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公关心理学
释义

公关心理学即公共关系心理学既是心理学,又是公共关系学。它既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又是公共关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共关系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区别

普通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公共关系心理学就是普通心理学主干上派生出的众多分支之一,是心理学理论在公共关系实践中的运用。

公共关系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异同在于:

第一,普通心理学侧重于研究人的内在心理活动,而公共关系心理学则注重考察人的心理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第二,普通心理学侧重于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而公共关系心理学则从公共关系活动的特定情境出发,考察处在这一状态中的人们特殊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

第三,普通心理学主要研究自然的、未经修饰的刺激环境所引起的(人的)心理反应及心理反应过程,而公共关系心理学则重点研究人们因公共关系活动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和心理定势,以及公共的心理活动与组织目标实现之间的关系。

总之,公共关系心理学派生于普通心理学,并以普通心理学(尤其是社会心理学)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

公共关系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公共关系心理学是进一步开放和深化改革的历史必然。改革是现代中国的主旋律,改革的内容之一是要将以平等、竞争与劳动为特征的商品经济引入中国,从而使中国溶人民主化、商品化、人性化的大潮流。这种潮流客观上要求人们在全球已成为一个大村庄的激烈竞争中,不仅有实力应付与国外大公司所进行的集团竞争,而且又能在与各类团体所开展的游击战术中立于不败之地。这种竞争还必须充分体现人性化社会,高度重视公众心理需要、情绪状态、个性特征、心理坐标等特征。此外,几年的改革实践,也遇到了一些障碍,这些障碍一方面是缺乏沟通、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则是“私关”猖獗,世风日下,甚至人心迷乱。因此,人们深感有着眼于公众、着眼于公众心理的公共关系的必要。

现代的全方位竞争使传统公关受到了严峻挑战。那些不注重团体及个体自身形象、缺乏人际交往艺术技巧的团体已难以发展。可以说,团体着想在这个充满竞争压力的社会中存在、发展,就不能无视公共关系心理学。

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是与公共关系活动中的基本要素密不可分的。公共关系的三大要素即公关主体(实施公关活动的社会组织或组织的代表、公关客体(组织的各种公众,其中主要指各种外部公众)、公关中介(传播、沟通),因此公共关系心理学研究的内容相应地就由三个大的方面构成:一是公关主体即社会组织心理,二是公关客体即公众心理,三是公关中介即传播、沟通心理。

(一)公关主体心理

公关主体心理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研究探讨组织成员(members of organization)应有的观念系统(组织成员的主体观念、组织成员的客体观念、组织成员的主客体关系观念)。开展这一部分的探讨、研究,在我国目前情况下尤其必要,它对引导我国公关工作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研究组织领导心理,包括组织领导的形象心理、形象决策与管理心理等。组织领导作为组织的主要决策者、管理者,其心理特点和心理活动的规律,对于正确开展组织的公共关系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3、研究组织群体心理,包括组织群体对组织形象的影响;组织成员的群体效应与组织形象建设;群体的沟通、交往、决策与组织形象建设等内容。群体是社会组织的基本构成单位,也是组织塑造自身形象的基本单位和基本组织形式。因此,研究组织群体的行为特点及在沟通、交往、决策中的心理特点、心理倾向,对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二)公众心理

公众心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研究公众心理的基本特征与一般倾向,包括公众的角色心理特征(如性别角色心理特征、年龄角色心理特征、职业角色心理特征等);公众的社会认知、社会感情、社会态度、利他行为、侵犯行为等内容。研究、把握公众心理的基本特征与一般倾向,对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展公共关系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2、研究公众心理变化的基本动因,包括公众的需要、动机、价值观等内容。在公共关系活动中,了解公众的需要、动机,是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前提,又是顺利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条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组织在制订公共关系策略时,也需要对各类公众的价值观进行分析研究。

3、研究公众的心理效应,包括几种常见的心理效应(如首因效应、晕轮效应、经验效应、移情效应等)、影响公众心理效应的因素(如公众的自我意识、刻板印象、地缘心理、民族心理、时尚心理等)等内容。正确把握公众的心理效应,积极引导公众对组织的信任、支持,有利于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的开展。

