脚,哪想这草药居然是“断肠草”。近日,霞浦县溪南镇下砚村村民莫义钦一家三口,就这样不幸遇难。据霞浦警方昨日介绍,前几年当地也发生过类似事件。当地卫生部门紧急提醒,市民切勿自行采摘草药煎煮服用,谨防误食中毒。

在遇难者莫义钦妹妹的药店里,下砚村村民谈“草”色变。

莫义钦的妹妹和当地警方昨日介绍,11日下午4时左右,59岁的莫义钦采了几株以前常用来熬猪脚去风湿的草药“三角米”回家。草药切断盛在两个碗里,一碗给大儿子家,一碗莫老汉自己留着,都用来熬猪脚晚上吃。谁都没有想到,这草药居然是“断肠草”。

傍晚6时许,莫老汉的老伴招呼莫老汉和二儿子、二儿子女友吃饭。身体虚弱的莫老汉的老伴没有吃那盆放了“补药”的猪脚,二儿子及其女友则嫌汤太苦,只吃了一小块肉。莫老汉喝了一碗汤,还吃了好几块肉。大儿子一家也将猪脚炖了,觉得味道和平时不一样。莫老汉说“草药就是这味道,吃了补”。于是,大儿子和大儿媳也吃了不少。莫老汉4岁的孙女儿看到汤黑黑的,没敢吃。

烟刚掏出来他就断气了

晚上8时30分许,刚睡不久的莫老汉突然“哎哟哎哟”地喊起来,声音很凄惨。老伴赶紧开灯,看到莫老汉嘴唇发紫,脸色变青,几分钟后就没有了呼吸。老伴赶紧叫儿子,两个儿子都说头很痛,人很难受。一家人叫了村里的龙马车到溪南镇卫生院。到了那里,大儿子还能自己下车,并对医生说先给他的老婆看病,接着他就坐到椅子上准备抽烟。烟刚掏出来,他的脸色突然变青,当场断了气。过了不久,他的老婆也因抢救无效死亡。

两名患者已无生命危险

一家三口中毒死亡,事件惊动了霞浦县委县政府。11日晚,霞浦县政府、霞浦县公安局、霞浦县卫生局等有关部门组织力量迅速赶到溪南卫生院。根据警方连夜从案发现场提取的炖汤以及现场遗留的草药原样,医生初步估计莫老汉一家误服了断肠草。这种断肠草别名钩吻,在当地叫“土角”,是古代九大毒草之首,为马钱科胡蔓藤属植物。它生长于林缘和低海拔的山坡上或灌木丛中,常缠绕其他植物。全株均有毒,尤以嫩芽毒性最强。

莫老汉的二儿子及其女友,当时吃的量少,但还是很难受。霞浦县医院的专家连夜进行会诊,并制定了抢救方案。因断肠草中毒还没有特效药,医生通过催吐、洗胃、导泻、灌肠等方法给两个患者迅速排除毒素,并连夜送到霞浦县医院。记者昨日在该院看到,两名患者意识清醒,已没有生命危险。

霞浦城关的一中医告诉记者,由于断肠草等有毒植物常常缠绕和混杂在其他植物中,且形状与一些常用煲汤药材如“金锁匙”、“三角米”等十分相似,容易混淆。宁德市卫生部门提醒,市民切勿自行采摘草药煎煮服用,谨防误食中毒。

揭秘断肠草

杀人于无形,还无特效药。断肠草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植物,误服了它是否真能断肠?

