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给老爸老妈的100个长寿秘诀 |
释义 | 全书分为快乐老年心理篇和百岁老人经验篇上、下两篇,采集了全国50位百岁老人的养生妙方,介绍了百岁老人的日常生活习惯,包括饮食、睡眠、运动、保健等诸多问题。 基本信息作 者: 闻卓 编 出 版 社: 朝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 字 数: 200000 页 数: 361 开 本: 16开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505417007 包 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保健/心理健康 >> 中老年 定价:¥38.00 编辑推荐最贴心、最实用、最权威的快乐秘诀集锦;最独家、最科学、最有效的养生方法汇粹!全书分为上、下两篇,快乐老年心理篇和百岁老人经验篇,主要介绍了百岁老人的日常生活习惯,包括饮食、睡眠、运动、保健等诸多问题。 权威医学专家科学评点长寿细节,让您60岁的年龄,40岁的身体,20岁的心态! 内容简介本书集中采集了全国50位百岁老人的养生妙方,并辅以老年病专家的科学评点,相信可以帮助老年朋友更好地面对这个年龄段常见的问题。 这些百岁寿星,生活的地域不同,从海边到山区再到平原,遍布全国各个省市;家庭条件也不尽相同,从市委书记、老艺术家到普通城市平民再到平凡的农民身份各异。那么,如此多的不同,却为什么能够造就他们共同的长寿百年呢?他们的身上有着哪些值得我们关注和学习的长寿秘诀呢?我们又应该如何看待他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包括饮食、睡眠、运动、保健等诸多问题呢? 作者简介闻卓,内蒙古通辽市人,硕士研究生,现就职于北京世纪坛医院,负责健康宣教工作。主编医学健康书籍逾百万字,并广泛发表于报刊、杂志以及各大网站。 目录序言 上部 快乐老年心理篇 1 莫生气 2 能放手的就放手 3“空巢”也可以生活得更美 4 精心设计晚年生活 5 生命是为自己开放的一朵花 6 不该担心的不担心 7 让快乐常驻生活 8 把自己的快乐传播给大家 9 正确看待生命的流逝 10 退休,也是一种美好生活的开始 11 不断提高生活的质量 12 不生攀比之心 13 不要有“自己老了”的想法 14 多看事物好的一面 15 拥有一个好人缘儿 16 和儿女多多沟通 17 做一个快乐而时尚的老人 18 儿媳也是女儿 19 放大身心的容量 20 更爱人生的另一半 21 正确看待儿女的孝与不孝 22 身体健康也怕过分关注 23 正确看待亲友的离去 24 坚定信心,敢于和病痛做斗争 25 幽默是一种大境界 26 抛弃自责的情绪 27 充满信心,勇于战胜自己 28 好心情,来自及时疏导 29 给自己做个回忆录 30 走出家门,外面的世界更精彩 31“位置”如包袱,抛却一身轻 32 抛弃“固执”,收获快乐 33 生活可以不多疑 34 教育孙辈有妙方 35 养心重于养身 36 糊涂是一种大智慧 37 友情是滋润心灵的雨滴 38 从容行事,看淡大喜与大悲 39 金钱虽利,理性待之 40 不要过多沉溺于往事 41 看轻人生得与失 42 发现自己的无穷潜力 43 对生活充满热情 44 看淡人生的不幸与烦恼 45 童心常在,童心不泯 46 理财,幸福生活的有利保障 47 跟上时代步伐 48 爱与善让人健康而美丽 49 黄昏之恋亦芬芳 50 向国外老人学习 下部 百岁老人经验篇 1 生活规律+甩手运动 2 安贫乐道+打打太极 3 心态平和+全身按摩 4 与世无争+多喝一点白开水 5 追求艺术+早晨喝点淡盐水 6 保持童心+赤足行走 7 精神有所寄托+每天都散步 8 热爱生活+吃点海货 9 生活自理+适量食醋 10 有空多聊天+动静结合 11 不吃剩饭菜+多吃杂粮 12 享受生活乐趣+热水泡脚 13 热爱劳动+睡眠充足 14 坚持锻炼+吞咽口水 15 常食健康食品+吃饭加点藻 16 富有爱心+经常晒太阳 17 不挑食+勤梳头 18 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吃点姜 19 清心寡欲+每天一壶茶 20 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护好牙齿 