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葛沽娘娘会
释义

葛沽的娘娘会不同天津的皇会,既不做寿也不过端午节,而是在元宵节的次日出巡,座乐会是娘娘会中最见风采最为气派的项目。 葛沽位居海河下梢,是津南重镇。早在元朝就建立了娘娘庙,香火十分兴盛,娘娘会也很红火,一直延续至今。

简介

天津皇会亦称“娘娘会”、“天后圣会”,系天津极隆重民俗活动,通常在祭祀海神妈祖庆典时举行。而滨海古镇葛沽则是环渤海地区著名皇会之乡。

天津葛沽皇会俗称“耍会”,兴于明永乐年间,至今有“十老九乐”说法,即十道老会有九道称“乐”,如海乐小车、安乐旱船等。因庙会兴起的葛沽辇,渐已演化为多道皇会主体,出会盛况闻名遐迩。每年农历正十六,葛沽都会上演精彩民俗大戏--宝辇皇会。

有着600多年历史的葛沽宝辇皇会历经四代传人,如今已发展成由11道宝辇和2道灯亭组成的辇会。传统宝辇金碧辉煌,全部为木结构,采用精湛木雕艺术打造而成,在层层帷幔中间是端庄的妈祖坐像。晚上点燃宝辇宝亭上众多灯盏,在巡游中犹如移动灯山,流光溢彩,美不胜收。

皇会分类

葛沽皇会分为“座乐”“耍乐”两大类。

座乐

“座乐”包括“辇”、“棚”、“鼓”。“宝辇”系妈祖文化核心载体。“棚”是妈祖祭祀活动期间展放宝辇、供香客歇脚饮茶处所,该镇共设八处茶棚。“鼓”即法鼓,借其演奏而烘托、渲染祭典气氛,全镇共有法鼓十道。

耍乐

“耍乐”是指高跷、侉戏、梆子腔、竹马、渔樵耕读、杠箱等二十余道皇会表演,与宝辇相辅相成同时演出,形成独特葛沽宝辇文化。

葛沽以宝辇为核心的皇会体系,长期以来已成民众信仰妈祖和传承妈祖文化主要表现形式,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妈祖信俗”重要组成部分。

出巡

共有十棚二亭。十棚是东茶棚宝辇、西茶棚宝辇、北茶棚宝辇、阁前茶棚宝辇、东中街茶棚宝辇、营房茶棚宝辇、香斗茶棚宝辇、宝辇茶棚宝辇和天一茶棚宝辇。二亭是宝辇茶棚的海亭和营房茶棚的灯亭。宝辇茶棚的宝辇最大,俗称大奶奶宝辇,最具有权威性。宝辇是象征娘娘出巡的辇车。葛沽娘娘会的宝辇不是车而是轿,是一副大型的豪华抬轿。宝辇上街前呼后应,声势浩大。开路部分有门旗、龙旗、茶棚旗、法鼓旗各一对;法鼓座图、灯图各一座;盛衣担子、茶饮担子各一具。音乐部分,以法鼓为中心,配以饶钱。仪仗部分,俗称銮驾,有金瓜、金银斧、节度鞭、朝天凳、龙风扇、御棍、提灯、香炉各一对。最后是宝辇部分,辇前有日照伞一具。伞上绣彩龙彩凤。垂着一圈飘带,上绣着吉祥语句。举伞和抬辇的有20人,这部分人必须是公认的正派人和清白人。宝辇从顶到身都披着黄缎围子,四角上坠着长串的多穗的挂灯,庄严而又华贵,称得上八面威风。宝辇在踩街亮相后正式入棚。除棚灯和辇灯大亮之外,沿茶棚两侧的住户都要挂出各种各样的宫灯壁灯。另外,距茶棚 10米以外,还要架起一支高过茶棚的灯杆,垂下一长串挂灯,作为宝辇的标志。各花会在宝辇人棚后,每天下午和晚上都要前来拜辇换帖以示敬意。

接驾

正月十六正式接驾之日,宝辇的排列也是定而不移的。大奶奶宝辇必须压后,因为这是最大的娘娘宝座,香斗茶棚的宝辇必须在大奶奶宝辇之前,因为坐在主辇里的是服侍娘娘的侍女;海亭又必须在香斗宝辇之前,因为这是娘娘出巡时休息的亭子,当然也不能离娘娘大远。其余各辇,有的是子孙娘娘,有的是眼光娘娘,各居其位,全须按次序排定。当宝辇队伍进入娘娘庙前广场时,以大奶奶宝辇居中,各辇按雁翅形排列。各花会会头持香进庙跪拜,然后出庙向大奶奶宝辇跪拜。全体人员也随着跪拜,一时间鞭炮紧响,鼓乐齐鸣。象征着娘娘已从庙里进入辇内。接驾完备,各路花会依次顺序步入会道,沿街落场。完到玉皇庙聚会,凌晨三时又在灶篱庙聚会,绕道返回娘娘庙,仍然点香跪拜,娘娘在香烟缭绕中从宝辇上回归娘娘庙,结束了她一夜的出巡。

花会迎新

建国后,葛沽娘娘会去掉了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部分,更新为群众性的民间娱乐活动。座乐会也简化程序,增添了新内容,成为一道深受群众欢迎的民间花会。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抬辇讲究步伐的整齐划一和多种多样。跑辇和颤辇堪称绝活。跑辇如芽云入雾,金澄澄的宝辇风飘一样前进,四角上坠着长串的多穗挂灯静而下动。颤辇如醉汉发狂,带着串灯的轿杆上下播颤,挂灯的长穗动而下乱,很具有观赏性。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3:5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