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高跷秧歌
释义

高跷秧歌也叫“高跷”,是一种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的民间舞蹈,因舞蹈时多双脚踩踏木跷而得名。

历史起源

高跷秧歌的历史久远,源于古代百戏中的一种技术表演,北魏时即有踩高跷的石刻画像。 据可考史料,辽西高跷秧歌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主要特点

高跷一般以舞队的形式表演,舞队人数十多人至数十人不等;大多舞者扮演某个古代神话或历史故事中的角色形象,服饰多模仿戏曲行头;常用道具有扇子、手绢、木棍、刀枪等;表演形式有“踩街”和“撂场”两种,撂场有舞队集体边舞边走各种队形图案的“大场”和两三人表演的“小场”,角色间多男女对舞,有时边舞边唱。

各地差异

各地高跷所使用的木跷从30厘米至300厘米,高低不一。从表演风格上又分为“文跷”和“武跷”,文跷重扭踩和情节表演;武跷重炫技功夫。

辽西高跷秧

歌的特点是跷高,最低的90公分,依次升高,最高的可达240公分,演员需坐在房檐上绑跷腿。因跷高且富弹性,舞者为保持全身平衡,双臂必须上下不停摆动,才能表演自如,由此构成辽西高跷“大大舞”的基本动律。也因为跷高,辽西高跷秧歌形成了扔、跨、蹲、别、拧等技巧和美、浪、俏、哏、逗等形态,动作潇洒漂亮,场面热烈火爆,有扭中美、美中浪、浪中俏、俏中哏、哏中逗等突出的表演特色,充分展现了辽西人的豪迈性格。

辽西高跷秧歌有自己独特的传承方式。一为家族传承,如大薛乡三屯村第一代传人朱秀峰(1840年出生)传了五代;二为师徒传承,如营盘乡范屯村第一代传人朱有余(1864年出生)传了四代;三为自然传承,由于辽西高跷秧歌深受群众喜爱,许多爱好者在不断观看演出中自学成才,成为新军。

辽西高跷秧歌具有重要的文化艺术价值,在当地及省内外有着广泛的群众影响。

由于辽西高跷秧歌的一些老艺人相继去世,后继乏人,其表演技艺特别是全国独一无二的“特高高跷”正面临失传的危险,亟待抢救和保护。

海城高跷

全称海城高跷秧歌,是海城人民群众传统文化活动形式之一,也是海城乡土风情一大习俗。海城高跷秧歌属大鼓高跷,是辽南高跷的一支,是辽宁较大舞种,高跷表演的主要特点是扭、逗、浪、相。

"扭",是海城高跷韵律的基本特征。其基本要领可以概括为"扭腰、展臂、挽腕、屈膝、提气"。男女演员通过令人眼花缭乱的20多种表演花样,默契配合,裙飞扇舞,扭到哪里哪里就是一片欢乐的海洋。

"逗",是幽默表演逗人开心以及演员之间互相交流情感的表现手段。在逗的过程中,富有特色的抒情性动作得以充分发挥,令人耳目一新,完全表现了基层百姓的欢乐与喜悦。

"浪",是艺人论艺术美的代称。优美、端庄、风流、潇洒的格调,洒脱、利落、柔美、俊俏的表情,将人物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浪"就是美,就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相",就是"鼓相",是海城高跷向高水平表演技巧攀登的阶梯,也是它与其它秧歌的区分点。通过"叫鼓亮相",在表演中转化情绪、变换节奏,使舞蹈呈现异峰突起之势,突出海城高跷火爆、自由、热烈、奔放的个性。

海城高跷之所以技高一筹,还在于它集"歌、舞、戏、杂、武"五门艺术形式的精髓于一身,并提炼升华,自成体系,塑造出一批高跷特有的人物造型和脸谱艺术,从而形成独特的风格。 现在海城高跷秧歌经过不断地演变和发展,形成独具一格的表演形式,堪称是以舞蹈为主体的综合性广场艺术。 历史悠久的海城高跷发展到今天,已经有300多年历史。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0: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