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格里埃尔
释义

苏联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列恩戈尔德·莫里采维奇·格里埃尔(1875—1956),原苏联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俄罗斯民族乐派后期的重要代表之一;1875年1月11日生于基辅一个乐器制造技师家庭,1894—1900年间,格里埃尔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主要学习作曲,他的老师中有阿连斯基、伊波里托夫·伊凡诺夫和塔涅耶夫等著名俄罗斯音乐家,但他最崇拜的是塔涅耶夫,他是塔涅耶夫的最得意的门生,毕业时他的名字被镌刻入莫斯科音乐学院优秀生大理石榜上——这个金字名榜是从塔涅耶夫的名字开始的,格里埃尔在音乐学院期间写出的第一交响曲、一些钢琴小品和浪漫曲等,很快地便引起莫斯科和彼得堡音乐界的广泛注意,里姆斯基-柯萨科夫和格拉祖诺夫继塔涅耶夫和阿连斯基之后,他的这些早期作品给予很高的评价。

在十九、二十世纪之交,格里埃尔已经以俄罗斯古典乐派继承者的面貌闻名于世,他的作品如第一弦乐六重奏(题献塔涅耶夫)和第一弦乐四重奏等,都已显出同俄罗斯古典作曲家的民族传统的密切联系,他的交响乐作品体现出俄罗斯民间勇士和庄严的史诗形象,他在1911年写出的第三交响曲,集中体现出上述这些特点,成为革命前俄罗斯交响乐的一次新成就。

格里埃尔的第三交响曲、第一弦乐六重奏曲和根据古希腊神话题材写出的交响诗“女妖”,都获得格林卡奖金。

1913年,格里埃尔回到基辅,1914—1920年,他担任基辅音乐学院教授和院长,1920起到1941年止,一直担任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与此同时,格里埃尔还积极参加苏维埃音乐文化的多项活动,他主持过莫斯科国民教育局音乐组的工作,还兼任国家音乐出版社的编审委员,1937年领导莫斯科的苏联作曲家协会,1939—1948年任苏联作曲家协会组织委员会主席。

格里埃尔早在青年时代就悉心研究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民间创作,在他的各种不同体裁的作品中,舞剧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在1927年写出并在1949年重新修订的“红罂粟花”,是苏联的第一部舞剧,格里埃尔的另一部舞剧“青铜骑士”,取材于普希金的同名诗作,它概括地体现了苏联国家的力量和伟大这一中心思想.他的四首协奏曲之一的竖琴协奏曲、声乐协奏曲、大提琴协奏曲、法国号协奏曲都很有名,格里埃尔的优秀创作把俄罗斯古典音乐传统同苏维埃现实形象的真实体现冶为一炉,他的作品曲调优美如歌,和声语言鲜明,感情真挚,技艺纯熟,而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为了表彰格里埃尔的创造性音乐活动,苏联政府曾授予他苏联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并颁发给他三次斯大奖金(声乐协奏曲、第四弦乐四重奏曲和舞剧“青铜骑士”)、两枚列宁勋章、一枚劳动红旗勋章和许多奖章,格里埃尔还荣获艺术学博士的学位。

1956年6月23日,格里埃尔在莫斯科辞世。

格里埃尔的音乐创作

格里埃尔——苏联作曲家中不可或缺的名字,他第一个成功地把苏联元素带入大型音乐作品。格里埃尔生于基辅,父亲是德国来的乐器工匠,专长是管乐器,母亲是一位波兰乐器工匠的女儿。有趣的是,格里埃尔的姓氏严格的拼写是地道的法语发音——“Glière”,而他的后代却都用“Glier”,并且由于俄文里没有与“h”对应的字母,他名字又常写作“Reingold”。据说格里埃尔的父母并不鼓励儿子当音乐家,而是希望他作医生或工程师,但由于等级、种族等社会潜规则的限制,父母的希望无法实现。

