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耿恭 |
释义 | 1 东汉将领耿恭,字伯宗,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东汉大将。曾率东汉军队与匈奴作战。因违忤马防,被劾,下狱审治,后来免除还归本郡。不久,耿恭死于家中。 ◎ 人物生平耿恭,华夏杰出志士,民族英雄,其父耿广是名将耿弇的弟弟。 耿恭少孤,从小既慷慨多大略,有将帅之才。永平十七年(74年)冬,骑都尉刘张率兵击车师,请耿恭担任司马,耿恭与奉车都尉窦固及从弟驸马都尉耿秉(耿弇弟耿国之子,耿恭之堂弟)破降车师。破降车师后,朝廷重新设立西域都护,戊己校尉(官名,掌屯田,属西域都护)。任命耿恭和关宠为戊己校尉,分别驻扎在车师后王部金蒲城(今新疆奇台西北)和车师前王部柳中(今新疆艾丁湖东北)城,各置兵卒数百人。耿恭到任,发布文告晓示乌孙,宣扬汉室威德,乌孙国中,从国王大昆弥以下,都非常高兴。派使者向汉廷献名马,并愿派王子入侍皇帝。耿恭便派使者带着金银布帛,迎接其王子人侍。第二年三月,北匈奴单于派左鹿蠡王率二万骑兵进攻车师,耿恭派司马带兵三百前往救援,路上,遭遇匈奴大军,寡不敌众,全军尽没。北匈奴杀死车师后王(治务涂谷,今新疆吉木萨尔南博格多山中)安得,又转兵攻打金蒲城(今新疆奇台西北)。当时城中兵少,形势危急。耿恭亲自登城,指挥作战。连败匈奴。十一月,明帝死,救兵不至,车师国又背叛汉朝,与匈奴合兵进攻耿恭。耿恭激励将士,奋勇拒敌。章帝即位,遣征西将军耿秉屯酒泉,行太守事;派秦彭与谒者王蒙、皇甫援发张掖、酒泉、敦煌三郡及鄯善兵共七千人,于建初元年(76年)正月,到柳中进击车师,攻交河城,北匈奴见势遁逃,车师国又归降了汉王朝。耿恭回到洛阳,朝廷任命为骑都尉。建初二年(77年),耿恭任长水校尉。同年秋天,金城、陇西羌叛汉。耿恭上表指陈方略,皇帝下诏召他入宫咨询。遂派他率领五校(越骑、屯骑、步兵、长水、射声)士卒三千人,作为车骑将军马防的副将出征西羌。耿恭驻军枹罕,多次与敌作战。因违忤马防,被劾,下狱审治,后来免除还归本郡。不久,耿恭死于家中。 ◎ 人物事迹——耿恭坚守疏勒城◎ 版本174年冬,骑都尉刘张奉命随奉车都尉窦固、驸马都尉耿秉(耿恭堂弟)进击车师国,刘张诚邀耿恭担任其军司马。此役窦固军大破匈奴于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上,使车师前后国重归于汉,匈奴势力退出了天山北麓。东汉王朝乘势恢复了西域都护和戊己校尉,以耿恭为戊校尉,驻屯于车师后王部金蒲城(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以关宠为己校尉,驻屯于车师前王部柳中城(在今新疆鄯善县),各率屯田兵数百人,守护着车师这个汉匈战争的前沿阵地。 耿恭到任后,深知北匈奴决不会坐视车师与汉朝亲好。所以,他一方面从战略高度考虑问题交远近朋友:他积极联络西域大国乌孙,表达重建友好关系的诚意,受到乌孙国上下欢迎,“遣使献名马”,并“愿遣子入侍”朝廷;又与其先人是汉人的后王夫人建立了联系,从而对敌情心中有数;另一方面,他保持高度警惕,在督促屯田之时不忘战备训练,从而使自己手中掌握了一支人数虽少但战斗力很强的武装队伍。