4、研究对公众心理的认知,包括对不同类型公众的认知(如对内部公众、社区公众、政府公众、消费者公众、媒介公众等的认知)、认知公众心理的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心理换位法、参与实践法、调查统计法等)等内容。对公众心理的认知,是和公众心理进行沟通,对公众心理施加影响的前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传播、沟通心理

公关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传播的过程。通过公关活动,使组织与公众之间紧密联系,让组织走向公众,让公众了解、喜欢组织,而这正是通过公关传播实现的。了解公关传播心理,是为了更好地达到传播的目的。传播、沟通心理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研究传播心理的几种主要范式,包括人本主义传播论、精神分析传播论、认知理论传播论、行为主义传播论等内容。这些传播理论对公共关系传播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研究传受关系与传播策略,包括传受者心理互动(传受者间的功能互动、传受者间的人格互动)、传播策略(传播的一般策略、人际传播策略、组织传播策略、大众传播策略)等内容。

3、研究对公众行为的影响与沟通,包括影响公众心理的常用方法(浸润法、劝导法、榜样法)、与公众沟通的方式(导引式沟通、疏浚式沟通)等内容。

4、研究不同传播类型的心理基础,包括人际传播心理(人际传播的含义与特点、人际传播中传受者间的心理关系、组织形象的人际传播心理技巧)、组织传播心理(组织传播的含义与特点、组织传播中传受者间的心理关系、组织形象的组织传播心理技巧)、大众传播心理(大众传播的含义与特点、大众传播中传受者间的心理互动、组织形象的大众传播心理技巧)等内容。

公共关系心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公共关系心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是现代多学科综合交叉发展的产物,与许多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公共关系心理学与哲学的关系

公共关系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研究的是具体的公共关系心理,属于具体科学。而哲学是在大量具体科学的基础上,研究、揭示自然界、人类社会中最一般、最普遍的规律的科学,它对具体科学具有方法论指导意义。运用哲学的基本原理、思维方式,可以深化我们对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能够为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提供科学的指导,能够帮助我们从纷繁复杂的公共关系心理现象中抓住本质和规律性的东西,形成较高层次的公共关系心理学的一般原理和工作法则。

(二)公共关系心理学与社会学的关系

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综合研究社会关系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探讨社会关系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具体说来,社会学研究的内容包括个人及其社会行为、社会群体或群体生活、社会组织和社会制度、社会关系、社会问题等等内容。这些方面特别是其中的关于社会组织、个人及其社会行为、群体、社会关系等都与公共关系心理学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这一切就构成了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社会学基础。但是,社会学比较注重对社会宏观结构和社会组织与社会整体关系的一般研究;至于社会组织作为社会结构中一个组成部分,其活动的规律及如何处理它与内外公众的关系等问题,则需要公共关系心理学在其活动的心理基础上去分析、研究,从而促进组织公共关系工作的有效开展,达到组织“内求团结,外求发展”的目的。

(三)公共关系心理学与人际关系学的关系

人际关系学是研究人际关系现象、规律和机制以及人际关系的原则、规范和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技术、艺术及方法的一门学科。人际关系学理论主要用于企业、组织的管理实践活动之中,是继古典管理理论之后兴起的新的管理理论学派。人际关系理论研究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问题;第二,同企业管理相关的所谓“人性”问题;第三,企业中的非正式组织以及人际关系问题;第四,企业中的领导方式问题等。根据人际关系理论,通过有效地调节企业中的人际关系,就可以提高生产率。人际关系理论为公共关系心理学中内部公众心理关系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四)公共关系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介于心理学与社会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是研究个体和群体在社会情境中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个体心理与群体心理、社会交互作用与交往等。社会心理学是公共关系心理学的重要理论来源和学科基础。社会心理学所研究的个体心理对社会的影响、社会对个体心理的影响、在群体中人与人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心理现象等,都与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密切相关。它所研究的有关群体、交往、沟通、从众、群体压力等理论和内容,更是公共关系心理学研究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公共关系心理学实际上是较为特殊的社会心理学。它不仅致力于对一般个体心理特征和群体心理特征的把握,而且要通过对这些特征的分析和了解,有效地指导公关实践活动,从而使社会组织能被广大公众广泛认同和接纳。

