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戈登遗址 |
释义 | 云南戈登遗址景区,位于维西县城东北九十公里的塔塔乡戈登村西约500米的腊普河东岸崖下,距离河面约50米。此遗址于1958年发现,由省博物馆考古队 清理发掘。戈登新石器遗址的发现不仅把迪庆州人类发展的历史推进了近千年。还对深入研究西南三江(即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的新石器文化及其与北部诸省的新石器 文化间的联系有重要作用;为上述地区历史上的民族迁徒、原始社会状况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概述云南戈登遗址景区,位于维西县城东北九十公里的塔塔乡戈登村西约500米的腊普河东岸崖下,距离河面约50米。此遗址于1958年发现,由省博物馆考古队清理发掘。戈登遗址被鉴定为新石器时期遗址。这无疑填补了迪庆州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空白,证明州境内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将出土文物的制造技术与邻近地区发掘出土的新石器准比较,发现其上限不早于西藏昌都卡若遗址年代(距今4000、5000年),下限不晚于宾川白洋淀遗址(距今3000—3500年)。 戈登新石器遗址的发现不仅把迪庆州人类发展的历史推进了近千年。还对深入研究西南三江(即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的新石器文化及其与北部诸省的新石器文化间的联系有重要作用;为上述地区历史上的民族迁徒、原始社会状况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简介景区名称:云南戈登遗址景区 地址:云南维西县城东北90公里的塔塔乡戈登村西约500米的腊普河东岸崖下 云南戈登遗址景区,位于维西县城东北九十公里的塔塔乡戈登村西约500米的腊普河东岸崖下,距离河面约50米。此遗址于1958年发现,由省博物馆考古队清理发掘。 戈登遗址被鉴定为新石器时期遗址。这无疑填补了迪庆州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空白,证明州境内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将出土文物的制造技术与邻近地区发掘出土的新石器准比较,发现其上限不早于西藏昌都卡若遗址年代(距今4000、5000年),下限不晚于宾川白洋淀遗址(距今3000—3500年)。 戈登遗址中出土的文物共有60件,其中能辨认器型的有石器29件、陶器5件、骨器2件。石器均为天然砾石磨制而成,多画体磨光,个别仅磨刃口,形体多变。器型主要有通体磨光石斧、长方单孔磨光石刀、石箭镞、石针、石锛、石凿、石锥、石锄、石球、团形穿孔石饰品等,以长条圆柱形石斧、长条单孔石刀为典型器。陶器多为夹砂灰陶,器型以罐为主,附有穿孔陶片和夹砂红色陶网坠。大至耳罐为陶器中的典型器。出土的陶器多有纹布,呈现绳纹、划划纹、素面纹等。出土的骨器仅有骨管和骨凿各1件。 戈登新石器遗址的发现不仅把迪庆州人类发展的历史推进了近千年,还对深入研究西南三江(即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的新石器文化及其与北部诸省的新石器文化间的联系有重要作用;为上述地区历史上的民族迁徒、原始社会状况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戈登新石器遗址出土的文物于1975年在云南省博物馆内作过专题陈列展览。迪庆州博物馆建成后,为博物馆收藏陈列。 景区特色戈登遗址被鉴定为新石器时期遗址。这无疑填补了迪庆州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空白,证明州境内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将出土文物的制造技术与邻近地区发掘出土的新石器准比较,发现其上限不早于西藏昌都卡若遗址年代(距今4000、5000年),下限不晚于宾川白洋淀遗址(距今3000—3500年)。 