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龚宪 |
释义 | 龚宪(1892—1928),别名龚吕,湖南长沙人。少时就读长沙后入湘军,湘军第一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二师,龚宪任第三团团长,北伐军攻克南京后兼任二师副师长,独立第二师改编为第四十军,龚宪任第四十军教导师中将师长。1928年春奉命率部队继续北伐,于4月15日与孙传芳残部在山东鱼台旧城基激战,教导师连营团级军官牺牲近半,龚宪同阵亡。有史文记载,龚宪投身先期革命,致力于祖国山河统一,舍身于一、二次北伐之中。他身经百战、足智多谋、英勇善战、屡建奇功、声威显赫。龚宪在战场上身先士卒、冲锋在前、率领北伐军所向披靡、让敌军闻风丧胆;在军中与勇将叶挺齐名、堪称无坚不摧、无攻不克。曾同在第四十军任职的国家政协副主席陶峙岳将军,以及曾任教导师警卫连连长、目睹龚宪壮烈以身殉国的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彭铭鼎将军,在《中华文史资料文库》中对上述均有撰文。龚宪阵亡年仅36岁,生前因功勋卓越,遗体运回南京入碱,举行隆重国葬,国民革命军总司令为其举持追悼会,并撰有题词:“龚将军堪称英勇善战、出奇制胜的楷模。”成为民国历史上“北伐阵亡举行国葬的第一位将军”,被南京政府追认为陆军上将。后根据其遗霜李春芳女士愿望,遗体安葬于长沙岳麓山。1966年碑文被毁1982年修复重题。 今年是北伐阵亡陆军上将龚宪诞辰120周年纪念日。 龚宪生于1892年,别名龚吕,湖南长沙人,少时长沙就读,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一代留学生和爱国知识分子一样,为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国、实现共和伟大理想和追求,把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重任自觉担当,投笔从军、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以身许国,宁愿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而在所不惜。他们把对理想、信念和追求看得比生命更高贵。龚宪阵亡时年仅36岁。 1、马回岭首战告捷。龚宪1926年率部队自湖南澄县出师北伐,过洞庭、渡湘江、经修水,协同友军在马回岭进攻南得路上孙传芳敌部,在德安县的双山附近完成战斗准备,于11月3日拂晓前出敌侧背,袭击敌人炮兵阵地,敌仓皇败北,此役缴敌枪支百余、迫击炮多门。马回岭首战告捷。 2、勇克九江。从马回岭到九江,路约百里。行至半途,将近午夜,向九江强行军。不到破晓,部队抵达距九江五华里的黄土岭敌军阵前。此地有敌军一个旅,我独立第一师正与南得路上敌人主力激战于沙河赛湖桥,九江为孙传芳的五省联合总部所在地,敌未料到龚宪率部队从庐山脚下的小道而来。龚趁敌不备,命先头部队投入战斗,以锥形阵式从敌人中央突入,逐渐扩大战区,仅几十分钟,敌军全线崩溃,龚将军率领第一营直扑南边车站、码头进行攻击。驻九江的孙传芳总部机关、部队己乱作一团,车站、马头一带散乱的敌军官,拖儿带女,争相逃命。丢下的行李、武器到处都是。孙传芳躲在九江军舰上企图挣扎,不断向岸上开炮,车站及城内残敌也趁机向龚宪部队不断反扑,后最终溃败。城内其他残敌乘夜逃跑。在我炮火轰击下,敌舰也顺江而溜。敌之心脏阵地一溃,全线立即土崩瓦解,拥有东南半壁的孙传芳五省联军从此分崩离析。