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告别蜗居
释义

《告别“蜗居”》(80后购房指南),作者是孙超,由康瑞锋编著、企业管理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针对“80后”的性格特点和切身实际,把繁琐的购房流程简单叙述,对中国房地产现状、购房程序、办理贷款流程以及购房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一一表述,目的是让 “80后”的年轻人对购房的各个环节更加清晰明确,帮助他们规避购房中的各种欺骗行为,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全书脉络分明、通俗易懂,适合所有有意向购房的年轻人阅读。

基本信息

书名:告别“蜗居”:80后购房指南作者:孙超,康瑞锋编著

出版发行:企业管理出版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印刷:香河县宏润印刷有限公司

书号:ISBN 978-7-80255-379-8

经销:新华书店

规格:170毫米X 240毫米 16开本 15印张 200千字

版次:2010年1月第1版 2010年1月第1次印刷

定价:25.00元 蜗居:比喻狭小的住所。

作家六六以此为题,于2007年出版长篇小说《蜗居》,小说围绕住房问题讲述了现代都市青年的情感故事。小说后被改编成为电视连续剧,于2008年上映。

告别蜗居的意思是以“蜗居”词义为根据,意指那些在外奋斗的年轻人不甘于沉溺现状,用于面对现实中的困难。

图书简介

《蜗居》被称为今年最现实主义的电视剧,讲述的是大城市白领的“房奴”生涯。

一对名牌大学毕业的年轻夫妻,在类似上海的城市当“白领”,结婚、工作了5年仍然付不起一套房的首期,蜗居在一个10平方米的出租屋里。因为没有房,他们只能把幼女送回老家养,因为要攒钱买房,他们为吃泡面还是方便面吵架……就在他们眼看着要存够钱的时候,交了订金的房子又被更高价格卖给了别人:他们攒钱的速度永远跟不上涨价的速度……

很多人都说《蜗居》“现实得可怕”:因为真实生活里,我们的爱情、亲情、婚姻……就围绕着“房子”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作为渐渐步入适婚年龄的80后,不能回避“买房”这个话题。

年轻人买房子有这么难么?其实现实并没有《蜗居》里面所描述的那么黑暗。相反,老天都是公平的,有时候“黑暗”仅仅是自己心理的看法,现实并非如此。

《告别“蜗居”:80后购房指南》这本书就是给广大“80后”光明的书。房子引发一系列的问题是么,那我们就解决了它!

图书目录

第一章 “80后”——激情与痛苦的混合

第一节 激变年代造就的特殊群体

第二节 素描“80后”

第三节 第三节 “80后”的八大派

第四节 第四节 蜗居:“80后”的痛

第二章 中国房地产现状及预测

第一节 中国房地产现状分析及2010年走势预测

第二节 2009房市的热、怪、冷、谜

第三章 “80后”购房叹息连连

第一节 房价高烧中的“80后”买房困局

第二节 第二节 高房价剥夺了中国年轻人的发展权

第三节 第三节 买房租房谁划算

第四节 第四节 年轻人是否该买房

第五节 第五节 “80后”购房职业分步走

第六节 第六节 “80后”买房必看的十大建议

第七节 第七节 “80后”女性的购房心经

第八节 第八节 “80后”结婚,该怎么买房

第九节 第九节 “80后”购买二手房初探

第四章 “80后”购房特训营

第一节 购房常用词汇解释

第二节 第二节 好房子区位要合适

第三节 第三节 好户型决定好心情

第四节 第四节 “80后”买房,价格是核心

第五节 第五节 房子“风水”稍了解

第六节 第六节 购房流程介绍

第七节 第七节 买房认购知识

第八节 第八节 怎样签订购房合同

第九节 第九节 收房细则

第十节 第十节 办理产权证——重中之重

第十一节 如何买卖二手房

第十二节 北京购房攻略——手把手教你买房

第五章 防范购房中的那些“花招”

第一节 识破售楼三大虚假表情

第二节 购房八大陷阱

第三节 小心开发商三大“花招”

第四节 莫被“新名词”欺骗

第六节 “广告陷阱”知多少

第七节 第六节 直击“签约陷阱”

第八节 第七节 避免“交房陷阱”

第九节 第八节 房屋产权问题要知道

第六章 “80后”购房贷款全知道

第一节 贷款常识

第二节 第二节 如何办理商业性银行贷款

第三节 第三节 如何办理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

第四节 第四节 如何办理个人住房组合贷款

第五节 第五节 其他新型房贷品种

第六节 第六节 房屋贷款“七要七不要”

