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共工氏
释义

共工氏,中国上古传说中人物。据说共工氏姓姜,是炎帝的后代,(许锦晶曰:共工,帝直也)。共工氏是神农氏以后,又一个为发展农业生产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人。他发明了筑堤蓄水的办法。关于他的传说,几乎全与水有关,最有名的故事是:共工怒触不周山。一说共工部落活动区域在今河南辉县。

人物简介

共工炎帝裔。据《山海经·海内经》 :“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袄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宋罗泌《路史、后纪二》注引《归藏·启筮》 :“共工人面蛇身朱发。”相传共工为水神。《左传·昭公十七年》:“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管子·揆度》 :“共工之王,水处什之七,陆处什之三,乘天势以隘制夫下。”《淮南子·本经训》 :“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共工神话最著者,为共工与颛顼之战。《淮南子·天文训》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颛顼,黄帝之裔( 《山海经·海内经》 )。故此战实为黄炎战争之继续。此战又或传为共工与高辛( 《淮南子·原道》 );与神农( 《雕玉集·壮力》 );与祝融( 《史记,补三皇本纪》 );与女娲( 《路史·太吴纪》 )之争。其他如禹逐共工,禹杀共工之臣相柳等传说,由禹为黄帝系统人物,当亦系黄炎战争之余绪。今河南杞县流传的“女娲补天”则谓:共工、祝融,女娲、棺人为兄妹。共工与祝融因吃天鹅蛋之争,共工撞不周山,天塌洪水泛滥,女娲乃有补天之举,似更原始。

祝融与共工战《史记·补三皇本记》 :“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此战或又传说为颛顼,神农,女娲,高辛与共工之争。

人物生平

共工氏,姜姓,是炎帝的后裔。《国语·鲁语上》载:共工氏之伯九有。伯九有也就是霸九州。实际上是说共工氏一度是九州的伯(霸)主,即中原部落联盟的一个首领。这反映了九个氏族住在九个地方,共工氏在其中居于首要地位。徐旭生说共工氏居住地在今河南省辉县。郭沫若说:共工氏长期活动的地方是今河南西部的伊水和洛水流域。这个地方古代称为九州,可能来源于共工氏的九个氏。后来,这里往西的山区中还有九州之戎,大概是共工氏的余部延续下来的。

(图片暂缺,欢迎更改。)

姓氏来历

炎帝自阪泉之战失败后,虽然地盘丢了,但其后人仍是子孙绵绵、人丁兴旺,有的还轰轰烈烈地干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

有一支姜姓共工氏部落,居住在黄河两岸,有着丰富的治水经验,共工氏的图腾就是水。共工氏的首领世代担任治理水利的官职,人们尊之为水神。有位首领的儿子句龙还被任命为掌管山川和农业的后土,因此其后人就以他的官职为氏,称后氏。有的后人为纪念共工氏和句龙,就合二为一,称为龚氏。

自炎帝被黄帝打败之后,炎帝后人在黄帝统治之下,屡遭排挤,日积月累,共工氏对此深为不满。到了黄帝之孙颛顼时,终于引发了共工氏的反抗。颛顼于是率众部落征伐共工氏,还命善于火攻的孙子祝融参加征伐。共工氏势孤力薄,吃了败仗。传说共工氏“怒而触不周之山”,使得天地倾斜、山川易位,连日月星辰的运行也发生了变化。共工氏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其威力不可谓不大,后人也有称之为三皇之一。

光阴荏苒,到了尧舜时代,洪水再度泛滥,于是尧命禹治水。共工氏部落因有抵触情绪而采取不合作态度,禹便再次召集天下各部落征讨共工氏,共工氏又吃了败仗。这次禹把共工氏逐出中原地区,放逐到江南荒蛮之地。共工氏后人为纪念他们的祖先当过水神,就在共字旁加了水,称洪姓。

主要事迹

共工治水

共工氏是个治水世家。共工治水方法是把高地铲平,低地填高。在平坦地面上修筑堤防。用土堤来挡水,这种方法没有疏通河流,水依然会漫流泛滥成灾,所以共工的治水最后都遭到失败。

发明筑堤蓄水

共工氏和他的儿子后土都对农业很精通。他们专著于研究农业生产中的水利方面。在考察了部落的土地情况后,发现有的地方地势太高,田地浇水很费力;有的地方地势太低,容易被淹。为了改变这种不利于农业生产的情况,共工氏发明了筑堤蓄水的方法。具体做法是:把地势高处的土运到低地上填高。认为洼地填高可以扩大耕种面积,高地去平,利于水利灌溉,对发展农业生产大有好处。

