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葛石镇 |
释义 | 葛石镇位于宁阳县县境中部,北邻蒋集镇,东连磁窑镇、曲阜市,南靠乡饮乡,西接宁阳镇、堽城镇。2001年2月,石集镇并入。该镇总面积13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900公顷,总人口6.9万人。是著名的林果大镇,以大枣和黄梨闻名。该镇共有各类学校10所,在校生4081人,专任教师369人。乡镇卫生院床位50张,专业技术人员72人,村级卫生室55所,其中甲级卫生室29处,乡村医生187人。 行政区划葛石镇 辖27个行政村:葛石村(葛石店、柴家庄)、东云岗、官庄(大官庄、小官庄、钱家庄、徐家洼、河西)、涧西、沙埠(后沙埠、前沙埠、中沙埠、顾家村、兴龙庄、吴家楼、朱马庄、杜家院)、黑石村(黑石铺、涝滩、马家庄、富家洼、周家庄、黄家峪、程家庄)、张家崖(张家崖、北杨家庄)、柳沟村(柳沟、黑山头、上黑山头)、宁家庄村(宁家庄、朝东庄)、北庄、鹿家崖、石碣集、茌庄村(茌家庄、石碣屯)、北韦村(北韦周、西杨家庄、孙家庄)、夏庄(大夏庄、谭家厂、西关庄、古彭庄、小夏庄)、乱石崖(乱石崖西村、乱石崖东村、乱石崖前村)、曹家寨、三埠村、山前村、古树口村(中古树口、前古树口、后古树口、东古树口)、下代堂(下代堂、马家下代、杨家下代)、杏山庄(杏山庄、河洼)、宝泉(李家下代、陈家下代、王家下代、马山口)、虎城村(虎城村、老黄崖)、徐家营、陈家店、刘家庄。 沿革葛石镇商代属郕。西周沿商制。周宣王二年(前826年),周宣王在金羊山西部建桃山侯国。周桓王六年(前714年),鲁隐公筑郎城,今境内东南部属郎城。秦代,今境西部属桃山县,北部属刚县,东部属鲁县,三县均隶属薛郡,郡址在今曲阜。汉朝光武帝撤桃山县,西部归大河郡(今兖州)东部归钜平县(今大汶口)。北魏时期设置泰山郡,钜平迁至今磁窑镇,全境归钜平。明代归东乡,清代属葛石社、龙岗社。1932年后属宁阳第六区,1952年改制九区,1956年改称葛石区,1958年改制葛石公社,1983年改葛石区。1985年撤区并乡,分为葛石镇、石集乡。2001年,石集镇并入葛石镇。 历史葛石镇北部、东部群山环绕,地势险要,神童山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五代后梁贞明二年(916年),兖州节度使张万进叛梁归晋,后梁泰山节度使刘鄩平奉旨率军十万进驻神童山,同当地龙来村农民领袖吴贵结成联盟,最终生擒张万进,并将其押至葛石村斩首。宋太宗淳化元年(990年),传呼家军名将呼延庆占据神童山,招兵买马,大规模经营神童山老寨顶。在山上建起了男甲营、女眷营、跑马场、校练场,最多发展到数千人,占据神童山达8年之久。明正德六年(1511年),河北涿郡农民起义领袖刘六率军南下,一度占领神童山老寨顶,并以此为居点,向西攻克宁阳城,南下攻克曲阜。崇祯十三年(1640),遇特大饥荒,境内古树口农民马良在乱石崖嶅山率众起事,蒋集农民军领袖秦景响应,先后占领杏山、彩山,农民军发展到3000多人,后当局镇压。明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农民军郝摇旗部越县城东进葛石店,企图攻占葛石,聚集粮草,因葛石围墙坚固,久攻不下而退。1930年6月,蒋、冯、阎大战,蒋军在曹寨、山前、马山一带屯兵,阎军在周庄、柳沟一带屯兵,战争持续57天,连降大雨45天,战争以阎军败走而告终。1939年,八路军115五师686团几进驻葛石境,在杏山开辟抗日根据地,发展游击队员150人,并建立了泰西与沂蒙山区地下交通线。 自然条件葛石镇地势北高南低,神童山、黑山都是界山。西北半部有杏山、皋山、杏岭、马山等,西部有银羊山、金羊山。境内大部分为海拔百米以上的高地,山岭起伏,沟壑纵横。汉马河发源于镇境北部,纵贯境内。砂石山区、水源较乏。矿产有煤炭、钾长石、花岗岩、大理石。 经济状况2003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4.5亿元,比上年增长32%。其中工业总产值10.1亿元,增长38%;农业总产值4.4亿元,增长28%;农村经济总收入达5.61亿元,增长6%;财政收入1500万元,增长29%;年未各项储蓄余额达到11626万元,年未各项贷款余额84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08元。 农 业2003年全镇耕地面积88614亩,其中水浇地43095亩,林果总面积达10万亩。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地瓜,经济作物有花生、大豆。2003年粮食总产42454.2吨。林果总产量5068.8吨,产值1.4亿元,以大枣为主,水杏、黄梨、黄桃、甜柿等名果应有尽有;大牲畜存栏15562头,生猪存栏量53900头,出栏73730头,分别增长70%和73%。新建冬暖式蔬菜大棚515个,养蚕多用棚618个,兽禽养殖棚242个。 