第七节 第七节 二手房贷款流程

第七章 “80后”要懂法律、会维权

第一节 房地产纠纷案例的处理程序

第二节 购房常见纠纷法律分析及应对策略

第三节 第三节 购房法律纠纷案例汇编

图书前言

眼下,“80后”这个词,已经逐渐被定义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严格来说,它指的是我们国家实行计划生育后出生在80年代的年轻人。同上一代人相比,我们的童年更加衣食无忧,接触了更多的新鲜事物,也就有了更多新观念;我们玩同样的游戏,吃同样的零食,唱同样的歌,经历了同样的社会变化,也就有了很多同样的性格特点。我们不爱叠被子,爱喝饮料,讲究穿衣打扮,现在又离不开网络。在公众的眼里,我们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承担责任”。事实上,我们并不否认这种说法,因为这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是“80后”人共同性格的写真。不过,这或许还是我们的“优点”,因为自我,所以积极;因为不愿承担责任,所以我们很重视朋友。

我们生活在新时代,伴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我们经历了很多“大事”。之所以觉得“大”,是因为我们小时候的生活太“甜蜜”。现在长大了,成年了,要独立面对生活了,才真切地感觉到社会的压力,这压力来自父母、亲戚、朋友和恋人,体现在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

一部《蜗居》呈现出当下“80后”的生活窘况,道出了这一代人活在这个社会中回避不了的现实。《蜗居》中的现实刺痛了“80后”的心中最脆弱的地方,尤其是对那些漂泊在外的年轻人而言。有一个自己的房子,然后结婚、生子,这看起来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对这些人来说竟然成了一种奢望。围绕“房子”的问题,我们的爱情、工作、生活、父母等一系列的问题都铺陈开来。

“购房”问题是大多数“80后”感到社会压力的核心部分,因为我们刚进入社会,因为我们的物质没有保障,而房价却是一直在涨,涨得大多数“80后”只能望“房”兴叹。但是自己的房子总是要买的,因为没有房子就没有家。所以,“购房”对于广大“80后”来说,是一件看起来很远,实则很近的事情。

“80后”购房,绝大多数是为了自己住,代价往往是父母几十年的积蓄,自己还要去申请房贷,所以这是一件需要慎重对待的事情,但理智和慎重好像一直就是这个时代很多年轻人的通病。本书针对这种情况,把繁琐的购房流程简单叙述,切合80后的性格特点和切身实际,对中国房地产现状、购房程序、办理贷款流程以及购房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一一表述,目的是让 “80后”的年轻人对购房的各个环节更加清晰明确,帮助他们规避购房中的各种欺骗行为,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全书表达明确,脉络分明、通俗易懂,适合所有有意向购房的年轻人阅读。

无论现实如何,“80后”都是一群朝气蓬勃的人,我们在未来二十年注定将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眼下的困境就好像是一道测验,为了通过它,吃点苦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一旦迈过这道坎,幸福就离你很近了。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将会越来越多地看到“80后”留下的光辉业绩,我们建成的大厦、我们经营的企业、我们创造的文化将会展现在世人面前,因为我们这一代是如此自信!

相关书摘

第一章 “80后”——激情与痛苦的混合

第一节 激变年代造就的特殊群体

“80后”——一个颇受争议的群体,一个被持续关注着的群体,一个见证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群体。

刚出生时,他们被称为“含着汤匙”出生的一代;小时候,这一称呼变成“小皇帝”,后来又变成“追星族”;再后来,他们上了大学,整个社会又开始讨论他们的心理问题和性观念;大学毕业了,甭管是找工作还是考研,都会有人说他们“盲目”;要是再换个工作,又会有人说这恰好证明

了他们“害怕挫折”。随着时间的流逝、对他们称呼的改变,包括“80后”自己在内的很多人都对这个群体产生了困惑:他们究竟是“垮掉的一代”还是“充满希望的一代”?

