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释义

基本信息

拼音:gé 注音:ㄍㄜˊ部首:革,部外笔画:0,总笔画:9

五笔86&98:AFJ

仓颉:TLJ

郑码:EE

笔顺编号:122125112

四角号码:44506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9769

详细释义

名词

(1) 象形。金文字形,象被剖剥下来的兽皮。中间的圆形物,是被剥下的兽身皮,余下的部分是兽的头、身和尾。“革”是汉字部首之一,从“革”的字多与皮革有关。本义:去毛的兽皮

(2) 同本义。皮的总称 [leather;hide]

革,兽皮治去其毛。——《说文》

齿革羽毛。——《书·禹贡》

执之用黄牛之革。——《易·遯卦》

掌秋敛皮,冬敛革。——《周礼·天官》

江南出梓、姜、桂、金、锡、连、丹沙、犀、瑇瑁、珠玑、齿、革。——《史记·货殖列传序》

(3) 又如:人造革;革带(皮带);革笥(用皮作的甲胄);革船(用皮革缝制的船)

(4) 用革制成的甲胄 [leather armor and weaponry]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孙丑下》

(5) 车前的饰物 [ornament on the front of cart]

革车千乘。——《礼记·明堂位》

(6) 又如:革车(战车)

(7) 通“勒”( lè)。马络头。有嚼口的叫勒,没有的叫羁 [headstall;halter]

故王良造父,天下之善御者也。然而使 王良操左革而叱咤之,使 造父操右革而鞭笞之,马不能行十里,故共之。——《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8) 姓

动词

(1) 变革,更改 [change]

革,改也。——《玉篇》

鸟兽希革。——《书·尧典》

故因秦时,本十月为岁首,不革。——《汉书·任敖传》

愿革心易行。——《汉书·严助传》

天地阴阳不革而成。——《吕氏春秋·执一》

厉治革典。——《国语·周语下》

革法明教,而秦人大治。——《盐铁论·非鞅》

革故鼎新。——李德裕《次柳氏旧闻》

瑞锐意兴革,清浚 吴淞、 白茆,通流入海,民赖其流。——《明史·海瑞传》

(2) 又如:革心(改变心意,不再为非作歹);革面(改变旧面貌,转变立场);革正(改正)

(3) 免除或丢掉 [remove from office;expel]

今革旧从新,为里党之法,在所牧守,宜以喻民,使知去烦即简之要。——《魏书·食货志》

(4) 又如:革旧从新(指除去旧的章法,遵从新的制度);革去(除去)

(5) 另见 jí

方言集汇

粤语:gaak3 gaap3 gik1

客家话:[海陆丰腔] get7 giet7 [宝安腔] gak7 [沙头角腔] gap7 [陆丰腔] get7 [东莞腔] gak7 [台湾四县腔] get7 giet7 [客英字典] gak7 get7 giet7 [客语拼音字汇] gag5 ged5 [梅县腔] get7

革 一种材质

革的含义

经脱毛和鞣制等物理、化学加工所得到的已经变性、不易腐烂的动物皮。再经修饰和整理,即为成革,又称皮革。

主要性能

革是由天然蛋白质纤维在三维空间紧密编织构成的。革的表面有一种特殊的粒面层,具有自然的粒纹和光泽,手感舒适。革具有天然材料特有的性能:①较高的机械强度,如抗张强度、耐撕裂强度、耐曲折等,耐穿耐用。②一定的弹性和可塑性,易于加工成型。用于生产各种革制品,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变形。③易于保养,使用中能长久保持其天然外观。④耐湿热稳定性好,耐腐蚀,对一些化学药品具有抵抗力,耐老化性能好。⑤优良的透气(汽)、吸湿(汗)、排湿性能,因而穿着卫生、舒适。

由于革具有上述性能,直到现在仍然广泛用于制成各类革制品,供军需、工农业和民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各种人造革、合成革等,作为天然革的补充,用于制作皮鞋及其他革制品,但尚不具备天然革那种卫生性能和舒适感。

质量评定

皮的种类和制革工艺是决定成革质量的两个主要因素。成革的质量可以从感观、化学性能、物理性能、试用试验和利用率等方面进行评定。

①感观:包括革身的丰满、柔软、弹性、色泽、革面粒纹,绒毛以及鞣透程度等。用眼看、手摸的方法凭经验检验。

②化学性能:主要是水分、油脂、灰分、氧化铬、皮质、结合鞣质、水溶物等的含量和酸碱值等。

③物理性能:主要是革的抗张强度,伸长率,撕裂强度,崩裂强度,曲挠强度,透气性,吸水性,耐磨度,耐老化性,耐汗性,涂层耐干、湿擦性能,以及收缩温度(要求植鞣革65℃以上,铬鞣革95℃以上)等。