高处搬泥石低处修堤防

共工氏赢声名

人物:共工氏

方法:低处修堤防

专业名词:共工,管水官员

治患水域:黄河中游流域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防洪工程是共工氏修筑的防洪堤。共工氏是炎帝后代,生活在黄河中游。每到汛期,共工氏居住地的大半地区就会被淹。于是,共工氏从高处搬来泥土石块,在离河一定距离的低处修起堤防。由于治水有功,共工氏在各部落中声名卓著,他的后代曾与大禹共同治水,在中国最早的文献中,称管水的官员为“共工”。

共工氏重霸九州

东北方的百姓纷纷来报说:“康回已经领着他凶恶的百姓来了!”女娲氏听得,立刻吩咐将那预备的木石芦草等一齐搬到前方去,一面亲自带了那练习跑山、泅水的三千人,并捏造的无数土偶人向前方进发。不数日,到了空桑之地,只见无数百姓拖男抱女,纷纷向西逃来,口中不住的喊道:“不好了,康回来决水了!”

原来那空桑地方左右两面都是汪洋大泽,左面连接的是菏泽,右面连接的是荥泽,北面二百里之外又连着黄泽。南面的地势,又是沮洳卑下,只有空桑地方却是一片平阳,广袤约数百里,居民很多,要算是个富饶之地了。那康回既然霸有九州,单有女娲氏不服他,他哪里肯依呢!所以带了他的百姓前来攻打。

到了空桑地方,已是女娲氏的地界,他一看四面尽是水乡,恰好施展他决水灌水的手段。可怜那无罪的空桑百姓,近的呢,都被他淹死了,有的虽则不淹死,但是连跌带滚,拖泥带水地逃,满身烂污,仿佛和泥人一般;那远的幸而逃得快,不曾遇到水,然而已惊惶不小,流离失所。女娲氏看见这种情形,便叫百姓将那五十万担的芦草先分一半,用火烧起来,顷刻之间都成为灰。又叫百姓把前面的烂泥掘起无数,同这个芦灰拌匀,每人一担,向前方挑去,遇到有水的地方,就用这个灰泥去填。

女娲氏又在后面运用她的神力,作起变化的方法,不到一会,只见那康回所灌过来的水,都向康回那方灌过去了。一则以土克水,二则亦有女娲氏的神力在内,所以奏效这般的神速。

共工氏毁掉冰山

在史前,共工氏和祝融氏发生战争,共工氏不敌祝融氏,向西北的丛山峻岭撤退;最后,撤到了当时最高的,号称擎天柱的不周山不周山是当时的第一高山,由于当时的条件下没有人类可以攀登上此山的顶峰,人们就认为此山是连着天的,支撑着天,是擎天柱共工氏被打败撤退到了不周山下,无奈祝融氏的苦苦追逼,只好继续往不周山山上撤退;在撤退中探明了不周山的地理情况其实,不周山并不是连着天的,连着天的是覆盖在高山上的冰高高的不周山上耸立着看不到顶的冰山,在阳光下五彩缤纷、灿烂无比为了生存,为了抵御祝融氏的进攻,共工氏挖冰作武器冰山的下部被破坏,加速了溶化大自然的平衡被打破,崩塌的冰山溶化成滚滚火山爆发,大水流向大海,增加了海洋的面积和水量,使海洋底部地壳的压力增大,使海洋底部的地壳向地心沉降;巨大的压力使地心产生了巨大的能量,积聚的能量冲向地壳的薄弱处爆发出来不同地方的火山喷发出火焰,地壳的变动产生了地震这种现象加速了其他地方的冰山、冰川的溶化更增加了海洋的面积和水量在海洋水压和地心能量的作用下,西北部的喜马拉雅山山脉到青藏地区在不断的升高,感觉到天在变低(天倾西北)东南部的城镇和农田沉没在滔滔大水之中,感觉到大地在往大海里下陷(地陷东南)从此以后,东南的百姓就生活在被大水包围的岛屿上,交往必须用舟代步西北地区的百姓,生活在缺水的高原、高山上,为了生存不断地寻找水源,过上了游民的生活。

有关传说

颛顼世系属黄帝,因此共工氏与颛顼由于农业方面的不同观点引发的帝位之争,也便可算作炎黄之战的继续。

颛顼不赞成共工氏在农业方面的做法。颛顼认为,他是部族中至高无上的权威,整个部族应当只听从他一个人的号令,共工氏是不能自作主张的。他以如果按照共工氏的做法实施会惹怒上天为由,反对共工氏实行他的计划。于是,颛顼与共工氏之间发生了一场十分激烈的斗争,表面上是对治土、治水的争论,实际上是对部族领导权的争夺。

共工氏力气上比颛顼要强,但他却不如颛顼有智谋。颛顼利用鬼神的说法,鼓动部落民众,叫他们不要相信共工氏。当时的人对鬼神之事都极为相信,不少人相信颛顼,认为共工氏平整土地,真的会触怒鬼神,引来灾难,因此颛顼得到了多数民众的支持。

