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 |
释义 | 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 《指环》更是故事跌宕起伏、角色命运曲折、音乐华丽多变。科隆歌剧院艺术指导梅尔博士透露,瓦格纳后代曾为科隆歌剧院制作过一个《指环》版本,出现了盛演不衰的热况,来沪演出的版本则是近年全新制作,而且融入了现代社会背景的版本。 据称,由于演出时间较长,中场休息50分钟,他亲睹在剧院门口草坪上,为能分享这部伟大的歌剧,太太们今天为看戏的丈夫送来吃的,明天自己替换丈夫进场看演出,再由丈夫来为太太送吃的。梅尔博士介绍,当年由于规模太大,只推出前面两场演出,这违背了瓦格纳的初衷,“4部连台戏一起演,这是作曲家的生命,瓦格纳拒绝出现在不完整的演出现场。” 德国科隆歌剧院艺术指导布里歌特·梅尔博士专程来沪出席记者会,并称这部伟大的歌剧献演上海世博会,是值得骄傲的世界文化盛事。据悉,《尼伯龙根的指环》全剧组演员多达400名,装备多达30多个集装箱。 时间:2010年9月16日-2010年9月24日 场馆:上海大剧院 票价:300 600 800 1200 1600 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指环》的剧情,最早见于1200年前的史诗《尼伯龙根之歌》。瓦格纳在整理《尼伯龙根之歌》后,决定将其改编成歌剧剧本。瓦格纳当年写这部歌剧可谓呕心沥血,对每一段音乐、每一个角色、每一幕场景都苛求完美,他在剧中设置的场景已经超越了当时剧院硬件设备的技术极限。瓦格纳呕心沥血26年才最终完成了四联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的创作。他采用明暗两条线索来推进剧情的发展,并创作了200多个旋律主题贯穿全剧。瓦格纳歌剧的伴奏乐队编制庞大,充分运用了气势恢宏的交响乐和丰富多彩的和声,在音乐场景的描写技巧等方面极有创意,将歌剧推向了一个新高度。从某种程度上说,《指环》已经超越了歌剧的范畴。该剧以其鸿篇巨制的气势和深刻的主题,从神话内容到现实寓意,挖掘了人生、社会、哲学、伦理等各个方面的思想内涵。1876年8月13日,《指环》在拜罗伊特节庆剧院首演,连演3周,就此征服欧洲,影响力绵延至今,成为欧洲文化宝库中的代表作之一。 剧情简介 1874年,理查德瓦格纳完成了剧作“尼伯龙根的指环”。他是德国戏剧作曲和理论的领军人物,他的歌剧和音乐作品对西方音乐有着革命性的意义。 莱茵河底的众仙女守卫着一块魔金,用这块魔金铸成指环戴上后就能统治世界,但此人必须抛弃爱情。尼伯龙根侏儒阿尔贝里希盗得魔金铸成指环,成了世界之王。众神之主沃坦建造供诸神栖居的瓦尔哈拉宫的计划给故事带来了波澜。之后,英雄齐格蒙德赢得了指环,但他却遭到了背叛引来杀身之祸。齐格蒙德的情人、沃坦的女儿女武神布仑希尔德把这指环带回了莱茵河。最终,众神们的栖居之地瓦尔哈拉宫付之一炬。 这部华丽的歌剧分成四部分:莱茵河的黄金、女武神、齐格弗里德和诸神的黄昏。整部歌剧全场约16小时,它是音乐歌剧史上具有革命性意义的作品,其影响持续至今。1876年8月13日,尼伯龙根的指环在拜罗伊特节日剧院首演。 在剧中, 瓦格纳不仅运用了许多日耳曼和斯堪的纳维亚神话传说的元素,更加入了许多现代观念。对于这部作品曾经褒贬不一,但众所周知,现如今他是理查德·瓦格纳的完美杰作。生动的神话人物形象和多层次音乐的结合使得“尼伯龙根的指环”这部永恒的经典之作达到了音乐剧前所未有的高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