“80后”成长大事记

2004年2月,美国《时代》杂志的封面是一位中国女孩——少女作家春树。她和韩寒、曾经的黑客满舟、摇滚乐手李扬,这四个中途辍学、性格叛逆的年轻人被《时代》视为是中国“80后”的代表,拿来与美国著名的“垮掉的一代”及嬉皮文化相提并论。当然,这四个年轻人身后,是一个更为庞大的“80后”名人阵营。而对他们产生深远影响的,是他们所处生活时代的巨大变革。1980年,中国提倡“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

1982年,“计划生育”成为一项基本国策。

1983年,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在中央电视台第一次面向全国播出。

1985年,乔丹当选NBA年度最佳新人。

1986年,为节约能源、早睡早起,国家规定每年5月4日至9月14日全国实行夏令时。

1987年,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播出。

1990年,第一部大型室内电视连续剧《渴望》获得巨大成功。

1991年,“希望工程”开始实施。

1994年,《大话西游》在高校流传走红,出现“大话一族”。日本漫画家青山刚昌的《名侦探柯南》开始在报刊中连载。

1995年,“3+2”高考模式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执行;《狮子王》作为美国“动画大片”首次引进中国内地。

1996年,任天堂推出“任天堂N64”,该产品是最后一款使用游戏卡的游戏主机。

1997年,香港回归,小说家王小波去世,互联网开始普及。

1998年,《甲方乙方》公映,冯小刚开创国产贺岁电影先河。

1999年,中国高校开始扩招。

2000年,安全套发放机开始广泛进入大学校园,网络游戏、博客开始流行。

2004年,电视选秀节目开始火爆,吸引了无数怀揣明星梦的“80后”。

2005年,继神舟五号之后,神舟六号发射成功,多人航天任务圆满成功。

2006年,胡锦涛提出以“八荣八耻”为内涵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2007年,“红楼梦中人”选秀活动令《红楼梦》再成热门话题。

2008年,奥运圣火护卫战中,以及5·12汶川地震发生后,“80后”年轻人的血性表现,作为有力的中坚力量点燃了国人一次又一次的爱国热潮,充满活力地宣传了爱国、思辨、正义、人性的积极思想,改变了人们对他们的看法,至此各种媒体对“80后”进行的积极报道和正式宣传开始进入主流趋势。

“80后”概念的由来

“80后”一词来源于国际社会学家们讨论社会发展的一个代名词,是指我国依法执行计划生育后所出生的一代人(计划生育发展的新阶段1979年至今)的代名词。以此讨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用法制限制人类生育后所面临的问题及80年以后所出生的独生子人群所面临的生活、成长、文化发展问题。后来此词被广泛的作为1980年1月1日~1989年12月31日出生的人群代名词,也由此出现了 “70后”、“90后”等一些类似词汇。

“80后”这个词由少年作家恭小兵提出,本来是文坛对1980年~1989年出生的年轻作家的称呼,后被各个领域借用,指代整个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

2006年3月15日,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作家简宁在《南都周刊》撰文指出:“‘80后’一代人身上存有普遍的缺陷,有的缺陷还是致命性的。”在列举了“不叠被子”、“爱喝饮料”、“爱看动画片”等特征后,这位作家继续说道:“这就是‘80后’的一代,我真是担心,20年后这个社会要由他们来支撑。”文章发表后,迅速被各BBS转载。“80后”的年轻人用自己的方式调侃着这些指责,比如“如此火星(网络语言,指发帖者距离地球遥远,思想内容古旧),都长满陨石坑了。”

公众眼中的“80后”

为了了解公众眼中的“80后”到底是什么样子,有媒体在2006年3月开展了一项网络民意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共有3 457名“80前”和6 010名“80后”的网友参与了调查。

如果把调查结果拿出来比较一下,我们很快就会发现,以1980年为界划分开的这两群人,在看待“80后”的态度上高度不一致。

在“80前”眼里,“80后”“永远以自己为中心”(61?4%)、“不愿意承担责任”(53?1%)、“总是高估自己的能力”(64?2%)。而承认自己确实如此的“80后”分别占28?7%、22?4%和28?1%。

在调查列举的30个选项中,只有“独生子女”、“生活离不开网络”和“讲究穿着打扮”三条特征得到了多数“80后”的认可。他们中的大多数,几乎拒绝了上一代人的一切指责。

“80后”眼中的自己

有人说“80年代出生者”最大的特点就是自我。然而面对“你自信吗”这样一个问题,所得到的答案却有点出人意料。回答“比较自信”的有63?2%,“十分自信”的有23?8%,“不自信”的有13%。他们不愿张扬,自我意识在他们看来已经潜移默化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十分有意思的是,在被调查者的状况与“你自信吗”这一问题的交叉分析中,被调查者的学历严重影响着其自信程度。在“大专”这一类人群中,“十分自信”的比例最低,仅有12%,“初中”最高,有50%,其余类人群均为33%~35%;而在“不自信”这一回答中,“大专”的比例又最高,约有28?6%的人做出了这种回答。“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却几乎没有人回答“不自信”。

