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躬耕地
释义

作品名称:躬耕地

创作年代:三国

作品出处:出师表

作者:诸葛亮

躬耕解释

词目:躬耕

读音 :gōng gēng dì

解释:亲自耕地

出自于(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隆中对《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附:《出师表》全文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pí)弊,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sè )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 )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费祎(yī)、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bì)补阙(quē)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háng )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zhǎng)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ěi)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sù)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shù)竭驽(nú)钝,攘(rǎng)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jiù)。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zōu)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附:《隆中对》全文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在学术范畴内的历史争议问题演绎成广大受众被接受的“常识”,这是历史的悲哀。

躬耕地所指

百科名片

“躬耕地”出自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但这个躬耕地到底在哪儿,至今未有定论。围绕诸葛亮故里、故居、躬耕地的现代经济故事的演绎,也如八阵图一般,扑朔迷离,异象环生,具体涉及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今襄阳)和山东临沂三地。而且,此乃名人故里之争中唯一一桩持续数百年的历史旧案,从大清国一直到现在,三地越争越复杂微妙,旁观者越看越疑惑丛生。

围绕诸葛亮故里、故居、躬耕地的现代经济故事的演绎,也如八阵图一般,扑朔迷离,异象环生,具体涉及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今襄阳)和山东临沂三地。而且,此乃名人故里之争中唯一一桩持续数百年的历史旧案,从大清国一直到现在,三地越争越复杂微妙,旁观者越看越疑惑丛生。

争夺由来

湖北襄阳、河南南阳两地全力争夺诸葛亮的“躬耕之地”上可追溯数百年。“躬耕地”为诸葛亮从事农业生产的地方,并无寻根旨趣,襄阳明里暗里据理力争,对诸葛亮“攀亲附会”,引为同乡,显然“醉翁之意不在酒”。

2009年9月30日,南阳市文化局一领导在作客某门户网站时讲到,“躬耕在南阳的一代智圣诸葛亮,是出自我们南阳。” 而且,两地在历史上的争夺更是在巧合中充满趣味。清道光年间,籍属湖北宜昌的顾嘉蘅到南阳就任知府,其时,襄阳人和南阳人打官司争抢诸葛亮,顾知府既不便得罪襄阳,又不愿触怒南阳,情急之下,满头大汗写了一幅对联——“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置于武侯祠。但顾知府和稀泥并未消融纷争,反而让两地更加理直气壮地争抢诸葛亮,且“对联门”之后,两地的芥蒂越积越深。

到了1990年,中国邮政发行《三国演义》特种邮票第二组,其中有一张是“三顾茅庐”,这无意中又触动了南阳和襄阳的历史旧怨,两地激烈争夺该组邮票的首发地,“邮票门”由此爆发。国家邮票发行部门不得不让两地各自举办首发式。

200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初中语文教材重新收录已经删除十年的《隆中对》,其中加注称:“隆中,山名,在现在的湖北襄阳。”在《出师表》中对“南阳”一词注解为:“南阳,郡名,在现在的湖北襄阳一带。”此举强烈刺激了南阳上下,“教材门”爆发,南阳市方面甚至举行了万人签名的抗议活动。

2008年6月8日,中央电视台某栏目插播了一则湖北襄阳的城市广告——“诸葛躬耕地,山水襄阳城”。又激起了南阳人的抗议,是为“广告门”。

当然,这含糊其辞的“躬耕地”其实有着巨大的潜在收益。2003年9月,襄阳招商团随省代表团访问日本,大力向日方推介本地是诸葛亮的躬耕地,正好某家日企的常务董事志贺俊之是诸葛亮的忠实“粉丝”,甚至给儿子取名为“亮”,以仰赖诸葛亮的在天之灵。后来,该企业和“东汽”合资到襄阳投资建厂。

