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
释义

湖北省葛店开发区是湖北省委、省政府批准成立的湖北省第一家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亦是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的“中国博士后产业基地”和国家科技部批准设立的“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基地”,并经国家工商总局批准注册“中国药谷” 商标。全区规划面积30万平方公里,其凸显的战略地位,便捷的交通条件,完善的基础设施,强势的产业支撑,丰富的人才资源,低廉的投资成本,优惠的投资政策,高效的服务体系,被国家相关部门评为中国二十佳投资区之一。葛店开发区将发展成武汉科技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简介

名称

全称:湖北省葛店经济开发区;注册商标:中国药谷

地理位置:位于中部经济、文化、交通、金融、商业中心城市武汉市东郊,西至武汉中心22公里,至葛店镇2公里,东至鄂州市城区38公里,北临长江,南枕武黄高速公路,武九铁路和316国道自西向东穿境面过。

区位优势

葛店开发区地处长江黄金水道南岸,紧邻“九省通衢”的大武汉,是武汉城市圈中最紧密的核心层。与武汉中心城区的距离仅21公里,约15分钟车程,东方大道和武鄂快速干道的建成大大缩短了与武汉的时空距离。葛店开发区属于我国经济地理中心,距离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特大城市都在1000公里左右,距离郑州、南昌、长沙等省会城市都在500公里以内,具有面向全国的市场辐射能力。

发展战略

省政府制定了以东湖、葛店、庙山三个开发区为依托,建设武汉科技新城发展战略,并作出了沿“东方大道”建设长21公里,面积20平方公里的高新技术产业核心带的重大战略部署,葛店开发区作为武汉科技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凸显出越来越重要的战略地位。

葛店开发区已初步形成陆、水、空联运的大交通格局。

公路

316国道穿区而过,京珠高速、沪蓉高速、武汉外环紧邻开发区。关山葛店快速出口路昨日建成全长23.398公里,限速80公里/小时,东湖开发区与鄂州市葛店开发区之间,行车时间缩短至15分钟。长达5.9公里的葛庙路改扩建工程建设正在紧张施工中。

铁路

区内有连接京广、京九的武九铁路,并设有编组站和贷场。即将通车的武汉至黄石和武汉至黄冈城际铁路均在葛店设站,届时到武汉只需10多分钟。

水运

距区西北7公里的白浒山外贸码头,可常年停靠5000吨级海轮,港区设有保税仓库,航线直达日本、香港、东南亚。

空运:离武汉天河机场仅70公里。武汉外环全线通车后,到机场只需40分钟的车程。

后发优势

葛店开发区经过十几年的平稳发展,已经进入厚积薄发的快速发展期,在全省经济布局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现,形成全省新经济增长点的作用日益重要,目前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葛店开发区的发展。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曾亲自来我区视察,多次在省级重要会议上提出:一定要加快葛店开发区的发展。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省直各部门全力支持葛店开发区的发展,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信息产业厅等领导机关已从资金、项目、政策等方面对我区给予了重点倾斜。

省开发银行建立了软贷平台,未来五年将安排5亿元的信贷资金支持我区基础设施建设。

鄂州市委、市政府更是高度重视葛店开发区的发展,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我区改善环境,以促进我区建成全市开放开发的先行区,经济发展的领先区。

2008年1月4日闭幕的全省高技术产业发展工作会议上传出消息,我省将在武汉关山至鄂州葛店道路两侧,建成一个“生物谷”,重点发展生物农业、生物制药和生物制造等生物产业,到2015年年产值达到1000亿当于再造一个光谷。

“生物谷”是继光谷后,国家发改委批准我省建立的第二个高技术产业基地。有关人士称,这也是武汉城市圈试验区中的一个区域一体化超大型产业。省发改委副主任刘兆麟透露,“生物谷”将仍托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打造。我省将命名—批基地重点企业及园区,给子重点扶持。

目前,省政府已将“省生物医药专项”更名为“省生物产业专项”,从今年起,将该专项资金规模从3000万元增至5000万元。

“生物谷”环东湖区已有生物企业约300多家(其中上市公司15家、销售收入过亿元企&20多家),仅2005年年产值已达190多亿元,占了全省的一半份额。拥有中科院武汉病毒所武汉水生所等生物技术研发机构30多家和重点试验室13个,聚集了生物技术领域的两院院士11名

葛店开发区和武汉东湖高新区、武汉庙山开发区三大科技板块,按照省政府整合一区三园的要求,葛店开发区已成为湖北"科技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产业优势

目前,随着武汉科技新城概念的提出以及葛店科技新城的规划,葛店开发区的发展空间已由原来的鄂州市拓展到大武汉城市圈。

在政府各项利好新政出台的形势之下,500强企业陆续入驻武汉东,150多家上下游配套企业将落户光谷,葛店两家一体化的试点开发区,葛店现有10万人口将在三年内人口翻一翻。

葛店开发区将重点发展五大主导特色产业

1、生物医药产业:拥有“葛店·中国药谷”品牌和湖北省科研力量最雄厚的医药工业研究院,已建成25家生物医药企业,“十一五”期间,将把“药谷”打造成金字招牌,做大做强生物医药产业。