(五)公共关系心理学与管理心理学的关系

管理心理学也叫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管理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其内容包括组织管理中的个体心理、群体心理、领导心理等。它的许多理论,如个体激励理论、挫折理论、领导心理等。对于做好公关工作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因此,管理心理学也是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

(六)公共关系心理学与传播心理学的关系

传播心理学属于传播学和心理学交叉的边缘学科,它是研究传播者和受众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传播作为公共关系的中介,在协调、沟通组织与公众之间关系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公关传播中,正确把握传播主体与受传者的心理特点及规律,有针对性地施之以不同的技巧、方法,可以增强公关传播的效果。因此,传播心理学也就构成了公共关系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

公共关系心理学在我国的研究简史

公共关系心理学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公共关系学研究在我国的兴起而逐渐建立起来的。然而,对公共关系活动中的心理学研究却不是最近才有的。现有的资料表明,国外似乎还没有独立的公共关系心理学科,但他们在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营销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中,从来没有放弃对公关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现象的研究。在公共关系研究中,研究者也非常关注、重视对人在公关活动这个特定情境中的心理活动规律的探讨,并运用这些规律有效地指导公关实践活动。整个现代心理学近100年来的研究成果为我们开展公共关系心理学研究提供了理论、方法和应用等各方面的借鉴。

公共关系学被引进我国还只有短短的几年,作为学科群它应当包括哪些学科认识很不统一。同时,我国心理学科的发展四十多年来波折很大。因此我国心理学科研究与发达国家比,存在明显差距。面对这两种状况,公共关系学界和心理学界的有识之士认为,我们应当把握的是当代新学科向综合性、应用性发展的方向,而不是跟在别人后面照搬别人的拼盘;我们应当立足中国的国情,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关系学科群和心理学学科群。80年代中、后期,随着公共关系学研究的深入,随着公共关系活动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开展,人们越来越觉得有必要建立一门专门学科为公共关系活动的有效开展和深入研究提供心理学上的依据和科学方法。公共关系心理学由此应运而生。

近几年,公共关系心理学的学科发展相当迅速。学科体系已成雏形,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也已初步成形。最显著的成果是一批有关公共关系心理学著作的出版,如马建青主编的《现代公关心理学》、张云著的《公关心理学》、赵学前和易法建主编的《公关心理学》等著作,都对公共关系心理学学科体系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当然,公共关系心理学在整个心理学科中属于一门新兴的学科,还处在努力发展时期,其学科体系、基本理论、研究方法都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研究、不断完善。

图书信息1

书 名: 公关心理学

作 者:张云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9月1日

ISBN: 9787309074925

开本: 16开

定价: 20.00元

内容简介

《公关心理学(第4版)》内容简介:公关心理学是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的公共关系学,是应用于公共关系领域的心理学。《公关心理学(第4版)》第一章为绪论,从总体上介绍这门学科;第二、三、四章论述公共关系客体——公众的心理;第五、六、七章论述公共关系过程中的心理;第八、九章论述公共关系主体——组织团体的心理。

《公关心理学(第4版)》为建立公共关系心理学的学科体系作出了尝试,并尽可能划清了公关心理学与管理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的界限,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是一本体系新颖、内容翔实、适应面较宽的教科书。《公关心理学(第4版)》自1992年出版发行以来,受到了广泛的欢迎,曾获全国社科类优秀畅销书奖。

作者简介

张云,男,1953年3月生,浙江嘉善人。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曾担任中国公共关系协会第二届理事、中国营销学会常务副秘书长、上海市九十年代紧缺人才培训工程公共关系专家组成员等兼职。2006年度荣获“中国公关教育20年突出贡献奖”,2007年度荣获“中国公关20年优秀著作教材奖”,2010年度荣获“中国公共关系+大杰出人物”称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心理学视角中的公共关系

二、公共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三、公共关系心理的含义和特点

四、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第二节 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一、提高组织内部的管理水平