双方论证

南阳说 证据之一

正史《三国志》记载了诸葛亮上疏后主的《前出师表》,在此文中,诸葛亮表述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这一段话的意思是:我本是一个平民百姓,在南阳自耕自食,只希望在乱世中保全性命,不求在诸侯面前闻名显达。先帝不嫌弃我身世我身世低贱,竟屈驾相访,向我征询天下大事,这使我很受感动于是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这一段话出自诸葛亮给后主的奏章中,可称为第一手材料,是无可非议的,因而,它是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最可信的证据。

诸葛亮在《黄陵庙记》中自述在南阳躬耕

证据之二

在《诸葛亮集.文集.黄陵庙记》一文中,诸葛亮说:“仆躬耕南阳之亩,遂蒙刘氏顾草庐,势不可却,计事善之,于是情好日密,相拉总师。”

黄陵庙位于长江西陵峡南岸,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汉献帝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 ,诸葛亮奉命领兵进军益洲,船队进到西陵峡,他登岸看到一座断壁残垣的古庙,原来是祭祀禹王和神牛的庙宇,由于年久失修,以致如此。诸葛亮感慨万千,即派人“复而兴之,再建其庙号”。庙宇建成后,即撰写了《黄陵庙记》,并刻碑铭记。在碑文中,诸葛亮说了上述的那一段话,即“我在南阳躬耕着田地,承蒙先主刘备三顾草庐访我......”这一段话同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所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是一致的,因而,这也是诸葛亮躬耕南阳最可靠的证据。

隋开皇“断石幢”称孔明居南阳躬耕

证据之三

《中州杂俎》记载,诸葛亮“又尝居叶县之平山下,现存隋开皇二年断石幢云:‘此地有诸葛之旧坟墟,在高阳华里。’今山下少西有诸葛庙,东金鸡冢,疑冢即孔明父祖葬处.盖孔明琅琊避地而西,自其父祖已然,其居南阳则自孔明始也。此断石幢既为隋时物,则去三国时未远,言必得其真,故而书之。”

据《叶县志.陵墓》称:“开皇断石幢系明代叶县县令牛凤在《改正诸葛武侯祠记》石碑中所记”。今平顶山卫东区妇幼保健站有诸葛庙遗址,东有诸葛庙街,《改正诸葛武侯祠记》的石碑,竖立在妇幼保健站院内,至今保存完好。

由上文可以看出,诸葛亮的父辈(也可能是叔父)避地而西,曾迁徙南阳叶县之平山下居住,其父辈死后,诸葛亮即移居南阳躬耕。

晋代诗画石称颂诸葛亮躬耕南阳

证据之四

清朝末年,南阳方城拐河镇群众,在沣河淤沙中发现一块晋代诗画石,上半部刻有《诸葛武侯躬耕歌》,下半部刻有诸葛亮画像。该诗画石现保存在拐河镇高中院内。

《躬耕歌》共30句、150多字:“躬耕南亩乐如何,吃也靠着,穿也靠着;力勤粪多做生活,麦也添多,谷也添多;耕三余一要斟酌,丰也不错,凶也不错~~~”。其落款为:晋永和三年岁次癸亥秋月谷旦,尚书仆射和浴手敬书。

《躬耕歌》文词朴实无华,雅俗共赏。蕴含着博大精深的哲理,闪烁出诸葛亮的高风亮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史学价值。一是此文形成的年代久远,与三国相近;二是系东晋名宦顾和手书,有较高的声望;三是出土在南阳,且至今保存完好。这对诸葛亮躬耕南阳又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佐证。

“三顾桥碑”证明刘备“三顾茅庐”发生在南阳卧龙岗

证据之五

刘备三请诸葛亮是妇孺皆知的历史故事。那么,这个故事究竟发生在哪里?这是与诸葛亮躬耕地密切相关的问题。

《三国志.诸葛亮传》曰:“时先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刘备屯兵新野的时候,徐庶向刘备推荐了人喻为“卧龙”的诸葛孔明,于是就发生了“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具体发生在哪里呢?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说得很清楚,“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驾,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古今图书集成》“南阳府”古迹部分曰:“诸葛庐,府城西南七里卧龙岗,昭烈三顾处,有词,春秋祀焉。”