这些在后来的残酷斗争中都显示了积极的作用。 不出耿恭所料,汉明帝18年春,北匈奴单于果然派左鹿蠡王率两万骑兵大举进攻车师国。为了表现汉朝的诚意,耿恭在军力极其薄弱的情况下,派司马率300人前去救援,结果全军覆没。匈奴乘胜攻占车师后部,杀死车师王安得,进而直迫金蒲城下,大有一口吞下戊校尉的气势。但耿恭临危不乱,他让守兵在箭头上涂上一种药物,然后对匈奴士兵喊话说:“汉军的箭是神箭,中箭者的创口必定有怪异情况发生。”匈奴中箭者的创口果然发生溃烂,于是特别害怕。适逢暴风雨,耿恭率众趁势出击,猛攻敌军,杀死杀伤大量敌军,余敌惊恐万状,纷纷自我惊扰说:“汉兵是神兵,太可怕了?”金蒲城围解。但耿恭知道,更惨烈的战斗还在后头。屯垦的任务暂时顾不得了,现在第一位的是战事。他立即着手做两件大事:一是招募勇壮以扩充军队,二是将防御据点由金蒲城转移到了水源较为充足且有险可守的疏勒城。 耿恭新居守的疏勒城仍属车师后部(在今新疆奇台县半截沟乡麻沟梁村),城郭建于天山北坡山坡上,城旁有涧水流过,有固守的条件。当年夏7月,匈奴果然前来攻打耿恭。耿恭以逸待劳,先发制人,以所募数千人直冲敌阵,敌兵顿时七零八落,无力攻城。但匈奴人狡猾地切断了水源,疏勒城边的山涧干涸了。在这种绝境,耿恭不仅身先士卒,“榨马粪汁而饮之”,同时率众于城中掘深井取水,在他的鼓舞和激励下,当井深达到十五丈以上时,终于井水涌出。匈奴人万没料到城中竟有水源,以为神助耿恭,无奈再次撤围而去。 然而此时整个西域的情势都异常严峻。在匈奴策动下,焉耆和龟兹连兵攻杀西域都护陈睦,己校尉关宠也被匈奴大军包围于柳中城并最终战殁,朝廷又因汉明帝驾崩而无暇发兵救援。本已遭受匈奴重压的车师国终于再次背叛朝廷,与匈奴连兵进攻耿恭了。面对这种内外交困的严重局面,耿恭与将士“推诚同死生,故皆无二心”,又得到车师后王夫人的暗中粮饷资助,故能一再挫败敌人的进攻。但这终非持久之计。数月后,耿恭数千士兵只剩下几十人,粮食也吃光用尽了,匈奴开始了劝降攻势,以“封王,嫁公主”诱之。但耿恭越是绝境志弥坚。他手刃匈奴劝降使者以示誓死不降,“煮铠弩食其筋革”以示誓与疏勒共存亡。在公元75年那个大雪封山的冬季,耿恭和几十个饱受冻馁之苦的弟兄们,就是凭着为国尽忠的一腔热血,不仅顽强地活了下来,还使疏勒城成了匈奴人不可逾越的屏障。 ◎ 版本2耿恭,字伯宗,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东汉大将。 耿恭的父亲耿广是名将耿弇的弟弟。耿恭少孤,从小既慷慨多大略,有将帅之才。 永平十七年(74年)冬,骑都尉刘张率兵击车师,请耿恭担任司马,耿恭与奉车都尉窦固及从弟驸马都尉耿秉(耿弇弟耿国之子,耿恭之弟)破降车师。 破降车师后,朝廷重新设立西域都护,戊己校尉(官名,掌屯田,属西域都护)。任命耿恭和关宠为戊己校尉,分别驻扎在车师后王部金蒲城(今新疆奇台西北)和车师前王部柳中(今新疆艾丁湖东北)城,各置兵卒数百人。耿恭到任,发布文告晓示乌孙,宣扬汉室威德,乌孙国中,从国王大昆弥以下,都非常高兴。派使者向汉廷献名马,并愿派王子入侍皇帝。耿恭便派使者带着金银布帛,迎接其王子人侍。 第二年三月,北匈奴单于派左鹿蠡王率二万骑兵进攻车师,耿恭派司马带兵三百前往救援,路上,遭遇匈奴大军,寡不敌众,全军尽没。