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高岱
释义
1 东汉末年名士

东汉末江东名士。字孔文,吴郡(今江苏苏州)人。聪明通达,轻财重义。曾举孝廉。因得罪许贡,隐于余姚。孙策慕名迎之。岱以策乃一介武夫,轻之,策怒,乃囚之。时人静坐请愿,策益怒,遂杀岱。年三十余。

简介

高岱,字孔文,吴郡(治今江苏苏州)人,中国东汉末年名士,高彪之子。曾举孝廉。因为得罪贡,隐居于余姚。后为孙策所杀,时年三十。

高岱之死

有位叫高岱的名士,隐居在余姚地方。孙策让陆昭去请他,自己虚心等待。听说高岱精通《左传》,孙策也预先玩读,想跟高岱讲论一番。

有人乘机离间二人。先对孙策说:“高岱认为您英武有余,文采不足,您跟他讲《左传》,他如果回答说不懂,便是他瞧不起您了!”孙策暗记在心。

那人又对高岱说:“孙策为人,最不喜别人超过自己。他如果问你《左传》的事,你就说不知道,这才合他的意。如果跟他讲论辩难,可就危险了!”高岱信以为真。

孙策和高岱见了面。孙策果然说起《左传》,高岱连连回答不知道,不懂得。孙策发怒,以为高岱依恃才能,轻慢自己,把他关了起来。

听说高岱被囚禁,他的朋友和当时好多人都在露天静坐,请求孙策释放他。孙策本无杀高岱之意,但登上高楼,看见几里地远近,坐满了请愿之人。孙策讨厌高岱能得众人之心,下令杀了他。-----------------节选自易中天《品三国》

2 明代史学家

高岱,明朝史学家。字伯宗,号鹿坡居士,京山(今湖北京山)人。正德二年(1507年)出生。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中进士。累官刑部郎中。时董传策、张翀、吴时来等疏劾权臣严嵩,嵩欲致之死。他力言于尚书郑晓,传策等得以遣归,他为之治行装,送之出郊。嵩大怒,出为景王长史。善属文,搜集洪武至嘉靖史事,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著成《鸿猷录》十六卷。又有《樵论》、《楚汉余谈》、《西曹集》、《居郧稿》等。

3 明末官员

高岱(?—约1646)字鲁瞻,号白浦,浙江会稽(今绍兴)人。崇祯中以武学生举顺天乡试被黜,久之辨复。鲁王监国,授职方主事,及绍兴失守,慨然曰:“上恩厚矣。国家文武异途,重文轻武,占哔小生,持议庙堂,而戮力疆场者,指为粗人,以致寇盗充斥,不能抗御,神州陆沈,职是故也。我本武学,得授文职,逼侧抢攘,无益毫发,尚不能以一死报国乎?刘蕺山吾乡先生也,吾当师之。”即绝粒祈死,其子诸生朗坐守之,阅八日,知父意不可回,泣拜父前曰:“儿请先之。”乃携巾服,泛小舟,绐舟子出海祷神,去岸远,北面再拜,跃入海中。舟子急挽之,啮舟子臂,始得下,舟子又入水救之,捽其巾,朗跃出水面,正巾而没。岱闻之,曰:“儿果能先我乎?”自是不复言,又阅数日而卒(国朝赐谥节愍,子附入祠)。

4 北京大学历史系副主任

人物简介

1956年生,安徽省安庆市人学位或学历:

1976年毕业于安徽省体育学校

1982年在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学士学位。

1987年在南京大学获硕士学位;

1995年于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

1995年10月-1997年10月在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

1997年11月-12月在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从事学术访问。

2001年4月-2002年2月,作为访问学者在荷兰莱顿大学欧洲扩张研究中心从事学术研究。

2002年2月-2002年4月,作为访问学者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历史系从事访问与研究工作

任职简历:

1995年被评为副教授

2005年评为教授

所属机构:欧美史教研室

专业特长及近期研究方向:

英国史与英国殖民史;殖民主义历史进程整体研究

担任本科教学:世界近代史、英国史、欧美近现代史专题

主要论著

著作

1、《殖民主义史--总论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

2、《英国通史纲要》,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年9月

3、《中国博士后社科前沿问题论集》(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1月

4、《历届香港总督传略》,香港新天出版社,1994年7月

5、《世界现代简史教学大纲》(国家教委颁发,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4月

6、《世界现代史》(国家教委组织编写,参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8月

译著

1、《西方文明史》(与王觉非教授等合译,全书110万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6月

2、被遗失的一个环节(译文),《北大史学》第4期(1998)

论文

1、英法殖民地行政管理体制特点的评析 《历史研究》2002年第4期

2、"殖民主义"与"新殖民主义"考释 《历史研究》1998年第2期

3、殖民主义的终结及其影响 《世界历史》2000年第1期

4、西方学术界殖民主义研究评析 《世界历史》1998年第2期

5、论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英国的萌生 《世界历史》1996年第2期

6,、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英国社会政治的影响 《世界历史》1992年第4期

7、对中古英国政治制度的新探讨 《世界历史》1996年第4期

8、王觉非教授与欧洲近代史研究 《世界历史》1996年第3期

9、殖民主义统治对殖民地工业发展的影响 《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10、论殖民主义体系的形成与构成 《北京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11、战后香港归属之争述论 《南京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

12、契约、劳动与财产--约翰。洛克的财产观述论 《北大史学》第7期(2002)

13、一战时期英国政党政治的演变 《北大史学》第4期(1998)

14、对二十世纪前半叶世界历史进程的整体探讨 《北大史学》第10期(2003)

15、英美学术界有关殖民主义史分期问题研究评析 《历史教学》2000年第9期

16、近代爱尔兰民族独立运动评析 《历史教学》1992年第4期

17、劳合.乔治与战时爱尔兰问题的发展 《史学月刊》1990年第4期

18、当代美国环境史研究综述 《世界史研究动态》1990年第8期

19、英国的第一次史学革命 《世界史研究动态》1993年第5期

20、论"开明专政"在俄国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影响 《学术界》1991年第5期

22、二次大战后香港受降之争 《历史月刊》(台湾)1994年第2期(该文曾被美国WorldJournal全文转载)

23,、强硬的妥协--蒋介石在香港问题上的表现

《华人世界》(海外版)1989年改刊第一期

24、殖民地关税与货币政策 《西亚非洲资料》2000年第1期

25、第二国际思想流派殖民主义理论评析 《中国博士后社科前沿问题论集》(1997)

26、论一战与英国工党的崛起 《博士后学术论文集》,学苑出版社(1996)

获奖

1、1997年获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杨人楩世界史青年学者论文奖,获奖论文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国家资本主义在英国的萌生"。(《世界历史》1996,2)

2、

2003年获《北京大学学报》第六届优秀论文奖,获奖论文为"殖民主义统治对殖民地工业发展的影响"。(《北京大学学报》2002,2)

3、《殖民主义史--总论卷》在2004年获北京大学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在国内外学术机构和刊物中的任职情况

从1989年至今任中国英国史研究会 理事

2001年1月至今从事的国际国内项目:

1、 1996年获博士后科研基金

2、 2002年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研究所"世界大通史"项目。

3、 2003年与我系阎步克教授共同主持211工程二期的项目--有中国特色的史学创新工程。

海外学术交流

2007年12月,应邀前往韩国首尔参加题为“关于‘中心’和‘外缘’理论探讨与东亚的发展”国际学术讨论会,做专题学术报告:“‘中心’和‘外缘’与香港的发展”

2007年7月4日——8日,作为被特邀的三位中国学者之一,参加韩国首尔大学庆祝韩国西洋史学会成立五十周年的国际学术讨论会,做专题学术报告:“中国的英国史研究与对‘西欧中心论’的检讨”