刘备当年屯兵新野,来南阳卧龙岗“三顾茅庐”,必经梅溪河桥。该桥原本是一座极普通的小桥,因刘备“三顾茅庐”时经过此桥,世称三顾桥,至今约有1700年历史。清代在旧桥的基址上修建为石板桥,1968年由于城市扩建,又将此桥改修为水泥结构的拱券桥。

“三顾桥”在历史文献中屡有记载,如:康熙壬辰年编修的《龙岗志》中云:“三顾桥在南阳府城外西南三里许,离卧龙岗亦三里许,汉昭烈帝三顾草庐经此,因名。”令人惊喜的是2003年元月6日,在卧龙区棉花加工厂院内的建筑垃圾中发现了一块“三顾桥”残碑。碑文曰:“…..三顾口更有义焉,三顾者昔刘主顾草庐而谒诸葛者也,后来汉室所由兴亦始,不假此桥谒诸葛之路乎,虽谓先人之遗迹,即今人往来所利便也。但历年久远,倾危将至,谁忍坐视不为之此乎,口口是桥修以流芳于不穷……”。此碑虽残,发现于卧龙路三顾桥之侧,已显露出的部分碑文足能说明问题,具有重大的历史和文物价值。

三顾桥残碑是南阳诸葛亮研究史上的一次重大发现,它确凿无疑地证明,历史上的“三顾桥”确实存在,它用实物证明了刘备“三顾茅庐”就发生在南阳卧龙岗。进而为诸葛亮自述“躬耕于南阳”提供了实物佐证。

晋李兴撰《祭文》在南阳祭祀诸葛亮

证据之六

西晋惠帝时,为纪念先贤,曾命令镇南将军荆州刺史刘弘与李兴一起到诸葛亮故宅祭祀。为此,李兴写了一篇《祭诸葛丞相文》,祭文曰:“天子命我,于沔之阳,听鼓鼙而永思,庶先哲之遗光,登隆山以远望,轼诸葛之故乡……”。此事发生在晋永兴年间,当时,镇南将军、荆州刺史刘弘驻节宛城,李兴是刘的参军。李兴为刘弘代写了《祭诸葛丞相文》,他们是在沔北南阳某地举行祭祀诸葛亮的活动。然而,“襄阳说”抓住这篇《祭文》断章取义,认为“于沔之阳”就是在襄阳诸葛亮故居。其实,这是误解,古时人们俗说“山南水北谓之阳”,此处说的“于沔之阳”,是指在沔水以北南阳某地举行祭祀活动,并不是沔南的襄阳故宅。

黄权在南阳卧龙岗建庵祭祀诸葛亮

证据之七

亮初亡,人们怀念其功德,“遂因私祭之于道陌上”,随后,步兵校慰习隆、中书郎向充等共上表,求立庙“断其私祭,以崇正礼”,后主乃从之。黄权则是最早在南阳卧龙岗建诸葛庵祭祀的人。

黄权,字公衡,巴西阆中人。刘备袭取益洲后,任用其为代理偏将军,刘备为汉中王后,任权为治中从事。刘备在蜀称帝后,欲报荆洲失守、关羽被杀之仇,将伐东吴,黄权竭力劝阻,但刘备不从,一定要率兵亲征。任命黄权为镇北将军,督江北军以防魏师。后来,伐吴果然失败。黄权因“降吴不可,还蜀无路”,故而降魏。先主叹曰:“孤负黄权,权不负孤也。”黄权与刘备及诸葛亮有着浓厚的感情,尤其对诸葛亮十分佩服敬仰。他经常在魏国官僚中称颂诸葛亮。司马宣王曾给诸葛亮写信说:“黄公衡,快士也,每坐起叹述足下,不去口实”。当权听到故国丞相诸葛亮去世的消息后,不胜悲痛,即和南阳同乡人在诸葛亮躬耕过的卧龙岗,修建了一座诸葛庵,因时节进行祭祀活动。诸葛亮为刘备从南阳贷款以为军需 。