据文献记载,当年神农尝百草,就是因为误尝断肠草而死。断肠草又名钩吻,还称胡蔓藤、大茶药、山砒霜、烂肠草等。它全身有断肠草毒,尤其根、叶毒性最大。断肠草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省份,它喜欢生长在向阳的地方。

断肠草枝很光滑,叶子为对生的卵状长圆叶,开小黄花,花冠有些像漏斗,花的内面分布着淡红色的斑点。误服断肠草后,患者会有腹痛、抽筋、眩晕、言语含糊不清、呼吸衰竭、昏迷等症状。断肠草可能会导致肠子粘连,腹痛不止,至于断肠草断肠的说法毕竟还只是传说。

金庸小说《神雕侠侣》中,杨过因为中了情花毒而痛不欲生,幸亏情花园边的断肠草救了他。先不说小说中描写的断肠草是否是钩吻,就看它以毒攻毒就已经够神了。

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断肠草”人误食其叶者死。李时珍所说的“断肠草”就是“钩吻”。“钩吻”毒素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和加强催眠的作用。目前,“钩吻”的药用价值已在中国许多领域广泛应用。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断肠草并非专指某一种药。在古代,人们往往把服用以后能对人体产生胃肠道强烈毒副反应的草药都叫做断肠草。据有资料可以查到的“断肠草”,至少是10个以上中药材或植物的名称。比如,在中医临床上比较常用的雷公藤,其别名也叫断肠草,但是它与钩吻没有任何的联系,在植物分类上不是同一科属。

此外,人们所熟知的中药,毛茛科的乌头、瑞香科的狼毒、大戟科的大戟等,在古代都因其具有明显的毒性而有“断肠草”的名称。

事例二

妇误用剧毒断肠草煲凉茶待客致2死1伤:

家住增城石滩镇的刘女士夫妇误用剧毒断肠草来煲凉茶招待朋友,两三杯下肚后,三人纷纷中毒倒下,刘女士经抢救后脱离了生命危险,然其丈夫和朋友却再也没有醒来。

在广州市十二人民医院七楼的ICU监护区,记者见到了仍在治疗中的刘女士。据值班的高医生介绍,刘女士目前病情已稳定,生命体断肠草征正常,但仍需留院观察治疗。

据高医生称,刘女士10月2日下午从增城人民医院转院过来时,情况十分危险,后经奋力抢救病情才稳定下来。

有知情者告诉记者,刘女士及其丈夫和一位朋友是在10月1日中午服食了用断肠草煲制的凉茶而中毒的,刘女士的丈夫和其朋友因中毒太深、抢救无效死亡。刘女士由石滩医院被紧急送往增城人民医院,院方在找来众多专家会诊后,又决定将其转送至广州市十二人民医院。

医生告诫市民,这种学名“钩吻”的断肠草是剧毒草药,在中医学里只限外用,不可内服,千万小心。人常常将钩吻误认为金银花而误食。其实,金银花黄白相间,而且花比钩吻花要长得多。“如果在这些地方看到类似的植物就一定要注意了,以防误食,因为误食钩吻而中毒的案例已经不在少数”。

事例三

夫妻俩误服“凉茶”断肠草:

据记者了解,8月3日,花都区赤坭镇莲塘村农民骆锐添和妻子陈友英用钩吻熬了一锅大茶药“凉茶”,骆锐添喝了一碗,陈友英喝下半碗,十几分钟后两人头疼眼花、手脚发软。陈友英住院三天洗了两次胃后安然无恙,骆锐添视力模糊且重影,步履缓慢,连前来探望的亲友都不甚记得。

钩吻与金银花

过往,不少人常将钩吻误认作五花茶成份之一的金银花,从而误采误食,引致中毒。然而,金银花乃黄白相间,其花亦比钩吻较长得多。

2005年,中国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一所职业学院就曾出现误食钩吻的事件。当时有3名登山的学生在山野采摘了一丛鲜嫩的“金银花”。他们返抵宿舍过后,于是将“金银花”放进滚水中冲泡来喝,更请其他宿舍的同学一同分享。然而,过了十分钟,当时9名曾喝过“金银花”水的学生接二连三呈中毒状,他们马上被送往医院抢救,可是其中一人却于该晚死亡,后经检验,证实是错将含剧毒的钩吻当作金银花服食致命。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10:3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