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葛亮
释义

简介

葛亮﹐1978年出生,原籍南京,现居香港。文学博士,毕业于香港大学中文系。文字发表于两岸三地。著有小说集《七声》、《谜鸦》、《相忘江湖的鱼》,文化随笔《绘色》等。曾获2008年香港艺术发展奖、首届香港书奖、台湾联合文学小说奖首奖、台湾梁实秋文学奖等奖项。作品入选“当代小说家书系”﹑“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8-2009中国小说排行榜”及台湾“2006年度诚品选书”。长篇小说《朱雀》获“亚洲周刊2009年全球华人十大小说”奖。作者也是这一奖项迄今最年轻的获奖人。

近年所获文学奖项

2010 亚洲周刊2009年全球华人十大小说

2010 中国小说学会 「2009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

2009 二零零八年度香港艺术发展奖

2009 中国小说学会 「2008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

2008年 第一届「香港书奖」

2008年 第二十一届「台湾梁实秋文学奖」

2005年 第十九届「台湾联合文学小说奖」首奖

2004年 第三十一届「香港青年文学奖」

主要作品出版、发表目录

专书

《绘色》(香港: 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2010年7月)

《朱雀》(台湾:麦田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7月)

(长篇小说﹐哈佛大学王德威教授主编“当代小说家”书系入选书目)

《七声》(台湾:联合文学出版公司,2007年3月)

《相忘江湖的鱼》(香港:汇智出版,2006年12月)

( 获第一届香港书奖、2008年香港艺术发展奖)。

《谜鸦》(台湾:联合文学出版公司,2006年9月)

( 获第十九届台湾联合文学小说奖首奖,二零零六年台湾“诚品选书”)

专辑

《天涯》﹐二零零八年三月﹐第二期﹕ “葛亮小说专辑”。

葛亮﹕〈阿霞〉﹐页4-18。

葛亮﹕〈阿德与史蒂夫〉﹐页18-30。

韩少功﹕〈葛亮的感觉〉﹐页31-32。

孔见﹕〈管能艺术与心的文学〉﹐页32-33。

《大家》﹐二零零九年五月﹐第三期﹐“大家雅座”

葛亮﹕〈短篇二题〉﹐页47-53

马季﹐桫椤〈江湖的现代性与人心的迷失——葛亮小说评述 〉54-58

葛亮﹐马季〈一均之中﹐间有七声〉58-64

《文学界》﹐二零零九年九月﹐第九期﹐[葛亮专辑]

葛 亮 〈π 〉(短篇小说)

张悦然 葛 亮 〈叙述的立场 〉

孔见 〈这个时代感觉僵死症的疗治者 〉

罗乔伟 〈一鸣之声〉

葛 亮 〈忽然一城〉

选本

葛亮﹕〈阿霞〉,入选《2008中国年度短篇小说》,中国作协《小说选刊》主编(桂林:漓江出版社)。

葛亮﹕〈阿霞〉,入选《2008年度短篇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编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葛亮﹕〈阿霞〉,入选《2008中国小说排行榜》,《小说选刊》杂志社编选,(北京: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葛亮﹕〈阿霞〉,入选《2008中国最佳中篇小说》,林建法编,(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葛亮﹕〈大暑〉,入选《2008中国最佳短篇小说》,林建法编,(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近年发表作品