证据之八

明代何宇度在《益部谈资》记载:“先主寓荆洲,从南阳大姓晁氏贷款千万,以为军需,诸葛亮担保,券至宋犹存。”这是一条极重要的主证材料。

汉末,刘备开始无立足之地,从东吴借得荆洲,当时军需很困难,因诸葛亮在南阳躬耕十年,人际关系有所熟悉,于是,由诸葛亮担保,从南阳晁氏贷钱千万,以应急需。当时打的借条,至宋代仍然保存着。

诸葛亮为其弟在南阳娶妻

证据之九

《诸葛武侯集》注引《诸葛氏谱》称:“亮为弟均,取南阳林氏女为妇,期年,生子名望。”

清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立于山东临沂访坞村的《诸葛氏祖碑文》》载:“我葛氏家琅琊,迁于南阳,食禄为诸,以官为姓。”

现存的《琅琊郡全裔堂诸葛氏宗谱》称:“亮生于琅琊,迁居南阳,官于西蜀。”该宗谱还:“诸葛亮次孙诸葛京次子(诸葛)冲携眷复归故里,又还琅琊。

从《诸葛宗谱》看,诸葛亮系山东琅琊郡阳都县人。其原本姓葛,后裔被汉文帝追封为诸县侯,所以人们称他们为“诸葛”,久而久之,就习用以为复姓了。诸葛亮兄弟共三人,兄诸葛谨在东吴效力,弟诸葛均年少时,跟诸葛亮在南阳卧龙岗躬耕,自食其力。诸葛均年长后,诸葛亮就在南阳为其弟娶了林氏之女为妻。

唐裴度著文称颂诸葛亮躬耕南阳。

襄阳说

诸葛亮隐居的隆中、草堂,在今湖北襄阳市(东汉末年的襄阳)城西20里处。从历史形势和文献记载看,都是绝无问题的。

一、《出师表》一文云:“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然而《出师表》一文中说指的南阳为东汉的南阳郡,非今天的南阳市,南阳郡作为帝乡,其面积远比今天的南阳要大,直到襄阳城外,所以尽管隆中就在离襄阳20里的地方,当时仍然属于南阳郡的辖地,所以诸葛亮才自称躬耕于南阳。

二、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刘表出任荆州刺史,驻兵襄阳。当时北方因董卓之乱,文人学士南依刘表的"盖有千数"(《后汉书·刘表传》)。这些人帮助刘表“起立学校”、“撰五经章句”。他们都住在襄阳,不在南阳。

三、诸葛亮随叔父诸葛玄往依刘表,大约在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以后,袁术署诸葛玄豫章太守为朱皓所逐是在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冬,诸葛亮随诸葛玄往依刘表只能在兴平二年冬以后.即公元196年或以后。初平元年到四年(公元190-193年),南阳是在袁术占据下的(《后汉书·袁术传》),其后张绣占有南阳。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前,张绣和刘表的关系虽然尚称友好,但诸葛亮决不会在兵荒马乱中住在南阳。建安四年,张绣投降曹操,南阳为曹操所有,诸葛亮更无隐居南阳之理。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即赤壁之战的前一年,刘备往请诸葛亮出山,在隆中草堂长谈,此隆中只能是在襄阳城西20里之隆中不会是别的地方,更决不会是远在数百里外、已在曹操占据下的南阳。如诸葛亮是在南阳,刘备决不敢去自找杀头之祸。曹操也决不会放诸葛亮去帮自己的敌人刘备的。

