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宫颈柱状上皮异位 |
释义 | undefined简介 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是宫颈糜烂的同义词,国际上早就废弃“宫颈糜烂”这一词,改称为: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由于宫颈管柱状上皮抵抗力低,病原体容易侵入发生炎症。宫颈糜烂发生的机制目前仍不太明确。 很多医生在发现患者有慢性宫颈炎时,都会告诉患者或在病历上写上“宫颈糜烂”。由于宫颈糜烂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或早期宫颈癌从外观上难以鉴别,必须作宫颈刮片、宫颈管吸片进行巴氏染色病理检查,必要时作活组织检查以明确诊断。笔者每年都要从大量的“宫颈糜烂”患者中检查出多例早期宫颈癌的病人。许多早期宫颈癌病人经过及时手术后没有发现扩散,一直存活。 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最常见的一种病理改变。宫颈外口处的宫颈阴道部用医生肉眼看来其外观呈现细颗粒状的红色区,就称为“宫颈糜烂”。糜烂面为完整的宫颈管单层柱状上皮所覆盖,因为柱状上皮菲薄,其下面的间质会透出而呈红色,并非真性“糜烂”。 症状在一些生理情况下,如青春期、月经失调(尤其性激素分泌长期失调)或使用药物避孕、妊娠期间等,由于长时间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或外来性激素的干扰,使宫颈管柱状上皮增生异位,形成细颗粒状,形似糜烂,实为生理性“宫颈糜烂”。这种“宫颈糜烂”通过调整月经周期至正常,或者停止使用药物避孕,或者是等妊娠结束半年后就自动消失了,不需要治疗。因此不要一听到医生说您是“宫颈糜烂”就谈虎色变,更不能把“宫颈糜烂”等同宫颈癌。 宫颈糜烂只是慢性宫颈炎的一种临床表现形式,主要与体内内分泌激素水平失调、病毒感染和普通病原体感染等有直接关系,目前临床上根据糜烂程度将其分为轻、中、重三度。 一旦发现,必须规范行宫颈刮片或病理检查,排除宫颈不良病变或癌前病变的问题,然后确定炎症感 对于有孕育要求、排除宫颈不良病变的患者,建议控制感染的基础上,配合宫颈局部涂药或丽谱技术治疗。而对于糜烂程度较重或合并HPV16、18型病毒感染的患者,必要时需行宫颈锥行切除或部分切除术。 宫颈糜烂的患者,还可能合并慢性盆腔炎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多由于治疗不及时、不系统、不规范,从而形成慢性子宫内膜炎、慢性输卵管炎、慢性盆腔炎,导致组织粘连,部分患者直接影响正常生育,为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 建议采用离子导入快愈疗法治疗,有条件者结合丽谱技术治疗更佳。丽谱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治疗宫颈糜烂等宫颈疾病,以及早期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最有效方法。丽谱技术具有创伤小、不 出血、痛苦少、恢复快、手术安全、一次性根治等优点,一般只需数分钟,术后3个月宫颈即可完全恢复正常,治疗宫颈疾病不影响生育。 宫颈柱状上皮外移近代研究证明,宫颈糜烂发生机制主要是因为卵巢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于宫颈使鳞、柱交界异位。 宫颈主要有两种细胞,一是鳞状上皮细胞,像鱼鳞一样覆盖在表面看起来很光滑,一是柱状上皮细胞,就像立柱一样,立在宫颈表面显的发红。因为受雌激素的影响,颈管的柱状上皮增生,从宫颈口向外移覆盖了鳞状上皮,使该部位的组织呈细颗粒状的红色区。仅为单层柱状上皮所覆盖,表面平坦;后由于腺上皮过度增生,并伴有间质增生,表面凹凸不平而呈颗粒状。根据柱状上皮增生外移的面积大小,在临床上分为“宫颈糜烂”Ⅰ度、Ⅱ度、Ⅲ度。由于柱状上皮外移与鳞状上皮之间形成了鳞柱交界。鳞柱交界可随雌激素的变化而移动。如新生儿受母体雌激素的影响,可引起新生儿宫颈柱状上皮外移,称为先天性宫颈糜烂;妊娠期、以及口服避孕药可致鳞柱交界外移,称为生理性宫颈糜烂; 青春期后,由于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增加,刺激柱状上皮增生使原始鳞柱交界外移至宫颈阴道部,所以,整个宫颈被外移的柱状细胞覆盖,形成了所谓的“宫颈糜烂Ⅲ度”。绝经后随雌激素水平下降,鳞柱交界又退回宫颈管。更年期后很少见到“宫颈糜烂”。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