虽然共工氏没有得到民众的理解和支持,但他依然坚信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坚决不肯妥协。他决心不惜牺牲自己,用生命去殉自己的事业。 他来到不周山(今昆仑山),想把不周山的峰顶撞下来,来表示自己的坚强决心。共工氏驾起飞龙到半空,猛地一下撞向不周山。一声巨响后,不周山被共工氏猛然一撞,立即拦腰折断,整个山体轰隆隆地崩塌下来。

共工氏行为最后得到了人们的尊敬。在共工氏死后,人们奉他为水师 (司水利之神)。他的儿子后土也被人们奉为社神(即土地神),后来人们发誓时说“苍(皇)天后土在上”,就指的是他,由此可见人们对他们的敬重。

地望考辨

共工,长沙子弹库楚帛书作“共攻”,是古史传说时期的著名部族。蒙文通先生认为:“共工固世为诸侯之强,自伏羲以来下至伯禹,常为中国患,而共工固姜姓炎帝之裔也。”世为诸侯之强,说明共工氏作为一个势力颇为强大的部族,曾长期存在于三皇五帝时代,这一点是基本可信的。但共工氏是否常为中国患呢?《文子》曰:“共工为水害,故颛顼诛之。”《史记·楚世家》曰:“共工氏作乱,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庚寅日诛重黎。”《国语·周语》曰:“昔共工弃此道也,虞于湛乐,堕高湮庳,以害天下。”这些文献记载似乎说明共工氏常为中国患。所谓的“患”,是说共工氏振滔洪水造成的水害,这实际上是指共工氏和炎帝部族、黄帝部族之间的争战。共工氏与以三皇五帝为代表的正统势力多次争战,且屡战屡败,因而这个失败的部族在世代相传的古史传说中就背上了恶名。共工氏的后裔后土平九土,被祀以为社;尧之时,共工之从孙四岳佐禹治水有功,赐姓曰姜,氏曰有吕。这说明共工氏的历史功绩也很显著。共工氏在羲、农之间有域,当时已是显赫的部族,《左传》记郯子述祖之言,叙炎帝于共工之后,则认为共工氏是炎帝之裔有不当之处。

概而言之,共工氏部族初盛于三皇时期,在伏羲、神农之间其势力已相当强大。五帝时期与祝融、颛顼、帝喾、尧、舜、禹多次发生战争。虽然共工氏最终战败了,但仍不啻为三皇五帝时期的著名部族。历史应该给共工氏部族一个公允的评价。

作为三皇五帝时代的顽强部族,共工氏的活动区域何在?解决这个问题还得依靠古文献的记载。有关共工氏地望的记载,最早见诸于《山海经》,该书的部分内容是古代地理的实录,是书与共工氏地望相关的记录有共山、共水、共谷等几处:《北次三经》:“又东三百七十里,曰泰头之山,共水出焉。”徐旭生先生认为当在今山西省五台县境内,但徐先生并没有进行详细注解,不知何据。郭郛先生注:其地或在河南济源,或在山西芮城,或在河南辉县。我国古代地名有以族氏命名的规则,共工氏部族活动区域内的山川河流也因其族名而名曰共,后因共工氏部族迁徙而族迁名随。以上三地均在河南、山西之间的黄河两岸,皆有共山、共水等古地名,位于山西芮城的共水见下文的《中次一经》。《水经注·清水》云:“共伯既归帝政,逍遥于共山之上。山在国北,所谓共北山也。”此共山即今河南辉县市北的九峰山。《汉书·地理志·河内郡共县》,班固自注:“古国。”共县即为今河南辉县市。郦道元云:“稽之群书,共县本共和之故国,是有共名。”则今河南辉县的古共山、共水之名有可能源自该处是共和之故国。最后来看河南济源说,《海内东经》云:“济水出共山南东丘,绝巨鹿泽,注渤海,入齐琅槐东北。”

毕沅注:“云‘出共山南东丘’者,出今河南济源县共山,在县北十二里。”《水经》云:“济水出河东垣县东王屋山,为沇水,又东至温县西北为济水。”注云:“潜行地下,至共山南复出于东丘,今原城东北有东丘城。”

《中次一经》:“中山经薄山之首,曰甘枣之山。共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徐旭生先生指出:“《水经注·河水》(卷四)引此文,又说:‘今诊(诊,视也)蓼水,川流所趋,与共水相扶’,是以蓼水为共水,地在今山西西南隅芮城县境内,离黄河东曲处不远。”