“80年代出生者”的自信,67?1%的源自“自我认定”,27?9%的是“朋友评价”,“权威评价(论断)”的有49%。

“80年代出生者”对自己外表的认可度中,43?9%的是“满意”的,34?9%的是“无所谓”,“不满意”的有21?2%。

对“整容术”的看法是,41?4%的认为“只要效果好,就接受”,31?1%的是“无所谓”,27?5%的因为“反自然,所以坚决不接受”。尽管有34?9%的人表示对自己的外表无所谓,可是仍然有41?4%愿意接受“整容术”。

从对“目前”这一状态的把握,也可窥见“80年代出生者”的“自我”。调查中,“80年代出生者”中有36?7%觉得最美好的年龄是“现在”,有33?5%的认为在“比现在小的时候”,而29?8%觉得在“将来的某个年龄”。

另外,有10?1%的“80年代出生者”形容自己目前的生活是“幸福”的,认为目前生活无聊的则比前者多一倍,占20?8%,认为生活得“充实”的占16%,生活得“累”的占16?6%,大部分都是认为自己生活“还可以”,占35?3%。可见,超过60%的“80年代出生者”对自己的现状是满意的。

67%的“80后”对自己的未来的看法是“主要看个人努力”,14?7%的认为“想要的一切都可以得到”,12?8%的认为“主要看运气”。

在“80后”的社会新闻里,关于他们如何不能承受挫折的消息常常让社会震惊,以至于感慨:“80后”是“抱大的一代!”调查又显示了怎样的结果呢?

在面对“如果遇到挫折,你会觉得怎么样”这样的问题时,67%的“80后”认为未来“主要看个人努力”,63%的人能够坦然面对挫折,觉得这是“人生必经之路”。只有14?9%的“80后”相信“星座可以解释人生”。大部分的“80后”对人生的认识是正确的,也是明确的。

第二节 素描“80后”

上世纪80年代是值得铭记的,80年代出生、跨度10年、被硬归到一堆的这两亿人,也成了最爱被人议论的一群。

“80后”已经不再是孩子了。即使最年轻的1989年生人,也已经超过16岁,步入了国家法定的劳动力年龄。“80后”是一个庞大的青年群体。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从1980年~1989年的10年中,中国约有2?04亿人出生。即使排除中途“夭折”的,“80后”也有2亿人左右。要想画出他们的形象,实在是一件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这里,我们只能尽力勾勒出这个群体的素描像。

“80后”的关键词

1?“独”。

独生、孤独是最能概括“80后”的两个词。

作为独生子女政策的第一批体验者,“80后”集万千宠爱,也集万千压力;生活无忧无虑,性格却乖张孤僻。这种孤独感在小时候更加强烈,尤其在受人欺负时马上幻想:有个哥哥多好。

长大后,升学、就业、婚姻、家庭这些问题也只能自己扛。人多了、扩招了、文凭不值钱了;毕业了、失业了、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了;房子涨价了、挣得太少了、爱情走远了;父母老了、身体不好了、都指着自己了……没有兄弟姐妹,没人倾诉,本就孤独的“80后”压力更大,也更加迷惘了。

2?“各”。

“各”是北京土话,大意就是怪、有个性、与众不同,说不上褒义还是贬义,但大体不是用来夸人的。

“80后”出生的人普遍比较各,或者说追求各。他们趋异不趋同,他们要独一无二。买衣服不能撞衫,做事情爱搞怪另类,扎鼻环、画文身、抽烟、泡吧,别人越觉得离经叛道的事他们越勇于尝试,因为他们觉得这才是个性。

各还表现在固执任性上。从小过于受关注,在家中地位特殊,使得“80后”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处事浮躁、不踏实,固执、不听劝,和别人合不来,自己又难当重任,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窘境。

3?“新”。

“80后”群体之所以格外受人关注,和他们的出生背景有着直接的关系。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经历的大变革,使“80后”从小就接触外来文化、新鲜事物,它们密集轰炸着“80后”的神经。外来的新方式、新观念,也改变着“80后”自己的生活。