戈登遗址中出土的文物共有60件,其中能辨认器型的有石器29件、陶器5件、骨器2件。石器均为天然砾石磨制而成,多画体磨光,个别仅磨刃口,形体多变。器型主要有通体磨光石斧、长方单孔磨光石刀、石箭镞、石针、石锛、石凿、石锥、石锄、石球、团形穿孔石饰品等,以长条圆柱形石斧、长条单孔石刀为典型器。陶器多为夹砂灰陶,器型以罐为主,附有穿孔陶片和夹砂红色陶网坠。大至耳罐为陶器中的典型器。出土的陶器多有纹布,呈现绳纹、划划纹、素面纹等。出土的骨器仅有骨管和骨凿各1件。 戈登新石器遗址的发现不仅把迪庆州人类发展的历史推进了近千年,还对深入研究西南三江(即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的新石器文化及其与北部诸省的新石器文化间的联系有重要作用;为上述地区历史上的民族迁徒、原始社会状况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景区美食迪庆居民以藏族为主,因此,饮食多为藏族风味,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原汁原味的糍粑、酥油茶、青稞酒。游客可以到藏民家中就餐,顺便体验当地民风民俗。 糌粑糌粑是藏族的主食。藏族人一日三餐都有糌粑。实际上糌粑就是用青稞制成的炒面。它是将青稞麦炒熟、磨细、不经过筛滤而成的炒面,与我国北方制作的炒面有点相似,区别是北方的炒面是先磨后炒,而西藏的糌粑却是先炒后磨,而且不除皮。 吃糌粑时,先在碗里放上一些酥油,冲人茶水,放上炒好磨细的青稞面,然后用手将面与茶水搅拌在一起。搅拌时,要注意先用中指将炒面向碗底轻捣,以免将茶水溢出碗外;然后轻轻转动着手中的碗,并用手指紧贴碗边将炒面压人茶水中;待炒面、茶水和酥油拌匀,能用手捏成团,就可以进食了。食时用手不断在碗里搅捏,揉合成团,用手往嘴里送。藏族群众吃饭-般不用筷子、勺子,只用手抓。 另一种吃法是烧成糊状,里面放些肉、野菜之类,叫"糌土"。糌粑有青稞糌粑、豌豆糌粑和青稞与豌豆混合糌粑等。青稞的制作分为特细、中细和粗糙等类别。糌粑比冬小麦营养丰富,携带方便,出门只要怀揣木碗和"唐古"(揉合糌粑的小幅獐子或羊皮囊),吃时再加适量的茶水就行,无需生火做饭。 酥油茶在西藏,家家都离不开酥油茶。酥油茶是每个藏族人每日不可缺少的食品。牛、羊是西藏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制作酥油茶的酥油就是从牛、羊奶中提炼出来的。 牧民们传统的提炼酥油方法是:先将从牛、羊身上挤出来的奶汁加热,倒入特制的大木桶中(这种桶当地叫"雪董",是专用来提炼酥油的,高约4尺、直径在l尺左右),然后用专用的酥油用具用力上下抽打奶汁,来回数百次,搅得奶汁油水分离,上面浮起一层湖黄色的脂肪质。这时就可以将这层脂肪质舀起来,灌进皮口袋中,冷却了便成酥油。现在,许多地方逐渐使用奶油分离机来取代人工提炼酥油。一般来说,每百斤奶可提取五六斤酥油。 酥油有多种吃法,主要是打酥油茶喝,也可放在稽耙里调和着吃。逢年过节炸果子,也用酥油。 藏族群众平日喜欢喝酥油茶。制作酥油茶时,先将茶叶或砖茶用水久熬成浓汁,再把茶水倒入"董莫"(酥油茶桶),再放入酥油和食盐,用力将"甲洛"上下来回抽几十下,搅得油茶交融,然后倒进锅里加热,便成了喷香可口的酥油茶了。 青稞酒是用青稞酿成的度数很低的酒,藏族群众男女老少都喜欢喝,是喜庆过节必备之饮料, 青稞酒的制作工艺很独特。先将青稞洗净煮熟,待温度稍降,便加上酒曲,用陶罐或木桶装好封闭,让其发酵,二、三天之后,加入清水盖上盖子,隔一、二天后便成青稞酒了。青稞酒色泽橙黄,味道酸甜,酒精成分很低,类似啤酒。喝青稞酒讲究"三口一杯",即先喝一口,倒满,再喝一口,再斟满,喝上第三口,斟满干一杯。一般酒宴上,男女主人都会唱着酒歌敬酒。盛大宴会上,有专门的敬酒女郎,她们穿着最华丽的服饰,唱着最迷人的酒歌,轮番劝饮,直到客人醉倒为止。 风干牛、羊肉风干肉往往是在每年的十二月底做,这时气温都在零度以下。通常将牛、羊肉切成条状,也有的抹上盐和一些野生的佐料,挂在通风、阴凉的地主,让其冰冻风干,既去水分,又保持鲜味。第二年春季即可食用,口感酥脆、味道鲜美。 干酪干酪也有两种:一种是乳汁提取酥油后剩下的物质,经烧煮,水分蒸发后凝结成块,然后将它压成饼状,或切成条块状晾干食用;还有一种,用酪浆烧煮,晾干后结丝状或粒状,有甜酪干、酸酪干、白酪干、青酪干等。 