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革新村
释义

革新村隶属于马鸣乡瓦窑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马鸣乡西南边,距离村委会7.00 公里,距离乡政府12.00公里。国土面积0.21平方公里,海拔1,942.00米,年平均气温15.00 ℃,年降水量927.10毫米,适宜种植粮食、烤烟等农作物。有耕地87.00亩,其中人均耕地0.75亩;有林地98.00亩。

1、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白马镇革新村

基本概况

白马镇革新村位于溧水县东南面、白马镇西北部,宁杭高速公路横贯该村3公里,交通十分便捷,山水资源丰富,环境优美。境内有在全国著名的省级标准化有机农业示范基地2300亩。经2001年行政村合并,形成如今的包括原革新村、方庄村、交河村的村域规模。截至2008年,革新村的辖区面积为13.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273亩,共有1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270人,党员150人。

基础设施

截至2008年,革新村水、电、通讯到户率、卫生户厕率、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主干道硬化率等均达100%,农民居住区绿化率达40%以上。建有社区老年活动中心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一个,中心文化活动室一个。革新村每年投入经费30多万元进行村庄整洁行动,投入近400万元进行道路建设,使全体村民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经济状况

革新村农业方面以水稻、蔬菜(有机)种植为主,产出稳定,有机蔬菜产销东南亚,农民收益良好。村党总支、村委会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发展经济、强村富民为己任,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截止2006年末实现村级经济总产值近4000万元,村可支配收入达4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7300元以上。2008年完成经济总产值5200万元,实现村级集体可支配收入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500元。

所获荣誉

革新村先后荣获江苏省生态村、南京市生态农业村、南京市先进老年人协会、溧水县先进集体、文明村等光荣称号。

2、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振东区革新村

革新村于2000年由革一、新南、向阳三村合并而成,东至浮石桥港,南至莲花桥港,西北紧靠320国道,环城东路贯穿全村,共9个村民小组,截至2008年11月,常住人口1140户,4552人。

村党支部坚持以人为本,建章立制,加强组织班子的自身建设,以增强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加强村级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完善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等制度,先后建立了党员代表议事会、村民代表议事会、民主理财小组等村级议事组织,建立了全村重大村务活动民主听政会制度、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策制度和事后结果报告制度,村务工作全面公开,接受村民监督。村民依法维权、依法履行义务、依法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意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为推动全村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和管理基础。

3、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杨巷镇革新村

革新村地处宜兴市杨巷镇中部,北邻新芳村,江苏省中兴农业科技示范园坐落该村,交通方便,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并且有独特的通讯、商业、金融等职能服务部门,是国内外客商投资兴业的理想地。

截至2007年,全村有1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993户,总人口2900人,全村区域总面积7492亩,其中鱼塘1400亩。耕地面积4450亩,其中粮田面积2500亩,蔬菜花卉苗木基地1500多亩,矿山宕口一个。2007年实现社会总产值2598万元,农业总产值2428万元,各项上交收入115万元,人均收入6000元。该村连续多年被评为农业先进示范村、宜兴市文明村、先进党总支部等荣誉称号,今年该村又创建了江苏省省级卫生村。

改革开放后,全村在党支部的带领下,不断加快新农村现代化建设,村级经济迅速壮大,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事业也得到了健康发展。全村已基本实现村道水泥化,近几年大量投资,兴修水利,进行农网改造,户户接通了自来水和有线电视。

该村立足实际,脚踏实地,稳中求进,以增强后劲,扩大规模促进发展,全村干群将继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大力发展村级经济,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再创辉煌。

4、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柞岗乡革新村

人口与资源

革新村是青冈县柞岗乡的贫困村之一,它位于青冈县东南距县城九公里处。幅员面积17430亩,有六个自然屯,截至2001年,全村有农户600户,2760口人,劳力622人。其中贫困户161户,661口人,贫困户劳动力186人。耕地面积为15018亩,林地1300亩,塘坝2处,水库2座,草原面积2412亩,大牲畜:马218匹,牛402头,羊1560只,猪3120头。年活动积温2400-2600℃,属第二积温带,主产作物:玉米、大豆、杂粮。