2006年12月,应邀前往台湾大学和成功大学进行了两星期的学术专访,共做四场学术报告。“第一位在台湾大学做专题学术报告的大陆世界史学者”(这是当时的台大历史系主任在主持我的学术报告是所谈到的。以前虽有大陆世界史学者访问过台湾大学,但均未受邀在台大历史系做过学术报告),在台大所做的另外三场学术报告题为:1、英法殖民地行政管理体制的特点 2、殖民主义体系的形成与构成3、殖民主义双重使命评析

2006年10月,受邀在日本东京二松学舍大学进行了一个星期的学术访问,做过一场学术报告和多次学术座谈,学术报告的题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世界性’问题”

2005年12月——2006年2月,英国爱丁堡大学访问学者,作期间,做过一场介绍中国英国史研究方面的专题讲座。

2005年4月——5月间应邀前往美国北卡莱罗纳大学历史系做了三场有关英帝国史和殖民主义理论方面的专题学术讲座(其中两场用英文,一场在亚洲系的讲座用中文)题为“How to understand the double mission, Studies for British History in China, “战后香港归属之争”。

2001年1月至今从事的国际国内项目

1、 1996年获博士后科研基金

2、 2002年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研究所"世界大通史"项目。

3、 2003年与我系阎步克教授共同主持211工程二期的项目--有中国特色的史学创新工程。

5 山东东方国际名人书画院副院长

高岱是人名,同名的有山东东方国际名人书画院副院长、历史人物高岱、北京大学历史系副主任高岱、氧代铝生产技术专家高岱。

高岱 字泰然,男,汉族,1955年10月生,大学文化,山东莱西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中心书法家 ,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兼宣传出版委员会委员,山东画院高级画师(书法),山东省东方名人书画院副院长.

入选(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第六届、第七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二届书坛新人作品展;全国第一届扇面艺术大展;全国第二、三届楹联大展;全国第二届行草书大展;新世纪全球华人书法大展;全国兰亭奖、牡丹杯新人奖大展;中国书画艺术节―2OOO全国书画家新作展;第二届中国临沂书圣文化节‘羲之杯’全国书法大赛;首届公务员书法大展;2008全国千人千作书法大展(赛)等十四次。入选(入展)中国近现代书画大展和全国第二届流行书风大展。应邀参加第七届全国书学讨论会-全国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

获奖:获文化部第十二届“群星奖”优秀奖;全国“五一文化奖”铜奖;山东省“五一文化奖”一等奖。三十余次荣获全国性书法大赛一等奖。1995年由山东省文化厅评为“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书法家”。

出版:《高岱书法作品集》(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中心编辑出版);《高岱书法作品清赏》52*76cm挂历(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

展览:2000年5月在省艺术馆举办联展(山东省直机关书画家协会主办);2007年5月在济南举办书法个展(东方名人书画院主办)

主要书法活动有:

1993年行书入展中国第二届书坛新人新作展(中国书协主办)

1995年行书入选全国第六届书法篆刻展(中国书协主办)

1995年荣获“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书法家”称号(山东省文化厅主办,代表‘十杰’接受记者采访)

1996年行书入选全国第二届楹联书法大展(中国书协主办)

1996年行书入展全国第一届扇面书法大展(中国书协主办)

1997年行书入展中国黄河魂艺术大展(中国文联、中国书协主办)

1998年行书入展全国首届兰亭奖书法大展(中国文联、中国书协、中国美协主办)

1999年行书入展全国第三届楹联书法大展(中国书协主办)

1999年行书入展全国第七届书法篆刻展(中国书协主办)

1999年行书荣获全国第四届电视书法篆刻大赛优秀奖(中央电视台主办)

1999年访问新加坡书协,受到新加坡书协主席陈声桂欢迎,行书录古诗一首作品由新加坡书法艺术中心收藏

1999年行书入展庆祝建国5O周年暨澳门回归祖国全国书画大展(中国文联主办)

