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公社放映员 |
释义 | 公社放映员是我国电影事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产物。 70年代初,为了解决我国农村电影放映工作的落后局面,国务院下发了[1974]12号《关于认真做好农村电影发展工作的意见》的文件通知,各级政府部门又相继制订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先后在75年--77年成立了公社放映队,由公社党委政府代表国家最基层职能部门具体操作,挑选思想好,作风正派,身体健康,能吃苦耐劳,热爱电影工作,有一定文化水平和宣传能力的同志担任公社放映员,并统一由文化电影部门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公社放映队的成立,对于我国的农村电影的普及和发展以及农村文化生活的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广大农村群众由每年看一两场电影增加到20多场,加之放映队由公社直接领导,服务质量明显提高,由于当时没有电视机,电影放映就成了宣传党的政策方针、报道当地新闻事件、新人新事的主要途径,放映员编绘群众喜闻乐见的幻灯节目穿插放映,既宣传了党的政策又弥补了拷贝的不足,还丰富了文化生活,受到了广大农村群众的一致好评。 90年代中期,由于电视的发展和普及,我国的城乡电影放映逐步走向低谷,公社(乡镇)放映队先后解体消失,公社放映员也相应地下岗,汇入了商品经济的潮流之中。 在数字影像技术空前发展的今天,我们不要忘记,在30多年前,曾经有那样一批热血青年,把自己的壮丽青春和宝贵年华奉献给了农村电影放映事业,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将农村电影放映从贫乏推向了饱和。如今,他们也随着胶片电影的消失而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这就是公社放映员。 公社放映队 公社放映队是我国70年代特定形势下的新生事物,国家出于人力、财力等多方面的考虑,统一由基层政府从农村选拔放映员成立公社放映队逐年取代县办队而加快农村电影普及的步伐,在全国的每一个公社(乡镇)成立一个电影放映队,以解决广大农村群众看电影难的问题,公社放映队放映员为2-3人,有电区为2人,无电区为3人,人员由公社党委、革委直接管理,业务技术、拷贝供应由县电影公司管理,在本公社范围内开展巡回放映活动。 公社放映员的素质 公社放映员是在全公社范围内,从回乡知青、民办教师、退伍军人中报名,经全面考核选拔出具有一定技能专长的农村青年而录用的,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上,年龄在30岁以下,大都是挑选一个绘画专长的,一个说唱专长的和一个电器修理专长的组成,然后由县电影公司经过一定时间的职业技能培训,考试合格并颁发技术等级证件后正式上岗从事放映工作的。 公社放映员的任务 公社放映员是一支常年活动在农村第一线的文艺轻骑队,又是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传播者,他们借助电影放映的特有机会充分利用幻灯、说唱等多种形式,宣传中心工作,表彰新人新事,推广科学种田,提倡计划生育,在当时拷贝不足的情况下,为广大农村群众带来了欢乐,使基层群众潜移默化地在欢乐中受到了教育,提高认识,得到了启发,他们在白天利用自己的特长,举办流动展览,编写板报,教唱电影歌曲,培训文艺骨干,修理广播设备......他们所做的工作,包罗万象,远远地囊括了几年后出现的文化员、计生指导员、农科员、水利员、卫生防疫员、农村电管员等等的工作内容,他们为我国农村电影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所做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公社放映员的贡献 公社放映队的成立,为国家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同时也为农村群众减轻了负担,公社放映员不拿国家的工资(生产队记工分),不吃国家的平价粮,下乡放映不开小灶,放映收费比国办队大幅度下降,而每个队的放映年场次达到国办队的二倍,他们出生于农村,来自农民,又属于公社直接领导,其服务质量和吃苦耐劳精神远远地超过原来的国办队,常常是一夜转三个村庄,从日落放映到日出,就这样,他们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为国家、为人民在这个领域里拼搏了二十余年。 公社放映员的遗留问题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逐步好转,公社放映队所取得的成就和放映员的生活状况引起了上级部门的关注,从八十年代中期到二00三年多次下发文件,一直强调逐步解决乡镇(公社)放映员的编制待遇问题,并且几次具体拟定了解决的标准,可是由于上下两级部门运作不力,基层部门的渎职怠政,致使这一政策在全国范围内根本没有得到落实。在此期间的九十年代初,农村实行责任制,电视机开始在农村逐步增加,电影的需求开始降温,乡镇放映员不得不开始两条腿走路的办法,一面种地,一面放映,可是许多地方的乡镇放映员村里按“市属户”只给口粮田,不给责任田,而乡政府也将放映员视为个体户,放映设备承包给放映员,政府收取一定费用后,其他事情一概不管,乡政府大院内放映队的办公室有被其他人员占据,在乡政府的其他与放映员相同情况的八大员相继进编转正的同时,乡镇放映员却就这样强撑几年后,随着城乡电影的滑坡,自己也悄悄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市场经济的转化,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各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职能和作用逐步淡漠,乡镇放映队的消失,在当时没有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 解决原公社放映员遗留问题的重要意义 最近几年,我国城乡人民生活得到显著的提高,文化娱乐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电影技术的数字化革命和电影发行院线化的改革,使我国很快成为令世界瞩目的电影大国,电影发行收入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农村电影数字化公益放映工作全面展开,广大城乡人民群众充分享受的改革开放的可喜成果,而原乡镇70年代的老放映员,作为新中国农村电影的奠基人,却被遗忘在春天的角落里。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童刚局长在西部地区农村电影工作会议上感慨地说:“农村电影放映员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六、七十年代从事放映的乡镇放映员,他们是我国农村电影的开拓者,几十年来,这支农村电影放映的骨干力量,常年坚守在电影放映一线,为了让广大农民群众看到、看好电影,他们不辞劳苦,跋山涉水,为我国农村电影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无私的奉献,在新中国电影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妥善解决农村电影放映员的历史遗留问题,使他们能够享受到国家"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惠民政策,这充分体现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对维护党在广大群众中的威信与形象,保障广大农村放映员的基本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对加快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童刚讲话摘要)” 解决原公社放映员遗留问题的最新进展 原乡镇放映员的遗留问题,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和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最近,国家各部委包括广电总局,信访、财政、人事、计划等有关部门,专门召开了解决乡镇放映员遗留问题的联席会议,并通过国家广电总局对全国各地的70年代的乡镇放映员进行了一次全面细致的摸底,包括乡镇放映员的人数、工龄,年龄,技术等级等等,为下一步全面彻底地解决乡镇放映员的遗留问题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