工 业葛石镇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2003年全镇共有企业54家,其中工业企业32家(大二型1家,小型31家)。企业主要集中在太和工业园区,“太和工业园区”包括金阳集团、华煤矿机、煤炭购销、再生纸厂等企业,97年被命名为“省级乡镇企业示范园区”。园区现占地1.8km2,已成为以煤炭生产为主,冶炼焦、纸业、食品加工、矿山机械制造、建筑建材、农副产品加工、金融、通讯、餐饮服务、日用百货等百业并举的工商业集团。其他企业主要集中在镇驻地,有南泉水泵、华鑫矿业、浩翔饮料等企业,主要生产离心水泵、高钾石粉、菌陈大枣露等。 交通通讯泰宁南路、中路贯穿全境,蒙馆、济微公路贴镇而过,她北距京福高速公路、一O四国道,京沪铁路宁阳段出口也仅12km,交通便利,区位优越。全镇固定电话7000部,手机用户890部。 科教文卫2001年底,全镇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 人,其中高级职称的人。宁阳县职教中心东校设在涧西村;镇办初中两处,即宁阳第二十一中学、宁阳第十八中学,分别设在葛石店和茌庄村;中心小学10处,幼儿园42处。葛石中心卫生院设在葛石店,村卫生室45个。全镇现有村级文化大院27处,建有科技服务网络,推广先进技术。全镇有线电视蓬勃发展,目前,村村通有线电视,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 旅游资源神童山森林公园为省级森林公园。千顷枣林、万亩梨园,胜景叠出。著名景点有蟠龙玉洞、后梁石刻、节孝廊、观音庵、梨仙亭、凤凰亭、天下第一藤等。 蟠龙玉洞地处皋山虎埠岭向阳山坡,是明朝万历年间宁阳八景之一。洞高1.8米,宽1.4米,进深6米。洞中有玉皇大帝神龛,玉皇神像,所以又俗称“玉皇洞”。西石壁上刻有九天仙女出游图,洞外有人工开辟的平台和垒彻的台阶。洞周围杂植桃杏梨柿等果树。从台阶生出天紫藤,藤下西南由清乾隆年间宁阳知县李廷铨捐资建的“励士亭”。洞东南150米处有座山神庙,洞正北250米处有玉皇庙,原为明式四合院建筑。1918年,山东惯匪刘桂堂盘距于庙中,兖州、济宁、泰安所属6县联合剿匪时,玉皇洞被炸毁。 天下第一藤位于境内神童山观音庵西墙,紫藤南攀8.4米高楗木,基部直径41.2厘米,从主干离地面40厘米处生出四条次干,上爬10多米攀楗树向西南生长,藤冠面积300平方米,一到盛花期,藤花娇艳,芳香数里。1998年林业厅勘测设计院7人组对此藤作了实地考察,判定紫藤至少已有800年藤龄,从藤基直径、覆盖面积,藤龄三方面进行研究,堪称天下第一。2005年,在神童山观音庵周围150万平方米的山林中,发现有大小紫藤1084株。 集市共有四处农贸市场,分别在葛石店,农历每月二、七日;柳沟,农历每月五、十日;石碣集,农历每月四、九日。 矿产资源葛石镇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形成以煤炭生产为主,集冶炼焦、纸业、建筑建材、高钾石粉、农副产品加工等百业并举的工商业集团。 特色产品葛石镇是闻名全国的林果之乡。2001年林果总面积达10万亩,总产量44千万kg。以大枣为主,水杏、黄梨、甜柿等名果应有尽有。82年葛石大枣被国家卫生部推荐为国家保健品枣,87年葛石镇被国家林业部评为林业先进乡镇,2000年被命名为全国经济林大枣之乡。2001年葛石大枣又获全国首届红枣博览会金奖。 1982年国家卫生部将葛石大枣命名为“国家保健品枣”,2000年葛石镇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经济林大枣之乡”,2001年10月葛石大枣又在“全国首届红枣博览会”上获唯一的金奖。葛石镇生产的“金丝蜜枣”、“泰山芽枣”、“大枣露”、“枣花固体蜜”均获山东省免检产品称号,畅销124个国家和地区。二OOO年国家工商局注册了“神童山牌”四大门类127个花色的精加工产品,2001年加工的软质无核蜜枣、香酥脆枣已成为京、沪、杭、圳、鄂、奥、桂等地的抢手货。葛石圆铃大枣是中国文学名著,史书、药典均有明载的枣中极品。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33165 男 16754 女 16411 家庭户户数 9539 家庭户总人口(总) 32995 家庭户男 16645 家庭户女 16350 0-14岁(总) 7255 0-14岁男 3797 0-14岁女 3458 15-64岁(总) 23201 15-64岁男 11797 15-64岁女 11404 65岁及以上(总) 2709 65岁及以上男 1160 65岁及以上女 1549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32312 下辖村葛石店村 东云岗村 官庄村 刘家庄村 涧西村 沙埠村 黑石铺村 宁家庄村 北庄村 张家崖村 柳沟村 鹿家崖村 石碣集村 茌家庄村 三埠村 北韦周村 夏庄村 曹家寨村 山前村 陈家店村 乱石崖村 古树口村 虎城村 杏山庄村 宝泉村 夏代堂村 徐家营村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