4?“变”。

(1)吃饭:“80前”吃饭选择地点、环境、和谁吃;“80后”吃饭选择菜式、价格、谁埋单。

(2)购物:“80前”是点钞票;“80后”是点鼠标。

(3)游戏:“80前”的游戏是大家一起面对面地玩;“80后”的游戏是一个人对着游戏机或者大家一起对着电脑玩。

(4)日记:“80前”是偷偷摸摸锁在柜子里自己一人看;“80后”是大大方方放到网上大家一起聊。

(5)比赛:“80前”是层层筛选被推举为单位争光;“80后”毛遂自荐唱歌跳舞只为秀出自己。

(6)房子:“80前”是单位分房,够资历房子总会有;“80后”是贷款买房当房奴,因为有房子女朋友才会来。

(7)工作:“80前”一辈子在一个单位、做一份工作;“80后”一个月内在一个单位,并且兼职做好几份工作,下个月也许就换了。

(8)出国:“80前”公派出国,为了长本事学以致用;“80后”自费镀金,为了长见识回国依然当“海待”。

“80后”的梦想、爱情和责任

有调查数字显示,只有27?3%的“80后” “不相信爱情”,23?2%的“80后”认为“梦想是件虚无、可笑的东西”。而认为“80后”有责任感和道德观念”的,超过六成。“80后”对这个社会和自己的生活充满希望,这个群体仍然受着“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热爱祖国、关心集体”的教育长大。

但外面的世界则更多地告诫他们:提防爱情,谨防受伤,老实干活,别抱梦想,拼命挣钱,购车买房。他们不愿相信这些警告,内心却充满了焦虑和困惑。

他们心怀梦想,但在就业和提升等方面却非常现实。“80后”对待婚姻多数很谨慎,因为这个承诺的违约成本很高。同时,他们却大胆地挑选自己的恋爱对象。

多数“80后”对道德、国家、民族有着强烈的信仰,他们同情弱势群体,痛恨社会不公正。换句话说,他们身上的许多品质不是因为他们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而是因为他们还年轻。

一次,一名20岁出头的大学生去做民工生存状况调查。当他即将结束调查的时候,被工地上的两个人抢了手机。这个年轻人追了半天,总算是拿回了自己的手机。可他挨了好几拳,带着青紫回到学校。同学问他:“调查还做吗?”他说:“还做。因为,抢我的人一定是走投无路了。这些人更需要社会的关注。”

“80后”的那些代表人物

1?李想:年轻的亿万富翁。

知道现在网上创业版的广告怎么做吗?通常是“你想的,就是李想的”或者“你想和李想一样成为25岁的亿万富翁吗?”“你想成为第二个李想吗?”

如此大的名气,李想依靠的确实是实打实的家底儿——27岁,高中学历,泡泡网的CEO,身价在1亿以上的年轻老板。2006年李想晋身“中国十大创业新锐”,他是榜单上最年轻的一位,同时也是“80后”创业群体中首次进入该榜单的。李想在“80后”这个群体中脱颖而出的模范带头作用,给了许多对“创业”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者信心。但对于“大学生创业”这个话题,李想却毫不留情地浇一盆冷水:“创业成功的几率就跟中彩票一样,大家看到的只是成功的例子,其实背后的失败者不计其数。我只是一个个案,并不具备普遍意义。”

2?韩寒:“80后”活得更长。

以作家或者赛车手的身份定义韩寒显然太狭隘,他现在是一个明星。看现在的文娱新闻,跟韩寒名字牵连上的也都是有头有脸的人——郑钧、王朔、徐静蕾、白烨……这个名单可能越到后面越精彩。

靠文字发迹的韩寒,高一时便拿到了“新概念作文大赛”第一名,之后退学,在《新民晚报》发表《穿着棉袄洗澡》,炮轰教育体制,随即引发一场台风般的大讨论。搁置在上海文艺出版社长达一年无音信的《三重门》立即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成为畅销书。

韩寒深谙这个时代的语言特点,他也完美地贯彻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硬道理。当白烨称“‘80后’作家还没进入文坛”时,韩寒以一句“文坛是个屁”响亮回应。就像韩寒所言:“不管‘80后’是多么粗俗,多么幼稚,写得多么差,以后的文学界都是属于他们的。因为他们活得更长,别人都死了,还剩下他们活着。”

3?丁俊晖:我不是“神童”。

1987年出生的丁俊晖,16岁时,就两度战胜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马克·威廉姆斯。18岁,丁俊晖击败了台球皇帝亨得利,夺得中国公开赛的冠军。20岁,在斯诺克中国公开赛上,丁俊晖以3:5不敌世界排名第12位的巴里·霍金斯,爆冷出局。