酥油酥油是从牛、羊奶中提炼而来。传统的做法是:将奶汁倒入叫做"雪董"的特制大桶里, 奶油干酪产品 用力上下搅拌来回数百次,搅得油水分离,表面便浮出一层淡黄色的脂肪质,把它舀起来,冷却后便成酥油。酥油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藏族群众(特别是牧区群众)日常的热量除了肉外,便靠从酥油中摄取了。酥油的吃法很多,主要是打酥油茶喝。逢年过节,人们炸果子"卡赛"也用酥油。 奶茶茶水烧开后,直接加牛奶放盐即可。这种茶叫卧甲,在安多地区较常见。 甜茶先用红茶熬汁,再加入牛奶、白糖,香甜可口,营养丰富。亚东地区的甜茶做法尤其讲究,更是别有风味。 "强木都"茶先在碗里放上少量糌粑、干酪粉和酥油,再倒上茶水,茶水喝完后,将糌粑用勺搅着吃。 藏酒藏酒(藏制烧酒)是用小麦或青稞经发酵而制成的低度烧酒,味淡而醇,约20-30度。藏东芒康县和边陲亚东县的烧酒以最有特色而著称。 炸灌肺藏语音洛乍。多见于拉萨等地。以羊肺为主料配以酥油、面粉等先煮后炸而成。特点是色泽淡褐,外酥脆里软、味道香美。 蒸牛舌藏语音杰郎最。多见于拉萨等地。以牛舌肉为主料,经煮蒸而成。特点是入口软嫩,味道鲜美而带椒香。 氽灌肠又称三肠、五肠。以新鲜羊小肠为衣,分别灌以羊血、羊肉、青稞面或豆面, 分称血肠、肉肠、面肠,合称三肠;另有灌以羊肝、羊油者,分别称肝肠、油肠,与前三肠合称五肠。此菜多为藏族同胞在新年时成批灌制,供年节氽食。 香煮油脾藏语音才也。主要流行于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一带。以羊脾、羊油为主料煮制而成。特点是味鲜香、肥而不腻。 火烧蕨麻猪流行于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一带。以蕨麻猪为原料外裹泥巴暗火中炮制而成。蕨麻猪为甘南草原特产,因当地人所饲养的猪常在草原觅食蕨麻(学名鹅绒委陵菜,其地下茎呈不规则块状,富含淀粉,味香甜,可作干果食用,俗称人参果),故名。此种猪肉质嫩而味鲜美,少脂肪。此菜的特点是皮脆肉嫩,味道特别鲜美。 夏河蹄筋以羊蹄筋为主料,配以木耳、黄花等分别蒸、煮而成。特点是柔滑鲜香。此菜始源于甘南藏族自治州一带,据传明代已著名。 爆焖羊羔肉主要流行于青海省农业区的藏族群众中。以鲜羊羔肉为原料爆炒而成。特点是柔嫩爽口,酥辣鲜香。 吹肝藏族菜。主要流行于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一带。在云南的白族、汉族中也有食用。以猪肝为主料制成。特点是味道香鲜,开胃爽口。 景区住宿迪庆宾馆(州政府接待处) 位于香格里拉县长征路中段。客房有高中低档,费用在30-150元之间。只是由于建成时间较长,所以看起来比较旧。 永生旅馆 位于古城中甸仓房街28号,这是迪庆高原第一家私营涉外旅馆,设有高中档客房,极富藏族风格,价格在40-80元之间。 特别提醒藏民不喜欢讨价还价(除了县城里很商业的售点,也是跟汉人学的),很多地方的价格也是明码标价,如租马的费用,如果你觉得价格不合理,可以拒绝,不必去讨价还价.尤其是在去雨崩的途中,马费都是明码标价的,讨价不但不成,反而会极大地破坏你旅游的心情。 戈登遗址 - 景区购物陶器、制品、民族蜡染、扎染等。事实上,在迪庆州中甸县购买的藏饰并不十分便宜,有些甚至还贵,一只银的戒指要价40元。 藏医藏药 迪庆藏药历史悠久,制作精细,对高原人民的健康作出了不朽的贡献。藏医药事业在解放后得到了党和政府的极大关怀,有了长足发展。一代代藏医学专业人才不断成长 ,名医倍出 ,为宏扬藏医药事业贡献力量。迪庆州藏医院由一代名医向·初称降楚活佛任院长,许多名贵藏药已在该院自行生产。 七十味珍珠丸:由珍珠、藏红花、牛黄等七十多种名贵药材制成。其功能是安神、通经活络、调和气血、醒脑开窍;主治中风瘫痪、半身不遂、脑溢血、痴痫、脑震荡、心脏病、高血压等症。 二十五味珍珠丸:由珍珠、藏红花等二十五种珍贵药材组成。主治血压失调、神志不清、小腹胀痛、大便不通及各种神经性疾病。 两种珍珠丸均用开水泡服,在服药期间忌酸、冷、酒。 常觉:由牛黄、藏红花等一百多种名贵药材制成。主治消失系统疾病,如慢性胃炎、胃溃疡、中毒、肝炎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