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高岳村 |
释义 | 简介高岳历史上亦称大凿。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潘渡乡的西北部,在全县最高山缺鼻峰的南麓,北与蓼沿赤石村交界,西南与塘坂毗邻,海拔120米,村落地处峡谷之中,四面环山,总面积17平方公里。距乡驻地23公里,距县城40公里。清代以前均属太平乡安仁上中里;民国初属溪港自治区,民国18年(1929年)设置第四区高岳乡,民国23年曾是土地革命的老苏区,建立过乡苏维埃政权,民国24年以后属第一区署潘渡联保高岳保、第二区溪港乡高岳保、小沧乡高岳保。1950年起,先后属高岳乡、潘渡区、坡西乡、上游(后改坡西)公社,1960年1月为潘渡公社高岳大队。1961年析出塘坂和赤石大队。1984年6月改为高岳村民委员会,设11个村民小组。现今全村246户、1004人,其中,畲族100户、422人,占42%。畲族居民主要分布雷拍石、大仑、官头等自然村。1986年后,各级政府先后扶持20多万元资金,改善公路、电力等基础设施,支持教育文化事业,经济逐步发展。2000年,全村耕地面积1154宙(其中水田1019亩、旱地135亩),粮食总产量去874吨;山林面积4554亩,水果产量103吨,肉类产量34吨,淡水鱼养殖产量40吨,禽蛋产量5吨,蔬菜产量455吨。全村社会总产值达1288万元,人均纯收入2936元。绝大多数群众都改建或新建住房,用电户数达100%,有100多户群众购买电视、冰箱,其中80户已与有线闭路电视联网,110户安装了电话。 村基本情况高岳村地处连江县潘渡乡西北部边远山区,距乡政府22公里,离县城42公里。全村分布7 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人口1008人,其中少数民族(畲族)475人,占47%。全村有党员37人,村两委干部5人。耕地面积1149亩,旱地面积600亩,山地面积19965亩。农民生活来源主要依靠农业及外出务工。该村地处偏僻,资源贫乏,基础设施薄弱,生产生活条件落后。驻村前,无村部,无自来水,无路灯、自然村组道路泥泞不堪。三年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扶助下,目前已全面实现“六通”,即通水、通电、通路、通有线电视、通讯、通宽带网络,村民年收入由2645元增长到4480元,村财从零增长至每年3.2万元,自然村组实现了100%通水泥路。 主要做法及成效夯实基础、激发活力。一是教育培训,提高素质。采取以会代训等形式,利用两委会议、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等时机,学习宣传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省委八届六次会议精神,学习“三农”政策规定和有关法律法规知识,不断提高两委和党员群众的理论政策水平和法制意识,驻村以来共主持召开各种形式的学习议事会议42次。二是严格党内生活,增强党员意识。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建立健全两委联系党员群众制度,实行包片帮扶结对,推行党员目标管理,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考核评议,推进党务公开,拓展党内民主,增强党员的知情权、选择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增强党组织战斗力。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严格发展党员程序,注重从村里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和其他能人中培养发展党员,先后发展党员4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4名。关心党员疾苦,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每逢重大节日组织安排慰问活动,增强党员的光荣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四是做好两委换届,确保安定稳定。加强与乡党委的协调沟通,牢牢把握换届选举工作的主动权,耐心细致地做好换届过程中的思想工作,严把各道环节,注重程序合法,努力把群众信得过、有能力者选进两委班子。五是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严格按照上级党委的部署和工作要求,结合驻点村党员思想和工作实际,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严密组织学习实践活动,严把各道程序和关口,亲自作动员辅导,撰写心得体会文章,严格督促两委抓好自学,做好读书笔记,加强对全体党员的督促和辅导,学习实践活动成效明显。