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高邮二王
释义

简介

王念孙、王引之父子,世称高邮二王。王念孙有家学渊源,又与段玉裁同出戴震之门,王引之又承其父学,故传统又并称戴、段、二王。二王在古文献学上以精通小学、校勘见长,与段玉裁齐名,而比段玉裁更加严谨。

王念孙

王念孙(1744-1832)清代音韵训诂学家。字怀祖,号石癯,江苏高邮人。清乾隆四十年(1775)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提出就古音以求古意的原则,建立义通说;归纳《诗经》《楚辞》的声韵系统,定古韵为二十二部。注意以形音义互相推求,多有创见。著有《广雅疏证》《读书杂志》《古韵谱》等。散馆后,任工部水司主事、给事中,专心研究治河方略,了解古今利弊,撰写《导河议》上、下两篇。后历官陕西道、山西道、京畿道、监察御史、给事中、永定河道、山东运河道等。职中,以秉公持正著称。历10年完成《广雅疏证》上、下两册32卷。曾奉旨编纂《河源纪略》一书,还著有《读书杂志》82卷、《释大》1卷、《王石臞先生遗文》4卷,等。

王引之

王引之(1766~1834),字伯申,号曼卿。清嘉庆四年(1799)进士,由翰林院编修,升为礼部尚书,改工部尚书,并先后兼任实录馆副总裁、国史馆副总裁、武英殿总裁等职。卒谥文简。虽一生居官,而治学不辍。著有《经义述闻》32卷,皆摘经句而解释。完成《经传释词》10卷,共收160个字,与《经义述闻》互为表里,开清代文典之先河。还于道光八年(1828)参加修订《康熙字典》的工作,校正原版中错误2588条,并辑考证12册。另有《王文简公文集》4卷、《附录》1卷。?

王念孙、王引之在古文献学上代表着清代乾嘉学派的最高成就,为当时学者和后世学者所推崇。阮元《经义述闻序》说:“我朝小学训诂远迈前代,至乾隆间,惠氏定宇、戴氏东原大明之。高邮王文肃公以清正立朝,以经义教子,故哲嗣怀祖先生家学特为精博,又过于惠、戴二家先生。经义之外,兼核诸古子史。哲嗣伯申继祖,又居鼎甲,幼奉庭训,引而申之,所解益多。著《经义述闻》一书,凡古儒所误解者,无不旁证曲隃而得其本意之所在,使古圣贤见之,必解颐曰:‘吾言固如是,数千年误解之,今得明矣。’”方东树在《汉学商兑》中也说:“高邮王氏《经义述闻》实足令郑、朱俯首,汉、唐以来为有其比。”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4:3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