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公共管理学
释义

公共管理学(Public Administration or Public Management) 公共管理学,是运用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群体系。在西方,它源于20世纪初形成的传统公共行政学和60-70年代流行的新公共行政学,后于70年代末期开始因受到公共政策和工商管理两个学科取向的强烈影响而逐渐发展起来。如今它已经成为融合了公共政策、公共事务管理等多个学科方向的大学科门类。

特点

公共管理学是70年代末期以后因为受到公共政策学科范式和工商管理学科范式的影响而在原新公共行政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主要特点:

①研究公共管理问题

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同时更重视从经济学视角来研究公共管理问题,在重视定性分析的同时更强调定量分析工具的运用;

②研究利益关系问题

以公共利益为核心展开对公共机构与其它社会机构(各类企业和公共组织等)以及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问题的研究,大大拓展了以往公共行政学的研究领域:它涉及的对象,除了政府组织管理外,还包括一般的社会公共组织、公益性组织或非政府组织(NGO)、非营利组织(NPO)的管理问题;它涉及的主题众多,如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外部性、公共物品、公共选择、政府失败、公共政治管理、公共(人力、财力、信息)资源管理等等。

发展沿革

公共管理学兴起于20世纪70—80年代,在其发展过程中,因学者们研究取向上的差异而显现出不同的风貌与内涵。公共管理学者波兹曼(Bany Bozeman)认为,尽管研究途径及理念互有差异,但就概念的演进而言,公共管理研究大致可分为两种途径。其一是公共政策途径(Public Policy Approach,简称P途径)。P途径下的基本观点是:公共管理必须与公共政策的形成与制定密切联系,因而该学派直接将公共管理界定为政策管理。认为只有从管理的观点探讨公共政策,才能落实政策目标,实现理想境界。其二是企业管理途径(Business Approach,简称B途径)。20世纪70年代,在管理思潮的影响下,各国的企业行政管理学院不再专注于对内部行政管理过程的研究,转而注重研究工商政策与管理战略。在此背景下,B途径的公共管理研究也逐步发展起来。B途径与P途径有以下不同之处:(1)前者的课程设计依循商业学院的传统,后者则依循公共政策学的传统。(2)前者并不强调公共组织与私人组织的差异性,后者则特别凸显公共组织的特殊性。(3)前者企图与公共行政合流,后者则企图摆脱公共行政,而形成一个独立的管理领域。(4)前者重视策略与组织间的管理,是过程取向的,因而强调组织设计、人事与预算等问题;后者则强调政策与政治问题。(5)前者主张采用量化分析(如集群资料分析、实验设计),后者则强调采用个案研究方法。

系统、科学的公共管理学只有在整合公共政策与企业管理两种研究途径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形成。为此,国外研究者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波兹曼总结学术界各种观点,提出公共管理具有以下本质特征:公共管理是一个整合性的概念(integrative concept),是介于企业管理与公共行政之间的“第三条道路(thirday)。它在“什么”(What)与“为什么”(Why)的层面上沿袭公共行政或公共政策途径,而在如何(How)的层面上沿袭企业管理途径。虽然公共管理是将私人部门的管理手段运用于公共部门,但并未由此改变公共部门的主体性。当代公共管理学非常重视组织运行的内外部环境,尤其是重视外部环境的变化,强调实施战略管理,这是公共管理相对于公共行政的优越之处。公共管理强调价值融合和与责任分担,关注政府改革与政府重塑,是一种全新的治理模式。

综上所述,由社会事务复杂性、社会价值观多元性,以及公共关系的错综复杂等因素所决定,公共管理学必然是一个科际整合的研究领域。这意味着公共问题的解决有赖于运用多学科的基础理论与分析工具。公共管理需要借用社会科学其他领域,如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的研究成果,尤其需要从公共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公共财政学、经济管理学中获得处置和调节现代社会中各种复杂经济利益关系的有效政策手段。