四、关于诸葛亮隐居襄阳城西的记载,都是可信的。

(一)王隐《蜀记》:“晋永兴(公元304-306年)中,镇南将军刘弘至隆中,观亮故宅。立碣表闾,命太傅掾犍为李兴为文曰:‘天子命我,于沔之阳,听鼓鼙而永思,庶先哲之遗光,登隆山以远望,轼诸葛之故乡。’”(《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注引)。据《晋书·刘弘传》:“太安(公元302-303年)中,张昌作乱,转……荆州刺史,率前将军赵骏等讨昌自方城至宛、新野,所向皆平。……进据襄阳。”可见,上引<蜀记>李兴文中的前三句乃记刘弘受命平张昌事,时刘弘“自方城至宛、新野”,即在“沔之阳”。而后两句记刘弘“进据襄阳”以后事,这才登隆山,“至隆中,观亮故宅”。王隐,东晋初人,史学家。

(二)《晋书·习凿齿传》:“习凿齿,襄阳人也。……既罢郡(原为荣阳太守)归,与秘(桓温弟)书曰:‘吾以去五月三日来达襄阳,……每定省家舅,从北门人,西望隆中,想卧龙之吟。’”

(三)习凿齿《汉晋春秋》:“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20里,号曰隆中。”(《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注引)习凿齿,既是襄阳人,又是史家。他去诸葛亮不过100多年,他的话,是可信的。

(四)郦道元《水经注·沔水注下》中“沔水又东迳隆中”条注:“历孔明旧宅北。亮语刘禅云,先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即此宅也。车骑沛国刘季和(刘弘字, 《晋书》本传作‘和季’)之镇襄阳也,与犍为人李安(李兴一名安)共观此宅,命安作宅铭。”此条可与上引(一)对照起来读。文献记载,足以证明隆中、草堂是在襄阳,即今城西之隆中是无可怀疑的。在汉代,襄阳属于南阳郡管,明代以后,隆中才划归襄阳,1950年才有襄樊之称,源于其辖区的襄阳和樊城。

“新三国”争议

“新三国”再引争议

河南学者石小生,《河南大辞典》常务执行主编,多年来倾心研究有关河南的历史和民俗。他从2003年开始关注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所蕴藏的隐秘。他认为,在争议双方都认可诸葛亮“躬耕于南阳”这一历史事实的前提下,只有回归到东汉至西晋时期“南阳”这一历史地理名词的认知中,才能真正确定诸葛亮躬耕地。 本报记者“六问”石小生,拟揭开“南阳”一词的秘密。

弄清历史就必须从“躬耕于南阳”切入

一问:襄阳说的观点是如何形成的?

石小生:《三国志》问世后的百余年后,在东晋襄阳人习凿齿的《汉晋春秋》中提出“亮家于南阳郡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之后,才以讹传讹形成了襄阳说的主要观点。这也是目前“襄阳”、“南阳”两说学者纷争的主要起因。

应当指出,“襄阳说”的另一理由“历代文献记载诸葛亮躬耕地在襄阳隆中是一致的”本身就不准确,《后汉书》、《三国志》就从未有过诸葛亮躬耕襄阳、隆中的任何记载。

而《三国志》只告诉了我们这么一句话“躬耕于南阳”,所以,我们今天去解读诸葛亮的躬耕地时,也只能从这一句话切入。

我们今天重辨这个问题时,应排除汉晋以后相关此事所有有争议的观点,让历史回归到没有争议的汉晋正史《后汉书》、《三国志》本身和此前的原始史料以及后世两说均认可的史料中去,根据其行政区划的沿革,确定南阳究系何处。

襄阳设郡升格与南阳郡对等24年后,诸葛亮始写“躬耕于南阳”

二问:诸葛亮《出师表》时已设襄阳郡,今天的隆中与南阳是什么关系?