北匈奴杀死车师后王(治务涂谷,今新疆吉木萨尔南博格多山中)安得,又转兵攻打金蒲城(今新疆奇台西北)。当时城中兵少,形势危急。耿恭亲自登城,指挥作战。他让部下把毒药涂到箭镞上,向匈奴兵喊话:“汉家箭神,其中疮者必有异。”(《后汉书·耿恭列传》)喊完,用强弩发射毒箭。匈奴兵中箭者,创口都因毒热而迅速溃烂。于是,大惊失色。正逢天降暴雨,耿恭乘风雨大作之际,纵兵出城,猛攻敌阵,大获全胜。匈奴兵震恐,纷纷说:“汉兵神,真可畏也!”(《后汉书·耿恭列传》)于是,引兵而去。 耿恭料匈奴定会再来,便于五月选定城傍有涧水流过的疏勒城(今新疆喀什)据以固守。七月,匈奴兵又来进攻,耿恭招募数千兵勇直闯敌阵,匈奴失利,于是,便在疏勒城下扎营,断绝涧泉之水。耿恭城中缺水,命将士掘井。但掘至十五丈深,仍不见水。将士干渴不堪,连马粪汁都挤出来喝了。耿恭见状,仰天长叹道:“闻昔贰师将军(即李广利)拔佩刀刺山,飞泉涌出;今汉德神明,岂有穷哉。”(《后汉书·耿恭列传》)于是,整顿衣裳,对井再拜,为将吏们祈祷。不一会,飞泉涌出,众军喜悦无极,欢腾雀跃,山呼万岁。耿恭军将士在城上向下扬水给匈奴看,匈奴颇感意外,以为汉军有神明相助,撤兵而去。 当时,焉耆、龟兹联合,杀死了汉西域都护陈睦,北匈奴在柳中包围了关宠。十一月,明帝死,救兵不至,车师国又背叛汉朝,与匈奴合兵进攻耿恭。耿恭激励将士,奋勇拒敌。车师后王夫人的祖辈是汉人,因而常悄悄地给耿恭通报军情,并私下供给汉军粮饷。无奈杯水车薪,无济于事。数月之后,汉兵粮食用完,陷入困境,于是煮铠弩食其筋革。耿恭与士兵推诚同死生,因而全城上下,协力同心,决心死守城邑。但由于缺乏粮草,军士渐渐死亡,只剩了几十人。单于知道耿恭困顿不堪,想招降他,派使者对他说:“若降者,当封为白屋王,妻以女子。”(《后汉书·耿恭列传》)耿恭先假意应允,将单于使者诱上城来,亲手将其杀死,炙于城上,使者官属望见,号哭而去。单于大怒,增兵围城,但始终未能攻下。 关宠刚被围时,上书朝廷,请求派兵来救。适逢明帝已死,章帝即位,得到奏章,发下公卿计议。司空第五伦认为不宜出兵救援。司徒鲍昱说:“朝廷派人到危难之地,却在关键时刻抛弃了他们。这样一来,对外,会助长敌对势力放惮无忌的气焰,对内则会损害忠亮守节之臣。以后边疆无事则已,倘若一时有警,匈奴再兴兵犯境,你还怎么派人带兵为将呢?况且耿恭、关宠每人只剩军吏数十人,匈奴包围攻击好多天,尚未攻下。可见他们虽人少势单,却尽力报国。应该调发敦煌、酒泉兵力,前往救援。” 章帝依议,遣征西将军耿秉屯酒泉,行太守事;派秦彭与谒者王蒙、皇甫援发张掖、酒泉、敦煌三郡及鄯善兵共七千人,于建初元年(76年)正月,到柳中进击车师,攻交河城,斩首三千八百级,俘虏三千余人,驼驴马牛羊三万七千头。北匈奴见势遁逃,车师国又归降了汉王朝。但关宠业已战殁,援军诸将见此便欲弃耿恭回师。先前耿恭曾遣所部军吏范羌回敦煌领取军士寒衣,所以这次出征也在军中。此时诸将欲退,范羌抵死不从。诸将不敢前进,无奈只得分兵两千给范羌营救耿恭。范羌从天山北道进军,遇大雪深丈余。历尽艰辛才到达疏勒城下。城中听到兵马声,以为匈奴攻城。大惊,准备拒战。范羌在城下大呼:“我乃范羌,朝廷遣军迎校尉耳。”城中皆呼万岁。开门,见援军相与痛哭。