理论基础

公共管理学的理论基础首先是公共部门经济学,其核心部分是公共财政学。因为任何管理活动都离不开对经济资源的配置与调剂,都离不开物质资金基础,都需要公共财政为之当家理财。公共财政学以政府收支活动为直接研究对象,具体言之,就是如何通过国家预算组织财政收入、安排财政支出、提供公共产品、矫正市场失灵、优化资源配置以及调节收入分析。公共财政学的基础内容是公共产品理论,该理论细致地区分出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各种类型,其意义在于,合理界定政府组织与市场组织及其它社会组织在公共物品提供与生产中的相互依存和伙伴关系,从而有助于清晰地划分各级政府组织的职责范围。对公共产品提供途径的分析,有利于根据公共产品的属性,进行多样化的制度安排,实现公共产品与劳务的有效供给。

公共选择理论可以定义为“对非市场决策的经济学分析”,在“经济人”预设的前提下,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低效和规模不断膨胀的根本原因在于官僚制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垄断特性。具体而言,就是缺乏竞争,缺乏利润激励,以及缺乏监督机制。因此,改善官僚制的运转效率、消除政府失灵的根本途径在于取消任何形式的“公共垄断”,在公共部门中恢复竞争,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公共选择理论悲观的结论能够给公共管理者以警示,告诫他们完善民主宪政,提高公共管理效率,避免政府政策失灵。

公共管理的经济学基础中还包括新制度经济学体系中的诸种理论。(1)委托-代理理论。在政治与公共行政领域,公民与政治家、政治家与行政官员之间均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人和代理人的目标冲突与信息不对称是委托代理问题的核心。在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的“经济人”前提下,代理人利益与委托人的利益未必一致,他可能去追求个人利益而把委托人的利益放在次要位置,甚至以牺牲委托人的利益为代价,因而,在公共部门中,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仍会普遍存在。为了保证官员和政府机构能够按照委托人的意志行事,必须建立政府官员责任与激励结构,强化对政府组织的监督机制。(2)交易成本理论。它是新制度经济学及产权理论的核心。在产权关系界定模糊不清、环境不确定、信息不对称以及人类有限理性与规则匮乏等情况下,交易成本会变得异常高昂。因此,政府强化在建立产权制度、确立相关的法律秩序的作用,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可以有效地控制与减少交易成本的支出,提高经济活动的内在效率。总之,新制度经济学肯定了公共管理活动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对于制度供给的作用。

公共部门的各项活动,从公共部门参与社会资源的配置、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到公共部门的发展战略、组织结构演变、公共行政的效率,以致公共部门的财务、人力资源管理等等,无一不需要以经济学理论作为指导。经济学以自利、理性的“经济人”预设为逻辑起点,将公共管理活动置于资源稀缺的硬约束之下,促使其务必讲求经济效益。新制度经济学各流派的发展,则在某种意义上直接促进了政府重塑等当代公共管理改革的实践。由此以经济学作为理论基础,不但拓展了公共管理的研究范畴,也使其研究视角得以深化,进而使公共管理学的理论基础远比传统的公共行政学更为深厚。

发展方向

这里认为中国公共管理学的发展应该充分考虑以下3个方面所蕴含的发展方向。

(1)问题意识

现代社会科学在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不能离开其对这个国家发展所能够提供的实际贡献。这也就是说,我们固然能够把公共管理学发展的最新成就引入国内,但是,如果这些最新学术成果不能转化为认识、研究和创新中国公共管理的学术资源,那么这些最新成果,不管引入多少,都构不成中国公共管理学的发展。要形成这种转化,关键的是要确立公共管理学特有的问题意识。这种意识的确立。基于两个方面: 一是对公共管理学研究内容的科学把握,明确公共管理学的核心问题取向;二是对中国公共管理实践的全面观察和科学透视。在这2方面中,第1个方面更为基础,因为,它决定认识和把握中国公共管理实践的视角与视野。

我们不停地讨论公共管理学的学科边界。其真实的意义和价值,实际上不在于为这个学科正名、划界和定位,而在于回答这个学科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只有回答了这个问题,一切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追求绝对,只能追求相对,抓住核心问题就可以了。认为,公共管理学的核心问题应该围绕着公共资源的组织、管理与配置展开,具体涉及4个方面问题:即公共资源的增长、公共资源的配置、公共资源的危机以及公共机构的管理。