21 注重平衡+定期做体检 22 不操心+闭目养神 23 好脾性+善用草药 24 笑口常开+饭吃七八分饱 25 生活充实+提肛运动 26 克服逆境+素食为主 27 思想开明+以粥代食 28 永葆朝气+吐故纳新 29 从容行事+“血管操” 30 爱好文艺+偶尔跳跳舞 31 老有所为+少量饮药酒 32 感恩的心+做事慢半拍 33 信念坚定+饭前喝点汤 34 看得开,想得开+“摩腹操” 35 爱好广泛+与花鸟相伴 36 凡事知足+每天一勺蜂蜜 37 营养均衡+多吃鱼多喝鱼汤 38 心怀激情+爱下棋 39 “六根不净”+拍打健身 40 爱看书+手指养生法 41 自娱自乐+常搓背 42 张弛有度+勤用脑 43 心胸坦荡+搓耳养生法 44 多交友+饮食清淡 45 欲望有度+不乱吃补药 46 少吃生冷食物+适量补充维生素 47 亲近自然+定期刮痧 48 追求时尚+踢腿养生 49 生活简朴+口腔养生法 50 顺其自然+适当补钙 附录:老年人合理用药原则 书摘1.莫生气 人不免有愤怒的时候,然而愤怒时该怎么办?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叫停、想一想、再去做”这三个步骤,是避免陷入怒火中烧的最好方法。 俗话说得好“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怒一怒(气一气)少了数(指岁数)。”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周瑜气量太小,最终中了诸葛亮的计策,年纪尚轻就因心胸狭窄而死。生气,表面看只是一种不佳的情绪,实则这种不似病的病反倒是最难医治的一种病,也就是所谓心病。 解铃还需系铃人,心病还需心药医。要想让自身能够达到遇事不生气的境界,就要让自己拥有一颗善于安抚情绪的心灵。当您因一时气愤,而控制不住怒气的时候,不妨在心中默念一下这样几句话。 犯错误的是他,而异常恼怒的是我,受伤害的也是我,用他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值得吗? 我这样生气于事有帮助吗?如果非生气不可,“佯怒”不是更盛于“真怒”吗?气大伤身,我才不犯这样的错误呢! 面对让人愤怒的事情,智者总会找出让自己避免生气的方法。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分享这样一个小故事。 从前,有个叫爱地巴的人,他一生气就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后来他的房子和土地越来越大,而一生气,他仍要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哪怕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 孙子问:“阿公,你生气就绕着房子和土地跑,这其中有什么秘密?” 爱地巴对孙子说:“年轻时,一和人吵架生气了,我就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边跑边想——我的房子这么小,哪有时间和精力去跟别人生气?想到这里,气就消了,也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工作学习了。” 孙子又问:“阿公,您成了富人,为什么还要绕着房子和土地跑呢?” 爱地巴笑着说:“老了生气时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边跑我就边想——我土地这么多,房子这么大,又何必和人斤斤计较呢?想到这里我的气就消了。” 是啊,如果我们将目光更多投向自己已经拥有的,又有什么理由为那些蝇头小事而生气呢!年轻时,我们为名为利奔波于市井,在辛劳生活的压迫下难免焦躁,以致偶尔脾气暴躁,怒气难以控制。可当到了老年,这个最是应当享受的年龄,我们享受着年轻时梦想的一切,还有什么不能放下的呢?因斤斤计较而生气,往往会使我们忽略了自己身边的幸福,而陷入痛苦。生活就是这样,痛苦也是一天,快乐也是一天,就看您如何为自己选择。如果您想选择快乐,那么请做到:莫生气! 但是,一个人在人生道路上不可能不遇到令人伤心气愤的事,老年人经历得多,遇到的这类事件自然更多:别人的轻视、羞辱或责备,儿女的不孝心,老伴的不理解和不支持……每个人生气总是可以找到很多理由的。 