同时,加强对班子成员的培养锻炼,注重维护班子和村主干威信,尤其在完成急难险重的任务中锻炼其才智,培育党组织的公信力和亲和力,并从整体上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努力把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培养成带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和主体。 建章立制、规范运作。一是明确分工,落实责任。认真梳理党务和村务工作,通过调查摸底和协商探讨,进一步明确权利和义务主体,提出驻村书记负责全局,上对省委、省政府及派出单位负责,下对全村党员和百姓负责;村书记主持党内日常工作,对支部及全村党员负责;村委会主任主持村务工作,对村委会和全体村民负责,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二是确立并严格实行村主干带班、两委值班、请示汇报等制度,严格上下班纪律和工作秩序,坚持每周例会,研究布置、检查督促、协调解决有关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有效开展并落到实处,提出了“团结、勤谨、发展、和谐”的工作要求。三是建章立制、规范运作。先后制定《两委议事规则》、《党员目标管理》《村干部考勤、考核规定》《村规民约》等规章制度11项,做到用制度管理人,按制度办事。四是切实落实党务村务公开制度。党内重要事项、财务开支、投资投劳、山地承包、工程招投标、赈灾补助等敏感事项等涉及党员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严格按要求公开。 项目带动、整村推进。充分发挥派驻单位与挂钩单位优势,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在省、市、县、乡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落实资金近300多万元,建成了集党员活动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于一体的280平方村部办公楼1座,解决了村干部长期无安全办公场所的难题;启动自来水工程,新建蓄水池3座,安装输水管道4800米,解决了村民的安全饮水问题;硬化了5条通自然村组的水泥路面计3.2公里,实现了行政村所辖自然村村村通水泥路;实施亮化工程,安装路灯104盏,圆了村民盼望60年之久的“光明梦”;在开通移动通讯的基础上又开通了联动通讯;实现了宽带网络进村落户。与此同时,大力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和文体公益设施,修造拦水垒一座,水利沟渠4800米,新建标准篮球场1个,村客运候车亭1座,公共厕所1座。 发展为先、力促增收。注重发展规模农业,鼓励村干部带头种植经济作物,摸索总结苦瓜、莴苣、台湾毛豆等种植方法,仅苦瓜一项亩产增收近2000元,产确定台湾毛豆为“一村一品”,与某医药公司签订了100亩中草药种植收购协议,积极推荐并引进高优玉米品种,亩产纯收入近3000元。发动村民利用荒地种植油茶,因地制宜发展种植业和蓄牧业,驻村以来,新增畜禽养殖35880头,新增养蜂箱180个。此外,积极挖掘资源,千方百计增加村财收入,对闲置山地、竹林进行承包承租,村财年收入净增3.2万元。在全面完成规划任务的情况下,又将部分捆绑资金转为生产发展基金,以入股等形式,作为启动、奖励、保障发展农业的资金,既为农民提供风险保障,又为村财增收创造平台。 关注民生、构建和谐村庄。始终关注困难群众,主动为贫困学子争取县级专项补助,为低保对象申办社保,利用创收的村财为全村1008人缴付新农合费用;注重文化扶贫,主动联系并推荐品学兼优家又庭困难的学生上技校、函大,对个别特困生给予补助,每逢教师节、六一节主动为村小学捐款捐物。注重信息扶贫,及时提供种植和购销信息,主动为菜农联系销售商,为外出务工者提供信息搭建平台;注重安定稳定,积极开展和谐示范村(户)活动,深入实地认真及时解决村民间的矛盾纠纷,驻村三年未发生上访事件;注重精神文明建设,教育两委树立整村观念,克己奉公,引导村民移风易俗,克服陋习,破除迷信,开展清洁家园活动,整治村容村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争当文明村民,安居乐业。同时,积极协调省编办、省台办开展向驻村困难群众“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积极争取民政等部门对困难群众的救济救助,向驻点村困难群众捐物捐款近20万元,协助省编办妇委会组织青少年到驻点村开展夏令营活动;提倡村两委、党员与困难群众扶贫结对,及时解决实际困难。三来年,在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森林防火、疾病防控、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征兵等任务,得到了县乡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肯定,2007年,所在村被连江县委、县政府授予先进单位奖牌,2008、2009连续两年被乡党委政府评为先进单位,2008年被福州市评为计生工作先进单位,2009年被福州市司法局、福州市民政局评为民主法治村。 