此时,城中仅余二十六人。 第二天,耿恭等东归。沿途,敌兵追赶骚扰,汉军且战且行。耿恭的人马,从疏勒出发时尚有二十六人,由于将士忍饥挨饿,身体孱弱,一路上,多有死者,到玉门关时,仅剩了十三人,而且衣服洞破褴褛,形容憔悴枯槁。 中郎将郑众安排耿恭等人洗沐,更换衣服。并上奏章给皇帝,希望表彰耿恭:“耿恭以单兵固守孤城,当匈奴之嚰,对数万之觽,连月逾年,心力困尽。凿山为井,煮弩为粮,出于万死无一生之望。前后杀伤丑虏数千百计,卒全忠勇,不为大汉耻。恭之节义,古今未有。宜蒙显爵,以厉将帅。”(《后汉书·耿恭列传》) 耿恭回到洛阳。鲍昱也上奏皇帝,说耿恭的节义超过了苏武,应该赐予爵赏。于是,朝廷任命耿恭为骑都尉。以耿恭司马的石修为雒阳市丞,张封为雍营司马,军吏范羌为共丞,余九人皆为羽林军。 耿恭母亲早先去逝,耿恭回来后,回家追行丧制,不能出任官职,章帝下令叫五官中郎将马严赐给耿恭牛酒,要他停止服孝。 建初二年(77年),耿恭任长水校尉。同年秋天,金城、陇西羌叛汉。耿恭上表指陈方略,皇帝下诏召他入宫咨询。遂派他率领五校(越骑、屯骑、步兵、长水、射声)士卒三千人,作为车骑将军马防的副将出征西羌。耿恭驻军枹罕,多次与敌作战。第二年秋天,烧当羌(西羌之一支)投降,马防还京师,耿恭留驻攻打尚未平服者,歼敌千余人,获牛、羊四万多头,勒姐、烧河羌等十三种羌几万人,都到耿恭军中投降。 当初,耿恭出陇西时,曾上书朝廷,说:“故安丰侯窦融昔在凉州,甚得羌胡腹心。今大鸿胪固(即窦固),即其子孙。前时窦固出兵天山,战功卓著,为全军之冠,适合承担大使职任,坐镇安抚凉州。可令车骑将军马防驻防汉阳,作为重要的威慑力量。”他这个建议违忤了马防的心意。于是,马防回京,指使监营谒者李谭劾奏耿恭,说他不以国事为忧,接到出征诏书时有怨望之辞色。朝廷征召耿恭回京,把他下狱审治,后来,免除他的官职,责令他还归本郡。不久,耿恭死于家中。 评论说:我初次读《汉书·苏武传》,被他在蛮荒之地坚持过艰苦生活,没有让大汉王朝蒙羞的精神所感动。后来披阅耿恭坚守疏勒城的事迹,不知不觉长叹着眼泪不知从哪里流了下来。哎!追求正义比求生还重要,才使他达到这样的境界吗!从前曹刿在柯地盟会时劫持齐桓公,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大长赵国威风,不过是在短时间内逞其英豪,与耿恭处百死之地而不懈斗争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我认为西汉和东汉的统治者应当给苏武、耿恭两人显贵的爵位,给他们十代人大赦的权利。可是苏武所受的恩泽连继承人也沾不上,耿恭甚至死于狱中。回想当年介之推的龙蛇歌谣,我认为可以大大地为他们感叹。 ◎ 作品赏析在谈阅读感受之前,先澄清一个地理名词上的误读。耿恭守卫的疏勒,不是汉代疏勒国首府疏勒城,即今天的新疆喀什市。据元代历史学家胡三省考证,当年耿恭守卫的“疏勒城在车师后部,非疏勒国城也”,其旧址在今天新疆奇台县半截沟乡麻沟梁的石城子遗址间,与喀什市相隔足有1000多公里。 前四史中,随着史书性质的日趋定型,叙事的生动、形象渐呈退化之态。《汉书》不及《史记》叙事的生动、形象,《后汉书》、《三国志》不及《汉书》叙事的生动、形象。