生气的理由的确不少,但不生气的理由却更显重要。面对诸多令人气愤的事情,我们一定要理解这样一个道理: 生气所伤害的往往不仅是别人,还有自己。所谓气大伤身,就是说的这个道理! 生气不仅于事无所帮助,所导致的后果也往往是不好的。气则易怒,怒则易错,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所做出的举措,必然都是缺乏理智的。 因生气而病倒,人家会说您心胸狭窄;因原谅别人而获得快乐,大家会称赞您为人大度。做个大度的老人,何乐而不为呢? 人生在世,不可能事事顺心,但生气却是最不可取的一种人生态度。俗话说“气大伤身”,我们老年人还有什么事情能重要过自己的身体健康呢?只有我们身体健康,才能让儿女不为我们操心,也只有我们的身体没病没痛,才有可能安度美好的晚年。年轻的时候,我们无数次为自己的老年生活许下诺言:“等退休了,可一定要好好过活。”而现在,不正是我们该尽享这个美好时光的时刻吗?让过度的气愤等坏情绪扰乱我们难得的清净与舒适,实在是大可不必! 如果生活中实在是有太多让您不可避免生气的事情,那么,每当此时,您不妨在心中默念几遍《莫生气》中这几句话吧! 《莫生气》 人生就像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 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该去珍惜。 为了小事发脾气,回头想想又何必。 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 我若气死谁如意,况且伤神又费力。 邻居亲朋不要比,儿孙琐事由他去。 吃苦享乐在一起,神仙羡慕好伴侣。 “莫生气”有窍门 树立一切以健康为中心的原则。只要您心中树立了这样一条原则,并不断在生活中贯彻,那就相当于给自己穿上了保护自己身体的铠甲,任何事都不能侵犯到您的身心。 运用糊涂的智慧。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看到的当没看到,听到的当没听到,要忍,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做事清楚难,糊涂更难。 潇洒生活,胸襟宽阔,乐观豁达。日常生活中,要力争做到小事不计较,大事想得开,既然生气也没用,还不如把令自己气愤的事情当作生活的一个小小情节,过去了就过去了。 人生体悟 台湾著名高僧证严法师有一句名言:“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如果一天到晚愁眉苦脸、怒气冲天,久而久之,小病大病会接踵而来,无病的会得病,有病的会病情加重,其病因无外乎就是精神忧郁这个慢性杀手。由此看来,莫生气不仅是一种风度、一种精神力量,还是让我们生命之树常青的有力保障! 2.能放手的就放手 老年人要敢于并善于放得下,心境如水,坦然面对生活。放下的东西越多、越彻底、越干净,生活便越幸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一些老年人对家庭的大小事情格外关注,而且事无巨细都得操心。大到买房、购电器、儿女找工作,小到锅碗瓢盆、一针一线,都要过问,有时甚至把成年子女当成儿童来看待。 的确,当孩子还年幼的时候,他们难以离开我们精心细致的照顾,家中的大事小情也都需要我们付出百倍的操心。可时过境迁,好似一转眼的时间,孩子就都长大了。年龄在变化,社会角色也必须随之变化,孩子们变成了成人,我们也变成了老人,这时候,角色的转变就非常重要。这个角色的变化简单来说就是这样的—— 从生活的操劳者转变为生活的享受者。年轻时候的无数付出都已转化为今日的丰硕生活,我们没有理由放弃享受而继续奔波。 从家庭的“执行总裁”过度到“董事长”。此时的我们只要把生活中的大事都掌握好方向,其他的就尽交给儿女去执行吧。儿女此刻的付出,正是为日后的享有做积累。 从更多关注他人转变为更多关注自己。自己年龄大了,为了不让儿女为自己操心,自己多关注自己、保护自己,活得舒适而快乐,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社会角色与家庭角色的转变,是在潜移默化的斗转星移间渐渐发生的。当儿女大声向我们宣布:“我长大了,不要再管我的事情。”;当所有的日常琐碎没有我们的关心,反能处理得更妥当,我们还有什么必要对一切都放不下心,事必躬亲呢?