石小生:由于朝代更换,行政区划也经常变化,自古以来人们都有一个习惯,即追述历史时,除必要时引用古地名外,一般均是用著书时的地名注明历史事件的发生地,这一点《三国志》的作者也不例外。

建安十三年(203年),曹操就设襄阳郡,管辖南郡的襄阳、中庐、邔县、宜城、鄾县、临沮,又辖原南阳郡的山都和邓县,襄阳升格为与南阳郡平行的地位。20余年后,即三国蜀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写《出师表》,有“躬耕于南阳”一句。此句的“南阳”与襄阳应没有任何瓜葛。就像今天的清丰、南乐县人不再说自己是河北人,武安、临漳人说自己是河南人一样(新中国成立前清丰、南乐等5县属河北省,武安、临漳等5县属河南省)。

这种表述,在《三国志》中表现得非常清楚:如《蜀书七·庞统传》:“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蜀书九·马良传》:“马良字季常,襄阳宜城人也。”而同时的南阳人黄忠、文聘、韩暨则注明为:“字汉升,南阳人也。”“字仲业,南阳宛人也。”“字公至,南阳堵阳人也。”

古人籍贯,向来以郡望为主,即郡在前,县在后,郡治地也可以只称郡。上述传记表明,在这一时期,襄阳和南阳是对等的,都是郡,同时,邓县此时属襄阳郡,不论今隆中是否属邓县,在此阶段,在诸葛亮和陈寿的心目中,已升格为郡且管辖着隆中地区的襄阳绝对不可能和同为郡的南阳混为一谈。今隆中更不可能和南阳画上等号。

陈寿认为“南阳”就是南阳,不是其他任何地方,所以没必要再注释

三问:陈寿著《三国志》时用的地名,是何时的区划?

石小生: 陈寿(233~297年)写《三国志》为泰始十年(274年)前后,距诸葛亮躬耕南阳(建安二年至十年,即公元197至207年)已近70年,如全用70年前年的区划,必然会给当时的读者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所以,通观全志,陈寿用的基本是西晋初年的区划和地名。

在晋太康年间(280至289年),三国归晋后的晋武帝分南阳郡南部的今新野、邓州市、唐河、桐柏及今湖北的枣阳、随州等县设立义阳郡,治所新野。又将建安十三年划归襄阳郡的古邓县分置邓城县,辖今樊城一带,归襄阳郡。邓县则归义阳郡。分南阳郡西南的今西峡、淅川及湖北的十堰、均县、老河口一带设南乡郡。

在东汉末属南阳郡的新野,在标注人物籍贯时,陈寿从未用东汉三国时期的区划标明为“南阳新野人”。而在《后汉书》中的新野人士均注明为“南阳新野人”,如邓芝的先祖邓禹为“南阳新野人”,凡襄阳人均注明“南郡襄阳人”,如《逸民列传》中的庞公传。“庞公者,南郡襄阳人也。居岘山。”庞德公乃庞统之叔。

试想,如果诸葛亮躬耕地果真在隆中,陈寿能对《出师表》中“躬耕于南阳”这样与当时行政区划明显不符的错误记述视而不见吗?对前史中因行政区划变动而产生名称、归属变化的地名进行必要的注释,是史学家的基本常识。依陈寿这样著名史学家的水准是不会犯这样的遗漏的。事实可能只有一个,就是陈寿认为“南阳”就是南阳,而不是其他任何地方,所以没必要再注释。

“南阳就是隆中”这样离奇的结论,要么是后人的移花接木,要么是臆测,要么就是伪证

四问:在东汉和三国时期,南阳是否指宛城?

石小生:在东汉三国时,南阳是一个郡名,如《魏志·袁术传》:“南阳户口数百万”。所以,在《三国志》里,凡在南阳郡内发生的事件,具体地点多数标注的很清楚,如《魏书一》:“二年春正月,公(曹操)到宛。”等等。这里的宛,就是南阳郡治,即今天的南阳城区。

《后汉书·地理志》载:“宛,故申伯国,有屈申城,县南有北筮山……有工官、铁官。莽曰南阳。”王莽是第一个把南阳这个名字冠于宛城头上的。自此以后,南阳一指南阳郡,也指宛城。