丁俊晖不喜欢人家叫他“神童”:“第一,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第二,我的所有成绩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换来的,并不是天生的。”

“80后”的声音

我想我的时代来了,我那时候特别高兴。我从不感觉压力,我等待这么多年,终于来到,我不会错过每一个机会。

——郎朗(钢琴家、生于1982年)

香港没有真正的歌手,因为所有歌手都拍戏。

——谢霆锋(演员、生于1980年)

你拍我时我都大度过N次了,难道就不许我踹你一脚。

——范冰冰(演员、生于1981年)

我不在乎起点有多高,最重要的是终点。

——姚明(篮球运动员、生于1980年)

中国有我、亚洲有我、世界有我。

——刘翔(田径运动员、生于1983年)

文坛是个屁。

——韩寒(作家、生于1982年)

“80后”群体中,有人已结婚,有人仍单身,有人在供房,有人在啃老。其实以十年为限生生地划分一代人是不合理的,毕竟每个人都不同,但“80后”这代人与众不同的成长背景,以及拥有趋同的叛逆、前卫的性格,又使他们更加独立于其他时代的人,也更多地受到上几代人的关注。而当人们还把“80后”当做一个弱小群体时,“80后”已经毕业了、失业了、结婚了、离婚了、生孩子了、做父母了、平静了、回归了。他们要当起社会的脊梁。

第三节 “80后”的八大派

1?漂派。

他们通常生活在远离家乡的大城市,未踏入社会时,曾经怀有一番雄心,至少是出人头地的信心。

怀着对成功的渴望,他们离开家乡,选择了城市作为实现人生抱负的舞台。但处于社会变革中的中国,既有貌似欧美国家的自由竞争,又有一套自己特色的显规则和潜规则,这就是所谓的残酷现实。能适应的人少之又少,所以一番挫折过后,很多人的信心都壮烈牺牲了,生活一下子失去了目标,就像一艘没有风帆的小船,随波飘荡,何时靠岸只有天知道。当然,他们并没有回家,因为衣锦才能还乡,破衣烂衫地回去,别说乡邻会白眼,自己都不甘心,留下来说不定会有出头的一天,虽然机会渺茫。漂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2?混派。

他们是颓废的一派,得过且过是生活的最大信条。

房子不漏就成,饭菜管饱就行,唯一的要求就是发型和衣服不能落伍。他们的堕落多半是从学习开始的,一般在进入中学以后,叛逆的潜质经过周围环境的污染,迅速生长起来,通常以厕所里偷着抽烟为开始,接着逃课、抄作业,逐渐对课本产生了厌烦心理,一些中学没毕业就退了学,很多坚持到高考落榜,不是提早自谋生路,就是上个技校、中专之类的学校继续混日子。少数人好容易进了大学,就更混得无法无天了,宿舍、网吧成了混日子的主要场所。未来、理想之类的东西早已从他们的字典里删除,所以,早婚就成了他们的另一大特征。

3?出国派。

中国大学玩扩招,外国大学也对中国人玩扩招。

如今出国太方便了,远在地球另一边的外国人听到了中国人钱袋子里的叮当声,就摆出一副爱惜人才的样子,在国内大举招生。这其中有真有假,但确实让不少年轻人实现了出国梦,甚者在中学就去了××读预科班。出国的结局可谓五花八门,有学成归来成为精英的,有被骗作了难民的,有和外国人假结婚勉强留下来的,有归国后在家待业的,还有在英国待了三年,回国后已经不会说国语的。其实出国不是坏事,但不知道为什么在“80后”这里就出了问题。

4?靠派。

他们是最幸福的一类。

天生摊上个有钱老爹或是官婶婶,蜜罐里长大,上学时锦衣玉食不说,有的还开上了轿车。毕业时,别人忙着跑人才市场,他们直接到高薪单位上班,这是在入学之初家人就已经为他们安排的道路。这不禁让人想起了比尔·盖茨的一句话:“社会是不公平的,请接受现实吧。”

5?闯派。

他们即“80后”不倒的证明。

有的天生,有的后天经历使然,他们靠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打拼,敢想敢干,对目标和理想信心十足,属于目标和能力一致的人。可惜的是,他们只是少数,而且很多小时候属于调皮捣蛋的一类坏孩子,打架、掏鸟窝之类的事常干。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出,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是人的性格。

