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高隐寺 |
释义 | 平和县人文景观源远流长,明末清初天地会发源地之一的高隐寺就是其中的一处。高隐寺位于大溪镇赤安村的天马山麓,距灵通风景名胜区15公里,您如果游览灵通之后,余兴末尽,不妨到高隐寺一游。 天马山地理位置优越,刚好处于平和、诏安、云霄三县交界处,风光秀丽。据《高隐寺石碑记》载,这天马山“山本高而连云雾,更与天际;林本密而缀烟雨,则接地阴”,有“林壑之胜”。高隐寺与另一个天地会发源地的长林寺“相距七八里,径接逶迤”,两座寺庙都是当年天地会僧从秘密活动的主要据点。 高隐寺有前后两殿,中为天井。寺门有一联,“高以下焉四方咸仰慈云布;隐而显也千古长遗法镜辉。”前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供奉三宝佛和万五道宗禅师神象。左右各有一间厢房。前后殿之间有一块方形天井。天井中坚一碑,碑是似有文字,斑斑驳驳,至今无人能识。后殿面积大致与前殿相等到,却是两层建筑物,楼上供奉一尊十八只手观音菩萨,为镇寺之宝。此间习俗,所有香客乃至护寺人进后殿须脱鞋脱袜,以示虔诚,前后殿左侧有一长方形护屋,《高隐寺石碑记》载,高隐寺于清朝康熙甲寅年由道宗禅师所建。康熙甲寅即1674年。这一年农历七月二五日昊地会起义的日子,而诞宗又是天地会的主要创始人,因此,许多专家学者认为,高隐寺开光之日很有可能即是天地会起义之时。 1996年,在高隐寺发现了一批天地会遗物、遗址,成为专家学者论定的佐证。这些天地会的文物有:印章二方、宝剑一把、神像三尊、壁翕一块、条幅四幅、会簿(秘籍)十数册,以及茶碗酒杯香炉残片若干。此外,在高隐寺附近山间,还有天地会遗址多处:练武场遗址、传灯塔(烽火台)遗址、“乾马喧天”、“高隐长林高仙三合会”等三石刻。 据高会簿所载,长林寺在诏安县境,是万五道宗住锡处,大抵是指挥机关,高仙寺(关帝庙)是天地会五祖当年逃难结义之地,而高隐寺则是天地会英雄树立五旗,分赴各省起义的一次大聚会会所,即所谓“乾马喧天”的圣地。 当您游览了神秘的高隐寺,听到了些关于天地会起义的轶闻趣事之后,也许会联想到当年高隐寺前剑戟林产立、五彩旗飘扬的热闹场面。虽然,昔日的烟尘已经消散,但义士们的雄风犹在。每当“大风起兮云飞扬”时,高隐寺屋后山间便会发出阵阵林涛,那声响好象在告诉人胶:这里不应该是一处被人冷落的地方。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