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根消费
释义

中国在世界历史上几千年经久不衰、长期稳定的社会结构,不被外来文化吞没而能融合外来文化,源于中国文化重视生命、民族、社会价值的延续基因,这种基因可称之为根文化。可以说,全球所有的国家和民族中,中国的根文化是最强烈最持久的。

一般观察中国与美国的家庭差异,大多最深的印象都是两代人的关系很不一样。在美国子女成年后独立而关系淡,父母不再操心,子女也少承担“养老”,甚至可以不拜祭祖宗(基督教徒)。中国人则是根情结胜过一切,父母的“寸草心”,子女的孝道,“落叶归根”,“望子成龙”,是永远不变的。

关键字解读中国的根文化

1、香火

香火是中国根文化中最核心的概念。中国人,无论贫富贵贱,都特别关注香火的绳绳以继。在中国最恶毒的骂人语是咒对方“断子绝孙”!在传统儒家的教义中,也有近乎苛刻的戒律:“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几千年来,它主宰着无数家庭的悲欢离合

2、宗族

姓是中国根文化的另一表征。它表明了我们的根的来源及将来的走向。在广州,著名的陈家祠是当地陈氏家族聚居并祭奠祖先的地方。而闻名中外的孔庙,则是由孔子的后裔和族人历经两千多年而新成。

3、裙带关系

血缘关系、姻缘关系等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裙带关系。它左右着中国人社会交往中的原则和行动。中国人在这错综复杂、严密而又紧凑的关系网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并机敏灵活地应酬着。中国人习惯于在这种特定的关系网中生活,关系网的质量直接决定了他的社会自由度及社会地位。对于一个没有关系网的人,即使看似很简单的事情,也是难以办成的。

4、乡土情节

不管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中国人都会怀念自己的故土,漂泊在外的游子期待着有一天能够叶落归根。“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不管在外多么成功或失败,最终的归宿还是生养自己的故土!有些客死异国他乡的漂泊者,还会提前拜托他人,将自己的尸骨带回家乡。广东“客家人”虽然历经千年的变迁,但都保持着自己古老的传统,客家话、客家菜、客家的戏剧、客家礼俗都像活化石一样见证着客家人骨子里的乡土情节

中国人的根消费

根文化深植于中国人的心理底层,影响着人们消费的方方面面,衍生出中国人独特的根消费。基于延续目的的投入和花费,主要包括教育消费(对下一代)、祭祖消费(对上一代)、仪式消费、房地产消费、节庆消费。

1、教育消费

根文化在教育消费领域表现最明显。常常听到有些中年父母慨叹道:我们这一代就算了,寄希望于下一代吧。中国人在培育后代方面,可以用“舍得花血本”来形容。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不管是官员还是老百姓,不管是农民还是城市人,在这方面都毫不含糊,宁可省吃俭用、节衣缩食,宁可起早贪黑、忍辱负重,也要把钱省下来培养后代。在中国人的眼中,后代是自己的化身,是自己理想得以实现的希望!可怜中国父母心!

据权威部门统计,教育消费占整个市场消费的10%左右(2003年),超过房地产消费两个多百分点,成为全社会最火爆的消费热点。2003年3月,央行50城市最新调查:20.2%的居民储蓄动机是“攒教育费”,稳居居民储蓄动机的首位。据上海城调队抽样调查,有57.7%的家庭认为,未来两年内,家庭的主要支出之一是教育消费,“以子女教育为储蓄主要目的的家庭比重为53.8%,仅次于以养老和预防重大疾病为目的的储蓄,位列第三。”北京美兰德信息公司最新发布的《2003年全国城市居民社会观念调查》结果显示,61.2%的被访市民感觉到了教育负担的存在。其中学费是最主要的负担,提及率最高,达到50.9%。上海市妇联对1250户家庭的调查显示,教育支出占到了这些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6.2%和人均消费支出的62.7%。