徐说甚是,此共水位于今山西芮城县东北三十里,今名朱吕沟,源出甘枣山,南流入黄河。

《中次六经》:“又西百里,曰长石之山,无草木,多金玉。其西有谷焉,名曰共谷,多竹。共水出焉,西南流注于洛,其中多鸣石。”《水经注》引此文曰:“洛水又东,其水入焉,水北出长石之山,山无草木,其西有谷焉,厥名共谷,共水出焉。南流得尹溪口,又西南与左涧水会,又南与李谷水合。共水世谓之石头泉,而南流注于洛。”长石之山,郝懿行和毕沅都认为在河南新安县。

徐旭生先生也认为“地在今河南新安县境内。西离‘莘、虢之间’不过一二百里。”“《北次三经·泰头山》、《中次一经·甘枣山》均发源有共水,共水发源于共谷似乎更名正言顺,可能与先夏时期的望族共工氏有关。”共水当以源出之山有共谷而得名,而共谷乃因共工氏部族在此处聚居而得名为共。

《诗经》对古共国也有记载,《诗·大雅·皇矣》:“密人不恭,敢距大邦,侵阮、徂、共。”《汉书·地理志·安定郡阴密县》下,班固自注说:“《诗》密人国。”则密在今甘肃灵台县境内。《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八“泾州百泉”条下云:“共池在州北五里。”泾州今为泾川县,与灵台县相邻,这一共地在今甘肃灵台、泾川县一带。

《山海经》中记录的共山、共水、共谷和其他古文献记载的古共国,应该全部是共工氏及其子族先后活动过的地方。至于共工氏的地望,诸多学者已在论著或论文中论及,但笔者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下文分别进行说明。

徐旭生先生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一书中对共工氏的旧居进行了考证,认为共工氏的旧地是汉代的共县,即今河南辉县市境内。杨国宜先生也从此说[8],徐旭生先生认同今河南辉县的主要依据是:“共工在古代传说中特别同水有关系,又同颛顼很有关系。《潜夫论·五德志篇》以至于把他同颛顼相混。‘颛顼之虚’为帝丘,今为河南的濮阳县。共工氏如果远在西方,就不会同颛顼发生关系。独辉县与濮阳邻近,颛顼与共工战才有可能。”共工氏在伏羲、神农之间已经有域,而颛顼是五帝之一,他的兴盛时代要晚于共工。共工又不独与颛顼战,古文献表明共工还同祝融、帝喾、尧、舜、禹发生过战争。共工氏部族曾活动在辉县,并与地处濮阳的颛顼发生冲突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其它几处共山、共水离濮阳也不算远。仅凭这一点并无法证明辉县的“共”地就是共工氏的旧居。

王震中先生认为:“共工部落曾为古九州之伯,其前后活动范围,西起渭河上游,东至豫中嵩山脚下,北达豫北辉县及山西境内,南至熊耳山乃至南阳地区。在这一范围内,其活动中心,起初在渭河流域,后来移到中原地区。”他的主要依据是:共工是炎帝之裔,以炎帝为宗神的姜姓部落集团,最初的发祥地在渭水上游的姜水之滨。共工部落的一支四岳最初活动在渭水上游,包括四岳在内的共工部落,其早期活动中心,也应在姜姓部族集团的发祥地——渭水上游。共工是否就如王先生所言发祥于渭水上游呢?我看未必,首先,共工氏并非炎帝之裔,他最初兴盛于三皇时代,要早于炎帝。因而就不能根据炎帝的发祥地推断共工氏最初也活动在渭水上游。其次,四岳是共工的从孙,也就是说四岳为共工的子族。四岳最初活动在渭水上游,这只能说明共工氏的一支曾发展到这一带。因此,共工氏的活动中心起初就在中原地区,并长期活动于此,其后裔即四岳曾发展到渭水上游。

景以恩先生认为:“共工氏源于山东东部的莒县之阪泉与昌乐县之古营丘一带,后又沿古济水播迁于济南、章丘、莱芜一带。”景先生的根据有二:一是《山海经·海内经》云祝融生共工于江水,江水为今山东省东部的沂河。二是沂河之东今有莒县,春秋时称莒国。共工之从孙四岳既居吕,上溯到共工时,也当生于吕地。关于《山海经·海内经》的记载,许顺湛先生的看法可资借鉴,他认为:“其实祝融也是伏牺、女娲时代的族团,曾经战败过共工,后来祝融族团衰败了,炎帝族团把祝融又扶持起来,祝融族团在江水兴盛起来之后,发现共工族团的首领被杀后一直有空缺,祝融协助共工族团确立了首领,共工族团又振兴起来。这应该是祝融生共工的真相。”江水是否就是沂河先搁置不论,祝融所生之共工并非最初之共工,因而江水并不是共工氏的生地,最多说明共工氏的一支在祝融的协助下于江水一带兴盛起来。共工之从孙四岳协助大禹治水有功,因而“赐姓曰姜,氏曰有吕”。四岳最初活动在渭水上游,佐禹治水时活动在中原地区,吕地是四岳治水有功的封地。认为“共工之从孙四岳既居吕,上溯到共工时,也当生于吕地”是没有根据的。