再想管得太多,只会是一种包袱。 在这所有的不忍放手中,老人们最不愿,也最难放手的,恐怕就是自己的子女了。但孩子大了,却是必须要放手的。俗话说得好“儿孙自有儿孙福”,该放手时就得放手,该放心时就要放心。您的过度不放心,反而会对儿女对自己产生很多的不良影响。作为一个幸福的老年人,我们一定要明白这样一些道理: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路,一代会更比一代强,我们的不放手、我们的过度担心,很有可能会让儿女束手束脚,于事无益反有害。 生活中放不下的事情越多,您的心情就会越沉重,沉重的东西积淀得多了,不仅会影响身体健康,还会让全家人跟着您一起沉重起来。 越是放不下心,您所负担的事情就会越来越多。当烦琐的家事让您倍感心力憔悴的时候,您想放下就难了。 纵观生活,我们身边因放心不下而得不偿失的老人实在是太多了。有的老人,总觉得儿女太年轻不会照顾自己,所以年过花甲了仍为儿女一家的饮食起居操劳;有的老人,总感觉家里的大事小情要是自己不去关注,就会变得一塌糊涂……他们唯独忘记了,最该受照顾的人恰恰是自己。长此以往下去,儿女学会了顺其自然地享受,父母的义务和责任却越积越多,甚至失去了自己的生活空间,成为了每天围着子女转的“保姆”。 更为严重的问题是,老人们以为自己如此无谓付出,每天的计划都是围绕着子女转,必然会得到儿女更多的理解以及爱的回馈,然而子女对此的感悟却往往是截然相反的——关心和关注过多就转变为了唠叨啰嗦,就转变为了束缚和捆绑,让儿女活得反而不自在,回馈的自然也就是叛逆和不听话了。看来,放手也是一种爱的智慧! 俗话说:“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一家有一家的难处。”老年人在对待具备行为能力子女的问题上千万不要太较真。太投入了,就会无端耗费心神,使自己陷入烦恼中不能自拔。要顺其自然,多多把时间留给自己,使自己生活得惬意起来。 想想吧!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我们有多少年轻时候还未来得及实现的梦想?有多少为幸福老年做出的生活计划还没有去实施?请让我们将时间还给自己,大胆地把孩子的事情放下,把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放下,自己的心情就会变得轻松起来。 您已经为家庭、为孩子操了一辈子的心,现在该为自己操点心了! “放手”有窍门 转移注意力,辩证看问题。当儿女为生活琐事所烦,不妨想想他们可以因此更懂得责任的含义,可以学会更好地安排时间和工作;当家庭事件少了自己的参与时,仔细观察您便会发现:井然有序未必事必躬亲。 培养兴趣,丰富生活。老年人一般都有大量的空闲时间可以自由支配,应充分加以利用,使晚年生活更加充实,可以种花养鸟、品茗下棋、读书垂钓、泼墨挥毫,在各种活动中寻找无穷乐趣 参与工作,发挥余热。有条件的老年人可以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工作,在工作中重树自信心,构建新的和谐人际关系,使自己生活充实,不再纠缠于家庭琐事。 人生体悟 幸福生活就在我们的眼前,只是看您怎么去感受。对生活充满信心的人,随时都能放下一颗俗世的心的人,总能感悟到幸福就在身边;相反,心里总是有事就放不下的人,总是担心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情的人,就会感到烦恼无处不在。 有些事,放下了就放下了,放不下则永远不能放下。年纪大了,我们需要的是颐养天年,而不是事事操心。 3.“空巢”也可以生活得更美 每个人都应当学会调控自己的内心世界,作为独守“空巢”的老人,尤其要努力做到这一点。想要让自己的生活繁花似锦,就要先让自己的心境海阔天空! 两只鸟喂大一窝小鸟,慢慢地,翅膀硬了的小鸟高飞而去,只留下老鸟守着空空的窝,这是自然界存在的“空巢”现象。而今的年青人,大多如飞出巢穴的小鸟一般,忙碌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于是,原来热闹的家开始变得冷冷清清,偌大的房子里只剩老人独自生活。 辛劳了一辈子的老人们,面对着陡然冷清的生活,难免会心生“空巢感”。他们会自己给自己过生日,不自觉地给儿女摆放上碗筷,翻看过去的照片,甚至整天唉声叹气、感慨万千……思念、自怜和无助等复杂的情感体验促成了一种无法摆脱的孤独感。 