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个人讳
释义

个人讳,顾名思义就是对个人名字的一种避讳。因为个人讳现象的存在,“讳”一词后来演变成“名”的代称,如孔子讳丘,意思是孔子名丘。“名讳”也连用成一词。

中文名:个人讳

词条性质:文化现象

起源年代:周朝,《礼记》

现象实质:言辞中避开个人名以表礼节和尊重

个人讳名的历史

我国自周到清,不得写说君王或尊长的名字,而须加以回避,以示尊敬,这叫做避;而文化的发展,使人们注重礼俗、文雅,忌讳说一些不祥不雅的现象,这叫做讳。避、讳始于周,行于秦、汉,盛于隋、唐,严于赵宋,直到民国改元,避习渐废,但讳习从近代到现、当代,虽然在不断变化,却从未消失。

大概在秦以前,只避真名,不避嫌名。所谓嫌名,是指与君王尊长名字读音相近的字,《礼记·曲礼上》:“礼不讳嫌名。”郑玄注:“嫌名,谓音声相近,若禹与雨,丘与区也。”之后,讳法逐渐严格,遇有嫌名,也要加以回避。历代典籍受此影响,颇多讳字。因而熟悉避讳规律,不仅可便于阅读,而且能助以判定典籍版本和相关人物的年代。避讳作为文化现象,在日本、朝鲜、韩国、新加坡、越南等国也存在。

官场中的个人讳

关于官场中的个人讳,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因为受君主和上级的控制管制,不得不小心翼翼地为封建帝王及上级讳名讳耻,这叫为尊者讳。另一种是古代一些官僚自恃权势,命令下级或下人避其名讳,这叫自讳其名。

宋时有州官田登,自讳其名,州境之内皆呼灯为火;上元放灯,吏人书榜揭于市曰:“本州岛依例放火三日。”时人讥云:“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南宋的钱良臣也有讳其名,他的小儿子颇聪慧,凡经史中有“良臣”二字的,读时均改为“爹爹”。一天读《孟子》,“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遂将其改读为“今之所谓爹爹,古之所谓民贼也。”原想尊敬,反成辱骂了。

还有一位老兄姓赵名宗汉,他把“汉”字据为已有,规定下属及其家人遇到其它地方的“汉”字,都要改为“兵士”。一天,他老婆去拜罗汉,他儿子正在跟老师学习《文学》,仆人向他禀报时说:“夫人请和尚来家供奉十八罗兵士,公子请老师,在教《兵士书》”。

这种自讳其名,其实只是自抬身份罢了。

另一种个人讳是上级长官或有权有势者并没有要求,但一些下级官吏和身份低微的人敬畏他们的权势或为拍马屁,而避其名讳。

五代时的冯道,历朝为相。一天他的门客给他讲老子的《道德经》,可书的第一句就是“道,可道,非常道”,一句话中竟有三处犯讳。为了避讳,门客灵机一动,将这句话改为“不敢说,可不敢说,非常不敢说”,令人啼笑皆非。

这种个人讳,在封建社会中并没有得到礼法的承认,而且这些官吏的权势也有限,并不像皇帝那样至高无上。所以国讳是老虎屁股摸不得,而这种个人讳的屁股还是可以摸一摸的,尤其是碰上一些不畏权势,敢于犯上的人。

宋朝宣和年间,有一个人名叫徐申干,任常州知府,自讳其名。州属某邑的一位县令一日来禀报,说某事已经三次申报州府,未见施行。因为话里出现了一个“申”字,于是除知府暴跳如雷,大声喝斥说:“作为县令,你难道不知道上级知州的名字吗?是不是想故意侮辱我?”谁知这位县令是一位不畏权势的人,他马上大声回答说:“如果这事申报州夜而不予答复,我再日报监司,如果仍不见批复,我再申报户部,申报尚书台,申报中书省,申来申去,直到身死,我才罢休”。他不管犯不犯讳,雄赳赳地说了一连串的"申"字,这才扬长而去。这位知州虽然气得不得了,但也无法定他的罪。

但在封建时代那种坏境严峻的社会,“为尊者讳”的紧箍咒紧紧钳住了人们的思想,像这位县令的人毕竟是少之又少的,有些人就因为犯了这些有权有势的人的名讳,而受到了处罚。

宋代的杨万里任监司,一次出巡察,州府的歌妓为他唱“贺新郎”词。其中有“万里云帆何日到”,杨万里听后马上插话说:“万里昨日到”。这使当地太守感到很狼狈,便下令将这位歌妓送往监狱。当时像这位歌妓一样命运的人一定数不胜数的。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8:5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