《后汉书·志第十》:“后一年正月,光武起兵舂陵,会下江、新市贼张印、王常及更始之兵亦至,俱攻破南阳……四年六月,汉兵起南阳,至昆阳。”这里使用的是南阳,同一事件在同书光武帝纪、刘玄列传中使用的都是宛城。

从史料中可以看出,作为郡名的南阳、荆州、南郡等常与具体的属地县名如:叶、穰、舞阴、昆阳、襄阳、公安并列使用,所以,在史书中大量郡名的使用已不是泛指整个郡境,而是具体指郡治所在地。如前文中的“汉兵起南阳,至昆阳。”“从南阳还,道寝疾,至叶,崩。”这些记载,不用注释,谁都知道是从郡治宛城到的昆阳和叶县。如果依“襄阳说”,“南阳”就是指南阳郡全境,宛城才是今南阳市区,隋以后两名才可以互替,那《后汉书》和《三国志》就没法看了,难道汉武帝“汉兵起南阳,至昆阳”还需要考证是从南阳郡何地发兵吗?所以,“襄阳说”认为隋改宛县为南阳县是宛县历史上第一次以“南阳”为名的观点是不对的。

在上述两部史书中,我们很难再找出一个用“南阳”的地名称呼宛城以外某地的事例。从这个角度来看,“南阳就是隆中”这样的结论,要么是后人的移花接木,要么是臆测,要么就是伪证。

诸葛亮《后出师表》中也提到了南阳,这个南阳是指宛城无疑

五问:《后出师表》有真伪之争,能否影响它对“南阳”一词的界定?

石小生:没有影响。

《后出师表》最早是出自习凿齿的《汉晋春秋》,伪托说认为是诸葛乔(204~229年)写存,诸葛恪(203~253年)钩致。

《后出师表》中称:“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这里的南阳,是指曹操在宛城为张绣所败,身中流矢之事。

诸葛乔和诸葛恪两人是诸葛亮的侄子,均与诸葛亮同时在世,不论真伪,他们与诸葛亮在南阳地名的认知上也应该是一致的。

因此,《前出师表》中的“躬耕于南阳”,与《后出师表》中的“困于南阳”一样,都指的是宛城。

如果按照“襄阳说”的观点,《前出师表》的南阳是邓县之隆中,《后出师表》的南阳也应是邓县之隆中,岂不贻笑大方?

诸葛亮用“南阳”和“草庐”,而不用“襄阳”和“隆中”,不是对襄阳没有感情,那里毕竟是他生活过的地方,只是他躬耕之地确实不在那里,而是在南阳

六问:诸葛亮出山之前的活动路线是什么样子?

石小生:隆中是诸葛亮在襄阳的家,是故宅,南阳卧龙岗是诸葛玄死后诸葛亮与其弟不愿依附刘表重新寻找的躬耕之地。

关于这一点,不能不提到后人习凿齿。习凿齿(?~383),襄阳人。世代为荆楚豪族,东汉襄阳侯习郁之后人。主要著作有《汉晋春秋》、《襄阳耆旧记》、《逸人高士传》、《习凿齿集》等。

他在《汉晋春秋》中说:“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另外,《晋书》卷八二《习凿齿传》记载,他从荥阳太守任上回襄阳后,给桓温弟秘信中说:“西望隆中,想卧龙之吟;东眺白沙,思凤雏之声……遗事犹存,星列满目。”正是这些记载,引发了“襄阳”、“南阳”两说的争端。后来,《水经注》、《三国演义》等根据他的记载,才逐步演变成“躬耕隆中”、“隆中对”等观点来。

但我们如果仔细研究习凿齿关于诸葛亮故居的记载,可以发现均没有“草庐”、“三顾”这样的关键字眼,他只是提到隆中是诸葛亮的故宅和居住地。

《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讲述“(徐)庶曰:玄与荆州刘景升有旧,因往依之,遂家于襄阳。后玄卒,亮与弟诸葛均躬耕于南阳,尝好《梁父吟》。所居之地有一冈,名卧龙冈,因自号卧龙先生。……凤雏乃襄阳庞统也。伏龙正是诸葛孔明。……玄德如梦初觉。引众将(由樊城)回至新野,便具厚币,同关张前去南阳请孔明。”