2OOO年行书入展中国书画艺术节―2OOO全国书画家新作展(中国文联、中国书协、中国美协主办)

2OO1年行书入展新世纪全球华人书法大展(中国书协主办)

2OO1年行书入展1840-2000年中国近现代书画展(中国书画艺术委员会、中国文联艺术指导委员会学术交流中心主办)

2003年入展全国第二届行草书大展(中国书协主办)

2003年行书荣获文化部第十二届群星奖优秀奖,(中国文化部主办)

2003年行书入选全国第二届流行书风、流行印风大展(中国今日美术馆主办)

2004年隶书入展首届公务员书法大展(中国书协主办)

2004年行书入展第二届中国临沂书圣文化节羲之杯全国书法大奖赛(中国书协主办)

2004年行书荣获全国五一文化奖铜奖(全国总工会、中国文化部、全国文联主办)

2006年行书荣获山东省五一文化奖金奖(山东省总工会、省文化厅、省文联主办)

2007年行书应邀参加第七届全国书学讨论会-全国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中国书协主办)

2008年行书入展当代名家系列工程—全国千人千作展(中国书协主办)

2011年行书入展纪念中国书协成立30周年中国书协会员优秀作品展(中国书协主办)。

6 氧化铝生产技术专家

生平简介

高岱,1924年10月出生于山东省蒙阴县岱崮乡,故以岱为名。幼年随父到北平(今北京),1946年考入天津北洋大学冶金系。青年时期,高岱便立志于振兴中国当时尚是空白的轻金属工业,在学校期间,他与冶金系的有识之士潜心学习轻金属冶炼技术,成为新中国第一批轻金属冶炼专业人才。1951年毕业,到云南锡业公司实习。1952年7月,高岱来到中国正在兴建的第一座氧化铝厂——山东铝厂(现为山东铝业公司),被分配到中心试验室,进行烧结法生产氧化铝的基础研究工作,参与完成了氧化铝生产的实验室试验和半工业试验,为建设中国第一个碱—石灰烧结法生产氧化铝的工厂提供了设计参数,为大规模生产选择了技术条件。

1954年2月,山东铝厂烧结法生产氧化铝投产试车一次成功,焙烧出第一批氧化铝。随后,氧化铝一期工程全面竣工。这期间高岱从中心实验室调到了氧化铝厂参加试生产工作。在制定操作规程、试车计划、对职工进行培训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试生产实践中,他总结出了必须控制配料铁铝分子比大于0.08的经验,提出了“快速转窑、强化煅烧、消灭结圈、提高产能”的建议。1956年氧化铝二期工程投建后,高岱又回到中心试验室,潜心研究并成功应用了非饱和碱比配方理论,完成了石灰配料与石灰石配料的对比试验,进行了生料加煤试验研究。

1978年,高岱的熟料窑新型换热器和熟料窑烧成温度自动控制两课题的试验研究相继完成,并投入使用,极大地改善了工人劳动条件,增产降耗效果显著。1979年至1989年,高岱主要进行了被誉为“窑后一把火”的窑外烘干、预热试验,该课题被列为国家攻关项目,半工业试验结果证明,该成果可使熟料窑产能提高1倍,热耗降低30%,1989年通过了部级鉴定。1981年1月,他参加了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氧化铝生产环保会议,发表了《利用赤泥生产水泥》等4篇学术论文,并在会上用英语做了半个小时的中心发言,受到了30多个国家与会者的好评,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在37年的科研工作中,高岱共完成科研课题84项,发表论文16篇,出版专著1本,1992年被国务院授予在工程技术方面有突出贡献奖状,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人物成就