有如此壮烈业绩的耿恭,赶不上司马迁、班固为其写传记,只得让李广、苏武等人专美于前。捧读《后汉书·耿恭传》,我一直为他抱屈。 论出身,他是名将之后,彪炳千秋,光耀门楣,是情理中的事;论业绩,诚如后世史学家所谓:“自永平十八年三月金蒲城被围,至建初元年三月入玉门关,前后历时两年整。耿恭兵不满百,孤悬塞外,抱必死之心,坐困穷城。前有数万之敌,屡挫其锋;后无匹马之援,终无异志。士卒至死而不离不弃,虽古之名将不能过之。时人赞其“节过苏武”,诚哉斯言!” 对于耿恭,范晔做的这篇传记,不可谓不用心。他在有些地方甚至一改自己严谨的写作风格,而学习《史记》的好“奇”。最典型的就是拜井一段。《东观汉记》的记载是这样的:“恭亲自挽笼,于是令士且勿饮,先和泥涂城,并扬示之。”也就是说“穿井十五丈不得水”之后,耿恭亲自下井把里面的土运上来,让士兵继续挖,终于挖到了水。后来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时就采用了这种比较现实的描述。范晔把耿恭继续挖井改为向井叩拜,“有顷,水泉奔出”,显示了神灵的作用。他自认为很“奇”,能表现出耿恭业绩的感天动地。但实际上,他不知道司马迁的“奇”是要植根生活的。《东观汉记》的记载才是真正的司马迁式的“奇”。大家设想一下,有了水,让大家先别喝,而是用来拌泥抹城墙,并洒水让敌人看,这样的安排,比直接洒水给敌人看,哪样更合理,更有效,更“奇”?范晔是位优秀的历史学家,但不是位杰出的文学家。他尽力为耿恭写一篇好传记,有时难免弄巧反拙。耿恭守疏勒,历时两年,除了对敌斗争的顽强,他在团结下属,鼓励士气方面,肯定有一些特殊的手段、策略。范晔选取的那件“恭乃诱其使上城,手击杀之,炙诸城上”的事,被后人称为岳飞《满江红》词“壮志饥餐胡虏肉”一句所本。 惜哉,耿恭!一遍遍捧读《后汉书·耿恭传》,那西域的风沙不再是图片图像,而是我们祖先从未向敌人屈服过的头颅! ◎ 名句点击1、今使人于危难之地,急而弃之,外则纵蛮夷之暴,内则伤死难之臣。诚令权时,后无边事可也。匈奴如复犯塞为寇,陛下将何以使将? 译文:如今把人臣派到危险艰难的地方,在他们急迫的时候,朝廷却扔掉不管;这样,对外则是纵容蛮夷行凶作恶,对内则会损害忠亮守节之臣。假令估计一下时局,以后不会再发生侵扰边境的事件,这样做是可以的;如果匈奴再来犯边,进行侵略,皇上又怎能激励将帅用命呢? 解说:鲍昱真是位高瞻远瞩的政治家!拯救一个耿恭,意味将有千千万万个耿恭铁心为国效力。朝廷不怜惜为自己效力的将士,就会失去将士的奉献之心。一旦陷入危难,谁还会挺身而出?这不是简单的收买人心的权宜之计,也关系到民族性格的营造。褒奖见义勇为者,优待军人、老兵,都是健康社会成员的共识。过去这样,现在这样,将来还得这样!主张放弃拯救耿恭的第五伦是东汉一位著名的清官,可惜太没长远目光了!他会因为这件事而成为阴暗人物。 2、恭仰叹曰:“闻昔贰师将军拔佩刀刺山,飞泉涌出;今汉德神明,岂有穷哉。”乃整衣服向井再拜,为吏士祷。有顷,水泉奔出,众皆称万岁。乃令吏士扬水以示虏。 译文:耿恭见状,仰天长叹道:“闻昔贰师将军李广利拔佩刀刺山,飞泉涌出;今汉德神明,岂有穷哉。”于是,整顿衣裳,对井再拜,为将吏们祈祷。不一会,飞泉涌出,众军喜悦无比,欢腾雀跃,山呼万岁。耿恭军将士在城上向下扬水给匈奴看。 