《山海经》记录的共山、共水、共谷等以“共”为名的古地名,肯定与共工氏的地望密切相关,诸多学者已认识到了这一点,但有的认为:“仅有共之地名而无史实流传,不能作为共工氏居地的依据。”古史传说失真的成分比较大,而古地名相对来说还是靠得住的。我国古代地名的命名,有以族氏名地、以地名族氏、族迁名随等地名命名规则。共工氏最初活动在长石之山的共谷,即今河南新安一带。后来由于治理洪水而频繁迁徙,因此河洛一带有多处山川河流以共为名。《路史》云:“共工,地在弘农,虞帝时共工或云居此。”就是说虞帝时共工的居住之地在莘、虢之间,这正好也位于今河南西部。由此可以断定,《山海经》中的共山、共水、共谷等地是共工族团的活动中心,而这些共山、共水、共谷分别位于今河南新安、济源和山西芮城一带,这一区域即豫西和晋南之间的黄河两岸应该是共工氏部族的主要聚居地和活动中心,而其它以“共”为名的地方是共工氏及其后裔的迁居地或扩展地。唐善纯先生认为“共工氏曾在黄河中游活动过,共工长期活动的地方应是河南西部伊水和洛水流域”。许顺湛先生也倾向于河南西部说。说豫西地区是共工氏的主要活动区域,这当然不误。但《山海经》中所记共工氏的聚居地如共山、共水和共谷等,依上所述皆在豫西和晋南之间的黄河两岸。《国语·鲁语》云“共工氏之伯九有也”,这里的“九有”就是“九州”,《礼记·祭法》就说是“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对于“九州”的范围,王震中先生进行了考证,他认为:“当时九州之区域,其核心地区大概西自陕西之秦岭,北至晋南,东到河南中部之嵩山,南达豫西南。”从上述范围可以看出,豫西和晋南之间的黄河两岸正好是“九州”的中心地带。《管子·揆度篇》曰:“共工氏之王,水处十之七,陆处十之三,乘天势以隘制天下。”共工氏夹黄河而居,活动在豫西和晋南地区,这一段黄河又有不少的支流,正好符合“水处十之七,陆处十之三”的地理特征。其地水多而陆少,所以经常遭受水患,长期与洪水作斗争使该部族长于治水,共工氏的从孙四岳也曾佐禹治水。综上所述,共工氏源于河洛地区,并长期活动在这一地区的共山、共水、共谷等地,这些以共命名的古地皆在今河南新安、济源和山西芮城一带,正好处于河洛腹地的黄河两岸。因此,共工氏的中心活动区域应定义在豫西和晋南之间的黄河两岸,其它共工氏的聚居地是该部族的迁居地或扩展地。

《诗经》对古共国也有记载,《诗·大雅·皇矣》:“密人不恭,敢距大邦,侵阮、徂、共。”《汉书·地理志·安定郡阴密县》下,班固自注说:“《诗》密人国。”则密在今甘肃灵台县境内。《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八“泾州百泉”条下云:“共池在州北五里。”泾州今为泾川县,与灵台县相邻,这一共地在今甘肃灵台、泾川县一带。

《山海经》中记录的共山、共水、共谷和其他古文献记载的古共国,应该全部是共工氏及其子族先后活动过的地方。至于共工氏的地望,诸多学者已在论著或论文中论及。

历史记载

古书中谈到共工氏的相当多,关于他的传说,几乎全与水有关。《左传》昭公十七年载:「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这一记载不仅说明这个氏族很古老,而且说明他和水有很深的关系。《国语。鲁语上》载:「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水土,故祀以为社」。《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载,这位后土的正名叫句龙。后土、社神及句龙都与水有关。共工氏之从孙叫四岳,协助禹治水。这说明共工氏也是个治水世家。但共工氏治水失败了,主要是所用的方法不当。《国语。周语下》记载鲧治水采用的即是共工氏的方法:「壅防百川堕高堙庳,以害天下」。即是把高地铲平,低地培高。在平坦地面上修筑堤防。这种用土堤挡水而不疏通河流,水则漫流不遵其道,依然会泛滥成灾,所以共工和鲧治水都遭到失败。

后人评价

徐旭生先生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一书中对共工氏的旧居进行了考证,认为共工氏的旧地是汉代的共县,即今河南辉县市境内。杨国宜先生也从此说,徐旭生先生认同今河南辉县的主要依据是:“共工在古代传说中特别同水有关系,又同颛顼很有关系。《潜夫论·五德志篇》以至于把他同颛顼相混。‘颛顼之虚’为帝丘,今为河南的濮阳县。共工氏如果远在西方,就不会同颛顼发生关系。独辉县与濮阳邻近,颛顼与共工战才有可能。”共工氏在伏羲、神农之间已经有域,而颛顼是五帝之一,他的兴盛时代要晚于共工。共工又不独与颛顼战,古文献表明共工还同祝融、帝喾、尧、舜、禹发生过战争。共工氏部族曾活动在辉县,并与地处濮阳的颛顼发生冲突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其它几处共山、共水离濮阳也不算远。仅凭这一点并无法证明辉县的“共”地就是共工氏的旧居。