④试用试验:将革加工成革制品,在试用过程中观察革的变化,判断其适用性和使用寿命。

⑤利用率:根据缺陷的轻重程度及其分布状况,计算出缺陷的总面积,确定革的利用率。利用率是评定革的等级的主要依据之一。

种类

革的种类很多。一般按用途分类(见表)和按鞣制方法分类。按鞣制方法分为铬鞣革、植鞣革、油鞣革、醛鞣革和结合鞣革等。此外,还可分为轻革和重革。一般用于鞋面、服装、手套等的革,称轻革,按面积计量;用较厚的动物皮经植物鞣剂或各种结合鞣制,用于皮鞋内、外底及工业配件等的革,称重革,一般按重量计量。

周易四十九卦

【原文】

革①:已日乃孚②。元亨,利贞。悔亡。

象曰:泽中有火,革。君子以治历明时。

初九:巩用黄牛之革③。

象曰:巩用黄牛,不可以有为也。

六二:己日乃革之。征,吉。无咎。

象曰:己日革之,行有嘉也。

九三:征,凶。贞厉。革言三就④,有孚。

象曰:革言三就,又何之矣?

九四:悔亡。有罕,改命⑤。吉。

象曰:改命之吉,信志也。

九五:大人虎变,未占有孚。

象曰:大人虎变,其文炳也。

上六:君子豹变,小人革面(6)征,凶。居贞吉。

象曰:君子豹变,其文蔚也。小人革面,顺以从君也。

【注释】

①革是本卦的标题。革的意思是改变。全卦的内容主要与战争有关,用 战争来说明变的思想。标题的“革”字既与内容相关,又是卦中多见词。②巳:用作“祀”,指祭祀。③巩:加固,束紧。④言:用作 “靳”,意思是马的胸带。三就:三重。⑤改命:改变命令。(6)革面:变脸。

【译文】

革卦:祭祝那天用俘虏作人牲。大亨大通,吉利的占问。没 有悔恨。

《象辞》说:本卦外卦为兑,兑为泽;内卦为离,离为火。内蒸外煏,水涸草枯,如同水泽之中,大火燃烧,这是革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了解到泽水涨落,草木枯荣的周期变化,从而修治历法,明确时令。

初九:用黄牛的皮革加固束紧。

《象辞》说:用黄牛的皮革束紧加固,说明其人被紧紧束缚不能有作为。

六二:祭祝的日子要改变。出征,吉利。没有灾祸。

《象辞》说:祭祀的日期要改变,大概是因为将有喜庆之事。

九三:出征,凶险。占得险兆。把马的胸带绑三匝,打了胜 仗,抓到俘虏。

《象辞》说:犯人屡次推翻供辞,只得反复进行审讯,这说明抵赖无用,只能招出实情。

九四:没有悔恨。捉到俘虏,改变了命令。言利。

《象辞》说:九四爻辞讲改帅易将之所以吉利,因为这样能使有才德的人施展抱负。

九五:指挥官勃然大怒,未必会取得胜利。

《象辞》说:王公赫然斯怒,威猛如虎,说明其人仪表威严,光采照人。

上六:君子勃然大怒,小人不满反抗。出征,凶险。占问居 处得吉兆。

《象辞》说:君子精神振奋,说明其仪态清朗雍容。小人洗心革面,说明小人去恶从善,服从君上。

【读解】

用战争来说明改变、变更的道理,确实说到了点子上。一方 面,战争为国之大事,用来作例证具有说服力;另一方面,战争 中充满各种变化多端的因素,没有灵活机敏的头脑,难以适应,固 此本身就是对变化多端的最好说明。

变的道理可以推广到宇宙人间的万事万物。宇宙人间万事万 物的存在即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绝对没有静止不变的东西。因而,以不变应万变,在某种意义上便是消极闭塞的表现。天在 变,道在变,人也应当变。最能变者,就最能生存。中国古代的 智慧对此给予了充分的重视,所谓“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因人制宜”等等,就是讲的以变对变,灵活机动,才能立于不败 之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2: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