解说:这段文字的有名,仰仗唐朝诗人王维的诗《老将行》。这是首歌颂一位屡立殊勋却不得封赏,备受冷落的老年将军的七言古体诗,诗中有这么两句:“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分别用耿恭和西汉将领灌夫的典故,来表现老将军的壮志在胸,不会“使酒骂座”(灌夫为人刚直,常借酒发脾气)。耿恭得到泉水,是他深挖的结果。不过,我们还是相信是他对汉朝的忠心,才换来清泉! ◎ 史籍记载《后汉书》卷十九 恭字伯宗,国弟广之子也。少孤。慷慨多大略,有将帅才。永平十七年冬,骑都尉刘张出击车师,请恭为司马,与奉车都尉窦固及从弟驸马都尉秉破降之。始置西域都护、戊己校尉,乃以恭为戊己校尉,屯后王部金蒲城,谒者关宠为戊己校尉,屯前王柳中城,屯各置数百人。恭至部,移檄乌孙,示汉威德,大昆弥以下皆欢喜,遣使献名马,及奉宣帝时所赐公主博具,愿遣子入侍。恭乃发使赍金帛,迎其侍子。明年三月,北单于遣左鹿蠡王二万骑击车师。恭遣司马将兵三百人救之,道逢匈奴骑多,皆为所殁。匈奴遂破杀后王安得,而攻金蒲城。恭乘城搏战,以毒药傅矢。传语匈奴曰:“汉家箭神,其中疮者必有异。”因发强弩射之。虏中矢者,视创皆沸,遂大惊。会天暴风雨,随雨击之,杀伤甚众。匈奴震怖,相谓曰:“汉兵神,真可畏也!”遂解去。恭以疏勒城傍有涧水可固,五月,乃引兵据之。七月,匈奴复来攻恭,恭募先登数千人直驰之,胡骑散走,匈奴遂于城下拥绝涧水。恭于城中穿井十五丈不得水,吏士渴乏,笮马粪汁而饮之。恭仰叹曰:“闻昔贰师将军拔佩刀剌山,飞泉涌出;今汉德神明,岂有穷哉。”乃整衣服向井再拜,为吏士祷。有顷,水泉奔出,众皆称万岁。乃令吏士扬水以示虏。虏出不意,以为神明,遂引去。 时,焉耆、龟兹攻殁都护陈睦,北虏亦围关宠于柳中。会显宗崩,救兵不至,车师复畔,与匈奴共攻恭。恭历士众击走之。后王夫人先世汉人,常私以虏情告恭,又给以粮饷。数月,食尽穷困,乃煮铠弩,食其筋革。恭与士推诚同死生,故皆无二心,而稍稍死亡,余数十人。单于知恭已困,欲必降之。复遣使招恭曰:“若降者,当封为白屋王,妻以女子。”恭乃诱其使上城,手击杀之,炙诸城上。虏官属望见,号哭而去。单于大怒,更益兵围恭,不能下。初,关宠上书求救,时肃宗新即位,乃诏公卿会议。司空第五伦以为不宜救。司徒鲍昱议曰:“今使人于危难之地,急而弃之,外则纵蛮夷之暴,内则伤死难之臣。诚令权时后无边事可也,匈奴如复犯塞为寇,陛下将何以使将?又二部兵人裁各数十,匈奴围之,历旬不下,是其寡弱尽力之效也。可令敦煌、酒泉太守各将精骑二千,多其幡帜,倍道兼行,以赴其急。匈奴疲极之兵,必不敢当,四十日间,足还入塞。”帝然之。乃遣征西将军耿秉屯酒泉,行太守事;遣秦彭与谒者王蒙、皇甫援发张掖、酒泉、敦煌三郡及鄯善兵,合七千余人,建初元年正月,会柳中击车师,攻交河城,斩首三千八百级,获生口三千余人,驼、驴、马、牛、羊三万七千头,北虏惊走,车师复降。会关宠已殁,蒙等闻之,便欲引兵还。先是,恭遣军吏范羌至敦煌迎兵士寒服,羌因随王蒙军俱出塞。羌固请迎恭,诸将不敢前,乃分兵二千人与羌,从山北迎恭,遇大雪丈余,军仅能至。城中夜闻兵马声,以为虏来,大惊。羌乃遥呼曰:“我范羌也。汉遣军迎校尉耳。”城中皆称万岁。开门,共相持涕泣。明日,遂相随俱归。虏兵追之,且战且行。