1926年11月5日,龚宪部队继而扫荡九江租界,俘获所有躲在租界的敌军官兵,共俘敌数千,敌人丢弃的武器弹药、军需物质,堆积如山。战斗结束,蒋介石在九江车站单独接见连副以上军官,大加慰勉说:“龚将军堪称英勇善战、出奇制胜的楷模。” 3、攻克南京、俘敌万余。1927年春,龚宪将军身先士卒,率部队自浮梁、彭泽、马当地区出发,沿祁门、芜湖顺江而下。与敌军在当涂朱门镇遭遇,敌增援反扑,战斗至为激烈。龚率军猛打猛追,敌不支,再逃。龚率部队乘胜猛追,于当日幕追近南京上新河,敌企图北渡未果,龚宪将军率部队连夜全线展开,限敌于江边,最后全部缴械。该敌为山东第五师,有九个步兵团,另有骑兵、炮兵各一团,人枪万余,全部俘缴,仅敌师长漏网。此战使北洋军阀胆战心惊,张宗昌气急败坏,怒斩毕庶澄。 4、鹰兵六合、力挫顽敌。自九江、南京两次大捷后,龚宪的独立师声威显赫、威震全军。1927年5月,国民四十军从仁新河附近强渡,继续北上。其主力沿津浦路北进,与张宗昌部队战于鸟衣东西地区,龚宪受令拒阻万合方向孙传芳旧部,掩护本军主力右侧,任务极为艰巨。因孙传芳自九江兵败后退到镇江、李方州一带。龚率部队自浦镇向六合方向前进,为求获得广阔地域,刚抵大厂以北、六合两南地区,即被孙传芳部两个师和一个旅兵力包围,双方展开激烈战斗。龚将军见敌人来势凶猛,调整部署,以营为单位,依村落构成据点,全军阵式成倒品字形互为策应,并不断对敌进行短促反击。敌以雨点般炮火轰击,北伐官员伤亡甚大。龚将军沉着坚定、指挥若定。奋战至次日午后援军赶到,合力击溃敌人赢得胜利。龚宪的独立师经六合苦战减员颇多,仍拒留在南京整补,并参加主力军继续追歼残敌。以后沿津浦路长征北上,曾一度到达山东峰县,所向无敌。 5、英勇善战、所向披靡。龚宪将军时常出现在操场上,督促官兵勤操苦练。并召集各级干部就沙盘地图联系战例,讲授战术。他强调兵贵神速,势险节短,侧面一兵胜过下面多兵等用兵方法。至于正面强攻,他强调锥形战术,缩小断后单位。并且不厌其烦地告诫官兵说:“光打败敌人不算胜利,只有击溃敌人后勇猛穷追,才能取得真正的胜利。”龚宪将军率领的北伐军在战场上所向披靡,让敌人闻风丧胆,部属都认为在他手下打仗,无坚不摧、无攻不克。 6、关心下属、友爱同僚。原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彭铭鼎1926年投入湘军参加北伐,他家境贫寒却把自己的薪金分给家庭有困难的士兵,龚宪得知后当即批准为其补助30元,彭拒收,龚宪仍将款托付彭家,此事让彭终身难忘。 7、血战鱼台、以身殉国。1928年龚宪将军奉命率部队继续北伐,于 4月15日在山东鱼台旧城基与孙传芳残部激战,连以上军官牺牲近半,龚师长右臂部中弹,警卫连连长劝其转移后方休息,他说:“才为国家流这点血,就临阵退缩吗?”说完站起来就走,亲临前线,督促警卫连接近敌阵,用20多挺轻机枪密集射击,掩护步兵前进。双方以自动火器、手榴弹相互轰击,硝烟弥漫、震耳欲聋。龚宪负伤坚持一线指挥时,不幸头部中弹身亡。 8、声威显赫、威震全军。军中为这位身经百战、足智多谋的北伐将军壮烈为国捐躯无不感到惋惜!北伐时期与叶挺齐名的龚宪师长素以勇猛善战著称,四十军军长职兼南京卫戍司令贺耀祖得知此事,大叫一声,眼泪刷地涌出,并向参谋怒吼:“火速命令,全线反击!” 转身赶赴前线。官兵们士气旺盛,为“龚师长报仇”的口号声在冲天的炮火中震天动地。对于功勋卓越的龚宪将军阵亡后,将其遗体运回南京举行国葬,由国民革命军总司令为其举持追悼会并在碑文中记载撰有题词:“龚将军堪称英勇善战、出奇制胜的楷模。”等字样,成为民国历史上“北伐阵亡举行国葬的第一位将军”,同时追认为陆军上将,根据其遗霜愿望,将遗体安葬于长沙岳麓山,也就不足为奇。 