6?返乡派。

他们既不像漂派那样过于眷恋城市,也不像混派那样没有上进心,他们是最现实的一派,或者说最稳重的一派。

在念完大学或者出外打工数年后,又回到了家乡,以一份稳定但前途有限的工作了此余生。不过,他们对城市并未彻底死心,因为他们还有下一代。大学生返乡者的工作多半以村官、教师为主。

7?啃老派。

他们就是传说中的啃老族,是一群心理上不想长大,害怕独自承担家庭责任的人。

父母对他们的过分溺爱或者扶植,造就他们太强的依赖心理。他们中许多人在毕业后也曾找过工作,遭受挫折后就萌生了退缩心理,进而放弃自谋生计,回到家中继续让父母养活自己。

8?玩派。

他们多半出生在大城市或者在大城市生了根。

对他们而言,年龄只是个数字,到了别人当爹当娘的年龄了,不良青年的行头还在他们身上,游戏和追星同样也少不了。有的即使结了婚,也没有为人父母的样子,或者索性不要孩子,因为他们本身还是孩子。不是他们没长大,而是他们不想长大,年纪不小了,还总是自称男孩、女孩。也许,彼得潘所在永无人烟之岛才是他们应该待的地方。

第四节 蜗居:“80后”的痛

“在这个城市中,每个人都被人流推着走,压力令人难以喘息,社会不公平现象,让每个人都很难保持心理平衡,试图去走捷径破坏正常规则,但是回过头去看,只有能够抵制住这种诱惑的人,才会得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尽管这个过程会是缓慢的,但也会是心安理得和真正幸福的。”

作为社会新生力量的“80后”,面对现实,我们可以有奋斗的艰辛、迷惘、痛苦,甚至是神经质的发作,但是却不可以丢掉自己的原则。

在现实生活中,“80后”成为了社会的中坚力量,但结婚、买房、还贷、工作等压力接踵而来,而一部反映当代现实的电视剧——《蜗居》引起了“80后”的热议。《蜗居》像冬天的雪粒,不仅打得人生疼,还带着刺人心骨的寒冷,凝聚的社会现实直指人心。这部电视剧并没有过多的宣传,却悄悄地到来,“突袭”上海,“侵袭”北京,掀起广泛的社会话题。《蜗居》对于那些背井离乡到大城市打拼的“80后”来说,简直就是他们自己或是身边人故事的写照。赤裸裸的欲望,无奈的现实,让“80后”处于尴尬的境地。

不同的人生

不同年龄段的人在剧里看到了不同的东西,纯情的“80后”感叹着海藻对帅气小贝的辜负,气愤她去做了个龌龊的第三者;务实的“70后”看见了婚姻的柴米油盐,看见了物质对原则的无限诱惑;饱经风霜的“60后”在感叹生活味如嚼蜡的同时,也体味了手掌手背的难以取舍。编剧和导演将现实的残酷打碎,重塑给观众看,得到的是越来越多的关注、启示和共鸣,而剧中某些背景音乐更能让你感同身受。

迷失的自我

伴随“80后”一代成长的偶像剧里,男主角很多都是这样的形象:成熟、浪漫、多金,爱情都是灰姑娘遇王子的梦幻式。而成熟男人的金钱与魅力,可能会让每个涉世未深的年轻女孩迷失道德方向。有限的资源和无限膨胀的欲望,让一些“80后”选择了走“捷径”来获取幸福。《蜗居》中的海藻代表的并非纯粹有心计的拜金主义者,而是刚刚步入社会面对种种诱惑重重压力,最终迷失了自我的年轻女孩代表。

房子=幸福?

在当代社会有这样一个族群,他们同蚂蚁一样高智、弱小、群居,他们被概括为“高校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他们就是——“80后”“蚁族”,房子就像一座大山,沉重地压在了“80后”身上,日益高涨的房价使“80后”失去了原有的活力与爆发力。《蜗居》中海萍、海藻的生活告诉我们,房子能带来安全感,但那冰冷的建筑物却绝对不能带来幸福感。为了房子在奋斗的“80后”,金钱上,我们可以受房子支配;但精神上,我们必须自主。

为理想奋斗

在现实生活中,“80后”成为了社会的中坚力量,但结婚、买房、还贷、工作等压力接踵而来,击得“80后”们体无完肤,《蜗居》刺痛了“80后”正在面临的一个严酷现实。回顾一下《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一群怀抱青涩理想的“80后”在梦想与现实中寻求平衡,实现自我价值。如果说《蜗居》是残酷现实的催化剂,那么《奋斗》就是冷酷现实的迷幻剂,尽管社会是现实的,但我们也必须坚持为理想而奋斗。