吏士素饥困,发疏勒时尚有二十六人,随路死没,三月至玉门,唯余十三人。衣屦穿决,形容枯槁。中郎将郑众为恭已下洗沭易衣冠。上疏曰:“耿恭以单兵固守孤城,当匈奴之冲,对数万之众,连月逾年,心力困尽。凿山为井,煮弩为粮,出于万死无一生之望。前后杀伤丑虏数千百计,卒全忠勇,不为大汉耻。恭之节义,古今未有。宜蒙显爵,以厉将帅。”及恭至洛阳,鲍昱奏恭节过苏武,宜蒙爵赏。于是拜为骑都尉,以恭司马石修为洛阳市丞,张封为雍营司马,军吏范羌为共丞,余九人皆补羽林。恭母先卒,及还,追行丧制,有诏使五官中郎将赍牛、酒释服。明年,迁长水校尉。其秋,金城、陇西羌反。恭上疏言方略,诏召入问状。乃遣恭将五校士三千人,副车骑将军马防讨西羌。恭屯枹罕,数与羌接战。明年秋,烧当羌降,防还京师,恭留击诸未服者,首虏千余人,获牛、羊四万余头,勒姐、烧何羌等十三种数万人,皆诣恭降。初,恭出陇西,上言:“故安丰侯窦融昔在西州,甚得羌胡腹心。今大鸿胪固,即其子孙。前击白山,功冠三军。宜奉大使,镇抚凉部。令车骑将军防屯军汉阳,以为威重。”由是大忤于防。及防还,监营谒者李谭承旨奏恭不忧军事,被诏怨望。坐征下狱,免官归本郡,卒于家。 ◎ 耿恭抵御北匈奴之战汉明帝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二月,窦固奉命领兵回朝。三月,北单于命左鹿蠡王率2万骑兵进攻车师。耿恭闻迅,急遣300人前去救援,半途遇匈奴骑兵,全军覆没。车师后国被匈奴军攻破。后王安得被杀。随后匈奴军围攻金蒲城。耿恭命士卒以毒药涂矢射敌,中箭即溃烂,匈奴兵胆寒,被迫撤走。耿恭知匈奴还会回来,乃于五月移兵疏勒城。疏勒城傍有涧水,取水方便,利于坚守。七月,匈奴军果然又来,耿恭乘其立足未稳,召募当地勇士数千人突然出击,大败匈奴骑兵。后匈奴断绝了涧水,吏士渴极,以致榨马粪汁而饮。耿恭命吏士凿井,挖至15丈深,终于见水,解脱了困境。匈奴兵见了大惊,只好撤走。 是年八月,汉明帝病逝。焉耆、龟兹乘东汉服丧,起兵攻杀西域都护陈睦等2000余人。十一月,北单于又发兵围攻关宠,车师也叛汉,帮助北匈奴围攻耿恭。汉军坚持数月粮食吃尽,不得已煮食铠甲、弓弩上的皮革,处境极为艰难。 汉章帝建初元年(公元76年),东汉政府派酒泉太守秦彭(一称段彭)与谒者王蒙、皇甫援调发张掖、酒泉、敦煌3郡及鄯善兵,共计7000余人,救援耿恭、关宠。汉军击破车师,斩杀3800人、俘3000余人,获牲畜3。7万头,北匈奴军退走,车师又降。这时关宠已病死,王蒙等欲引兵退回,耿恭派回领取冬装的军吏范羌坚决要求解救耿恭。诸将不敢北进,便分兵2000交范羌统领,绕道山北救耿恭。此时耿恭手下仅剩25人,见范羌来救,相抱而泣。返回途中,北单于派兵追赶,汉军且战且走,耿恭部下饥疲交加,又死去13人。回朝后,耿恭被拜为骑都尉,部下皆受封赏。 东汉救回耿恭后,无力再派兵,决定放弃西域,撤销了西域都护和戊己校尉,并罢撤伊吾卢屯田。北匈奴又乘机卷土重来。 2 《水浒传》人物耿恭,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是田虎麾下头领。与梁山军交战后投降。后被人马践踏身死。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