2、电子信息产业:以“武汉·中国光谷”为依托,发展与光谷配套的相关产业。省信息产业厅正与市、区联手,合力共建“湖北(葛店)信息产业园”,先期规划3平方公里,已有激光设备制造软件开发信息技术应用的部分企业入园。

3、装备制造产业:葛店开发区位于“鄂东冶金工业走廊”的中心地带,50公里半径内有武钢、鄂钢、冶钢等特大型企业,充分利用这些企业丰富的原材料资源,发展钢结构、汽车用钢板、汽车配件、机械制造等行业,促进产业链的延伸开发,是我区具有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4、精细化工产业:距我区7公里的武汉北湖化工新城,80万吨乙烯项目即将上马,具有十分丰富的化工原料,为我区创造了接受辐射、迅速跟进、发展下游相关配套产业的重要契机。

5、现代服务业:作为武汉科技新城的核心区和武汉市的近邻区,我区拥有优越的区位,优美的环境,发展以商住、物流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已成为投资者的战略选择。

环境优势

供电

区内有总装机容量300万千瓦的鄂州电厂,一期工程60万千瓦已建成投产,二期工程120万千瓦已开工,三期工程也着手建设。华容、七甲山、开发区三个11万伏变电站可保证双回路全天候供电。

供排水

日供水3.5万吨的自来水厂和日处理3.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已投入使用,供排水管网可连接至所有企业和项目用地的红线边缘。

路网

区内道路纵横交错,相互贯通,直接国道和高速干线。今年开发区又拟投资7.3亿元,开工建设的道路有:高新西路扩建,全长1700米,宽60米,双向6车道,沥青路面;高新东路扩建,全长4000米,宽60米,双向6车道,沥青路面;创业大道延伸段,全长3080米,宽62.5米,双向8车道,沥青路面;沿湖大道,全长4301米,宽40米,双向4车道,沥青路面;北二号、北四号路延伸段,全长2879米,宽30米,双向4车道,混凝土路面;涵洞两处(穿越武九铁路)。

通讯

通讯网络、宽带网络、电视网络全部开通。

人力资源:毗邻的武汉地区是国内著名的高校智力密集区,可为该区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技术支持。周边的农村腹地可提供数万名高中毕业的劳动力,工资水平在1000元以下。

税收优惠

除享受省级开发区优惠政策外,新投资的工业企业从取得税务登记证之日起,五年内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由开发区财政按年度等额支持给该企业。

土地转让

实行供地量和价格与投资额、投资强度、税收等挂钩。一般按成本价供地,实行优惠后可低于成本价供地,直至零地价。

收费

应由开发区收取的行政性收费全免,事业性收费按国家标准的30%收取。

电价执行国家目录电价,免收电力增容费。

水价1.30元/吨(含污水处理费、水资源费),水增容费按国家标准减半征收。

行政服务

葛店开发区管委会按照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则,加强了内部机构的建设,改进了服务水平和方式,使政府服务环境进一步改善。开发区享有省级审批权限,市政府通过委托执法为开发区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已建立行政服务中心、创业中心。

开发区各部门全面实施“三对一”服务制度、企业“宁静日”制度和承诺服务制度,大大地提高了开发区服务企业、服务客商的水平和质量,优化了开发区投资的软环境。

葛店开发区将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实施武汉城市圈和武汉科技新城的战略的历史性机遇,加快与武汉市的对接融合,加大环境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实现一年打基础,两年起好步,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主要经济指标翻一番的奋斗目标,争取用五年时间将葛店开发区建成特色突出的产业和资本集聚区、湖北高新技术产业带的示范区、武汉城市圈的核心区、武汉科技新城的东城区、鄂州改革开放的带动区。

葛店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陈伯才先生热情邀请海内外客商来此投资兴业,我们将以更优惠的政策、更优质的服务、更宽松的环境让投资商大显身手,铸就大业。

绿化建设

今年以来,湖北省葛店开发区将企业绿化整改作为改善投资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在去年对建成区的中心广场和道路进行绿化美化的基础上,将绿化美化建设的重点放到企业。年初,召开全区企业绿化整改动员大会,布置企业绿化整改工作,区直各单位分片包干,督促责任范围内的企业抓好绿化整改。管委会成立督察组,定期检查各企业各单位的绿化整改进度并通报全区。至4月中旬,绿化整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区各企业栽种各种苗木13000余棵,植草皮3500多平方米。

冠“武汉”名省工商局2007年12月12日特此下文批准的武汉城市圈改革试验区:武汉光谷与接壤的葛店将展开“连体”试点,光谷企业搬到鄂州的葛店,无需更名。市场准入政策一致,武汉企业到葛店开发区办公司,可以在前面冠名“武汉”,另外,葛店开发区内的企业通过申请,也可以直接冠名“武汉”了。这两大开发区市场主体准入一体化已被原则批准。该举措是武汉市工商部门今年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的项目之一。

冠“武汉”名

省工商局2007年12月12日特此下文批准的武汉城市圈改革试验区武汉光谷与接壤的葛店将展开“连体”试点,光谷企业搬到鄂州的葛店,无需更名。

市场准入政策一致,武汉企业到葛店开发区办公司,可以在前面冠名“武汉”,另外,葛店开发区内的企业通过申请,也可以直接冠名“武汉”了。这两大开发区市场主体准入一体化已被原则批准。该举措是武汉市工商部门今年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的项目之一。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5: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