选派挂钩单位帮扶情况省委编办作为驻村干部派出单位,对驻村工作高度重视。首先,在人选上严格把关。办领导亲自作动员,多次开会研究,最终把综合素质好、责任心强、肯于吃苦的同志作为驻村干部的首选;其次,注重关爱驻村干部。号召全办同志关心、关注驻村工作,大力营造并形成了人人关心驻村工作的浓厚氛围,始终把驻点村作为省委编办的一个科室来经营运作。第三,满腔热情忱支持驻村工作,尤其在争取项目、落实资金上倾尽所能。至目前,本办的4位厅级干部和21位处级干部全部深入驻点村调研指导工作,帮助协调并落实帮扶资金100多万元。陈海基主任在百忙之中2次抽空到驻点村调查指导,帮助村两委梳理发展思路,制订发展规划,尤其是在争取项目和落实资金上,他都会亲自过问,主动协调,逢年过节,或打电话或发短信关心问候驻村干部,难能可贵的是他把他母亲过世时相关单位和个人赠送的慰问金全部无私地捐献给高岳村贫困的百姓。方成义副主任在看望驻村干部时,现场解决了驻村工作急需的电脑、打印机等设备,帮助驻村干部解决了部分生活必需品,并对驻点村困难群众进行慰问。廖世铢副主任带领全办副处级以上干部深入驻点村,实地了解体验驻村干部的学习、生活、工作情况,接受现实思想教育。省委编办工会、妇委会、团支部也都采取或共建、或扶贫结对、或捐赠款物、或资助贫困学子等形式对驻村工作予以最大支持。省委台办作为挂钩单位,对驻村工作也非常重视,把驻村工作列入该办党组工作日议事日程,明确一名副厅级干部分管此项工作,确定一个处室协调驻村工作有关事宜。每年春节前后,都专程到驻点村看望驻村干部慰问困难群众,至目前,已落实15万元资金扶持村自来水和道路建设。 工作体会驻村扶贫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总体而言,城乡反差现象还是普遍存在,广大农民辛勤劳作而又收入低微,广大村干部繁忙劳累而又保障无着,相对的他们还都是弱势群体。解放几十年,改革开放也有三十多年,还有那么些许村庄尚未通水、未通路、未通电,而这些问题,生活在城里的人是无须过多忧虑的,难道我们不应该从制度设计和政策投入等层面进行反思吗?试想,没有广大农村的发展和谐,我们的国家又有何发展和谐可言呢?因此扶助广大农村的发展进步是整个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用心、用情、用智是做好驻村工作的前提。用心即要把心思用在驻村工作上,让心静下来,融进去。要时刻想到自己是代表一级党委政府,代表派出单位,时刻牢记自己身上的责任;用情就是要心里装着百姓,想百姓所想,急百姓所需,满腔热情,多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办功当今得在长远的事;用智就是要舍得花时间,花精力,花才智,挖掘一切可以挖掘的资源,倾尽所能多为驻村工作贡献力量,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 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是做好村驻工作行之有效的方法。由于历史和环境使然,大多数贫困村的基层组织较为松散,村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尚待提高,工作中,站位不高、老大思想重、随意性大、依赖性强,这给驻村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困难。古人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管根本管长远的东西,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转变他们的观念,杜绝“土皇帝”、“土政策”的思想,用规矩来制约,靠来制度管理。真正做到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用制度来规范和推动驻村工作,这样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推进第三批驻村工作的意见建议1、用科学发展的眼光确定扶贫村。在筛选帮扶村时,要深入调查研究,充分论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要考虑帮扶效益,克服随意性和平衡照顾。既要扶贫解困,又要考虑投入和产出的问题,更要考虑带动和辐射的作用; 2、创建驻村工作论坛。利用网络,搭建平台,创设驻村工作论坛,让广大驻村干部充分发表意见见解,交流经验,共同提升; 3、把各级各部门务服驻村工作的实效纳入绩效考评。为克服驻村工作中管多管少一个样,投多投少一个样,服务质量好与不好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状况,建议把下派单位、捆绑单位、相关部门,驻村干部等纳入绩效考评的范畴,切实起到奖优罚劣、激励促进的作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