格里埃尔很小就学习小提琴,他巨大的音乐天赋很快就表现出来,15岁进行了第一次试验创作。在音乐学校毕业后,1894年进入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不过他从一开始就把兴趣纵情于创作,跟随阿伦斯基、康纽斯、塔涅耶夫、伊波里托夫-伊凡诺夫等俄国著名作曲家学习作曲技术。格里埃尔自己感觉塔涅耶夫对形成他的创作观有核心作用,但在他自己的作品中并未显示出这一点,不过他日后一直把塔涅耶夫当成教学的范例。1900年,格里埃尔获得音乐学院的作曲金牌奖毕业,已创作了一部歌剧,一部四重奏,一部八重奏等八部作品。毕业那年,两名没能进入音乐学院的学生被塔涅耶夫交给了格里埃尔——米亚斯科夫斯基由于兵役,普罗科菲耶夫由于年龄太小。造化弄人,日后这两人都是俄国响当当的作曲大师,但却都先于格里埃尔去世……

格里埃尔有个特别而又幸福的家庭——1905年一对双胞胎女儿,1907年一个儿子,1913年又添了另一对双胞胎儿子。

在德国进修后,1913年进入刚升格的基辅音乐学院。苏联成立后,1920年去了莫斯科,不仅帮助建立了新的音乐学院,还进行了对原来皇家俄国音乐家协会的改组。当时所有的文化组织都被国家解散,格里埃尔和伊波里托夫-伊凡诺夫、米亚斯科夫斯基等几位“老一辈”的大师都支持这样做并参与其中。格里埃尔被认为是第一个响应苏维埃政权的大作曲家,是苏联音乐文化的建立者。但实际上,格里埃尔的音乐还是相对非政治化的和保守的,苏联早期各种各样的政治化的音乐团体中很少有格里埃尔,当时还被批评过对政治方向缺乏兴趣。可能由于格里埃尔出色的才华,他对苏联音乐文化的正常兴趣被后人夸大了。

20年代格里埃尔创作了三部芭蕾,其中1926—27年创作的关于中国革命活动的“红罂粟”标志着苏联歌剧的诞生。30年代则主要创作了诸如一些庆典序曲、进行曲等“社会音乐”。在苏联奖励和压制艺术活动并重的形势下,格里埃尔30年代起就幸运地得到了政府的大量荣誉。后来共获得三次列宁勋章,三次斯大林奖金。

这时还有个插曲,格里埃尔收到信说在德国的哥哥莫里兹去世了,包括一处地产在内的遗产无人继承,而要留给了格里埃尔的母亲和弟弟卡尔——他们1920年起就生活在德国,当时只有作曲家格里埃尔回到了新生的苏联。很明显如果苏联作曲家是德国地主会有损名誉,格里埃尔写信给卡尔说自己拒绝继承……

1939年起格里埃尔分别为竖琴、花腔女高音、大提琴、圆号写了四部重要的协奏曲,其中大提琴协奏曲是一块里程碑——不仅是苏联的,也是俄国的第一部大提琴协奏曲。这部大提琴协奏曲很大程度上是应罗斯特罗波维奇的要求写的,格里埃尔也把它题献给这位对新作品的渴求永不知足的大提琴家。同时,格里埃尔还恢复了中断了十年的歌剧芭蕾的创作,其中就包括1949年根据普希金的诗而作的“青铜骑士”,不想42年后它的一段成为了圣彼得堡的颂歌。

在1948年那场对作曲家的地毯式责难中,格里埃尔的名字很少被提及,因为那时他的健康状况已越来越差。长时间的教学生涯也结束了,只是偶尔去音乐学院的大师班,虽然还坚持创作。1948年后在莫斯科的苏联作曲家联合会常在伊万诺沃(可能跟电影“红樱桃”中那座国际儿童院是同一地方)举行联谊会,格里埃尔经常能见到他的头两位弟子——米亚斯科夫斯基和普罗科菲耶夫,却也目送着他们先于自己而去。

格里埃尔是为谦虚、内向、文雅的人,衣着、举止都无任何粗心大意。浓密的眉毛下棕色的眼睛中总透着和善,嘴唇总准备着微笑。1951年,有位刚获奖的演奏圆号的学生想在一部大师之作中作圆号独奏,而一般作曲家很少为管乐写独奏。于是他找到了格里埃尔,作曲家愉快地让他当场用圆号吹奏自己正在创作的几段奏鸣曲草稿,以及其它名作。作曲家说他听到了一种对自己全新的乐器,一种为独奏和协奏曲准备的乐器,应该接过这个有趣而为开发的途径。不久,圆号协奏曲诞生了。一个国家有这样的作曲家是幸福的,骄傲的……