经济状况

革新村有耕地15018亩,人均占有土地约5.4亩,2001年粮食产量340万公斤,人均占有粮食616公斤,农业总产值350万元,牧业收入25万元,人均纯收入500元,村级债务达303万元,债权254万元。

社会基础状况

革新村社会基础薄弱,由于两个村合二为一,学生数量增多,教室不够用,有三个班级借用民房上课。农户住房条件差,截至2001年,砖瓦房的结构率占20%,电视家庭占有率占60%,电话装机率占13%,由于信息不灵,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没有大型农机具,个体四轮车占总户数的9%,基础设施发展滞后,促使革新村经济发展落后。

5、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黄桥镇革新村

处黄桥镇西北郊,东邻三里村,南临东闾村,西与宁靖盐路相隔,北依刘陈镇,地理位置优越。集体经济富裕,群众安居乐业,为全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劳动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6、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县马鸣乡革新村

村情概况

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截至2006年底,有农户32户,有乡村人口116人,其中农业人口116人,劳动力76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76人。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82.00元。

自然资源

截至2006年底,全村有耕地总面积87.00亩,人均耕地0.75亩,主要种植粮食、烤烟等作物;拥有林地98.00亩;荒山荒地100.00亩,其他面积30.00亩。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6年底,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话四通。有12户饮用井水。有32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23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3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3户。

该村到乡道路为弹石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0.1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2.00公里。全村有拖拉机9辆,摩托车20辆。

全村建有小水窖8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30.00亩,有效灌溉率为34.48%,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23.2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20 亩。

该村到2006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有3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29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7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3.00万元,占总收入的62.16%;畜牧业收入13.00万元,占总收入的35.14%(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31头,肉牛16头,肉羊44头);工资性收入1.00万元,占总收入的2.7%。农民人均纯收入1,282.0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养殖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0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人(占劳动力的2.63%),在省内务工2人。

人口卫生

截至2006年底,该村有农户32户,乡村人口116人,其中男性50人,女性66人。其中农业人口116人,劳动力76人。该村人口全部是苗族的(是苗族集居地)。

到2006年底,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16人(人员名单附后),参合率 100%;享受低保3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7公里,距离马鸣乡卫生院12公里。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挪地完小,中学生就读到马鸣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7.00公里,距离中学12.00公里。截至2006年底,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24人,其中小学生16人,中学生8人。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06年底,没有签定农业承包合同,农村土地承包面积87.00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有固定资产0.07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主要以粘贴公告方式公开。

7、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革新村

乡村概况

革新村地处青白江区以北,全村约2平方公里,辖区11个村民小组,728户,2152人。现有耕地面积2002亩,人平0.93亩,村内有企业13家,2004年全村企业总产值2300万元,税收85万,村集体收入1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138元。村党支部荣获区“五个好”村党支部称号,是青白江区民主法制示范村。

乡村建设

革新村人本着以人为本,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念。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以提高村民素质,改善人居环境,拓展发展空间,共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精心组织,狠抓落实。三年来,共投入资金66万元,修建标准化沟渠10400米,修建公共厕所2个,修建沥清路面的村道2300米,改造社道5000米,清除垃圾400立方米,修建垃圾池4个,建宣传栏7个,这些工作的落实,保证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各项工作的稳定推进,在各种层次的检查验收中均获得好评。

所获荣誉

1995年被评为区级“文明村”,2003年被区政府授予“先进人民调解委员会”,2004年被区政府授予“民主法制示范村”,同时被大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授予“综合治理先进单位”,2005年被区委命名为“五好”党支部。

8、云南省怒江市泸水县上江乡革新村

村情概况

该村隶属于上江乡大练地行政村,属于半山区。距离村委会5公里,距离乡17公里。国土面积1.53平方公里,海拔1000米,年平均气温20℃,年降水量1200毫米,适宜种植甘蔗等农作物。有耕地347.36亩,其中人均耕地1.32亩;有林地1265亩。全村辖2个村民小组,有农户77户,有乡村人口263人,其中农业人口263人,劳动力119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04人。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61.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820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347.36亩(其中:田127.88亩,地219.48亩),人均耕地1.32亩,主要种植甘蔗、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1265亩,其中经济林果地4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1.52亩,主要种植草果等经济林果;荒山荒地350亩,其他面积330亩等资源。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6年底,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无路灯。全村有77户通自来水。有77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46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和59.74%);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5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9户(分别占总数的32.74%和24.68%)。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7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7公里。全村共拥有拖拉机2辆,摩托车4辆。

