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革命军中马前卒 |
释义 | 中国电影名,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于1981年,这部电影的主要剧情为:1901年底,来自四川巴县(今重庆市巴县)的富商邹家少爷邹容,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东渡日本留学。当召开“亡国纪惫会”的爱国自由受到清政府的学监和日本警视厅的阻挠后,邹容以满腔的革命激情写了《革命书》。邹容被日本当局驱逐回国。清政府勾结英国租界当局,将邹容逮捕入狱。邹容在法庭上进行坚决的斗争,回狱后被迫害致死。21岁的邹容为实现《革命军》的理想,献出了生命,为辛亥革命的爆发担当了马前卒。 中文名:革命军中马前卒 外文名:ポーンの革命军 其它译名:Revolutionary Army in pawn 出品时间:1981 出品公司:上海电影制片厂 制片地区:中国大陆 导演:伊明 编剧:叶元 制片人:费舜贤 主演:张育年, 齐剑秋, 张闽, 吴文伦, 冯奇, 张嬿, 顾也鲁, 庞万灵 类型:剧情 上映时间:1981 原声资料片名:革命军中马前卒 上映:1981年 色彩:彩色 片长:2669米 语言:汉语普通话 类型:剧情片 演职员表导演:伊明 编剧:叶元 编辑:林朴晔 摄影:罗从周 张锡龄 录音:周云麟 剪辑:黄财章 美工:葛师承 梅坤平 作曲:梁寒光 化妆:倪亦非 洪美娟 周美华 服装:张福才 道具:张立武 潘建明 照明:陆根福 宣三官 绘景:徐云龙 置景:朱金明 副导演:王洁 鲍芝芳 服装设计:金科 特技设计:肖镇 特技摄影:杨瑞康 制片主任:费舜贤 演奏:上影乐团 指挥:王永吉 独唱:温可铮 歌词:田念萱 合唱指挥:司徒汉主要演员: 张育年.... 邹容 齐剑秋.... 陈天华 张闽 .... 岑芳 席与荣 .... 章太炎 吴文伦 .... 姚文甫 冯奇.... 陈梦坡 张嬿.... 陈撷芬 顾也鲁.... 吴稚晖 戈沙 .... 迪比南 王卫平 .... 王天行 庞万灵 .... 詹姆士 史原....钱午 谈鹏飞 .... 守门老人 叶高 .... 王震明 张云立 .... 看守长 宦荣 .... 日本少年 张小亲 .... 张维仁 徐才根 .... 荒木 赵炔廉 .... 袁文虎 丁里 .... 警长 谭增卫 .... 方平 王琪 .... 老校对 电影剧情1901年底,四川巴县(重庆)富商邹家三少爷——17岁的邹容,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满怀革命壮志离家出川,沿江东下,渡海赴日本留学。 在东京,邹容认识了革命家陈天华和留日女学生岑芳,和他们一起参加爱国活动。 当召开"亡国纪念会"的爱国自由受到清政府和日本警视厅的干涉阻挠后,邹容义愤填膺,以满腔的革命激情写了《革命军》一书,号召推翻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建立共和政体的独立、自由的中国。 清学监闻悉后,胁迫邹容交出文稿,邹容严词拒绝。在陈天华的建议下,邹容将《革命军》文稿送请著名政治家章太炎先生审阅指正。 不久,章太炎被日本当局驱逐回国,留言勉励邹容,使他深受鼓舞。 当时,沙俄侵占我东北领土,东京留日学生召开拒俄大会,学监姚文甫等奉命禁止。 邹容在大会上挺身而出,揭发了姚文甫的卑鄙勾当,并剪去了姚文甫的辫子。故此,邹容也被日本当局驱逐回国。 邹容到上海后,同章太炎建立了兄弟般的革命友谊。 在章太炎的协助下,主办《苏报》的陈梦坡父女筹资出版了《革命军》大力宣传。 清政府勾结英国租界当局,将邹容、章太炎逮捕入狱,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苏报案"。 邹容的挚友岑芳带着孙中山先生的关怀,从日本赶回上海声援"苏报案"。 邹容在法庭上进行坚决的斗争,回狱后横遭英狱警毒打摧残致病,终被迫致死。 年仅21岁的邹容,为实现《革命军》的理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辛亥革命的爆发担当了马前卒。 角色介绍邹容(1885—1905),中国近代著名资产阶级革命宣传家、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写下篇章的重庆人。投身民主革命,是与秋瑾齐名的著名革命演说家。 1902年赴日本留学,投身民主革命,是与秋瑾齐名的著名革命演说家。1903年,以“革命军中马前卒”写成《革命军》一书,旗帜鲜明、通俗易懂地回答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特别是提出了“中华共和国”二十五政纲,系统地阐发了孙中山“建立民国”的设想。 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理论经历了孙中山提出——邹容发展——同盟会政纲确立的发展轨迹,这是邹容对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重大贡献。 邹容在上海寄居于爱国学社,与章炳麟的写作,署名为“革命军中马前卒”。章炳麟为之作序。 该书约两万字,分为七章,其中以“绪论”、“革命之原因”、“结为忘年交,互以倡言革命相激励。他发起组织中国学生同盟会,积极参加拒俄爱国运动;奋笔疾书,完成《革命军》革命独立之大义”为全书重点。 他以满腔的热情歌颂革命,歌颂民主,论述中国进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和正义性。他认为革命不仅可以使中国人民摆脱奴隶地位,而且可以使中国与世界列强并驾齐驱,独立于20世纪的新时代。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给全国人民极大的鼓舞和教育,同时,也引起了清朝统治者的恐慌。他们对邹容的《革命军》和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极为忌恨。 1903年6月29日,清政府勾结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派巡捕去刊登推荐《革命军》和章炳麟论文的苏报馆捕人;扑空后,30日清晨又到“爱国学社”逮捕章炳麟,邹容闻讯,激于义愤,在7月1日自投捕房。7月7日,工部局把《苏报》查封。这就引发了震动一时的“苏报案”。随后不久,帝国主义悍然由租界“会审公廨”判决章炳麟监禁3年,邹容监禁两年。年轻的革命家邹容因不堪虐待,病死狱中,年仅20岁。 《革命军》这部书被誉为中国近代的《人权宣言》。孙中山赞誉它为“为排满最激烈之言论”,“能大动人心,他日必收好果”的作品。当时《苏报》主笔章士钊著文说:《革命军》“诚今日国民教育之一教科书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