纪念北伐阵亡陆军上将龚宪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召开 北伐战争是继辛亥革命之后,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北伐战争打倒了帝国主义及其豢养的反动军阀,彻底改变了中国被列强瓜分、被军阀封建割据的分裂状况,为实现国家统一、民族独立、民族解放和民主自由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北伐战争的胜利,是国共两党进行第一次合作的伟大成果。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从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局出发,在求大同、存小异的前提下,对于这一历史事件的认识,国共两党早已互谅,默契形成上述共识。 在纪念北伐战争86周年之际,来自海外及港台的龚宪后裔、亲朋属友及龚宪生前北伐军同僚和下属后裔几十人来湖南省长沙市相聚缅怀祖辈们,并在湖南省株洲市召开了纪念北伐阵亡陆军上将龚宪诞辰120周年座谈会。 到会人员回顾了祖辈们和国共两党广大北伐军将士们为推翻旧政权,驱逐外敌,勇当先锋,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为祖国和人民立下的丰功伟绩;抒发了对祖辈们和在北伐战争中为民族、为国家英勇捐躯的数以万计的北伐军将士们的怀念和崇敬之情;表达了为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作出新贡献、让团结富强的中华民族早日腾飞于世界前列的共同愿望。 到会人员并对龚宪后裔递交给民革湖南省委报告中提出的请求表示认同。 南浔战役与龚宪将军 南浔战役又名九江战役,是北伐战争三大战役(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和南浔战役)之一,也是北伐战争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北伐军在两湖(湖南、湖北)的胜利让孙传芳感到威胁,使孙传芳向北伐军提出了最后通牒,限令其退回广东。与此同时,并分两路袭击北伐军。中国共产党坚决主张集中力量消灭孙传芳,在江西战场上,主要以三次攻打南昌为中心。1926年9月中旬以前,第二、三军分别夺取赣州、吉安、萍乡、安源等地,第六军占领奉新等地。9月19日第三、六军各一部冒险攻入南昌城,为孙军击退。10月上旬,蒋介石由武昌转赴江西,亲自指挥南昌会战,蒋加派援军二万人,10月20日再次攻入南昌,又为孙军夺回,21日被迫退出。南昌撤退时,北伐军损失惨重。北伐军在两湖战事胜利结束后,主力迅速转入江西,这时孙传芳后方极不稳定,一度准备同蒋介石和谈,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顾问一致反对下,和谈未能实现。北伐军接着从两湖地区挥师东进江西,追击孙传芳。 南浔战役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总结了三次攻打南昌失利的教训,在于孙传芳军队控制了南浔铁路主要干线,利于机动。于是决定集中兵力,先破南浔铁路各要点之敌,后再取南昌,并决定从武昌增调第4军入赣作战。北伐军入赣部队分三路于11月1日对江西孙传芳部各据点发动总攻,进行北伐规模最大的南浔战役又名九江战役。 