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27亩,有效灌溉率为36.56%,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27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48 亩。

该村到2006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8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60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8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61.9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38.5万元,占总收入的61.01%;畜牧业收入15.4万元,占总收入的24.41%(其中,2006年内出栏肉猪190头,肉牛10头,肉羊10头);林业收入3.7万元,占总收入的5.86%;第二、三产业收入2.6万元,占总收入的4.12%;工资性收入1.2万元,占总收入的1.9%。农民人均纯收入182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2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4人(占劳动力的3.8%),在省内务工4人。

人口卫生

2006年该村有农户77户,乡村人口共263人,其中男性133人,女性130人。其中农业人口263人,劳动力119人。该村以傈僳族为主,其中傈僳族163人,白族100人。

到2006年底,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41人,参合率91.63%;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5公里,距离乡卫生院17公里,人畜混居的农户8户,占农户总数的10.39%。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新寨小学,中学生就读到上江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1公里,距离中学17公里。2006年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25人,其中小学生20人,中学生5人。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06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55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347.36亩。

9、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小新街乡革新村

村情概况

该村隶属于小新街乡克甲村委会,属于山区。距离村委会1.5公里,距离乡政府8公里。国土面积0.51平方公里,海拔1,680米,年平均气温18℃,年降水量1500毫米,适宜种植草果、水稻、玉米等农作物。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766.5亩(其中:田287.06亩,地479.44亩),人均耕地1.32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188.7亩。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8年底,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灯。全村饮用井水,有127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107户(占农户总数的89.9%);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41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38户(分别占总数的31%和26%)。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弹石路;进村道路为水泥路;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8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8公里。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32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287.06亩,有效灌溉率为100%,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24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41亩。

08年底,农户住房以砖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8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77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25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7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2.4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34.67万元,占总收入的47.9%;畜牧业收入25.47万元,占总收入的35.2%(其中,年内出栏肉猪450头,肉牛10头)。农民人均纯收入920元,农民收入以草果、水稻、玉米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2.7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5人,在省内务工13人,到省外务工2人。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127户,共乡村人口522人,其中男性202人,女性144人。其中农业人口522人,劳动力376人。该村以哈尼族为主,哈尼族人口522人。

到2008年底,参加农村合作医疗500人,参合率50%;享受低保95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1.5公里,距离乡卫生院8.5公里。该村建有公厕5个。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克甲小学,中学生就读到小新街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1.5公里,距离中学8.5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53人,其中小学生38人,中学生15人。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08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127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766.5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开展村务公开,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方式公开。

10、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牛滩镇革新村

位于泸县西南部,牛滩镇和潮河镇交界处,距县城福集15公里,镇政府所在地7公里,牛海公路横穿村内,地处丘陵地区,平均海拔320m左右,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以沙溪庙组为主,水热条件好,气候温和,属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四季分明,年降雨1,045mm,年平均气温17.6℃,以农业为主,水稻,甜橙是该村的主要产业。修建全长近8公里的大小路10余条。整治小坂桥水库,使蓄水10万立方米以上,满足近600亩农田的生产用水。新建小坂桥水库上的“想坂桥”;发展规模养殖,年产生猪2000多头。加大对1120亩的甜橙管理,挂果率达60%,产果25万斤,价值达15余万元,引进一个投资200万元的片石厂,带动经济发展和就业。以村支书施帮云为首的村干部,发挥不怕吃苦的精神,敢打敢拼,带领群众谋发展,开展村务公开,使该村经济平稳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进村道路为水泥路;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4公里。该村主要农产品有:水稻、小麦、红苕、豆类、油菜、花生、生姜等。水果包括:甜橙,桂圆,荔枝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1: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