在19、20世纪之交,格里埃尔已经以俄罗斯古典乐派继承者的面貌闻名于世,他的作品如“第一弦乐六重奏曲”(题献塔涅耶夫)和“第一弦乐四重奏曲”等,都已显出同俄罗斯古典作曲家的民族传统的密切联系。第二交响曲1907年作于德国,并在柏林首演,非常古典,雄壮又不失欢快,清晰的主题反复出现,与贝多芬第三、五交响曲的风格非常相似,也兼有柴科夫斯基的成分。 1911年写出的最后一部交响曲——第三交响曲“伊利亚·穆罗梅茨”(Il’ya Muromets),取材自公元十或十一世纪基辅地区的民间故事,体现出俄罗斯民间勇士歌和庄严的史诗形象。农民的子弟伊利亚因为机遇碰到天神给予他神奇的力量并鼓励他成为一名勇士,先随老勇士斯维亚托戈去圣山。斯维亚托戈死后伊利亚继承了他的勇力,返回基辅,途中碰到一连串惊险无比的冒险与打斗场面,但在接受最后挑战时失利变成了不能动的石头。 这部交响曲既有丰富的旋律又有起伏的叙事,完整演出长达一个半小时,有瓦格纳和马勒的风范,还有类似柏辽兹在“幻想交响曲”中的签名动机。主题在第一乐章一开始就缓慢出现,不断变化装饰,之后高贵严肃的赞美诗曲调代表老英雄,这第二主题结束就代表老英雄死去了,后面短暂的辉煌的旋律表示伊利亚开始了自己的征程。第二乐章在阴暗的音乐迷雾中,土匪索洛维出现了。中间伊利亚的签名动机后开始了长时间的美妙旋律,女性的美吸引着没有防范的勇士,逐渐积聚起一个巨大的高潮。最后伊利亚将索洛维射伤,离开森林,绑至太阳神处,进入第三乐章。谐谑曲传统迷人的旋律表现了弗拉季米尔太阳神的节日,中间是个戏剧化的插曲,伊利亚和他受伤俘虏来了,之后便恢复了开始的谐谑曲,新一轮欢快的庆祝。末乐章一开始就卷起阴暗的暴风,而后是长时间短促有力的俄国旋律,伊利亚新的战斗开始了。中间有段较平静寂静的插曲,不久冲突就回来了,几乎每一段旋律都在互相碰撞,并进行着微妙的变化。最后没有传统的反复,但却把之前伊利亚和斯维亚托戈的各种主题都短暂再现,音乐缓慢的,柔和的,越来越静态的前进。战争停止了,勇士伊利亚也化为石头…… 早在青年时代格里埃尔就悉心研究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民间创作,1927年写出并在1949年重新修订的“红罂粟”,以20年代国民党统治时期中国广州为背景。一艘苏联海船停在广州,邪恶的资本家李山富雇佣了桃花做间谍去打探消息,桃花一直忍受资本家的剥削,结果反而爱上了革命工人领袖,为了保护他自己用身体挡住了暗杀者的子弹。她为中国人民的自由,为苏联同志铺就了道路。快到1/3处管乐奏出一小段国际歌中舒缓的旋律,结尾处的俄罗斯水兵舞是著名的舞曲,常被单独演奏。1943年在蒙特卡洛上演时,导演施维佐夫作了修改,把资本家变成了日本酒店主,桃花的朋友不仅有苏联水兵,还加上了英国和美国的水兵。 作曲家最著名的作品可算是被喻为“天国的歌吟”的声乐协奏曲了,作于二战中的1943年,完全是一部战争安魂曲。乐队的前奏缓缓地升起来,阴郁,压抑,略带惊悚或不祥之感,随即转入低沉。阴霾密布的日子,乌云翻滚起伏。这时候她出现了——那个圣洁的女声,远远地,远远地,穿破云层,自天国缓步而下。没有一个字的歌词,只是宛转吟唱,时而低回,时而高飘,浑然一体。那透明的声音空灵、辽远,有着难以言说的悲悯和安详,痛楚和控诉,像荒漠中悄然而至的甘霖,苍穹里缤纷飘落的天花。这歌声,仿佛令天地也为之动容。最后,风住了,浪息了,乌云裂开了缝隙,露出一束金红色的阳光。

格里埃尔的创作常能把俄罗斯古典音乐传统同苏维埃现实形象的真实体现冶为一炉,他的作品曲调优美如歌,和声语言鲜明,感情真挚,技艺纯熟,而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23: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