1926年秋,北伐军陆军少将龚宪率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二师第三团自湖南澄县出师北伐,过洞庭、渡湘江、经修水,协同友军在马回岭进攻南得路上之敌孙传芳部,龚宪率领的为左翼迂回部队。在德安县的双山附近完成战斗准备,于11月3日拂晓前出敌侧背,袭击敌人炮兵阵地,敌仓皇败北,此役缴敌枪支百余、迫击炮多门。马回岭首战告捷。 马回岭战斗结束后,独立第二师即沿南得路追击残敌,龚宪首先召集各营营长布置任务,命令急行军,要求全军官员发扬革命精神,敢于冲锋陷阵,说罢,命令部队火速出发。沿路有三五成群的溃兵,我军战士纷纷丢掉湘造枪,换上从溃兵手上缴获的北洋军枪支。龚宪命宣传队叫敌溃兵转回马回岭,不得混在我军队列里行进。 从马回岭到九江,路约百里。行至半途,将近午夜,有的营、连长要求宿营,次日天明再前进。龚宪命部队沿途驻足,就地取水,赶用晚餐。同时召集营、连长讲话,勉以振奋精神,出奇制胜、一定要在拂晓前打进九江。他说:“这次行动可能有两种结果,如果我们能在拂晓前攻入九江,就可操必胜之权;倘若现在停下来休息,到明天再前进,则马回岭溃散之兵必将先我入城,这样九江之敌了解到我们是只小部队,定会主动迎击,当前敌众我寡,我军后力无援,稍有怠慢,必有覆灭之险。在此生死关头,望大家同舟共济。”龚将军言罢,大家一致奋起,向九江强行军。 不到破晓,部队抵达距九江五华里的黄土岭敌军阵前,此地有敌军一个旅,我独立第一师正与南得路上敌人主力激战于沙河赛湖桥,九江为孙传芳的五省联合总部所在地,敌未料到龚宪率部队会从庐山脚下的小道而来。龚趁敌不备,命先头部队投入战斗,以锥形阵式从敌人中央突入,逐渐扩大战区,仅几十分钟,敌军全线崩溃,龚将军率领尚未投入战斗的第一营直扑南边车站、码头进行攻击,一、二营迅速集合跟随第三营向敌占区扫荡,第四营保持机动,向湖口方面戒备。 驻九江的孙传芳总部机关、部队己乱作一团,车站、马头一带散乱的敌军官,拖儿带女,争相逃命。丢下的行李、武器到处都是。这时,车站西南方面坚固建筑物里的敌军还在拒险顽抗。龚率第一营及第四营一部强攻,不克;再诱攻,也未奏效。孙传芳躲在九江军舰上企图挣扎,不断向岸上开炮,车站及城内残敌也趁机向龚宪率领的北伐军不断反扑,龚宪一面令一、二营反击,一面令三营派一个排,将黄土岭敌军扔下的大炮拖到江边,向敌舰猛轰。同时,三团一营组织敢死队乘黑摸进敌据点,猛掷手榴弹,终将负隅顽抗之敌击溃,城内其他残敌乘夜逃跑。在我炮火轰击下,敌舰也顺江而溜。敌之心脏阵地一溃,全线立即土崩瓦解,拥有东南半壁江山的五省联军,从此分崩离析。 时值1926年11月5日,龚宪率部队继续扫荡九江租界,俘获所有躲在租界的敌军官兵,对外国人也曾度监视。第二天下午,我后续部队、独立第二师第四团紧接着也开进九江。这次战斗俘敌数千,敌人丢弃的武器弹药、军需物质,堆积如山。战斗结束后的第六天,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在九江车站单独接见独立第二师第三团连副以上军官时,大加慰勉并说:“龚将军堪称英勇善战、出奇制胜的楷模。”此段话语作为龚宪北伐阵亡后的部份墓碑题词刻记在龚宪墓的碑文上。这也是龚宪作为南浔战役功臣的见证。龚宪经过马回岭、九江两战,加上他平时的教导,大家都认为在他手下打仗,无坚不摧、无攻不克。 北伐军先攻占德安、马回岭,控制了南浔铁路,使九江和南昌陷于孤立。孙传芳见势不妙,逃回南京。11月5日北伐军攻克九江,同时包围南昌,8日占领南昌。至此,江西的北洋军全线溃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