为第一个氧化铝厂的建成投产废寝忘食

山东铝厂有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同龄的殊誉,也有与共和国同步创业的艰难曲折历程。其前身是日本侵略军勘察建造的年产6万吨氧化铝的淄博南定工场,全部基建工程尚未完工,1945年因日军战败投降,使其从淄博掠夺铝资源的梦想落空。1949年,人民政府华东经济办事处工矿部开始在这块殆近废墟的土地上恢复筹建冶炼总厂。1950年,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根据全国有色金属会议的报告,批准在旧址上恢复建设氧化铝厂。1951年6月,设计能力为3.5万吨氧化铝的一期建设工程破土动工。建设氧化铝厂对刚诞生不久的共和国来说是一个全新课题,是建设者战天斗地、刻苦钻研、自力更生的过程。没有任何现成的资料,为解决技术上的难题,技术人员四处搜集、参照化工厂、碱厂的某些技术、工艺,连续地进行试验。

刚刚到厂的高岱看到的是热火朝天进行建设和研究的场面。他被分配到负责氧化铝生产技术研究的中心试验室。满怀豪情和壮志的高岱一头扎到烧结法生产氧化铝技术的试验研究和工厂的建设中。他一边与技术人员一起夜以继日地进行研究,一边如饥似渴地学习,他四处搜集一切与氧化铝工艺有关的资料学习、抄录笔记,血气方刚的高岱不知疲倦,晚上常常学到深液。他主要参与完成了熟料配方及其烧结技术的试验室试验和半工业试验。在所有试验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几十次试验,到1953年底,提出了碱比为1.0,钙比为2.0的熟料饱和配料方案,确定了熟料烧结的技术条件,并确立了熟料溶出、脱硅、分解、蒸发等整套工艺。他们的试验为建设中国第一个碱—石灰烧结法生产氧化铝的工厂提供了设计参数,为大规模生产选择了技术条件,为工厂试车投产奠定了基础。经过实际的锻炼,高岱成为了掌握烧结法生产氧化铝理论、工艺的内行,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掌握该技术的科技人员。

用了不到3年的时间,自力更生地建成了新中国第一个具有自己特色的纯烧结法生产工艺的氧化铝厂。1954年2月山东铝厂氧化铝生产一次试车成功,并焙烧出了第一批氧化铝。此时年轻的高岱为自己的辛劳付出获得了成功而兴奋不已,进一步激发了他为新中国的氧化铝事业贡献终生的激情。

由于知识面广,工作成绩突出,试车成功后,高岱从中心实验室调到氧化铝厂烧成车间任技术员,负责从原料准备到熟料烧成的各个阶段的技术工作。他负责制定操作规程、试车计划,并对车间工人进行培训,为氧化铝试生产的顺利进行创造了条件。

中国的烧结法生产氧化铝理论和工艺的形成是一个在生产中不断探索完善的过程。工厂投产不久,作为技术员的高岱注意到影响熟料烧成正常进行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做窑衬的耐火砖很容易被烧坏,需要经常停窑换砖,严重影响熟料的烧成,而它又是烧结法生产氧化铝的基础和关键。年轻的高岱心急如焚,他查找资料,认真分析配料比例,细心观察烧成情况,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高岱从中国高硅低铁一水硬铝石铝土矿的特点出发,经过认真的观察、分析、总结,从配料与熟料烧成的关系中发现氧化铁有降低温度的作用,经过多次试验,他总结出了配料要控制铁铝分子比不低于0.08的方案,从而改善了熟料的烧成性质,使窑皮容易生成并形成保护层,极大地延长了回转窑的运转周期。这一规律成为以中国低铁铝土矿为原料,利用烧结法生产氧化铝的一个重要特点,一直沿用至今。