(2)价值体系

达尔在1947年的论文中,委婉地表达了这样的想法,公共行政学要走向科学化,必须与规范性价值的影响划一个界限。所以,他认为建立公共行政科学,首先必须清楚地确定规范性价值在其中的地位。这多少带有行为主义取向的论断。时过境迁,在今天的中国,我们应该承认达尔提出的问题的价值,但是,对这个问题的态度应该有所不同。作为一门科学学科,在研究具体问题的时候。可以考虑如何处置规范性价值与研究的科学性关系的问题,但是,这不等于这门学科不必承担提供规范性价值体系的使命。道理很简单,中国的公共管理在许多方面还不是现代的公共管理,而要推进公共管理的现代化,其首要前提就是实现制度的理性化和管理者的理性化。

现实公共管理如果是建筑在非理性的基础上,那么任何的努力都不可能使其实现科学化。现实的公共管理缺乏走向科学化的可能,研究现实公共管理的公共管理学要走向科学化也就必然无从谈起。1955年,德怀特·沃尔多在回答什么是公共行政学这个问题时, 高度强调了行政的理性基础。他说:“行政被认为是一种具有高度理性的人类合作努力。”“我们可以将管理定义为:在一个行政系统中试图获得理性合作的行动”。“公共行政的中心概念是理性行为,即正确地计划实现特定的期望目标的行为。”行政的特性,决定了行政的活动或者说公共管理的活动,必须有强有力的规范性价值体系支撑。这种价值体系必须解决2个基本问题:一是公共管理中制度的理性基础和价值取向是什么;二是公共管理中管理者的价值追求与行为规范是什么。中国公共管理的发展现实表明,其发展面临的问题,不是规范性价值的过剩,恰恰相反,是规范性价值相当短缺。所以,如果中国公共管理学不能为中国公共管理实践承担起提供规范性价值的使命,其在理论创立和实践指导上就难有作为。当然,这种规范性价值不是来自学者的主观设定,而是来自对现代政府原理、公共管理规律和现代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的科学研究和准确把握。在这其中,比较研究和经验考察都是确定规范性价值的学术基础。

(3)研究能力

公共管理学,既是一门理论科学,同时也是一门应用科学,其内在的活力在于理论抽象与经验指导能够自由转化,即一般的原理能够转化为指导具体行动的原则;而经验的考察能够抽象为一般的原理与规则。实现这种转换的关键在于研究本身的科学化, 而科学化的基础在于超越简单的意识形态之争。关注于公共管理的规律本身,在增进公共利益这个大原则下,研究公共管理过程中的价值、组织、制度、程序和技术。为此,中国的公共管理学不能停留在简单的理论阐发上,应该关注中国公共管理现实中的理论问题、实践问题和技术问题,从而把学科发展中的理论研究与公共管理实践中的理论研究结合起来,把价值设定与经验验证结合起来,把经验试验与模式归纳结合起来,把理论供给与制度供给、政策供给和技术供给结合起来。理论的源头来自经验事实的抽象,理论只有能够为经验提供智慧和方法,才是有价值的。有了这样的研究能力,中国公共管理学就能获得蓬勃的发展。

相关书籍

基本信息

公共管理学——MPA(公共管理硕士)系列图书作者: 庄序莹 主编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ISBN: 7309049055

出版时间: 2006-3第1版

印刷时间: 2006-3第1次印刷

开 本: 16

价 格(元): 35

内容简介

本书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公共管理的基础性问题,如公共管理的概念,它的起源和发展,公共管理的主要学科基础,以及公共管理与传统行政模式、私人管理的区别等。第二部分为公共管理最重要的主体——政府部门的管理活动概要。在引入经济学假设分析政府部门运行特征的基础上,论及政府失灵的表现和矫正方法;在具体的政府管理公共事务的路径和工具选择上,全书逐一介绍了西方国家流行的市场化管理方法。第三部分主要介绍其他两大公共管理主体——公共企业和非营利组织,它们各自面临的问题和发展的方向是本书关注的重点。第四部分涉及管理的基本要素,如公共政策、绩效管理、战略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全书既从规范的角度阐述了这些管理要素在公共部门的运用方式,也论及我国公共部门目前运用这些管理要素的状况。

本书适合公共管理本科生、研究生特别是MPA学员使用。当然,本教材也适合对公共管理问题有兴趣的公共管理研究人员及其他读者阅读,并为较高层次的公共部门的实践者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