王震中先生认为:“共工部落曾为古九州之伯,其前后活动范围,西起渭河上游,东至豫中嵩山脚下,北达豫北 辉县及山西境内,南至熊耳山乃至南阳地区。在这一范围内,其活动中心,起初在渭河流域,后来移到中原地区。”他的主要依据是:共工是炎帝之裔,以炎帝为宗神的姜姓部落集团,最初的发祥地在渭水上游的姜水之滨。共工部落的一支四岳最初活动在渭水上游,包括四岳在内的共工部落,其早期活动中心,也应在姜姓部族集团的发祥地——渭水上游。共工是否就如王先生所言发祥于渭水上游呢?我看未必,首先,共工氏并非炎帝之裔,他最初兴盛于三皇时代,要早于炎帝。因而就不能根据炎帝的发祥地推断共工氏最初也活动在渭水上游。其次,四岳是共工的从孙,也就是说四岳为共工的子族。四岳最初活动在渭水上游,这只能说明共工氏的一支曾发展到这一带。因此,共工氏的活动中心起初就在中原地区,并长期活动于此,其后裔即四岳曾发展到渭水上游。

景以恩先生认为:“共工氏源于山东东部的莒县之阪泉与昌乐县之古营丘一带,后又沿古济水播迁于济南、章丘、莱芜一带。”景先生的根据有二:一是《山海经·海内经》云祝融生共工于江水,江水为今山东省东部的沂河。二是沂河之东今有莒县,春秋时称莒国。共工之从孙四岳既居吕,上溯到共工时,也当生于吕地。关于《山海经·海内经》的记载,许顺湛先生的看法可资借鉴,他认为:“其实祝融也是伏牺、女娲时代的族团,曾经战败过共工,后来祝融族团衰败了,炎帝族团把祝融又扶持起来,祝融族团在江水兴盛起来之后,发现共工族团的首领被杀后一直有空缺,祝融协助共工族团确立了首领,共工族团又振兴起来。这应该是祝融生共工的真相。”江水是否就是沂河先搁置不论,祝融所生之共工并非最初之共工,因而江水并不是共工氏的生地,最多说明共工氏的一支在祝融的协助下于江水一带兴盛起来。共工之从孙四岳协助大禹治水有功,因而“赐姓曰姜,氏曰有吕”。四岳最初活动在渭水上游,佐禹治水时活动在中原地区,吕地是四岳治水有功的封地。认为“共工之从孙四岳既居吕,上溯到共工时,也当生于吕地”是没有根据的。

《山海经》记录的共山、共水、共谷等以“共”为名的古地名,肯定与共工氏的地望密切相关,诸多学者已认识到了这一点,但有的认为:“仅有共之地名而无史实流传,不能作为共工氏居地的依据。”古史传说失真的成分比较大,而古地名相对来说还是靠得住的。我国古代地名的命名,有以族氏名地、以地名族氏、族迁名随等地名命名规则。共工氏最初活动在长石之山的共谷,即今河南新安一带。后来由于治理洪水而频繁迁徙,因此河洛一带有多处山川河流以共为名。《路史》云:“共工,地在弘农,虞帝时共工或云居此。”就是说虞帝时共工的居住之地在莘、虢之间,这正好也位于今河南西部。由此可以断定,《山海经》中的共山、共水、共谷等地是共工族团的活动中心,而这些共山、共水、共谷分别位于今河南新安、济源和山西芮城一带,这一区域即豫西和晋南之间的黄河两岸应该是共工氏部族的主要聚居地和活动中心,而其它以“共”为名的地方是共工氏及其后裔的迁居地或扩展地。唐善纯先生认为“共工氏曾在黄河中游活动过,共工长期活动的地方应是河南西部伊水和洛水流域”许顺湛先生也倾向于河南西部说。说豫西地区是共工氏的主要活动区域,这当然不误。但《山海经》中所记共工氏的聚居地如共山、共水和共谷等,依上所述皆在豫西和晋南之间的黄河两岸。《国语·鲁语》云“共工氏之伯九有也”,这里的“九有”就是“九州”,《礼记·祭法》就说是“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对于“九州”的范围,王震中先生进行了考证,他认为:“当时九州之区域,其核心地区大概西自陕西之秦岭,北至晋南,东到河南中部之嵩山,南达豫西南。”从上述范围可以看出,豫西和晋南之间的黄河两岸正好是“九州”的中心地带。《管子·揆度篇》曰:“共工氏之王,水处十之七,陆处十之三,乘天势以隘制天下。”共工氏夹黄河而居,活动在豫西和晋南地区,这一段黄河又有不少的支流,正好符合“水处十之七,陆处十之三”的地理特征。其地水多而陆少,所以经常遭受水患,长期与洪水作斗争使该部族长于治水,共工氏的从孙四岳也曾佐禹治水。综上所述,共工氏源于河洛地区,并长期活动在这一地区的共山、共水、共谷等地,这些以共命名的古地皆在今河南新安、济源和山西芮城一带,正好处于河洛腹地的黄河两岸。因此,共工氏的中心活动区域应定义在豫西和晋南之间的黄河两岸,其它共工氏的聚居地是该部族的迁居地或扩展地。