到了老年,孤独感都会产生,只是有轻有重,这是正常的现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摆脱这种“空巢”孤独感,让自己在生活中重新绽露 欢颜也并非难以实现—— 首先,老人要对亲子关系有一个正确认识:无论父母还是子女都应该是独立的个体,二者不是附属关系。子女就像鸟儿一样,幼时依偎父母,羽翼丰满后自然要离巢飞去,子女的离家是成熟和独立的标志。在子女离家前,父母就应该调整自己的生活重心和生活节奏,而不是一切围着孩子转。 其次,我们不要把独居视为一种无奈之举,相反,要把它当作一种积极的休闲方式、一种舒适生活的方式。 您的儿女在成婚前只是您的儿女,可当他们拥有了自己的生活后,他们成为了丈夫或妻子,更成为了爸爸或妈妈。这时,如若您真地和儿女生活在一起,朝夕相处下来,那感觉必是不太舒服的。先不用说最难处理的“婆媳关系”等问题,就连最基本的生活您也会感觉束手束脚——老夫老妻二人独处的时候,何时睡觉、何时起床、何时吃饭、何时散步,以及家里的东西如何摆放,自己的存款如何使用,所有这一切,全都由您自己说得算;可当和儿女生活在一起的时候,不免会和年轻人的生活习惯发生碰撞,时间长了,您不仅会发出“家不再是自己的家”的慨叹,更会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 独自居住的您,也可以试着假想一下自己和儿女生活在一起的情景。比较之下,您就会明白:独居也是人生一乐,子女的偶尔看望,其实是最贴心最恰当的一种情感交流方式。 儿女远走他乡,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他的人生属于他自己,由不得我们来操纵,那是对他的不尊重。作为老年人一定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 当感到孤独的时候,也正是您该感到幸福与自豪的时候,因为孩子们都已长大成人,并用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孤独是不可避免的,早晚会来到,但孤独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身陷其中不能自拔。您一定要知道:要走出孤独的阴影,靠谁都不行,只有靠自己积极的行动,真心地去感受、品味生活。 解除孤独的办法很多,但关键是保持乐观,对生活充满信心。如果您的内心充满阳光,对生活葆有年轻人般的热情,那还何愁没有快乐呢! 其实,孤独只是人的一种感受,当您的思维集中在不现实的问题上,往往就会感到孤独和无奈。比如,您总考虑身边缺少欢乐,应该有儿女陪伴,就会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如果您脑子里想的是现在住着宽敞的房子,有电视机、漂亮的花,以及自己有众多爱好等等陪伴,就会感到很充实、很快乐。 孤独与否、快乐与否,都由您的心境而定——多想想生活中好的一面、阳光的一面,幸福的生活就会随之而来! 解除“空巢”危机,有窍门 子女离家后,夫妇之间应给予对方更多关心、体贴和安慰,建立新的生活规律和情感支持系统,使双方的心态保持稳定。 学着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让生活丰富多彩起来。孤独的空巢老人大多生活单调,缺少生活情趣。您不妨多多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琴棋书画、根雕茶艺,样样参与知晓……除此之外,还可以多出去走走,多参加一些集体的活动,在集体中寻找温暖 学会排解烦恼,多和人交流。可以主动走访老朋友,结交新朋友,在愉快的推心置腹的交谈中不知不觉地驱散孤独感。 人生体悟 孤独其实并不可怕。老年人不要把孤独看成是自己的专利产品,在人生的全过程里,谁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孤独。孤独是欺软怕硬的纸老虎,您越害怕它,它就越欺负您,越抓住您不放。 孤独其实是对人心境的一种挑战。面对“空巢”,我们不妨多一分豁达心境,勇于面对之,乐于面对之,善于面对之。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