作者简介

庄序莹,经济学博士,上海财经大学副教授。1996年和1999年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财政系和经济系,分别获得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近年来一直致力于财政、国有资产管理和公共管理领域的研究,在《财贸经济》、《财经研究》、《社会科学》、《经济管》、《学术季刊》、《中央财经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中国证券市场监管理论与实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西方财政思想史》(合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公共管理的经济学基础分析》(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等。获得过第二届全国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

书摘

目 录

第一编 管理的基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公共管理概念及其他

第二节 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

第三节 公共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 公共管理的一般性质

第一节 传统行政模式

第二节 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

第三节 公共管理的特点

第四节 公共管理变革的必然性

第二编 政府部门的管理

第三章 政府部门的运行特征

第一节 市场制度与市场失灵

第二节 对政府职能范围的认识

第三节 对政府机制效率和公平等问题的探讨

第四节 直接民主决策机制与代议制政府

第四章 政府制度的失灵及其改进

第一节 政府制度的失灵

第二节 政府制度失灵的矫正

第三节 现代经济下的政府制度职能

第四节 政府履行职能的路径和工具选择

第五章 政府间关系

第一节 政府间关系的实证研究

第二节 政府间关系的规范研究

第三节 我国政府间关系的特点

第六章 公共部门财政管理

第一节 公共财政框架下的财政管理

第二节 公共预算管理

第三节 国库管理

第四节 公共收入管理

第五节 公共支出管理

第三编 其他公共部门的管理

第七章 公共企业管理

第一节 公共企业的定义

第二节 公共企业的演变

第三节 公共企业的类型

第四节 公共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与外部环境

第五节 公共企业的民营化

第八章 非营利组织管理

第一节 非营利组织的定义及分类

第二节 非营利组织的兴起和发展

第三节 非营利组织的作用及其缺陷

第四节 非营利组织的内外治理及外部监管

第五节 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状况

第四编 管理的要素

第九章 公共政策分析

第一节 公共政策概述

第二节 公共政策的系统构成

第三节 公共政策的运行过程

第四节 公共政策分析方法论

第十章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

第一节 绩效管理概述

第二节 绩效管理的特征及目标

第三节 绩效管理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第十一章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第一节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第二节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制度框架

第三节 人力资源战略管理

第四节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实务操作

第十二章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

第一节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概述

第二节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模式

第三节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过程

主要参考文献

2010版图书信息

基本信息

书 名: 公共管理学(21世纪通识教育系列教材)

作 者:张康之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3-1

ISBN: 9787300117164

开本: 16开

定价: 28.00元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专门为大学本科文科类公共管理通识课教学设计和编写的教材,也适合希望了解当代社会治理基本情况的理、工、农、医等学科的学生阅读。本教材在全球化、后工业化的背景下对公共管理学的学科体系和基本理论进行建构性叙述,努力吸纳当代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试图以前瞻性的视角整合既有的关于公共管理的知识,以求对作为新型社会治理模式的公共管理的基本的和主要的内容进行科学定位和准确把握。

作者简介

张康之,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20多所大学的兼职教授、客座教授或讲座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出版的专著及教材有《总体性与乌托邦》、《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公共行政中的哲学与伦理》、《社会治理的历史叙事》、《任务型组织研究》、《一般管理学原理》、《公共行政学》、《公共管理导论》、《公共管理伦理学》、《行政伦理学》等10多部,发表文章400多篇。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 论

第一节 公共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

第二节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

第三节 变革时代中的科学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二章 公共管理主体

第一节 官僚制组织

第二节 任务型组织

第三节 非政府组织与社会自治力量

第四节 公共管理者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三章 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

第一节 从人事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

第二节 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规划和获取

第三节 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激励和开发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四章 公共部门财政管理

第一节 从政府财政管理到公共财政管理

第二节 公共部门预算管理

第三节 政府审计管理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五章 公共危机管理

第一节 公共危机与公共危机管理

第二节 公共危机管理过程

第三节 公共危机管理机制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六章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

第一节 绩效管理被引入公共部门

第二节 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估

第三节 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实践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七章 电子政务