二、提高公共关系人员的专业素质

三、推动公共关系活动的有效开展

四、创建和完善我国的公共关系心理学

第三节 公共关系心理学研究遵循的原则

一、立足于公共关系实践的原则

二、着眼于影响公众态度的原则

三、环绕于公共关系心理的原则

四、勇于开拓创新的原则

问题与思考

第二章 公众的心理特征

第一节 公众心理特征概述

一、什么是公众心理特征

二、公众心理特征的结构

第二节 公众的个性心理特征

一、个体在能力上的特征

二、个体在气质上的特征

三、个体在性格上的特征

四、个性心理特征和公共关系

第三节 公众的角色心理特征

一、不同性别者的心理特征

二、不同年龄者的心理特征

三、不同职业者的心理特征

四、不同文化者的心理特征

五、角色心理特征和公共关系

第四节 公众的群体心理特征

一、群体心理的一般特征

二、群体领袖的心理特征

三、群体、群体领袖和公共关系

问题与思考

第三章 公众的心理倾向

第一节 公众的兴趣倾向

一、兴趣的一般含义

二、兴趣的个别差异

三、公众兴趣和公共关系

第二节 公众的需要倾向

一、什么是需要

二、需要的类别

三、需要的层次

四、公众需要和公共关系

第三节 公众的价值观倾向

一、价值和价值观

二、价值评价体系

三、价值取向类型

四、价值观和公共关系

第四节 公众的自我倾向

一、自我的构成和境界

二、自我的分化和统

三、自我倾向和公共关系

问题与思考

第四章 公众的心理定势

第一节 心理定势概述

一、什么是心理定势

二、心理定势的特点

三、心理定势的类别

四、心理定势的作用

第二节 微观心理定势

一、首次效应

二、晕轮效应

三、经验效应

四、移情效应

第三节 宏观心理定势

一、社会刻板印象

二、地域文化心理

三、民族文化心理

第四节 流行心理定势

一、时尚表现的心理定势

二、流言表现的心理定势

三、骚乱表现的心理定势

问题与思考

第五章 对公众心理的认知

第一节 对公众个体心理的认知

一、从外部特征判别公众心理

二、从言语、动作了解公众心理

第二节 对公众群体心理的认知

一、对内部公众心理的认知

二、对社区公众心理的认知

三、对媒介公众心理的认知

四、对政府公众心理的认知

五、对购买公众心理的认知

第三节 对公众心理变化的认知

一、宏观环境引起的心理变化

二、微观环境引起的心理变化

三、舆论导向引起的心理变化

四、思想教育引起的心理变化

五、主体行为引起的心理变化

第四节 克服认知公众心理的障碍

一、影响认知的对象因素

二、影响认知的情境因素

三、影响认知的主观因素

四、克服认知过程中的障碍

问题与思考

第六章 和公众心理的沟通

第一节 和公众的信息沟通

一、信息沟通的含义

二、信息沟通的模式

三、信息沟通的内容

四、信息沟通的网络

第二节 和公众的意见沟通

一、意见沟通的界定

二、意见沟通的功能

三、公众意见的类别

四、意见沟通的过程

第三节 和公众的感情沟通

……

第七章 对公众心理的影响

第八章 组织的社会形象

第十章 组织的心理氛围

附录

图书信息2

书名:公关心理学

图书编号:1668792

出版社: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定价:20.0

ISBN:781084922

作者:朱吉玉

出版日期:2006-09-26

版次:1

开本:16开

简介:

本教材是高职高专文秘专业系列教材之一,它紧紧围绕高职高专秘书专业培养岗位第一线所需要的能够直接上岗的公关专门人才的目标,坚持创新、改革的精神,体现新的课程体系、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兼顾知识教育、技能教育和能教育。为此,本教材在内容和体例的设计上,增设了小思考、补充阅读材料、案例等栏目。在每章章后设置中型案例分析、实践训练和心理小测试,并在全书后设置综合实训小栏目,安排了大型案例分析和心理自测练习。形式多样,内容活泼,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本书共有十章内容,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公关心里学概述;第二部分是公共关系的客体——公共心理,内容包括公众的心理特征、公众的角色心理、公众的心理倾向和公众的心理定势等。第三部分是公关活动过程心理,主要包括组织对公众心理的影响、组织与公众的心理沟通、组织外部的公众形象、组织内部的心理氛围等内容。第四部分是公共关系的主体——组织团体心理,内容包括公关人员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公关人员和心理素质等。

目录:

第1章 公关心理学概述/1

学习目标/1

1.1公关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

1.2公关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与意义/5

1.3公关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方法/7

知识掌握/11

知识应用/11

第2章 公众的心理特征/15

学习目标/15

2.1公众的个性心理特征/16

2.2公众的角色心理/23

2.3公众的群体心理/27

知识掌握/31

知识应用/31

第3章 公众的心理倾向/37

学习目标/37

3.1公众的需要/38

3.2公众的兴趣/43

3.3公众的价值观/46

知识掌握/52

知识应用/52

第4章 公众的心理定势/55

学习目标/55

4.1公众心理定势概述/55

4.2个体心理定势/58

4.3群体心理定势/60

4.4流行心理定势/63

知识掌握/69

知识应用/70

第5章 组织对公众心理的影响/74

学习目标/74

5.1劝说/75

5.2暗示/83

5.3感染/87

5.4诱导/89

5.5模仿/91

知识掌握/93

知识应用/93

第6章 组织与公众的心理沟通/96

学习目标/96

6.1组织与公众的信息沟通/96

6.2组织与公众的意见沟通/101

6.3组织与公众的情感沟通/104

知识掌握/108

知识应用/108

第7章 组织外部的公众形象/112

学习目标/112

7.1组织形象概述/113

7.2组织形象与公众态度/116

7.3组织形象与公众舆论/118

知识掌握/123

知识应用/123

第8章 组织内部的心理氛围/126

学习目标/126

8.1组织内部心理氛围概述/127

8.2组织中的凝聚力与向心力/130

8.3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135

知识掌握/141

知识应用/141

第9章 公关人员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144

学习目标/144

9.1公关人员的人际交往/145

9.2公关人员的人际关系/155

知识掌握/161

知识应用/162

第10章 公关人员的心理素质/166

学习目标/166

10.1公关人员的角色/167

10.2公关人员的职业心理素质/169

10.3公关人员的心理素质培养/174

知识掌握/179

知识应用/179

综合实训

主要参考文献

图书信息3

书名:公关心理学教程        

图书编号:1092995        

出版社: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定价:18.0

ISBN:756381178

作者:张云主编

出版日期:2004-08-03

版次:1

开本:24

简介:

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公关心理学教程》,和作者原来写的那本《公关心理学》主要有五个方面的不同。

第一,作者立足于让这本书更适合于更广泛的读者,具体来说更适合公关、广告、营销、传播、财经、管理等专业的大中专学生,更适合于这些专业的从业人员,更适合于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自学。

第二,以大量新鲜或经典的案例夹叙夹议,增强可读性,选择性和启发性,同时有助于教师备课、授课时增加灵活性。

第三,体系方面进行了调整,使之更适合于这本书定位的目标读者。

第四,我的角色从惟一的作者转变为这本的主编。作者吸收了许多年轻人来突破我的定势,让我们不同的优势实现互补。

第五,字数更多了,书价可能会高一步,但应该也不会高得多。

目录:

第一章 绪论:认识公关心理学

第一节 公关心理学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节 公关心理学形成的条件和基础

第三节 公关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公众心理概述

第一节 认识公众心理的意义

第二节 公众的类别和公众心理

第三节 克服认知公众心理的障碍

第三章 公众的心理倾向

第一节 公众的兴趣心理

第二节 公众的需要心理

第三节 公众的价值观倾向

第四节 公众的角色心理倾向

第四章 公众的心理定势

第一节 心理定势概述

第二节 微观心理定势

第三节 宏观心理定势

第四节 流行心理定势

第五章 公众代表的个体心理

第一节 公众代表和公众群体的关系

第二节 公众的个性心理特征

第三节 公众的自我倾向

第四节 对公众代表心理的认知

第六章 组织与公众的沟通

第一节 用沟通对称信息

第二节 用沟通增进感情

第三节 用沟通化解矛盾

第四节 用沟通激发动力

第七章 组织对公众的影响

第一节 目标明确的劝导方法

第二节 旁敲侧击的暗示方法

第三节 触动心灵的感染方法

第四节 循循善诱的诱引方法

第八章 组织的社会形象

第一节 组织形象概述

第二节 塑造组织形象的意义

第三节 塑造组织形象的作用机制

第九章 组织的心理氛围

……

第十章 公关人员的心理素质修养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10:5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