政法萌芽

太古之世,无所谓政治,亦无所谓君主,各分部落,不相统一。剥林木以为兵,用水火以胜敌,强陵弱,大吞小。不知经若干之岁月,始渐由众部而集为大群。

《吕氏春秋·荡兵篇》:“兵所自来者久矣。黄、炎故用水火矣,共工氏故次作难矣,五帝固相与争矣。递兴递废,胜者用事。人曰‘蚩尤作兵’,蚩尤非作兵也,利其械矣。未有蚩尤之时,民固剥林木以战矣。胜者为长,长则犹不足治之,故立君,君又不足以治之,故立天子,天子之立也出于君,君之立也出于长,长之立也出于争。”

其群愈大者,其争亦愈烈。蚩尤、共工,战祸最酷。

按《汉书·古今人表》,列共工于女娲氏后。《太平御览》引《黄帝世纪》:“女娲氏末,有诸侯共工氏,任智刑以强伯。”而《列子》、《淮南子》诸书,或云共工与颛顼争帝,或云共工与高辛争帝。《管子·揆度篇》称:“共工之王,水处十之七,陆处十之三,乘天势以隘制天下。”盖共工氏为古部落之最强者,自伏羲氏之末,至高辛氏时,常为世患,其子孙部落,固袭称共工氏。即其同盟之部落,散处各地者,亦以共工氏之名号,表示于敌。故有“水处十七,陆处十三”之说。盖水陆各地,在在有共工氏之名号也。章炳麟《检论·尊史篇》:“古者王伯显人之号,或仍世循用,不乃摭取先民,与今欧罗巴人无异。”是可知古代共工之多,实非一人。蚩尤为炎帝时诸侯,而《汉书,高帝纪》注,臣瓒引《大戴礼·用兵篇》,谓蚩尤为庶人之贪者。《书经》释文引马融说,又谓蚩尤为少昊末九黎君号。亦犹共工之不一其人也。《龙鱼河图》称蚩尤兄弟八十一人,或曰七十二人。盖同时称兵之酋长有七八十人,皆以蚩尤为号,故谓之为兄弟耳。虽经炎、黄之圣,亦不必取诸部而一一平之,故挞伐与羁縻之策并行。凡举族以从号令者,即因其故土而封之,使世袭为侯国。此封建之制所由起也。

《封建论》(柳宗元):“封建非圣人意也。彼其初与万物皆生,草木榛榛,鹿豕狉狉,人不能搏噬,而且无毛羽,莫克自奉自卫。荀卿有言,必将假物以为用者也。夫假物者必争,争而不已,必就其能断曲直者而听命焉。其智而明者,所伏必众。告之以直而不改,必痛之而后畏,由是君长刑政生焉。故近者聚而为群。群之分,其争必大,大而后有兵。有德又有大者,众群之长,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属,于是有诸侯之列,则其争又有大者焉。德又大者,诸侯之列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封。于是有方伯连帅之类,则其争又有大者焉。德又大者,方伯连帅之类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人,然后天下会于一。是故有里胥而后有县大夫,有县大夫而后有诸侯,有诸侯而后有方伯连帅,有方伯连帅而后有天子。自天子至于里胥,其德在人者,死必求其嗣而奉之,故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封建之制,实为吾国雄长东亚,成为大一统之国家之基。而外观虽号统一,内部之文化实分无限之阶级。自太古以至今日,无论何时何代,举不能以一语概括其时全国文化之程度。此实治中国历史者所当知之第一义也。上古之人,观于邻近部落之多及其降服酋豪之众,而旷览大地,实亦广漠无穷,故往往好为大言,以自表其所辖之广远。后世传述其说,因亦不加深考。

《春秋命历序》:“神农始立地形,甄度四海,远近山川林薮所至,东西九十万里,南北八十三万里。”(引此第以见古人好为夸词,不必深究其以若干为一里。)

《史记·五帝本纪》:“黄帝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

《汉书·地理志》:“昔在黄帝,作舟车以济不通,帝行天下,方制万里,画野分州,得百里之国万区。”