短篇小说:《无岸之河》,载《收获》,二零零五年三月,第二期。

短篇小说:《物质·生活 》,载《收获》,二零零五年七月,第四期。

短篇小说:《黑白套印的城》,载《香港文学》,二零零五年十月,第250期。

短篇小说:《众字成城》,载《芙蓉》,二零零五年十一月,第六期。

短篇小说:《谜鸦》,载《联合文学》,二零零五年十一月,第二五三期。

短篇小说:《琴瑟》,载《文学世纪》,二零零五年十一月,第五卷第十一期。

短篇小说:《全家福》,载《香港文学》,二零零六年三月,第255期。

中篇小说:《私人岛屿》,载《芙蓉》,二零零六年九月,第五期。

短篇小说:《暮日花田错》,载《青年文学》,二零零六年十一月,第十一期。

短篇小说:《雅可·穿裤子的云》,载《香港文学·香港短篇小说专号》,二零零八年一月,第277期。

短篇小说:《阿霞》,载《天涯》,二零零八年三月,第二期。

短篇小说:《阿德与史蒂夫》,载《天涯》,二零零八年三月,第二期。

短篇小说:《古典主义大萝卜》,载《香港文学》,二零零八年四月,第280期。

短篇小说:《老陶》,载《天涯》,二零零八年五月,第三期。

短篇小说:《赌局》,载《城市文艺》,二零零八年四月,第二十七期。

散文:《泥戏》,载《月台》,二零零八年五月,第三期。

短篇小说:《大暑》,载《花城》,二零零八年七月,第四期。

散文:《探戈》,载《香港作家》,二零零八年七月,第四期。

中篇小说:《英雄》,载《大家》,二零零八年九月,第五期。

短篇小说:《龙舟》,载《鲤》,二零零八年九月,第二期。

短篇小说:《安的故事》,载《青年文学》,二零零八年十一月,第十一期。

短篇小说:《三十七楼的爱情遗事》,载《青年文学》,二零零八年十一月,第十一期。

短篇小说:《龙一郎》,载《城市文艺》,二零零八年十一月,第三十四期。

散文:《人生若小鲜》,载《香港作家》,二零零八年十一月,第六期。

散文:《家书》,载《月台》,二零零八年十二月,第十六期。

散文:《舞到极处》,载《天涯》,二零零九年一月,第一期。

小说:《间谍》,载《香港文学》,二零零九年一月,第289期。

散文:《浮华暂借》,载《鲤》,二零零九年三月,第四期。

散文:《路过尘世》,载《读书》,二零零九年四月,第四期。

散文:《镜像魅影》,载《香港文学》,二零零九年五月,第293期。

散文﹕《舞到极处》,载《天涯》,二零零九年一月,第一期。

评论﹕《侯孝贤的乡野成长纪念》,载《天涯》﹐二零零九年一月,第一期。

短篇小说:《过客》﹐载《大家》﹐二零零九年五月﹐第三期。

短篇小说:《金婚》﹐载《大家》﹐二零零九年五月﹐第三期。

短篇小说﹕《五月天》,载《字花》﹐二零零九年五月﹐总第19期。

短篇小说:《守卫者》,载《城市文艺》﹐二零零九年六月﹐总第四十一期。

短篇小说:《旧闻》,载《香港文学》﹐,二零零九年九月,第297期。

短篇小说:《π 》﹐载《文学界》﹐,二零零九年九月,第九期

长篇小说﹕《朱雀》﹐载《作家》﹐2009年12月﹐总490期﹐长篇小说冬季号。

散文﹕《拾岁记》﹐载《天涯》,二零一零年一月,第一期。

中篇小说﹕《戏年》﹐载《十月》,二零一零年五月,第三期。

短篇小说﹕《英珠》﹐载《人民文学》,二零一零年七月,第七期。

近年参与文化活动

31/07/2010 应洛杉矶作家协会邀请参加第三届「美中华文文学论坛」

23/07/2010 应邀担任二十一届「香港国际书展」「名作家讲坛」主讲嘉宾

13/11/2009 应邀就长篇小说《朱雀》接受香港电台《思潮作动》节目访问。

31/05/2009 应邀接受香港电台《文化超现代》节目访问。

26/05/2009 「青年作家跟你谈创作」专题座谈会嘉宾讲者﹐香港浸会大学文学院。

16/4/2009 担任2009城市文学节「与青年作家对话」交流会嘉宾讲者﹐主办方﹕香港城市大学文康委员会﹐合办﹐香港艺术发展局

16/05/2008 应邀参加座谈会﹐讨论专题﹕「记忆」。主办方﹕浸会大学国际作家工作坊

13/04/2008 应邀参加第六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广州﹐南方报业集团。

29/03/2008 就首届「香港书奖 」获奖 接受香港电台采访。

5–7 /10/ 2007应邀参加「东西方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主办方﹕香港大学中文学院。