2、仪式消费

仪式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是世界上仪式最盛的国家之一。婚丧嫁娶、红白喜事、添丁满月、新房搬迁、升学高就都构成中国人的仪式消费的内容,这些仪式多与根文化相关。

3、祭祖消费

中国人为了表达对先人的哀思举行各种祭祀仪式。唐代诗人杜牧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十分真切地反映了清明扫墓时的情景和氛围。每年清明,总产生大量的消费,各地交通运输全线吃紧;清明前后,鲜花、水果、冥纸、冥币、鞭炮、寿衣等祭祀用品供不应求。据《新快报》报道,2004年清明节,广州各大酒店纷纷推出各式祭祖金*应节,仅广州饮食服务企业集团,在清明节期间计划投放市场的祭祖金*就达8000头。而水果消费则更上层楼,占广州市北方水果上市量50%的广州蔬果集团果贸公司,清明前一周的水果交易量较平时增加72%。

祭祀消费不仅包括祭祀过程中的消费,更包括一些较大投入的一次性殡葬消费及墓地消费。方寸大小的墓地,卖上数千元至1万元已算很贵了,但这还只是属中低档次,数万元才够得上高档,而几十万元一座的豪华墓地也不鲜见。

链接:中国子女教育花费知多少

数据表明,教育投资已列城市家庭支出首位。以上海为例。官方的算法,2002年上海教育部门规定的标准:幼儿园3年学费1.4万元,小学5年1.5万元,中学7年3万元。15年家庭支付的教育费6万余元,这不包括日常的其他生活消费。另外有人按现行教育消费价格推算,如今培养一个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近20年时间,教育费用和生活费用至少在12万元以上,这还不包括家教费用和医疗费。家长的算法上海一个家庭培养一个小孩所花费的教育费用到底是多少呢?以下是网大记者对几位学生和家长的采访而得出的学生学习消费的情况,虽然数据并不权威,但却反映出上海家长在教育上的实际投入以及反衬出来的对教育投资的热情。幼儿园——3年2万元;小学——5年2万元;初中——4年约13.5万元;高中——3年12万元。这样,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一个上海家庭为一个小孩子支出的教育费用达30万元。资料来源:据郭文才等《教育投资列家庭支出首位》

根消费营销策略

策略一:善打文化教育牌

在广州番禺,“大盘配名校”已成为开发商与业主的共识。许多开发商在规划时,都会请名校出来陪衬,而不少业主本身就是冲着楼盘有教育配套而置业的。在广州市的老城区,因为历史传承下来的大量高质量的教育资源使得楼价持续高涨。调查显示:在郊外提供100平方米住宅,周围是普通学校,而在市内只提供34平方米的住宅,周围有所名校,80%的人宁愿住在名校附近。这说明教育牌的威力。

策略二:图吉利的崇拜定价

根消费是一种特殊的消费型态,一般不是为了满足短期的个人享乐需求,而是具有较长远的目标。消费者在进行这类消费时,一般不喜欢讨价还价,而更重吉利、兆头甚至风水。因此,各种非价格因素在购买中更重要。在具体的定价策略上,可以取一些吉利的数字来定价,如在祭祀用品中常见以8(发)、9(长久)、6(顺)等吉利数字来定价。

策略三:追求品牌诚信,反对黑心谋利

在中国消费者价格不敏感的市场、尊重传统文化、营销伦理、品牌和企业信誉尤其重要。中国根消费具有长期性,但一些短视者缺乏营销伦理,谋短期暴利。《凤凰周刊》2003年12月(36期)曾披露中国现阶段的殡葬黑幕, 一些地方利用中国人隆丧厚葬的传统心理,以越来越高的殡葬费用和墓穴费牟取暴利,以建公墓开拓厚利的殡葬市场。有消费者抱怨说“死人都死不起了”。据《新华每日电讯》(2003.9.14)报道,在中国欠发达的西宁、贵阳等地,公墓平均价1万~2万元为中低档,高档达10多万元。而该地人均可支配年收入仅7300元(2002年)。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5:5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