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哥特体 |
释义 | 古代教会等机构用来抄写的一种艺术字型,"Gothic"是起于文艺复兴时期被用来区分中世纪时期(Middle Ages,5~15世纪)的艺术风格,它来自于曾于西元3~5世纪侵略意大利并瓦解罗马帝国的德国哥特族人,15世纪时,意大利人有了振兴古罗马文化的念头因而掀起了灿烂的文艺复兴运动,由于意大利人对于哥特族摧毁罗马帝国的这段历史情仇始终难以释怀,因此为了与这段时期有所区隔,他们便将中世纪时期的艺术风格称呼为Gothic,对他们而言即意味着野蛮。仅管Gothic这个字原始上是带有负面含义,但事实上为数可观的美丽艺术作品都在此时被创作出来。 简介哥特体是古代教会等机构用来抄写的一种艺术字型,是相当华丽的书写和印刷风格,多见于中世纪时的神学文献,在德国广为使用。哥特体也是德语中一种常用的手写体。竖线较粗,且多有装饰性很强的缀线,相当不容易辨认。哥特体也有最基础的版本,有一定的标准,所以在辨认上熟能生巧。哥特体同样拥有各种融入书法家个人特色的变体。 哥特体字被认为是最难书写的字体之一。与意大利体字类似,需要使用平头蘸水笔书写,或使用平行笔尖的专业书写笔书写。 现多作为报纸标题,起装饰作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