5–7 /10/ 2007 应邀参加Ampost杂志座谈「文学对话」

25/05/2005 应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邀请参加「华人文学——海外与中国研讨会」

相关作品评论

《朱雀》(台湾:麦田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7月)

《朱雀》是那种属于“鸿篇巨制”的大作品。葛亮目前才三十出头,却展示非凡的创作力,写出雄浑大气、关于六朝古都南京的近代史诗。使人联想到五十年代生人莫言,在八十年代初捧出《红高粱家族》,文学成就远超抗日亲历者作家,名动海内外。

——《亚洲周刊》

《谜鸦》到《朱雀》,短短几年的成绩令人惊艳。徘徊在南京的史话和南京的神话之间,《朱雀》展现的气派为葛亮同辈作家所少见。

——王德威

葛亮是具有超人禀赋和良好训练的青年才俊,《朱雀》是兼有人文地理和灵魂拷问的新型小说。他像写自家的家园一样写出了一个他的南京,他像写自己的亲朋一样写出了众多的人物。

——莫言

《七声》( 台湾:联合文学出版公司﹐2007年3月出版 )相关评论﹕

这个作品对一般政治和道德立场的超越性在于﹐它昭示了一个人对艺术的忠诚﹐对任何生命律动的尊崇和敬畏﹐对观察﹑描写以及小说美学的忘我投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是这个时代感觉僵死症的疗治者之一。诸多“人已经退场” ﹑“个性已经消亡” ﹑“创作就是复制” 一类的后现代大话﹐都在这一位年轻小说家面前出现了动摇。

在这一点上﹐〈阿霞〉堪称不可多得的范例之一﹐作者的少年成熟令人惊叹。

——韩少功(作家)

《七声》以白描手法写出七则南京和香港的人物故事,包括了外祖父母毕生不渝的深情(〈琴瑟〉),一个木工师傅的悲欢人生(〈于叔叔传〉),一个叛逆的女大学生素描(〈安的故事〉),一个弱智餐馆女工的卑微遭遇(〈阿霞〉)等。葛亮不再诉诸《谜鸦》的神秘奇情,转而规规矩矩的勾勒人生即景;故乡南京的人事尤其让他写来得心应手。他的敍事温润清澈,对生命的种种不堪充满包容同情,但也同时维持了一种作为旁观者的矜持距离。

〈于叔叔传〉﹑〈阿霞〉两篇特别动人,尤其是前者几乎可以当作是新时期以后市场经济崛起的寓言来读,颇有讨论空间,后者则是延续正宗欧西现实主义风格,以底层社会、心地简单人物的遭遇反映人生百态。正如张瑞芬教授所言,文字清新明净,配合叙事者毛果有情而又不失矜持的角度,显得温柔敦厚。的确在大陆出身的年轻作家中独树一格。

——王德威(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讲座教授)

表现在葛亮身上的,是早熟、机警。看葛亮,不单看见他,也看着他丰厚的阅历跟站在他后头、漠漠但广袤的群众。这使小说跳脱一人、一物,而拔升到凝视一个群体跟其共同命运的悲天悯人,感染力十足。读葛亮,老是想起两岸新一代作家,大陆敦厚,烘托以大土地、大文化,常见惊艳之作,但也常受资源捆绑;台湾熟技巧、聪明惜阅历薄。两边各有限制了。《七声》除了写出「一抹时代的轮廓」外,倒相当生动地雕凿了葛亮的聪慧跟慈悲,让说故事的葛亮,成为非常迷人的主角了

——吴钧尧(作家、台湾《幼狮文艺》主编)