烧结法生产氧化铝工艺

于向传统、权威挑战,是高岱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的显著特点。山东铝厂1954年投产时采用石灰配料,但投产不久,援建山东铝厂的前苏联专家提出“去掉石灰炉,采用石灰石配料,用熟料窑气进行分解”的建议。在当时,由于我们没有成功的经验,人家的建议就是“圣旨”,没有充分根据很难提出异议。凭借自己对烧结法生产氧化铝工艺的全面掌握,高岱不迷信专家,他认为专家的建议实行起来有许多技术问题,需要进行试验验证。在高岱等人的据理力争下,厂领导同意做对比试验。他马上组织人员在中心试验室进行了石灰配料与石灰石配料、湿法窑烧成、窑气分解的试验。试验表明:采用石灰配料,熟料易于烧结,窑的产能比石灰石配料提高38.2%,原料磨产能可提高1.7倍,煤耗降低9.5%,成本降低17%,为继续采用石灰配料提供了可靠的依据,避免了更改工艺造成的巨大浪费。现在谈起当时哪里来的勇气敢跟他们叫板,高岱说:“要说有勇气,关键是当时的领导跟同志们的支持,还有一点就是搞技术不能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自己一定要搞明白。”他正是凭着这样一个信念,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攀登了一个又一个科学高峰。

1954年7月,山东铝厂正式投产以后,熟料饱和配方的弊端很快暴露出来:不仅赤泥沉降性能不好,经常发生膨胀,而且氧化铝和氧化钠的损失比较大。1年以后,为了减少损失,提高净溶出率,高岱与其他技术人员一起观察、测定、研究改善熟料的饱和配方。经过无数次的测定、分析、对比,到1957年底,一种适应山东铝厂矿石特点的碱比为0.95±0.02、钙比为2.02±0.02的低碱高钙配方正式用于生产,使氧化铝的净溶出率从74.26%升高到92.43%,而且赤泥的沉降性能有了显著提高。经过30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该配方是适合中国矿石特点的,是山东铝厂碱—石灰烧结法生产氧化铝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该课题的负责人之一,高岱在这个配方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56年4~9月,当高岱忙于寻找新的熟料配方的时候,铝厂科研人员半工业化试验成功的流入法喂料、湿法烧成课题在氧化铝厂进行工业试验时遇到了难题;流入法喂入的料易倒料,且易在熟料窑尾形成结圈,严重影响熟料的烧成。高岱急生产所急,针对存在的问题,立即转入料浆喷入法喂料试验,经过反复研究,大流量喷入法喂料试验成功,并在生产中使用。生产实践证明喷入法喂料、湿法烧成使熟料窑较前增产150%。高岱为该方法的顺利应用,为保证熟料质量、提高窑产能做出了贡献。

1956年,在进行低碱比配方试验和理论研究的同时,高岱与其他技术人员一起进行了生料加煤的研究。试验表明:生料加煤3%~9%后,窑内的结圈较容易脱落,提高了给热效率,使物料预热良好,窑产能提高15%~30%,且有排硫降低碱耗的作用。但在生产应用中,这种效果很不稳定。到1962年,奇怪的现象一直困扰着氧化铝生产:熟料性质多变,经常有熟料溶出后赤泥性质变化的情况发生,时而变黑,时而变黄。赤泥变黑时,则溶出系统一切正常,而发黄后则会引起赤泥性质恶化,不易沉降,从而引起沉降槽跑浑、冒槽,不但使槽产能降低,而且扰乱了正常的生产秩序,导致企业生产能力锐减,损耗增加。

主要论著

1 高岱.用LZQ-150型气远传金属导管转子流量计计量生料浆.轻金属,1977(5):6~7,18

2 高岱.回转窑内物料的运动.轻金属,1978(3):1~2

3 高岱.烧结法氧化铝生产中熟料形成过程的几个问题.轻金属,1978(3):3~8

4 高岱.熟料窑热工问题的讨论.轻金属,1978(4):6~12

5 高岱.熟料窑烧成温度自动控制.轻金属,1980(1):5~9

6 高岱.石灰石烧结法生产氧化铝.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3

7 高岱.第三届全国流态化会议论文集·中空立筒悬浮预热器选型试验.1984

8 高岱.中国氧化铝生产和环境保护.巴黎:联合国铝氧生产环保会议,198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12: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