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公孙度 |
释义 | 公孙度(?-204)东汉末地方割据首领。字升济,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人。少时随父避居玄菟,为郡吏。后授尚书郎,迁冀州刺史。董卓秉政,任辽东太守。东伐高句丽,西击乌丸,遂割据辽东,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后被曹操表举为武威将军,封永宁乡侯。建安九年(204)卒,子康嗣位。 中文名:公孙度 别名:公孙升济 国籍:东汉 民族:汉族 出生地:辽东襄平 官位:辽东太守 简介公孙度 (150-204年),字升济,辽东襄平(辽阳)人。有二子,公孙康,康弟公孙恭,康子公孙晃、公孙渊。少随父迁居玄菟郡。初为玄菟小吏,继升尚书郎、冀州刺史,后被免官。东汉中平六年(189年),经同乡徐荣推荐,被董卓任命为辽东太守。公孙度到任后,厉行严刑峻法,打击豪强势力,使令行政通,羽翼渐丰。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中原地区董卓乱起,各地军阀无暇东顾。公孙度趁机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继则东伐高句丽,西击乌桓,南取辽东半岛,越海取胶东半岛北部东莱诸县,开疆扩土;又招贤纳士,设馆开学,广招流民,威行海外,俨然以辽东王自居。由于公孙度的锐意进取和苦心经营,使辽东地区在汉末三国的战乱年代,获得了暂时的安宁,推动了当地生产技术和封建文化的发展。 史书记载公孙度字升济,本辽东襄平人也。度父延,避吏居玄菟,任度为郡吏。时玄菟太守公孙琙,子豹,年十八岁,早死。度少时名豹,又与琙子同年,琙见而亲爱之,遣就师学,为取妻。后举有道,除尚书郎,稍迁冀州刺史,以谣言免。同郡徐荣为董卓中郎将,荐度为辽东太守。度起玄菟小吏,为辽东郡所轻。先时,属国公孙昭守襄平令,召度子康为伍长。度到官,收昭,笞杀于襄平市。郡中名豪大姓田韶等宿遇无恩,皆以法诛,所夷灭百馀家,郡中震栗。东伐高句骊,西击乌丸,威行海外。故河内太守李敏,郡中知名,恶度所为,恐为所害,乃将家属入于海。度大怒,掘其父冢,剖棺焚尸,诛其宗族。分辽东郡为辽西中辽郡,置太守。越海收东莱诸县,置营州刺史。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追封父延为建义侯。曹操表度为武威将军,封永宁乡侯,度曰:“我王辽东,何永宁也!”藏印绶武库。度死,子康嗣。 家族祖先 公孙延。公孙度之父,与公孙度一起移居玄菟。 子女 公孙康。公孙度之子,公孙恭之兄。公孙度死后继承辽东太守的职位,把前来投奔的袁熙、袁尚首级送给曹操。又大破高句丽军,攻陷高句丽都城。 公孙恭。公孙度之子,公孙康之弟。公孙康死后因二子尚幼而继承辽东太守的职位。后大病,成为阉人,被长大的公孙渊胁逼退位。 孙 公孙晃,公孙渊之兄。因任子制在洛阳为官,公孙渊叛乱被杀后被下令处死。 公孙渊,公孙晃之弟。反魏,被司马懿击败被杀。 部下 柳毅,公孙度亲信,公孙度向他商讨自立为王。 阳仪,公孙度亲信,公孙度向他商讨自立为王。 李敏,河内太守。不满公孙度所为,与一家人出海避祸。被公孙度焚烧父亲尸体,诛其宗族。 个人年表年号(西元) 年龄 事迹 和平元年(150年) 1岁 公孙度出生 永康元年(167年) 18岁 与父公孙延避居玄菟,度任为郡吏。玄菟太守公孙琙见度而亲爱之,遣就师学,为 取妻 建宁二年(169年) 20岁 诏举有道之士,与东郡谢弼、东海陈敦俱对策,除尚书郎(《魏志》作郎中) 建宁三年(170年) 21岁 稍迁冀州刺史。后以谣言免(不知哪年) 中平六年(189年) 40岁 同郡徐荣为董卓中郎将,荐度为辽东太守。度到任,笞杀公孙昭于襄平市诛郡中名 豪大姓百余家。东伐高句丽,西击乌丸 初平元年(190年) 41岁 分辽东为辽西、中辽郡,越海收东莱诸县,置营州刺史。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 初平二年(191年) 42岁 北海管宁、邴原、王烈前往依之 建安九年(204年) 55岁 曹操表公孙度为武威将军,封永宁乡侯。度死,子康嗣位,以永宁乡侯封弟恭。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