第一节 电子政务的兴起

第二节 电子政务的技术支持与制度环境

第三节 网络平台上的电子政务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八章 公共管理中的伦理

第一节 公共管理体现了伦理精神

第二节 公共管理中的伦理价值

第三节 公共管理中的伦理要求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九章 公共管理的实现途径

第一节 管理途径

第二节 政策途径

第三节 政治途径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书名

公共管理学(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ISBN:730003925

作者

张成福 党秀云著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定价:29

页数:0

出版日期:2001-11-1

版次:1

开本:16

包装:平装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介绍了公共管理的特性,内容涉及公共组织管理、公共政策分析、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电子化政府、公共管理的新策略及公共管理的未来。本书为我国的公共管理者、研习公共管理的学人提供了有关公共管理的一般性的知识参考框架。本书既能反映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亦能提供实务上的最新发展及其趋势的有价值的信息。

目录

第1章 公共管理导论

1.1 公共管理的意义

1.2 公共管理学的发展与研究途径

1.3 公共管理的特质以及与私部门管理的区别

1.4 新公共管理

1.5 公共管理:现时代的挑战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阅读材料

本章参考文献

第2章 公共管理者的角色与知能

2.1 作为一般管理者的角色

2.2 作为公共管理者的特殊角色

2.3 公共管理者的技能

2.4 有效的公共管理者

2.5 面向未来的、具有前瞻力的公共管理者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案例

本章参考文献

第3章 公共部门的角色

3.1 公共部门的性质与需要

3.2 市场机制、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3.3 市场经济中政府的经济职能

3.4 政府治理工具的选择

3.5 政府失灵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阅读材料

本章参考文献

第4章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

4.1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性质

4.2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过程

4.3 公共部门战略规划与战略管理

4.4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问题与改进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阅读材料

本章参考文献

第5章 公共政策的设计、执行与评估

5.1 公共政策的性质

5.2 公共政策问题的建构

5.3 政策规划与设计

5.4 公共政策执行

5.5 公共政策评估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阅读材料

本章参考文献

第6章 公共组织管理

6.1 公共组织的特性

6.2 传统科层组织及其困境

6.3 弹性化政府的组织设计

6.4 组织设计:组织学习的观点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阅读材料

本章参考文献

第7章 公共组织中的领导

7.1 领导与影响力系统

7.2 领导权力与领导效能

7.3 领导方式与领导效能

7.4 权变领导理论

7.5 转换型领导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阅读材料

本章参考文献

第8章 公务人力资源管理

8.1 人力资源的特性

8.2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兴起

8.3 人力资源管理的性质、功能和系统

8.4 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角色与知能

8.5 公务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目标

8.6 工作生活质量--公务人力资源管理的新策略

8.7 现代公务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阅读材料

本章参考文献

第9章 公共预算与财务管理

9.1 公共预算的性质、功能

9.2 公共预算的原则

9.3 政府预算制度及其评估

9.4 政府会计

9.5 政府财务报告

9.6 政府采购管理

9.7 政府财务审计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阅读材料

本章参考文献

第10章 信息资源管理与电子化政府

10.1 信息与公共管理

10.2 公共管理信息系统

10.3 公共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10.4 电子化政府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11章 公共服务的绩效管理

11.1 绩效管理的性质与作用

11.2 公共部门服务的绩效评估与衡量的一般性指标

11.3 标杆管理与绩效管理

11.4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问题以及改进策略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阅读材料

案例

本章参考文献

第12章 公共管理的新策略

12.1 公共服务的民营化

12.2 非营利组织与公共服务

12.3 公共部门的目标管理

12.4 公共部门的全面质量管理

12.5 公共管理的顾客导向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阅读材料

本章参考文献

第13章 公共管理中的责任与伦理

13.1 公共管理中的责任:性质、重要性及困难

13.2 责任的行政控制机制

13.3 立法控制与责任

13.4 司法控制机制与责任

13.5 公民参与责任的维护

13.6 公共管理职业与职业伦理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阅读材料

本章参考文献

第14章 企业型政府与政府再造

14.1 政府再造的内涵与背景

14.2 企业型政府的基本理念

14.3 企业型政府的实施策略及其限制

14.4 企业型政府与政府再造实践

14.5 面向21世纪的中国政府再造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后记

目录:

第1章 公共管理导论

1. 1 公共管理的意义

1. 2 公共管理学的发展与研究途径

1. 3 公共管理的特质以及与私部门管理的区别

1. 4 新公共管理

1. 5 公共管理:现时代的挑战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阅读材料

本章参考文献

第2章 公共管理者的角色与知能

2. 1 作为一般管理者的角色

2. 2 作为公共管理者的特殊角色

2. 3 公共管理者的技能

2. 4 有效的公共管理者

2. 5 面向未来的. 具有前瞻力的公共管理者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案例

本章参考文献

第3章 公共部门的角色

3. 1 公共部门的性质与需要

3. 2 市场机制.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3. 3 市场经济中政府的经济职能

3. 4 政府治理工具的选择

3. 5 政府失灵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阅读材料

本章参考文献

第4章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

4. 1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性质

4. 2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过程

4. 3 公共部门战略规划与战略管理

4. 4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问题与改进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阅读材料

本章参考文献

第5章 公共政策的设计. 执行与评估

5. 1 公共政策的性质

5. 2 公共政策问题的建构

5. 3 政策规划与设计

5. 4 公共政策执行

5. 5 公共政策评估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阅读材料

本章参考文献

第6章 公共组织管理

6. 1 公共组织的特性

6. 2 传统科层组织及其困境

6. 3 弹性化政府的组织设计

6. 4 组织设计:组织学习的观点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阅读材料

本章参考文献

第7章 公共组织中的领导

7. 1 领导与影响力系统

7. 2 领导权力与领导效能

7. 3 领导方式与领导效能

7. 4 权变领导理论

7. 5 转换型领导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阅读材料

本章参考文献

第8章 公务人力资源管理

8. 1 人力资源的特性

8. 2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兴起

8. 3 人力资源管理的性质. 功能和系统

8. 4 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角色与知能

8. 5 公务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目标

8. 6 工作生活质量--公务人力资源管理的新策略

8. 7 现代公务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阅读材料

本章参考文献

第9章 公共预算与财务管理

9. 1 公共预算的性质. 功能

9. 2 公共预算的原则

9. 3 政府预算制度及其评估

9. 4 政府会计

9. 5 政府财务报告

9. 6 政府采购管理

9. 7 政府财务审计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阅读材料

本章参考文献

第10章 信息资源管理与电子化政府

10. 1 信息与公共管理

10. 2 公共管理信息系统

10. 3 公共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10. 4 电子化政府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11章 公共服务的绩效管理

11. 1 绩效管理的性质与作用

11. 2 公共部门服务的绩效评估与衡量的一般性指标

11. 3 标杆管理与绩效管理

11. 4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问题以及改进策略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阅读材料

案例

本章参考文献

第12章 公共管理的新策略,

12. 1 公共服务的民营化,

12. 2 非营利组织与公共服务

12. 3 公共部门的目标管理

12. 4 公共部门的全面质量管理

12. 5 公共管理的顾客导向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阅读材料

本章参考文献

第13章 公共管理中的责任与伦理

13. 1 公共管理中的责任:性质. 重要性及困难

13. 2 责任的行政控制机制

13. 3 立法控制与责任

13. 4 司法控制机制与责任

13. 5 公民参与责任的维护

13. 6 公共管理职业与职业伦理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阅读材料

本章参考文献

第14章 企业型政府与政府再造

14. 1 政府再造的内涵与背景

14. 2 企业型政府的基本理念

14. 3 企业型政府的实施策略及其限制

14. 4 企业型政府与政府再造实践

14. 5 面向21世纪的中国政府再造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后记

案例分析

案例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城市化的推进,对电信事业的需求还会扩大,电信民营化的规模还会不断扩张,其水平也会进一步提高。如果行业能及时建立起一个合理的竞争机制和高效的监督体系相信电信业是可以大力开拓的一块疆土和充分施展拳脚的一个领域,它将有一片美好的前景。

一直备受社会关注的“手机单向收费”问题,近日在此间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再次引起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的关注。其中,政协委员方廷钰已连续三次向大会提交提案,呼吁电信部门早日放开手机收费。信息产业部的立场是支持实现单向收费。但这会影响到电信企业特别是联通的收入,而众所周知,联通还需要扶持。我们会想一个办法,既能解决单向收费,也不会过分影响电信企业的收入。加入WTO以后的世界范围内的电信和信息业的竞争挑战激烈,另外,我们也承担着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电信运营的竞争的重大使命。如何解决好这手机单向收费的问题,实现与国际接轨就成了中国电信业民营化的重中之重了。

问题

1. 为什么要电信业要实行民营化呢?