新《三国》第32集与此情节相同的一场戏中,徐庶向刘备举荐诸葛亮时上述一番话却成了:“襄阳城外三十里,有一片山野名叫隆中,住着一位当代奇才……此人姓诸葛,字孔明,因住在卧龙岗上,所以又号卧龙先生。”这是比演义更演义了,即是襄阳隆中,何谈躬耕南阳?

由此可见,许多伪史大概就是这么不经意间造出来的。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躬耕地,就是亲自耕地,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

“新三国”偏向襄阳

剧中说成襄阳,河南南阳要求剧组道歉

诸葛亮的《出师表》里曾写道:“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但关于诸葛亮躬耕地,湖北襄阳与河南南阳已经争了上千年。而新《三国》又在这个问题上点了一把火,因将躬耕地“搬”到了襄阳而引起南阳的强烈不满。

新《三国》“偏向”襄阳

“新《三国》第32集里的一场戏,把躬耕于南阳的诸葛亮说成是居住襄阳隆中,把卧龙先生隐居的南阳卧龙岗也搬迁到了襄阳。”6日,南阳诸葛亮研究会副会长张晓刚向记者述说了他的不解和愤怒,“简直是胡编乱造,新《三国》咋能这样不严肃呢?”

记者注意到,新《三国》第32集有一场戏,徐庶向刘备举荐诸葛亮时说:“襄阳城外三十里,有一片山野名叫隆中,住着一位当代奇才……此人姓诸葛,字孔明,因为住于卧龙岗上,所以又号卧龙先生。”

张晓刚说,根据历史记载,三国时,襄阳是一个很小的县,当时更没有隆中这个地名。隆中当时叫“阿头山”,新《三国》中徐庶说襄阳城外三十里,有一片山野名叫隆中,简直成了一句极其“穿帮”的笑话。张晓刚表示:“新《三国》依据的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既写了诸葛亮曾经居住于襄阳,又写了诸葛亮躬耕于南阳卧龙岗。”

南阳网友卧龙岗前砸电视

新《三国》将诸葛亮躬耕地搬到襄阳的剧情,引起了南阳人的强烈不满。5月29日8时,南阳数百网友在卧龙岗山门前的“千古人龙”牌坊下,拉起条幅,30名小学生齐声诵读前《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游人与市民签名声援。活动最后,几名网友抬出一台电视机当场砸毁,以示抗议。

南阳有关方面要求新《三国》道歉

新《三国》何以如此?张晓刚分析认为,新《三国》播出时,襄樊在央视力推其早已录制的宣传片,再结合几年前发生的襄樊人运作更改教科书事件推测,襄樊与新《三国》剧组幕后应该有着某种密切联系。

张晓刚说,南阳诸葛亮研究会将新《三国》的行为视为一种掠夺,将诸葛亮、卧龙岗从南阳夺走,其实就是掠夺了南阳的文化资源和人文资源。新《三国》的导演、编剧应对此事做出回应,及时改正错误做法,向南阳及所有被误导的观众致歉、谢罪。否则,南阳诸葛亮研究会将采取必要的手段,甚至诉诸法律来维护南阳历史文化资源、人文资源的合法权益。 躬耕地和故居地著名作家、全国首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周同宾说:躬耕地和故居地是两个概念,只要是住过的地方,有房子的都可以称为故居地。诸葛亮在山东,河南叶县、唐河桐寨铺,湖北襄阳等地都住过,因此,襄阳是诸葛亮故居地的说法是可行的,关于躬耕地,《出师表》就可以说明一切了,“躬耕地”并不一定是下田种庄稼,有可能是隐居的意思,但更主要是研讨学问,关心天下形势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1:1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