葛亮的故事里没有历史的笨重感,也没有走火入魔的实验手法,他以一条清亮嗓音,三十岁不到的年龄,别辟蹊径,重新回归说故事的趣味。他的语言,干净洗炼,节奏迅疾,有三月阳春的飒爽与清奇,冬雪落在地上般鲜明的印子,带领着读者步步寻向不可知的径外人世。早在写性爱人生的《谜鸦》里,他就展露了这样的绝佳天分,到了这本类自传的短篇小说集《七声》,葛亮鼓点频催,流畅依然。故事环绕着成分良好,背景优越的男主角毛果,总共七则小人物记事,像穿珠一般的串起边缘人、世间事,可分立也可合观的七段卑微人生。以孩童至少年毛果为视角,回忆往事故人,少了《谜鸦》的酷样与老成,《七声》寓热情于冷笔,各篇紧凑相接,比起《谜鸦》来,无疑进境显明,技巧愈隐,余味更厚。

——张瑞芬(评论家﹐台湾逢甲大学教授)

整体而言,慈悲的质量以及节制的书写,构成葛亮作品里最动人的质素。他的文字极有叙事魅力,每每能逗引读者的阅读兴味;而作为一名聪慧的创作者,葛亮亦擅于在故事的结尾力求平淡收敛,是高潮以后刻意的低调。而从《谜鸦》到《七声》,葛亮不断展现其深具悬疑感与高潮迭起的叙事本领,这一点亦是大陆中生代作家莫言、苏童、余华等所擅场,然而故事的讲述之外呢?苏童辈的故事叙述既多,困境亦随之而显;这一点,亦是我对青年作家葛亮未来创作之路的担虑,或是多虑。也许在故事之外,仍有些什么是值得创作者去追寻的。

——石晓枫(台湾国立师范大学教授 )

葛亮作品的重要价值,在于把文字转化成一种衡器,用以衡量时空变迁中人的心灵变化,并将此作为一种指标体系,互为因果地评价时空纬度对人的影响。这仿佛科学研究一样的方法,令他的写作充满了历史感。历史感通常是一种使命感,但这种使命不是“受命于天”,而是来自于作者本人对时空变迁充满的失力感和焦虑感。从总体上来讲,每个人类个体的生命都是悲剧,因为从时间上来看,人无一幸免地走向以死亡为结局的终点。但宿命的悲剧并不应该成为人类悲伤的理由,它的意义更在于将警示人们珍惜短暂的生命,即在有限的时间之内拓展空间范围,实现密度的增加。人是时空中的一芥微粒,但它又可以无限大,因为它是时空这一超越现实场景的组成。历史感是人对自身这种客观身份所体现出的使命感。因而小说对于人生的意义,就将是对人生密度的称量与解构。

——马季(批评家,作家)

《相忘江湖的鱼》(香港:汇智出版公司﹐2006年12月出版)相关评论﹕

语言文字流丽,有风格。人物塑造,情节铺排,时代背景的衬托,小说的调性,皆见匠心。反映部分社会阶层在价值、感情、思想范围上的重大变化。作者文才横溢,期望有更深宏的视野。

——陈映真(台湾作家)

也许我们不必过早谈论风格,但他那种感伤的基调,始终回荡在他的这组小说里,牵动读者的心;葛亮确是展示了他的小说天赋。

——陶然 (香港作家﹐《香港文学》主编)

敦煌市月牙泉镇副镇长

葛亮,男,汉族,甘肃敦煌人,一九八零年十二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现任月牙泉镇副镇长,分管农业、林业、畜牧、农机、科技、水利、电力、土地管理和画家村建设工作。

简历

1998.07—2001.07 在甘肃教育学院学习;

2001.08—2004.07 在转渠口中学任教;

2004.07—2005.09 在敦煌市委政策研究室工作;

2005.09—2010.11 在敦煌市委办公室工作;

2008.04—2010.04 在甘肃省委党校修完本科;

2010.11—2011.04 在敦煌市杨家桥乡担任乡长助理;

2011.04—2011.08 在敦煌市月牙泉镇担任镇长助理;

2011.08—至今 在敦煌市月牙泉镇担任副镇长。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0: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