电信业是一项技术含量颇高的行业,同时它的研发和维护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显然这是政府所无法承担和胜任的。而以利益为导向的电信业的民营企业有直接的经济动力去寻求并开展新的项目,并愿在公众能够支付的的价格水平上提供服务,满足公众的需求。基本原因余下:

一.首先可以帮助政府发展基础设施。

二.可以利用民间资本市场弥补政府资源的不足。

三.提高政府的信誉等级。

2. 如何改革国家公用事业?

一.政府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体制。

二.政府需要批准恰当而有效的反垄断法律,需要建立有效的管理框架,需要设立具有强制权利和能力的管制机构。

三.政府应投入更多资金来培养管理技术人员以适应日益发展的民营化。

图书信息

书名:公共管理学(研究生教学用书)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05年12月1日)

平装:554页

开本:16开

ISBN:7300069894

商品尺寸: 22.8 x 17.1 x 2 cm

商品重量: 640 g

内容简介

《公共管理学》(研究生教学用书)是为研究生设计的教科书。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推荐。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全书内容丰富,共分十二章,涉及公共组织理论、政府改革与治理、政府间关系、政府作用、公共政策绩效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公共经济管理、第三部门管理、战略管理、公共管理伦理、政府工具等。

编辑推荐

《公共管理学》(研究生教学用书)作为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的研究生推荐教材,在前两版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多修订,突出了公共管理的时代特征,特别是体现了公共管理近三年来的迅猛发展,更具针对性。重点是对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深入的探讨,构建了公共管理的学科体系。

《公共管理学》(研究生教学用书)适合作为公共管理、行政管理学、政治学等专业的研究生教材,也可以供有关学者以及对公共管理学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序言

《公共管理学——一种不同于传统行政学的研究途径》(第二版)出版近三年来,多次重印,在学界引起了积极的反响,被许多高等学校和行政学院用作教材或教学参考书,被不少论著所引证,也获得了厦门市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4年,经专家评审,该书被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推荐为全国研究生用书,这更是对该书的充分肯定和对作者的有力鞭策。. 近三年来,我国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迅猛发展。在实践上,我国政府改革与治理的力度加大,公共管理创新步伐加快。

图书目录

导论 公共管理学的视野

第一章 公共组织理论

第一节 公共组织概述

第二节 公共组织的结构

第三节 公共组织的过程与行为

第四节 公共组织环境

第二章 政府改革与治理

第一节 治理理论

第二节 当代西方政府改革

第三节 转型期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

第三章 政府间关系

第一节 政府间关系研究概述

第二节 西方政府间关系的历史与现实

第三节 中国政府间关系的现状与改革

第四章 政府作用

第一节 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角色

第二节 转型期我国政府的角色定位

第三节 政府失败论

第五章 公共政策

第一节 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

第二节 公共政策的内容

第三节 公共政策系统及其运行

第六章 绩效管理

第一节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概述

第二节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要素

第三节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程序与方法

第四节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改革与发展

第七章 人力资源管理

第一节 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观念

第二节 国家公务员制度

第三节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开发

第八章 公共经济管理

第一节 公共经济管理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公共财政管理

第三节 转型期我国公共财政管理的完善

第九章 第三部门管理

第一节 公共管理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第二节 西方第三部门的发展及其作用

第三节 中国第三部门的发展与事业单位改革

第十章 战略管理

第一节 私人部门的战略管理

第二节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途径的兴起

第三节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学科的框架

第十一章 公共管理伦理

第一节 公共管理伦理概述

第二节 公共责任与官员问责制

第三节 转轨时期公共管理伦理建设

第十二章 政府工具

第一节 政府工具研究概述

第二节 当代政府治理的新工具

第三节 新治理工具与政府管理创新

参考文献

后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9 7:2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