不用争论,不用怀疑,“80后”正在成长,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看到“80后”留下的业绩,他们建成的大厦,他们经营的企业,他们创造的文化,他们曾经为之拼搏过努力过,用自己的人格打造过的美好的社会形象。

第二章 中国房地产现状及预测

第一节 中国房地产现状分析及2010年走势预测

图书评价

……

同名小说

长篇小说《蜗居》,六六著,2007年出版。是作者继《双面胶》之后又一部都市情感大作,沿承了六六一贯幽默飞扬、鲜活灵动的行文风格。通篇饮食男女,却彰显世态本色;尽是家长里短,却深蕴生存哲学;随处峰回路转,却无一跳脱常情。这部小说可谓集情感、职场和反腐三类小说之大成,每个人都会在小说中找到自己或周围朋友、同事的生活剪影。中国高房价下每天上演的各种疯狂和苍凉,是《蜗居》最真实的蓝本。

小说评价

1.小说主人公一波三折的买房奋斗史,道出了都市无房族的困惑:“攒钱的速度永远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以及房奴心声:“如果30年还完贷款,利息都滚出一套房子来了。”

2.本书借买房故事写出当前都市人群面临的普遍困惑,不只是来自房子、工作的物质压力,更多的是婚姻、情感上的精神压力,呼应了都市白领情感上的苦闷焦灼,夫妻情、母女情、姐妹情、恋人情、婚外情都得到了透彻的展现以及人性化的诠释。

3.小说语言轻松流畅,“笑点”频生,令人或捧腹或会心,堪称“烦恼人生幽默集锦”。

攒钱的速度永远赶不上涨价的速度。

8000块你还想明年结婚?!没门!

我贱贱地贱贱地爱上你 。

用30天的紧张换一天的松弛,残酷!

我要买处女房!

这种痛叫“被拒绝”

为先富裕起来的人民服务 。

文学是鱼上的香菜 。

婚姻就是元角分。

莫为蝇头小利错失整片森林 。

终于跨入百万负翁的行列 。

她的房子就是她的坟墓 。

你抽一辈子烟就烧掉我半套房子 。

老婆就是那个在你耳朵边叨叨一辈子的人 。

拥有物质就会拥有精神吗?

先自掘坟墓,再埋葬爱情 。

鱼水欢娱不过是过眼云烟 。

男人不如衣服靠得住 。

我就愿意这样慢慢地想你。

加班,是亚洲文化的一部分 。

钱,来得容易去得快 。

女儿是爸爸的前世情人 。

有情妇的男人,干的都是蓝领的活。

里子伤了无所谓,面子丢了就完了。

低头一笑时分,突然魂回大学时代 。

这一天,他本该是个父亲 。

你,就是那个被我踩在脚下的根。

人这一辈子,不仅靠关系,更要凭本事 。

带着负疚去结婚,不如痛快分手 。

伤口不被摩擦,就会愈合 。

女人有了自己的家,就是嫁。

贼心贼胆都有了,贼在睡觉 。

唱歌走调到不忍卒听 。

人永远不要做自己不擅长的事 。

这马屁拍的,正中靶心 。

内容简介

海萍与苏淳双双毕业于上海的名牌大学。在这座城市立业成家,而他们千挑万选的安身立命之所只是一个租来的10平方米的石库门房子,攒够首期,变身房奴是海萍最大的梦想;海萍的妹妹海藻与男友小贝租住在三居室的一间,只等攒够首付就谈婚论嫁。

一对贫贱夫妻、一对“白手”情侣,倒也其乐融融。似乎一切改变都是从海萍四处筹首付款开始,四个人被生活推向无法掌控的轨道,又似乎都因第五个人的出现而逆转。这个人叫宋思明,市委秘书长,在一次饭局上与海藻结识,她梦游般的神情,令他魂回大学时代。

海萍失业,间接通过宋的介绍做外教兼职,意外打开了事业局面,苏淳也因宋的出面而免受牢狱之灾,海藻明白自己再也无法挽回与小贝的单纯恋情后,转而成为宋的“职业二奶”……最终,当海萍一家自力更生入住新房,生活渐有起色时,海藻却怀着宋的儿子孤身守候,她不知道,宋在官场上的“大奸似忠”因一桩命案露出破绽,在看望海藻的路上被公安跟踪,在得知海藻肚子里的孩子丢掉且子宫切除后,心灰意冷,故意造成车祸死亡。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7:4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