实则当时土地之开辟者,曾不足方数千里,而其建置国家,亦必不能整齐画一,如画棋局然。所谓国家,不过如今之村落。其数或逾万,或不迨数千,亦不能确定也。

当时诸侯之国,固甚藐小,即各部落所共戴之中央政府,亦未必能统连若干地域。观于相传之辅佐之数,及其官吏所掌职务,即可推见其政刑之简。

《论语摘辅象》,“伏羲六佐:金提主化俗,鸟明主建福,视默主灾恶,纪通为中职,仲起为海陆,阳侯为江海。”“黄帝七辅:风后受金法,天老受天箓,五圣受道级,知命受纠俗,窥纪受变复,地典受州络,力墨受准斥州选举,翼佐帝德。”

《左传》昭公十七年:“郯子曰: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太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祝鸠氏,司徒也;雎鸠氏,司马也;鸤鸠氏,司空也;爽鸠氏,司寇也;鹘鸠氏,司事也。五鸠,鸠民者也。五雉为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九扈为九农正,扈民无淫者也。自颛顼以来,不能纪远,乃纪于近,为民师而命以民事,则不能故也。”

《管子·五行篇》:“黄帝得蚩尤而明于天道,得大常而察于地利,得奢龙而辩于东方,得祝融而辩于南方,得大封而辩于西方,得后土而辩于北方。黄帝得六相而天地治,神明至,蚩尤明乎天道,故使为当时;大常察乎地利,故使为廪者;奢龙辩乎东方,故使为士师;祝融辩乎南方;故使为司徒;大封辩乎西方,故使为司马;后士辩乎北方,故使为李。”

诸书所言,虽未尽可据,大抵羲、黄官简,而少皞、颛顼以来乃渐多。政治之进化,盖缘土地渐辟,人事渐繁而然也。

古之帝皇,虽有统一各部而为共主之势,然其居处无定,等于行国,非若后世中央政府,有确定之都城也。

《遁甲开山图》:“伏羲生成纪,徙治陈仓,”

《帝王世纪》:“疱羲氏称大昊,都陈。”“神农都于陈,又徙于鲁。”

《史记·五帝本纪》:“黄帝披山通道,未尝宁居。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

《大戴礼·五帝德篇》:“孔子曰:颛顼,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乘龙而至四海,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趾,西济于流沙,东至于蟠木。”

以黄帝、颛顼之迁徙往来,即可证伏羲、神农之徙都,亦由于本无确定之都邑,第视兵力所至,形势利便,即屯其众于是。比其老死,即葬身于所死之地,亦不必反其故居①。而其子孙分居各地,亦无定处。沿及夏、商,其风犹然。盖由古代地旷人稀,而宫室服御,亦甚简陋,虽至农稼社会,犹存游猎社会之风。治史者正不可徒执一二古迹,谓某帝某皇曾都于是,因以求其文化之发展途辙,或旨分为南北东西之部族也。

由部落酋长而发生帝皇官吏之政治,其势实由下而上。故古代虽有君主政体,其君民之别,初不甚严。君者,群也。

《荀子·王制篇》:“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君者,善群者。”

《春秋繁灵》:“君者,不失其群者也。”

《白虎通》:“君,群也,群下之所归心也。”

必得其群之欢心,然后为众所推戴。神农、黄帝皆有明堂,盖合部民议事之所,后世承之,因有衢室街庭等制。

《淮南子·主术训》:“神农之治天下也,月省时考,岁终献功,以时尝谷,祀于明堂。明堂之制,有盖而无四方。”

《管子·桓公问篇》:“黄帝立明台之议者,上观于贤也。尧有衢室之问者,下听于人也。”舜有告善之胜,而主不蔽也。禹立谏鼓于朝,而备讯唉。汤有总街之庭,以观人诽也。武王有灵台之复,而贤者进也。

故谓君政治即为专制政治者,实误解古代之事迹也。近人以《书》有“黎民百姓”之语,遂谓古代区分民与百姓为阶级。百姓者,王公之子孙;民者,冥也。言未见人道,故“民”字专为九黎、有苗而设。

按《史记》称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世本·诸侯篇》云:“蜀之为国,肇自人皇。蜀无姓,相承云黄帝后。”是古之无姓者夥矣。以百姓为贵族,民为黎苗之称,则黄帝之子之无姓者皆黎苗乎?孔子称黄帝、高辛时事,数数言“民”。使上古视民为贱族,则《大戴记》及《史记》所书之“民”字,均应改为百姓矣。

《大戴礼·五帝德篇》谓:“黄帝抚万民,度四方。生而民得其利百年,死而民畏其神百年,亡而民用其教百年。颛顼治气以教民。帝喾知民之隐,抚致万民而利诲之。”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7 13: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